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夜行者》镜头下的深层思考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夜行者》镜头下的深层思考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夜行者》镜头下的深层思考的正文: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传递到我们的眼前和耳畔,甚至不用我们主动拾取,它们就时刻不停的在周遭滚动。信息的传递和流通大幅提速,也随之引起了整个媒体环境的剧变。
   单纯来看,《夜行者》只是一部在风格上不甚出彩的类型片,从紧凑而富有的悬念的故事,到深谙商业电影套路的导演和演员,以及快速利落的剪辑和紧扣剧情的配乐,这些元素的结合让本片成为了一部教科书般的悬疑电影。回到文章的开头,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夜行者》这部影片以镜头来记录镜头,展现出的当今的电视传媒界乃至整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则让人联想到自己所处的现实,进而开始更深的思考。
   影片主人公卢是一个靠偷盗维持生计的贼,同时拥有缜密的思维和深刻的洞察力,在目睹自由记者通过拍摄突发事件,进而将影像资料转卖给电视台获取报酬的过程之后,他开始效仿,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用通俗的话讲,卢就是一个“自由狗仔”,专门贩卖第一手新闻影像资料,从最初的车祸,到之后的抢劫案、杀人案,新闻一步步变得重磅,而作为“自媒体”的卢也慢慢模糊了职业与道德、乃至法律的界限。我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报道,说是某地有市民罔顾事发现场亟需救援的车祸伤者,只是埋头拍摄以求从电视台换取“报料费”,此一行径引起了许多网友的谴责。但在现如今,微博的流行让没有专业摄像机的人也能成为自媒体,简单的拍照发微博或许就能成就一天的头条热点,由此带来的转发量和粉丝数增加尚且令许多造谣者为博眼球而不惜无中生有歪曲事实,影片中卢为了实实在在的名利而将道德与良知抛诸脑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电影里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电视台的制作人妮娜,这是一个早年从事记者而声名鹊起,后期却事业受挫,只能在一个低收视率的电视台混饭吃的女性,她所追求的并非新闻本身,只是收视率而已,只要能够赚足眼球,任何素材,不论是血腥暴力,甚至非法所摄,她都来者不拒,而整个电视新闻行业似乎也都把为了收视率之上当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影片中各个自由记者为了第一手素材如争食的狗一般尔虞我诈,背后也少不了的电视台的推波助澜。
   在这种种丑恶现象的背后,我们能看到的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这个物质而浮躁的社会,人类贪婪的本性被无限的放大,所有能利用的,不论是人还是物,其价值也就仅限于所能带来的物质利益。卢可以为了金钱和名誉,以停止素材的提供为名要挟妮娜做他的情人,也可以为垄断素材源,不惜谋害同行,更可以为了制造冲突和掩盖罪行,隐瞒真相、杀人灭口。这种慢条斯理从容不迫的疯狂和邪恶,让我想起了《纸牌屋》里耍尽心机无所不用其极的安德伍德,但正是这样的行径,却可以被人以“弱肉强食”、“无毒不丈夫”之类的名义消解为常态,又或许是这个快速消费一切的时代,连最起码的是非黑白都显得不那么的重要,人们不再关注事件本身,只关心它是否足够耸动,只因神经被物欲所麻痹,需要超出常规的刺激才能感到满足。影片的最后,卢和妮娜,都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卢甚至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如愿实现了对素材源的垄断,这仿佛也在昭示着利益至上主义的大行其道。回看我们的身边,新闻媒体似乎也越来越擅长迎合这样的需要,各式夸张的标题党、打着新闻拍摄的幌子侵犯他人隐私,甚至突破起码的公序良俗,前些日子深圳晚报某记者瞒着家属进入太平间拍摄死者的尸体,就是如今某些媒体从业者乃至整个行业道德底线滑坡的一个例证。这让人们不禁思考,随着信息的爆炸式传播,还有多少东西也会一并爆炸,刺伤身处其中的当事人或围观者呢?
作者Tom

《夜行者》镜头下的深层思考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夜行者》镜头下的深层思考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夜,思考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