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失孤》对有关本片批评的再讨论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失孤》对有关本片批评的再讨论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失孤》对有关本片批评的再讨论的正文:


  Q1 《失孤》的人物虚假,动机经不起推敲?
  
  答:先说雷泽宽(刘德华饰),在那些丢了孩子的家长中“有的离婚了,有的疯了,有的还在找,有的死了”。雷泽宽是还在找的那个而已。你不会这么做,你没见过,不代表这种人就不存在就是虚假,更不代表如果存在人家就是偏执狂、就已经心理变态了。支撑雷泽宽继续找下的信念,并不复杂——“毕竟有的还是找到了”。你可以说正是这渺茫的希望在折磨人,但对于他来说,别人的孩子找到了,等于他的孩子也找到了一点。这才是和尚口中所说的“多行善业”的真义。面对难以释怀的痛苦,我们并非只有选择刻意遗忘这一条路。
  
   雷泽宽会帮助曾帅寻找他的亲身父母的原因和《亲爱的》中韩德忠(张译饰)帮别人寻子的心理是一样的。有同病相怜、有互帮互助,并且编导安排的情节点是雷泽宽又一次寻子未果行将崩溃时。这样的绝望时刻雷泽宽应该经受过好多次了,他需要时间再一次从绝望的坑谷里爬出来,和他以前所做的一样。于是“不知道下一站在哪儿”的雷泽宽在曾帅的“驱动”下继续上路了。前面其实也早有铺垫——雷泽宽把小天意的寻子告示也贴了出来。孤独无望的寻亲路上,他需要陪伴。
  
   再说曾帅,所以收留雷泽宽一方面出于他善良的天性,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曾经被拐的孩子他对这个执着寻子的父亲感到好奇。雷泽宽执意寻子的坚定让他产生了妒意,并且激发了他深埋在心底的对于亲生父母的怨恨。所以他追上质问雷泽宽怎么能把孩子都丢了。两人在武夷山迷雾中的长谈调动了曾帅原本已经刻意遗忘的念头,所以他一路跟着雷泽宽想看他到底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孩子。
  
   不必再问曾帅突然又出现会不会太突兀了,第一,他不是突然,前面有伏笔。第二,他完全能出现。你二来十岁的时候怎么就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难道不觉得突兀吗?何况人家还是个修摩托的拉风小哥。不过导演在这个线索的跟进上因为高速交警戏份的介入连结的不很自然这是事实。但由此进而否定整个人物建构和行为动机我也只能呵呵了。
  
  Q2 片中主人公雷泽宽和曾帅之间的关系拍成了基情?
  
  答: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要有那些“泡澡”、“夹菜”、“戏水”、“你找我我找你”的戏份。一言以蔽之:在这个相对沉重的题材和相对沉闷的风格下为影片增添一点幽默与温情。幽默用来缓解观众的压抑情绪,温情是人物心绪的自然流露,一个丢失了孩子的父亲和一个从小被拐的孩子在携手寻亲路上相互取暖。《亲爱的》中幽默和温情戏投诸到了佟大为饰演的那个律师身上了,陈可辛的妙笔在于增加了律师的妈妈这个角色,使得律师的形象生动立体起来,逼格陡升。
  
   《失孤》的运用虽然较为常规,但也不乏亮点。两人之间情感的交融与纠葛循序渐进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先是一起泡澡、卸下心房,重新起航。再有雷泽宽给曾帅夹菜,曾帅不满。有可能是出于年轻人的卫生意识,更可能是因为他意识到雷把自己当成了儿子并不愿接受。当我们在吐槽肥肠粉店老板娘看似雷人的台词时,可曾注意到两人离开店时那个升镜头:家家户户在暖黄色的灯光下围坐在一起吃饭。如果你确实只是看到了搞基,我就不用“淫者见淫”这种老话来框你了。心里“腐”掉的人看什么都是搞基。人们永远只能看到自己想看见的东西,这玩意儿叫选择性失明。
  
  Q3 小天意和她的母亲(倪景阳饰)那条副线是鸡肋?不知道干嘛的,应该完全删?
  
  答:从呈现效果来看,这条副线的形式风格让人觉得跳戏应该是可以确定的。导演可能想通过较为极端的影像手法激烈式地呈现拐卖儿童对于被拐家庭造成的伤害。我不觉得它毫无必要、故弄玄虚。恰恰相反,这条副线对本片的表达至关重要,问题是以何种方式呈现,更好的与主线相协调。
  
   倪景阳饰演的天意妈妈是丢了孩子的家长中“疯了的”那一类。主副线的交叉剪辑既揭示了被拐儿童现象的普遍性又在叙事上形成了对比与反差。更重要的是,《失孤》并未暗示所有丢了孩子的家长都应该像雷泽宽那样满世界的找。天意这条副线为我们提供了被拐儿童更多被找到的可能。片中的小天意最终被找到,就是民间力量、网络媒体和执法部门紧密协作的结果。《失孤》这类题材的影片,其意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于社会紧密的关注和切实的介入。
  
  Q4 《失孤》拍得像电视剧?和《亲爱的》艺术水准相比是天壤之别?
  
  答: 彭三源的导演手法非常细腻,很多细节设置都很用心:铁索桥的寓意和象征、重复出现的彩印海报上孩子眼睛的特写、键盘上打字的手和雷泽宽不断前行的车轮的叠化效果等不胜枚举。摄影和运镜上,李屏宾在本片中保持了他的基本水准:画面的形式美感不论,一些场景氛围的营造、镜头运动都颇有意味。以雷泽宽询问曾帅身世的那场戏为例,两人身在武夷山的迷雾环绕中。外化的迷雾与人物内在的心绪相得益彰,很有意境。台词上不直给,洗练、有意味。
  
   实在不明白“拍的像电视剧”的论调是从哪儿冒来的,朋友你说的是哪国的电视剧,我电视剧看的少,你可别骗我。至于和《亲爱的》之间的比较,在拙文《关注失孤儿,携手寻亲路》中已有详述,这里不再展开。总的来说《亲爱的》的思想性更为深刻,艺术手法也更为老练。但两部影片绝非天壤之别,而是同在一个台面上(虽然有高低)值得文本互读的作品。
  
  Q5 《失孤》是在剥削刘德华?这部影片可惜了刘德华的演技?又或是刘德华很努力但就是没演技?
  
  答:刘德华并非表演天赋很高的演员,长久以来华仔在电影圈是以勤奋和敬业着名的。他过于标志性的帅气外型所形成的明星魅力在一些定型化的角色中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但对于一些跨越较大、更富挑战性的角色,多年积淀而成的明星形象反而会对其所塑造的角色造成干扰。《失孤》在角色外形的塑造上着实下了功夫,只是口音问题的争议较大。单就这个批评来说是值得创作者重视的。以《亲爱的》中黄渤和赵薇的演绎为例,黄本身的形象非常亲民,赵的外型做的也很成功。而两人方言化不同程度的运用无疑才是使角色立住的根基。
  
   刘德华的问题在于,他的声音包括固定配音都是其明星魅力的一部分,在观众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很多观众可能都是冲着他才看的这部影片,他们对于华仔是非常熟悉的。在戏份这么多、台词量这么大的情况下(雷泽宽这个角色贯穿全片)让演员勉力全部用方言,难度相当大,也会影响到演员其他维度的表演。可如果另找人配音,角色倒是贴切了,观众却反而会觉得虚假,《一步之遥》中舒淇那带有浓重北方腔引起的争议就是一例。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德华在雷泽宽这个角色真实性的塑造上确实存在“先天不足”。
  
   但我不认为,这个“先天不足”是致命的。导演对于本片的定位不是纯粹的写实主义,影片的整体风格本身就带有诗意和主观成分,一早就让观众和纪录片式的现实感拉开了距离。而刘德华富有突破性的沉稳内敛的表演在一场接一场经过精心设计的场景中慢慢带领观众进入影片所构造的情境中。
  
   我是在渔港那场戏中被带进的,船还没停稳,雷泽宽就急着上岸反而跌了一跤。这个细节和刘德华当时的神态,让我相信这就是一个父亲,一个执意寻亲十五年的父亲。其实别说是刘德华在本片中有令人激赏的表演,就是井柏然的表现也让人刮目相看。表演是以故事和人物为基础的,它是电影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再伟大的演员也不可能通过一个烂角色呈现出精彩的表演来。丧失了故事情境的演绎只是一种炫技。“可惜了谁谁谁的演技”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误解。
  
  Q6 《失孤》是在消费“打拐”题材以谋利?
  
  答:只是纯粹想晒一下这个“批评”,如果它也能叫作批评的话。
  
  Q7为什么说《失孤》存在的问题不少却仍然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电影?
  
  答:因为我收了片方的钱啊,我是水军啊。不知道这样的回答能不能让大家满意。事实上,对于最广泛的观众而言,观影口味需要多元化。像《失孤》这样初衷值得肯定、制作较为精良、确实有表达、艺术层面固然有缺失但在基本水准之上的华语作品,都是值得一看的。就我个人而言,《失孤》作为一部编导合一的、女性电视剧导演首次跨界执导的电影作品固然问题不少,但已给我足够的惊喜。这样讲也许会被认为本身是对女性导演和电视剧导演的歧视。不过让我们现实一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导演别说作品了就是执导机会都大大低于男性。而国内最近转行的这些电视剧导演的成果(《触不可及》、《露水红颜》之流)大家也都看到了。难道《失孤》还不值得推荐?
  
   对于影评人,无论专业还是业余,华语电影要么艺术水准得高到一定程度(这种电影往往曲高和寡、票房惨淡)要么得以一种近乎殉道似的色彩(被毙或被删)才能博得我们一些影评大老爷们的垂青。对于那些尽管带着缺陷但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努力平衡用心创作的作品,我们有没有做到广泛的关注、善意的批评和积极的鼓励?为这些电影走向更多的观众自觉地搭建起桥梁?还是缺乏宽容过于挑剔,就这些电影存在的某些缺陷极力放大、以偏概全以彰显自身的专业性?
  
   最近才发现这两年个人觉得很好的华语电影,除了《亲爱的》之外,像《激战》、《归来》、《白日焰火》、《一九四二》、《催眠大师》、《推拿》、《绣春刀》、《一步之遥》等没有一部超过8分。必须承认,与好莱坞相比我们整体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氛围都有待提升。我们对于很多外国作品的高度评价其实是对于他们电影工业的评价,像《哈利波特》、《指环王》、《星球大战》系列莫不如是。《星际穿越》、《阿凡达》如果脱离了好莱坞工业体系的支撑,他们还会受到我们如此近乎于狂热的追捧吗?
  
   这样说并非是要我们打肿脸充胖子。只是在可以预期的电影工业无法赶上人家的情况下,对于扬长避短的电影人的努力——他们或在题材上有所拓宽、或在类型上有所创新、或在艺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能不能一如我国的电影拓荒者郑正秋先生所说的那样“凡中国影片有一长足录者,常相与提倡之”?我自认《失孤》不只一处长足录者,也算是回答了问题。
  
   独立的影评人,不只是独立于片方,也得独立于观众。因为不仅仅是为稻粱谋的枪手们导致了影评人公信力的丧失,以迎合观众为己任对烂片冷嘲热讽在事实上消费烂片构造畸形狂欢的喷子们也损害了影评人的职业尊严。对于烂片真正专业的评论态度是不评论,不为它提供任何言论空间。将观众的目光慢慢引导到那些真正值得关注和讨论的作品上来。如果中国的影评人自己不能做到“守土有责”,也就别抱怨自己人微言轻,被认为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群体”。
  
   羽轩 2015.03.27
作者羽轩

《失孤》对有关本片批评的再讨论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失孤》对有关本片批评的再讨论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失,讨论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