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赌徒》所诠释的存在感及尼采的艺术

影视台词 > 影评 > :《赌徒》所诠释的存在感及尼采的艺术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赌徒》所诠释的存在感及尼采的艺术的正文:

   自从我们降临世间,每个人都准备好要堕落,也有人准备好要改邪归正,我们生之为人,自从坠地起,除求生的本能,我们就已经准备要堕落了,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淫欲,七宗罪,最常见的罪过;我们更多地趋于走向另一种回归,更多地理性、自制、意志、禁欲等等...,自从我们从最根本的求生束缚中解放出来,就总是在不断染上各种依赖,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情绪的,有的沉沦更深,有的回归正途。
   《赌徒》该剧中应是尼采艺术的两种体系日神主义和酒神主义,我们总是生而现在就幻想未来,我们总是生而现在却沉浸过,我们明知注定无法改变的结局却总及时行乐或终日靡靡消沉,我们明知开始的美好却总固步自封或沉浸幻想,日神主义和酒神主义都是沉醉,但他们两个是相互贯通在一起的一个整体,极致过后就是另一个的开始...。
   影片开端亲人间生死离别前的那段父子对白——
  
   其父:我想知道,如果我没留遗产给你的话,你还有多少价值,谁想要将众人踩在脚下,很难懂吗?你有什么想法?谈谈你的计划
   吉姆:我会尽我所能,您可以安心地。
   其父:你现在是一家之主了,看你有没有这个能耐。
  
   死亡不可怕,最难割舍是牵挂,最担心的是突然地离开,还来不及道别,始终脱不开的是精神的眷恋,我们继承前者的恩德和训诫,将之传承。圣经中有曰:“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借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马太福音15:4-6)。
  
   接下来的篇幅来描写吉姆本内特驶向那难以自拔的嗜赌之路,以及进入关于移动的地下赌场的情境,通过关卡,换过筹码,由地下的“安保”引入这片“丛林”,穿云过雾,七弯八绕地将观众们带入这嘈杂的充斥着欲望的深渊。
  
   当本内特理解到自己的嗜赌成性已经在逐渐伤害到自己身边的人时,他应该已经意识到嗜赌并非是只是影响自己,即便是他自身已愿意堕入其中。可是既然他已有不错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和名气,他到底感触的是什么?是生来即注定死的深度迷失?我所以恨恶生命,因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为烦恼,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圣经)。请细细体会他所讲及表达的东西,这些已经在他与篮球生之间单独对话中已经很明显,在他与女友争吵时已经很明显...。
   因其嗜赌,那位篮球新星的学生、网球前五的学生、他母亲、他的恋人已因此受牵连,当他把从母亲那里要来的钱,输个精光,与菲利普斯的争吵,至菲利普斯的离开。
  
   当开始实施打假球的圈套准备开始还债,他已经在操纵赌局,并不是他故意唆使篮球新星的学生打假球,而是那也是篮球新星的想法,进入职业球员,挣钱,为母亲和妹妹筹手术费,养活家人。凭借他的能力,你可以想象到,他在三个债主中间游走,借来赌资,最后帮了他人。我想他从嗜赌到最后的赌局都是在证明他的一个想法,人生在世,这本身就是赌注,你想要得到的与你在为其准备的所有这些。
  
   最后的一部分的篇幅也是描写关于进入移动的地下赌场的情境;最后的赌局,当本内特从钱袋里拿出那些现金时,在场的人们瞬间安静了,表情惊讶,于旁人看来是豪赌,就连在场的庄家头目和被借贷的大头目都为这场豪赌震颤了一下,非黑即红,要么堕入无尽深渊,要么险象环生,与其说豪赌,倒不如说背水一战,感受绝境逢生的快感,最后男主酣畅淋漓地从黑夜跑步至黎明,一直到爱人的院落前,当叩响那扇门时...,它给予我们无限美好的遐想,其实至此,已经象征了日神主义的开始。虽然尼采的艺术推至极致就是虚无,尼采的哲学推至极致就是上帝已死,存在本身就无意义。但是个人理解,尼采的哲学完全是将“个体“推向极致,他忽略了“个体”虽是独自存在,却也不是单独的存在,我们必须通过爱他人来爱及自己,通过爱自己来爱及他人。存在就是因为情感的关系而存在。大概这是家族、民族甚至人类社会传承与弘扬的意义...。其实爱他人或爱自己都是本能,爱自己的极端就是毁灭,而爱他人的极端就是继承和延续。圣经中有曰:“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马太福音19:19)
  
   我们用爱证明存在的意义,用存在来诠释爱的意义。
   不要为生命忧忧虚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虚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新约.马太福音》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新约.马可福音》
   你们要谨慎自守,免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新约.路加福音》
  
   片尾意义是趋于美好的,如果吉姆.本内特一直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那结尾就是个悲剧,如果吉姆.本内特的家人及恋人菲利普斯受此牵连,那只能说用死亡和牺牲来唤醒吉姆.本内特的自我;或者如果吉姆.本内特的家人及恋人菲利普斯受此牵连置死,吉姆.本内特癫狂;再或者如果吉姆.本内特的家人及恋人菲利普斯受此牵连置死,吉姆.本内特复仇后自杀或癫狂或未完复仇即被置死微笑离呢;所谓悲剧的极点就是喜剧,就吉姆.本内特而言何尝不是另一种新生的诠释呢?但这大概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
  
   通篇之后,我所看到的是对开头的点题,我们不以身份、地位、金钱来判定人的价值,那种判定应不是最纯粹的,我们无论怎么驾驭名利?其实我们也是被名利所驾驭,欲念想要将众人踩在脚下,吾辈皆为其奴隶,但是如果没有爱,我们价值的存在感又在哪里呢?那不就是推至极致到虚无了么?
  
   所以少发那些消极负面抱怨的帖子,你没有那么苦逼。放下那些可悲和该死的情绪,多些祝愿,让我们在痛与快乐的交织中有期待地生活,我们需要正能量!
  
   可能还有人问,为什么赌城下了注,应该赢了很多钱,他向韩国的债主又借了15万,向放高利贷大佬弗兰克的借了26万,他总共欠款15+26+6+26=73万,黑人放贷者说过一句的有人在赌城下了八分局,20万赌球,20万*2=40万,韩国佬的15万本奈特直接给了篮球生,6万还给黑人放贷者,赌场下注40万,40万*2-26万(韩国佬)-15万(韩国佬)-26万(弗兰克)=13万,最后扣减利息大概是10万...,这个解释应该合理了。
作者唐汉

《赌徒》所诠释的存在感及尼采的艺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赌徒》所诠释的存在感及尼采的艺术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赌,艺术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