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歌剧魅影》电影配乐浅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歌剧魅影》电影配乐浅析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歌剧魅影》电影配乐浅析的正文:

  《歌剧魅影》是一部由安德鲁.洛伊.韦伯作曲,乔.苏马克导演,于2004年华纳兄弟影片发行的作品。这电影改编自韦伯的《歌剧魅影》音乐剧,相当程度的保留了原作的故事情节,由于音乐剧本身知名度比较高,本片完全可以按照原作的另一种制作版本来理解。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名音乐天才由于脸部畸形而从小被虐待,在马戏团长大,被当做玩物。他逃离马戏团后开始在巴黎歌剧院地下定居。数年之后,歌剧院易主,女高音卡洛塔彩排,幕布突然落下,卡洛塔愤怒离,而原本无名的舞蹈演员克莉丝汀被推举出来代替卡洛塔。她的歌唱能力得益于一个神秘的老师吗,克莉丝汀一直将这位老师认作父亲提到的音乐天使。克莉丝汀演出大获成功,并且出现一位青梅竹马的贵族子弟劳尔追求她。魅影发现自己的成功被窃取分享,嫉妒之下陷入疯狂。最后克莉丝汀用自己的爱情感化了魅影,她与劳尔一起离开,而魅影则彻底消失。
  此剧改编自勒鲁的同名悬疑小说,在韦伯创作《歌剧魅影》前,ken hill曾以相同的题材创作了同名的音乐剧,1984年韦伯在剧场观看了这个版本的演出时获得了灵感,之后开始创作这一音乐剧,许多唱段都是按他当时的妻子莎拉.布莱曼的嗓音量身定做的。1986年伦敦进行首演。
  电影版《歌剧魅影》保留了大部分原音乐剧的知名乐曲,部分网友原创投递电影配乐。主基调仍然与原音乐剧相符。整个电影的主题音乐是《The phantom of opera》,出现在开头时光退回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和魅影带克莉丝汀进入他的地下宫殿等场景时。整个乐曲配合色彩迷幻、绚丽宏大的巴黎歌剧院场景,给人以一种进入魔幻世界的迷醉感。也恰恰切合夏尼子爵陷入回忆的沉醉以及克莉丝汀乍见魅影时的迷茫崇拜。因为有音乐剧成功的前身,在电影创作时乐曲实际上是主导,每当表现重大场景或魅影的行动时便会出现这一主题音乐。它也同时切合着《歌剧魅影》爱恨交织又带着浓浓悬疑气氛的主题。
  影片中使用频繁的另一首曲子是《Angel of Music》,每当克莉丝汀感念到魅影多年来担任的她的音乐天使时,这首曲子便会被反复吟唱。但是正如曲名,魅影只能是她幻想中的天使角色,一旦破坏掉她的想象性美好,不可避免的展现出魅影本身狂暴的一面时,音乐便终结。克莉丝汀选择的是完美的“王子”夏尼子爵,克莉丝汀为魅影吟唱的唯一温柔抚慰的歌曲只有这首《Angel of Music》。由此我们可以从影片一开始便确定魅影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他对自己身份的错误定位,对克莉丝汀过多的期待和他对美的不可达的希望。
  在全剧中,一首《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反复出现,劳尔与幽灵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表现了他们各自对于女主角克莉丝汀不同的爱情。但它主要出现在天台上夏尼子爵安慰克莉丝汀时两人的对唱,以及最后两人相携离时。这两次魅影都在场,这首歌甜蜜、深情,是对未来最好的向往和对光明的指引,但是两次魅影都被留在了深深的黑暗之中。这首曲子代表了希望,但却不是魅影的希望,只是大部分人所喜欢的出现在阳光下的皆大欢喜结局。这部电影对魅影虽然不无美化,但是它更清晰地向我们提出对于人性的思考和一般爱情故事的肤浅。这一部悲剧所表明的不仅是魅影的失败,更加是克莉丝汀和夏尼子爵最后美好生活背后不可消除的阴影。在影片的开始夏尼子爵对音乐盒忧愁的凝视,正印证着美好童话后面的裂痕。
  另外再说一首我个人印象深刻的歌曲《Masquerade》,这应当是全片规模最大的群舞和合唱,曲子带出宏大热烈得气氛,但是歌词却暗含着几分诡秘,为之后魅影的出场奠定了绝佳的氛围,并且假面舞会的主题本身也暗示着魅影不得不隐藏的半张假面。歌词每一句都仿佛是直指克莉丝汀与魅影的关系,但转眼又歌唱着宏大的舞会。这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令这一歌曲充满了哲理感。
  剧院魅影可以说是一部折射着后现代魅力的剧作,首先它成功地改编了原作小说,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因为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就在隔壁的包厢,而那幕吊灯突然坠落的戏也着实令气氛紧张刺激到极点,前排观众的惊叫与台上演员的呼声连成一片,可谓如真如幻,环环相套。
作者易夕

《歌剧魅影》电影配乐浅析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歌剧魅影》电影配乐浅析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歌,浅析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