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白熊正义公园》看人格施刑的可能性

影视台词 > 影评 > :《白熊正义公园》看人格施刑的可能性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白熊正义公园》看人格施刑的可能性的正文:

  人格是否应该成为施刑的对象?本文要讨论的人格与法律术语中的“人格权”含义不同,本文中的人格不包括生命、自由等,而更加具有精神层面的特性。相比之下,无论是剥夺生命或是自由的刑罚,都是通过肉体上的折磨和身体上的拘束实现的,都是有形的;而在《白熊正义公园》短片中,则是在精神层面针对女主角人格的惩罚,普通意义上的有形的刑罚并不明显。但实际上,女主角遭受的痛苦,并不亚于现实中肉体刑罚所带来的痛苦。故针对这种特殊的刑罚方式,我认为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我认为从人格刑的目的来看,这种刑罚有其合理性所在。首先,短片中展示的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的刑罚理念。拿手机拍照的“看客”本身使女主角陷入了无助的境地,实现了对女主角“看客行为”的报复。不仅如此,根据目前国际上的改造论,这种刑罚的确达到了改造女主角的效果。其次,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观点,社会关系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形成的,契约体现了人们一致的意思表示。依我之见,既然我们仅让渡了精神意志而非实体的控制权,故惩治罪恶只能处置精神意志而不能处置精神载体,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精神载体的处置不好把握,如死刑的诟病。对人格施刑,这似乎是一种最佳的方案——交由一个虚拟精神构成的惩治机构来改造与集体意志不符合之处。但事实上,这种人格施刑过于理想化,不仅无法加以规范操作,而且会导致刑罚的变相发展甚至趋于畸形。
  对于施刑者而言,理所当然地要解决人格的恶劣性怎么衡量,人格刑执行的度量如何控制的问题。如果对人格的恶劣不能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就会导致“恶人”本身具有的正常的、优秀的人格遭到严重损害。而且,人格刑出发点是对犯罪者人格的指摘,但却常常伴随着对犯罪者生命价值的全盘否定。犯罪者名义上是接受惩罚,实际上却是接受社会的放逐,使其很难再融入社会,重新获得其生活意义与尊严。
  对于人格刑执行的度量,本身施刑者即带有自由裁量权,加以观众的辅助性,很可能会把对外在表现的实效的追求发展成对“快感”的追求。这世界上本身就不具有完美的、不存在缺陷的人格,当这些人格被给予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力时,谁能保证这不是一种“五十步笑百步”,一种打着正义名号,暗地里却成为施刑者和群众宣泄心理阴暗面的工具呢?古代的刽子手,他们不是机器,他们也是人,不可能对犯人施以酷刑却无动于衷。当处置这些十恶不赦的犯人时,他们是出于仇恨和快感而非正义时,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已与他们手下杀死的犯人无异,成为了人性丑陋面的奴隶。这样一来,正义已经变质,正义成为了造成更大的非正义的存在,与初衷已大相径庭。
  在罗伯斯比尔的《革命体制与审判》中,人格施刑这一方式也遭到了他的批评。对此,他提出了三个观点。其一,一个人被判定应受轻蔑后,他就成了众矢之的。“既然已永远丧失与品德相联系的一切优点,他就必定要到邪恶的享受中寻求满足”。由于人格施刑往往趋于极端,他对其改造犯人的效力持怀疑态度。其二,他在文中写到“这种观点在不同民族那里由于不同情况而有不同的发展,有的取得较大的势力,有的取得较小的势力:在这一地方它停留在自然界和理智给他限定的范围内;在另一地方它则压倒正义和人道的原则,而产生了可怕的偏见”“当他施行惩罚时,它的公正性总是和暴力和压迫没有区别”,这也正应证了人格施刑的不可行性。其三,他还提出人格审判这种主观的行为,可能会成为统治者有力的统治工具,一旦形成便不可逆转,故法律的效力遭到挑战。“这样一来,我们的偏见就超越了法律的效力,我们就这样由于自己的残酷几乎使自己丧失了主持正义的权利”。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是好?我认为,这种审判方式需要一个足够理智和正义的社会。目前我们并不具备这种条件,但我们需要长期的努力实现。孟德斯鸠也呼吁,“让我们顺从自然吧!它给人类以羞耻之心,使从羞耻受到鞭责。”“一个明智的立法者就应当努力通过适度的刑罚与奖赏,通过和性格适应的哲学、道德与宗教箴规,通过荣誉的法规的适当使用,通过羞辱性的刑罚,通过长时期的幸福和太平生活的享受教养人民。”
作者会飞的大葱

《白熊正义公园》看人格施刑的可能性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白熊正义公园》看人格施刑的可能性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白,能性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