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色,戒》爱情的凄美与无奈

影视台词 > 影评 > :《色,戒》爱情的凄美与无奈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色,戒》爱情的凄美与无奈的正文: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文艺形式千差万别,但从其内容来讲,爱情一直占据重要分量,经久不灭。爱情强劲的生命力根源于人类本身。人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最本质的属性,是存在之物的共有的属性,不是为人类所独有,而是为宇宙间存在的万物所共有。它包括存在者的组成、构造和运行方式。本体论的争辩伴随着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一直没有迈过的坎,或许永远也不会,因为它是超验的。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我们生活在我们的想象之中,那我们自己本身是什么呢?我们想象中的想象物?如果灵魂存在,那灵魂是不是也是想象物?这些是无法调和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理念等的外化,唯物主义世界是由物质这一实体构成。这些都是无法证实的。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永远只能在人的认识和逻辑思考的范围之内。当今科学伽利略牛顿创立的实证加逻辑推理的方法,以为可以认识整个世界,这无异于北京的一只井中之蛙在APEC期间看到一片蓝天便认为整个天空总是蓝色的。如果人类没有眼睛,怎么会知道世界的色彩斑斓?我们又怎能保证我们长全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器官了呢?我们都是游戏中的人,无论它是想象的、外化的还是实在的,我们无法退出这场游戏,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在游戏中学习游戏规则。与那些无法证实的游戏本身是什么的猜测相比,这些规则无疑更加实用,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整个人类。运用实证科学对世界构造和运行的认识,是人类所认识的游戏规则。人体的构造决定人有感情。人是群居动物,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群体而存在。因此,不仅要适应作为一般规律的自然规律,还要适应人类内部所形成的规律,以使人类这一群体更好地适应自然的一般规律。这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双重属性不是界限分明的,更不是相互独立的。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体构造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体的构造是在自然中形成的。伴随着人体构造的爱情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人类特有的爱情,又经过社会的二次加工,形成了人类社会意义上的爱情。因此透过爱情,我们能看到人性,能看到社会的身影,也能看到自然的身影。
  人类对爱情的再现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共性。这是由人体构造的相同和环境的共性决定的。对爱情的刻画是对爱情最基本的再现。《诗经》中有大量诗篇对爱情进行朴素而真切的刻画,如“悠哉游哉,辗转反侧”等。词、歌、赋中更是不乏对爱情刻画的作品。近代兴起的影视传媒则把对爱情的刻画提示到更高层次。它能同时调动人的各种器官,给人综合逼真的感觉,将爱情刻画得更加细腻。当然过于夸张的刻画也会导致刻画的失真,显得做作。美学中有一种“描摹说”,即认为美即是对事实的再现。文艺复兴时的很多作品就体现了这种倾向。那时所画的无论是圣母像还是普通人的画像,都是充满神态和表情的,而非中世纪时的呆板形象,完全脱离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如果以这种观点作为评价标准,失真的作品无疑是失败的作品。但是现在大量的此类作品却充斥着娱乐圈,其中韩剧最为明显。这种作品还很卖座,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也有很多成功的作品。例如《花样年华》。这部电影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尽是些生活琐事,很平淡,但感觉很真实。对男女双方那种朦胧的青涩的爱刻画得很细腻,再配上格调高雅的音乐,显得情切而典雅。?《色戒》对爱情的刻画不同于很多电影。在这部电影里,爱情不是明快的,也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深沉的,始终笼罩着黑色的忧郁感。对爱情的赞美则更是文艺作品经久不衰的主题。并且这种赞美常常深深印上社会的烙印。“才子佳人”模式的作品、《孔雀东南飞》类的作品等都与等级制度、婚姻制度等社会制度相关。这种对爱情的赞美往往也是对特定社会制度的肯定或批判。这反映了爱情的社会属性的增强,可以对其自然属性进行抑制或扭曲。而新的制度又以其自然属性为基石对就的制度进行批评,以重塑社会对爱情的影响。现代作品对爱情的赞美多以男女主人公克服重重社会阻力,最终完美结局为模式。与其说是赞美爱情的力量强大,不如说是赞美人性的力量强大,是人们对日益束缚人类行为的制度的反抗。还有一类作品并不是单纯地对爱情进行赞美,而是超越感性的界限试图用理性分析爱情。如明朝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最后的悲剧不禁让人们爱情的忠诚和责任。现在很多爱情剧中男女双方修成正果之前总要亲闻一些爱情的反面案例,如《仙剑奇侠传》。这些反面案例无疑反映了对爱情的思考。个人的成熟往往以理性的增强为标志。是不是对爱情的理性思考的增强也标志着人类爱情的成熟呢?
  《色戒》这部电影的主题是见仁见智,人们的观点并不是很统一。从剧情上来讲,这部电影并不新鲜,电视剧《天下第一》里面也有类似的剧情,而且比这还要曲折。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有些剧情反而有点幼稚。如当时的大学生真的幼稚到认为自己可以刺杀特务头子吗?再如年轻气盛、处于青春年华的大学生邝裕民真的舍得让自己的心上人那样做吗?当然,这只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问题。这部电影还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的。就拿打麻将来说吧,这些阔太们的手轻盈而不轻浮,灵动而不失力道,很好地协调了灵动和稳重的关系,显得很优雅,有十足的贵族风范。她们的言语既没有乡间女子的羞涩和质朴,也没有青楼女子的轻佻。这些细节足以显示这部电影的档次。
  当然,最能显示这部电影水平的还是王佳芝和易先生之间的恋情,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易先生和王佳芝之间的爱是深沉的爱,这种爱是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即使表达,也很隐晦。如在日式旅馆里王佳芝唱的哪一段:“天涯呀天涯,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一条心,哎呀哎呀,郎呀咱们一条心。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哎呀哎呀,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小妹妹似线郎似真,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神情的刻画是重要的表现手法,作为心灵窗口的眼睛最能传神。易先生听王佳芝唱时,刚开始眼神中透露出轻松和快乐,而非一贯的深沉和忧郁。听到后来,眼睛渐渐湿润,最后擦擦双眼,眼神变得忧伤,强颜欢笑,鼓掌。这一系列眼神刻画充分表现了易先生的内心变化。最后取戒指时王佳芝的感动和踌躇不定,易先生深情的关爱、疑惑、惊慌都通过眼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是值得慢慢咀嚼的,是那些存粹的卿卿我我的行为远远不能达到的高度。至于影片中充斥的大量黄色镜头,对于提高影片感受的真切性是有帮助的。性欲的发泄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的表达,是长期被束缚的人性的宣泄。
  王佳芝和易先生的恋情是真挚的畸形恋。从感情的角度来说是真挚的,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是畸形的。这份真挚的感情是建立在理解和心灵的抚慰的基础上的。没有心灵的相通是没有真挚的感情的。这部电影的格调是沉重的,只是偶尔让几个阔太出来调节一下气氛。易先生是深沉而忧郁的。作为特务头子,他事事谨慎小心,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生活。这样冷冰冰的生活是完全排除感情的,是机器人似的工作。他明知道自己前途黯淡、大难临头,却又无可奈何。更甚之,天天还要带上假面具,使这仅有的绝望之情也难以表达。王佳芝本来是个单纯善良的孩子,可是他不能表达她的善良。她必须要伪装成麦太太。她想做回自己,可是他不能,他像棋子一样受人摆布。为了杀一个和他不相干的人,她失了自己。两个伪装的人,当一个卸下面具时,另一个的面具也会荡然无存。这与其说是爱情的力量,不如说是人性的力量,是久久被压抑的人性的释放。人性的共鸣产生冲破一切伪装的力量。正因为其感情是完全建立在人性的共鸣的基础上,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是那样的畸形。一个是爱国学生,一个是卖国汉奸;一个是纯洁善良的学生,一个是杀人如麻的特务;一个是谋杀者,一个是被企图谋杀者。这一系列相互对立的社会角色充分表明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完全对立的两种人。这两种人之间的爱情不是畸形的爱情有时什么呢?
  理性的增长对人性的控制和压制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部电影以爱情为切口来思考这一问题,是很巧妙的。同时也体现了这部电影深刻的思想性,这是一般爱情片所达不到的高度。马克思和韦伯都对这一现象感到担忧,但并没有像马克思所预测的那样人成为机器的附庸,也非像韦伯预测的那样工具理性对人的控制。或许感情的力量要比我们想象得强大得多。这部电影以悲剧收场,显示了理性对情感的胜利,制度对人性的胜利,那曾经真挚的感情成了凄美的绝唱和无奈的回响。
  难道这就是人类的未来?
  
作者韩水

《色,戒》爱情的凄美与无奈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色,戒》爱情的凄美与无奈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色,无奈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