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速度与激情》1—7集全点评观后感

影视台词 > 影评 > :《速度与激情》1—7集全点评观后感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速度与激情》1—7集全点评观后感的正文:

  第一集
  
  电影的编剧思路显然是这样的。这个电影必须是表现一场赛车的故事,于是情节开始推演下来。
  
  如果仅仅是赛车比赛,那么则是电视台的赛车实况转播,这显然是没有趣味的。
  
  于是,必须表现的是地下赛车。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黑帮,或者叫团队。
  
  这个团队就是影片里的贯穿七集的主角老大多姆?托雷托。
  
  第一集里他已经有了一个团队,但这个团队,显然与第七集的那个团队不是一回事,而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他的女友莱蒂。
  
  托雷托参加地下赛车,影片一开始,就是一场在城市之夜里进行的公路赛车。
  
  但如果仅仅是这个故事,电影是相当的乏味的。
  
  这时必须有一个视角介入到这个团队。
  
  这就是影片开头出现在地下赛场的布莱恩?奥康纳。他带着一个猎奇的视角,介入到一个陌生的赛车车队里。他引导着观众对地下赛车的关注与兴趣。
  
  他必须有一个动机。爱情显然是最表层的动机,于是必须给老大加一个妹妹,这样,帅哥的介入,才有一个理由。
  
  但这是一种低俗的理由,爱情,固然是生活中的一个理由,但必须合乎生活的逻辑。爱情从来不是现实生活的选择性的逻辑。因为生活的严酷,从来没有让爱情成为生活的主流。所以爱情只能是一种作料。如果把爱情作为生活的主导潮流,那只是一种幼稚。所以电影里的爱情,往往不是作为幸福的佐证,而恰恰成为生活的一种伤心。“不爱江山爱美人”之所以标心立异,就是因为爱情居然有一次逆向生长的畸形态。
  
  所以,这个外来者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生活化的理由。而无疑,他是一名卧底警察,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能够花费那么多的时间,介入到黑幕重重的地下赛车界的深层原因。而他与老大之妹的爱情,也可以顺水推舟,事业爱情两不误。
  
  既然警察与老大之妹有了感情,那么,电影必须尊重这份感情,这必然导致老大不能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电影必须为他的罪行找一个理由。
  
  于是,电影恰到好处地为老大寻找了一个为什么沉沦罪恶的理由,他自小失父亲,父亲是因为赛车时,被人蓄意撞车而死的,老大报复了那个车主,从而做牢,之后,他宣称他把赛车作为他的一种精神苦闷的解脱。
  
  赛车便有了精神上的宣泄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前因,苦大仇深的老大沉湎在赛车游戏中,便是不务正业,老不正经。有了这么一个前提,他的痴迷于赛车便显得高大上了。
  
  警察一卧底,便能查探出老大所犯的罪恶,未免太过简单了,《五十度灰》就干的这种事,所以受到有识之士的嗤笑。所以,还要在老大身边设立一个迷障。电影里于是又出现了一帮亚裔,与老大似乎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究竟有什么仇,电影也没有详述。这帮人似乎应该是华裔,他们活动的场所里,用的是中文标识,而且还有孔子的塑像,反映出他们代表的文化是中国的。但在电影里,他们却是一副凶残暴力的象征。几乎在每一集电影的系列中,都有亚裔面孔的出现,既使人感到亲切,又让人觉得亚裔人只不过是打酱油的。
  
  老大所干的劫车行动,警察一度认为是那帮亚裔所干的。但在抄查老大的车库之后,发现判断有误。警察很快在一次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偷窥中,发现老大又开始干一票劫车生意了,于是他拉上老大之妹,拦阻这种暴力劫车。
  
  这时候,电影的分寸必须掌握好。老大劫车,本来应该是罪大恶极,令人痛恨,但电影巧妙地转换了立场,在老大劫车时,他的手下文斯,却遭到了卡车司机的袭击。文斯一下子被缠在了卡车上,动弹不得,生命堪忧。
  
  这一段电影的设置颇有意思。电影要让劫匪在观众心目中获得同情,便把立场放在了劫匪这一边。而那个卡车司机却反而成了穷凶极恶的死神,不断向劫车者发出恐怖的枪弹。
  
  这时候,警察带着老大之妹赶过来了,电影巧妙地转换了立场,老大此时已经成了弱势群体,他的同伙面临生死,生命垂危,老大的恋人被撞翻,他的手下文斯命悬一线,警察这时候来到现场,他的使命,就不是为虎作伥,而是来解救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的老大。
  
  而妙就妙在,他救下的文斯还是他的情敌,从影片一开始,就看到文斯对警察与老大之妹眉来眼大为嫉妒,拳脚相加,而在这一段中,警察不仅拯救了劫匪,而且还救了情敌。警察的人道主义与人性至上的情怀,在这里得到昭然若揭。
  
  于是,电影回避了正义,复归了人性与人情,警察的是非观已经不重要了,但他够义气,讲交情,宁愿以身试法,也要纵虎归山。他最终也是这么做的,用自己的跑车,放老大一马。
  
  他重的是友情,爱情,兄弟情,有了这个情,什么是非、准则都是无关紧要的。
  
  本集里,老大的团队的所作所为,真的是属于小打小闹,雕虫小技,从卡车上劫持的货物,也不过是一些DVD与摄影器材,干的杀人越货的勾当真的不值一提,哪里想到后来会身负美国的国家利益,像007一样,无孔不入地涉入到环球的每一个需要的角落呢?
  
  不过,赛车围剿卡车的段落,在第七部里,却再次得到了重演,不过,目的显然不同了。第七集里的卡车是坏人的云集之所,于是,老大再次重演了与第一集颇为相似的劫车,便有了崇高的目的,尽管如此,劫车情节,也算是本系列里的一个经典的招牌了。
  
  本集里的老大团队,除了他的恋人莱蒂外,还有妹妹的暗恋者文斯,另一个是被称为注意力障碍的杰西,这一角色,在后来的剧集中,被技术派的角色代替,就是那六、七里一直操纵着电脑的泰吉。另一个是李昂,一个跑龙套的角色。
  
  结尾处,老大逃到了墨西哥,暗示了电影必然有续集来展开新的纠葛。
  
  本集里,赛车大致有三场戏。一场是地下赛车,在夜晚的街道上进行。第二场是一个沙漠地带展开的极速赛车,莱蒂与亚裔参赛者的一场比拼,还有杰西与强尼引祸上身的一场赛事。第三场,是最后老大与卧底警察的一个多此一举的比赛。老大开出了家里的号称野兽的终极赛车,这一赛车,在第七集里也显身一回。老大与卧底比拼,抢在火车到来之前,穿过了铁轨,这一极具玩命色彩的比赛,可能会带来许多恶性的副作用,但在电影里,显然是作为一个极度潇洒的派头来炫耀的,这种玩命也要玩出极速的危险游戏,随着演员保罗沃克的意外驾车身亡而吹破了风情万钟的肥皂泡。为什么要设计这一场对决?其实是为了突出警察的英勇来的,他是一号主角,在第一场街头地下赛车中,他是输了的,所以电影要照应到他在最后与老大并驾齐驱,一起完胜,这样,这个人物才是完整的,符合电影规律的,满足观众心理需要的。
  
  老大之妹在第七集里像是一个雍容华贵的中年贵妇,在本集中,她还很青涩,带着蒙娜利莎般的娇俏的笑容,看样子,她的容颜与她的哥哥扮演者有着几分相似,因为老大的扮演者也不知他的出身与来历,但他认定他有着意大利的血统,如此说来,这兄妹俩从容貌上都设定了他们可能是意大利人。而老大的情人莱蒂在本集中,还像是一个不安份的街头女阿飞,混迹于男人堆中。影片里,老大与她纵情的场面,还带着色情的低级趣味,相比于第七集里两人的完全正面的情感撞击,第一集里的爱情定位并不高雅。
  
  
  第二集
  
  本集的构思应该是这样的。第一集,卧底警察布莱恩成功地破解了一个犯罪团伙,完成了他的卧底使命,但是他也义薄云天,放走了犯罪团伙老大,留下了不洁的案底,在第二集里,应该继续这个卧底警察的破解犯罪团伙的使命,那么,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犯罪团伙呢?
  
  于是,不假思索地出现了一个贩毒团伙。
  
  如何与这个贩毒团伙建立关系呢?
  
  电影开始设想了,可以先设计一个女警探,已经打入到毒枭的团伙之中,取得了毒枭的信任,然后,她秉承毒枭的安排,物色可以帮他运送毒品的司机,借此机会,正好可以把布莱恩再次像楔子打入到毒贩内部。
  
  于是情节就这么展开了。
  
  而现在看来,电影的急就章造成的弱智倾向也就暴露无遗了。
  
  试想一下,一个贩罪团伙经营多年,本色就没有自己配置的私密司机吗?非要临时抱佛脚地物色两个陌生人来为自己运货吗?这不是自己作死的节奏吗?
  
  所以第二集的构思是非常弱智的,这也必然导致了第二部电影情节严重地滑入到不值得推敲的窠臼中。
  
  而与第一集不同的是,布莱恩在前集中身份是随着情节而解开的,电影里布莱恩的卧底身份的亮相,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种幡然醒悟的意外,这多少使第一部的情节荡起了起伏的波澜,但在第二集里,布莱恩已经确定了他的主角身份,他的正面角色性,已经波澜不惊了,所以整个电影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悬念的冲突。
  
  可以看出,电影里把打入毒枭内部的女警察莫尼卡故意制造了一些扑朔迷离的迷障,如她与毒枭打得炎热,俨然是情人一般,一度时期,布莱恩几乎认为她已经被毒枭收买了,但是最后亮相出的还是她的志坚如钢,并没有被敌人腐蚀拉拢过。电影把本来就难以让观众感兴趣的女警探的情感之谜放在了电影之中,但并没有给情节增添什么样的弹性与靓丽性质。
  
  现在看来,电影的情节太平铺直叙,几个段落弱智到几乎不要编织什么样的情节,这种弱智最后反映出来的是毒枭的弱智,可以说,天下没有这样的弱智的毒枭,贩一次毒品竟然还搞得大张旗鼓,唯恐天下不知,所以电影毫无例外地这个看上凶狠蛮横的毒枭必败无遗地失了手。
  
  开始布莱恩一场赛车,重复第一部里的节奏,这反映出市俗的时尚族与赛车族的普通生活,但是,电影必须接入到一个犯罪线索,于是,布莱恩接受警察与他的交易,通过为警察的一次服务,洗清过的不良案底。
  
  于是,布莱恩毫无意外地见到了毒枭,参加了一场毒枭组织的赛车考验,电影在这里,得以让几名无辜的司机,展现了一场生死逐杀,布莱恩没有例外地胜出。
  
  下面,就应该是为毒枭运货了。但如果这样,电影里的赛车段落便没有机会展现了。于是,电影又凭空添加出布莱恩与伙伴罗马皮斯为了更换被监控的赛车,而与一帮街头车手展开角逐,各换得了一辆新车。
  
  这一段额外添加的节外生枝过后,电影转入毫不新鲜的贩毒主题。毒枭虚晃一枪,放出飞机场交货的虚假信息,导致警察上当,而布莱恩运送钱款赶赴现场,逃过警察的追击,顺利地活捉了毒枭。
  
  在这里,布莱恩的角色,是亦正亦邪的,只是这样的性质的设置,缺乏基本的合理性。他开着车子与毒枭会合的时候,挑战了警察的追车,电影也借此制造了一些警察围剿的场景,但是这样的制造有什么必要?布莱恩明明知道自己在完成任务后就要被杀死,但却兴高采烈地与警察周旋,电影抛开了人物的真正的立场,而沉湎在电影里必须展现的赛车冲突视效上,看起来,追逐得轰轰烈烈,但内在动机上却不够充分。
  
  在这一集里,我们可以看到第七集里的一些同样的类似的场景,比如警车围成弧形包围了布莱恩的路,这在第七集里我们看到阿塞拜疆段落里,布莱恩团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八面埋伏。在本集中,布莱恩尚不具备插翅飞翔的本领,电影采取的办法,是发动群众,百车竞出,制造了一场群车竞发的混乱局面,才让布莱恩蒙混过关。群众在这场挑战式的游戏中发挥了掩护的功效。
  
  本集中,警察的直升机追车的场面,在第七集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而最不可思议的镜头,是最后布莱恩用飞车撞上飞驰的快艇,也暗示出,平路上行车已经不能显示出赛车的乐趣了,只有飞起来,才能彰显出赛车的登峰造极的巅峰。这可以说第七集的飞车腾飞的思路前因。
  
  本集中,另外给布莱恩配置了一名助手,这就是从监狱释放出来之后一直监视使用的罗马皮斯,但他的整体作为,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搭挡而已,其目的,还是为了让布莱恩不至于在影片里成为一个自言自语的独行者。
  
  而莫尼卡这个卧底警探角色,设置得也非常弱智。在宴会上,她竟然与布莱恩出双入对,很快引起了毒枭的注意,之后,她为了报告毒枭接头的具体位置,竟然闯入到布莱恩住处,差一点暴露了身份,其实这样的秘密信息的传达,有无数个可能,电影竟然弱智到必须通过当面接头的方式来粗枝大叶地构建情节。总之,整个电影的人物心理动向与情节构造都非常的粗疏,布莱恩的形象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特别是他的感情归零之后,令他在电影里基本显得相当的单薄。
  
  第三集:
  
  
  本集为什么要把故事的发生地点移师到日本?估计一个是日系车需要在电影里显摆一下,另一个就是极速飘移这一个特技需要炫耀一下。
  
  这是电影里想表达的两个主题,但是,如何组织情节,电影就显得有一些黔驴技穷了,无奈之下,只得把一个美国青年因为酷爱赛车而受到管制,被送到日本的父亲处,没想到,他在这里,遇到了比美国国内更甚嚣尘上的飘移爱好者。
  
  只是这一集里,已经没有警察,所以,也就缺乏了一个正邪对决的冲突戏,而这正是《速度与激情》其它系列里得以大获成功的原因。本集中,实际上反映出这个系列的定位迷茫问题,究竟想表现赛车技术,还是表现正邪对决。该片的低潮洼地及不受欢迎,很快警醒制作者该系列还得走正邪对决的路,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本片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失败的警示录。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本集中的视线集中在美国青年肖恩的身上,他卷入到日本当地的黑帮纠葛之中,但视线狭窄,叙事粘滞,既无悬念,也无矛盾冲突。
  
  本集最大的矛盾,就是黑帮的侄儿与他的搭档“韩”之间的矛盾。韩为了通过赛车赢得胜利,拉拢美国青年,培训他成为飘移技术车手,这个理由弱智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电影里的美国青年也感到奇怪,“你为什么选拔我?”韩几乎说不出什么象样的理由。
  
  也许美国青年为韩开车,就暗示着美国经济受制于日本经济的显影。影片里的肖恩的父亲,看样子是美国驻日军队,但经济条件并不佳,居住环境很差,但并不影响父亲在这里与一个年轻的日本女人厮混在一些,就是这样的色情勃勃的父亲,在电影里并没有丧失做父亲的人格与尊严,在儿子受到威胁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助了儿子一臂之力,而且也没有对儿子大加指责,反而鼓励儿子做一个真正的自己。电影里的文化背景实有所指,但因为太过写实,冲突的情节便明显不足。
  
  关键是如何设置美国青年与黑帮之间的冲突。第二集里还有一个贩毒的问题,本集里,美国青年并没有卷入到黑社会的纠葛中,但因为一个女人的存在,而出现了刀光剑影。三角恋爱,才是第三集的矛盾冲突的原因。据莱蒂的扮演者介绍,原来这个系列里是准备在多姆与布莱恩及她之间建立三角恋爱关系的,但是,她坚决地拒绝了。但电影的庸俗化的倾向还是按捺不住地在第三集里大显身手了,让黑帮公子与美国青年因为一个女人而大打出手。
  
  所以这是这个电影的情节弱不禁风的原因。从前三集来看,女人都是矛盾的导火线。只有电影放大到国家利益的冲突时,才会把女人这样的线索放到一边,因为从大局利益考虑,唧唧歪歪的女人纠葛实在太不足道了。第七集里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女人惹起的是非与祸端了。
  
  这个女人就是黑帮青年收养的妹妹。据她自己说,她是随着当舞女的母亲从澳大利亚移居到日本人的,母亲死了,她无家可归,被黑帮青年的叔叔收养。这象征着美国的遗存,被日本人占有,现在美国青年来了,他要取回属于他们的血脉的东西,正可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电影里暗含着这种文化的较量,只是这种文化,对一个娱乐片来说并不合时宜。
  
  从美国青年进入教室的第一眼起,这个女生就眼睛一亮,眉飞色舞,一种文化的认同感,立刻不由分说地成为她站到美国青年一边的理由。两个人很快接近,但这导致了黑帮青年的反感。
  
  而这时韩的线索也发挥了作用,他因为瞒报经营利润,而被黑帮青年的叔叔发现,导致黑帮青年与韩的矛盾爆发,于是一场追车适时展开,但是这种经济上的冲突,是否有必要通过赛车的方式来决一雌雄,理由显然是不足的,也是不够的,但电影需要适时地来一场比赛了。
  
  比赛中,韩被日本黑帮青年害死(但在第六、七集里交待是被英国前特种兵戴克肖撞飞的),这个死因,几乎就是第一集里托雷托老大的父亲死因的翻版。本来美国青年与韩之间也没有什么生死关系,只是被韩利用来比赛而已,这时,他并不存在为韩报仇的问题,就像第七集里的哥哥为弟弟报仇,从而统贯整个电影一样,于是电影寻找了一个弱智的理由,就是美国青年是为了寻祖归宗的女友才与黑帮对决的。
  
  而对决的理由,同样不可思议。黑帮叔叔竟然接受了美国青年的挑战,谁胜出,就得到姑娘。又适时来了一场赛车,结尾毫无意外地美国青年胜了,得到了看中的女人。
  
  电影的毛病在于过多地玩深沉,玩文化,玩绵软的柔情,但这种东西注定是拖泥带水,极不爽快。娱乐片就是硬碰硬的对垒,就像第七集里两车面对面,只能来一个谁硬谁活的大撞击。
  
  影片最后,韩的伙伴、第一集的老大出现,暗示着电影下面的情节在摇摆不定的动荡之后,将重新回归正题。
  
  第四部
  
  本片在情节上,几乎是第二部改写版。剧情的线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它将第一集里的两个核心人物多姆与布莱恩重新聚集在一起,演绎了一个同样的故事。
  
  第二集里,有一个大毒枭,本集中同样有一个从事贩运毒品的大毒枭。第二集里,毒枭要运送毒品,让手下的美女卧底,招募车手,在本集中,同样是这个大毒枭需要运送毒品,让他集团里的第二把手招募车手运送毒品。第二集里,布莱恩与一个黑人青年一起参加竞争,此黑人青年最初看到布莱恩时就气不打一处来,认为布莱恩是一警察,但布莱恩被电影定义成为一个情义高于天的侠客,对待这黑人青年没有任何歧视,其实这个黑人青年的角色定位与多姆在第一集里的形象是完全一致的,第一集里多姆对布莱恩隐瞒身份欺骗于他是很痛恨的,但是,布莱恩在关键时刻又放了他,这一点,又使多姆在心底里对布莱恩有了几分信任,这才是他们日后能够惺惺相惜的基础。所以,在本集中,多姆的形象,代替了第二集中的黑人青年。电影显然在考虑一个问题,这同样的故事,在第二集里,黑人青年因为前面有案底,布莱恩找他的时候,是用这个案底来胁迫他,以给他洗白为酬谢说动黑人青年加入战队,而本集中,电影编导显然考虑的是,如何让逃亡在外的多姆与布莱恩重新聚合在一起,电影找到的理由是:多姆的恋人莱蒂遇害了,而这个凶手正是大毒枭。于是,布莱恩从警察的身份追查毒枭,多姆出于私仇的目的,也在寻找杀死他恋人的凶手,公仇私恨,让两个人在一条线索的聚合点上就是那个叫大卫帕克的家里相遇了。
  
  下面的电影情节,就继续沿续第二部里的剧情了。多姆与布莱恩首先必须参加选拔赛,通过毒枭的选择。这里稍有不同的是,多姆通过作弊的手法,取得了胜利,但布莱恩同样利用公职,用钓鱼的办法,陷害另一个玩世不恭的选手从事莫须有的贩毒营生而拿到了一个名额,使两个人最终获得了取货的资格。
  
  顺利地取得了毒品,逃出了贩毒者的陷阱,最后一步,就是与大毒枭生死对决了。这个情节是第二集没有的,因为第二集里弱智到直接让大毒枭出来完成毒品交易了。本集中,又凭空添出一个计诱大毒枭的戏份。这时,大毒枭手下的一个靓女叛变了,这个女人,其实也是第二集里的那个女卧底的翻版,她受制于毒枭,但却春心萌动,对多姆情有多钟,在混战之中,多姆英雄救美,从而使她叛变了毒枭,投身到正义的行列,由她提供了毒枭最后藏身在何处。这几乎就是第二集里女卧底提供情报的另一次重演。只不过,本集中,她与多姆的暧昧关系,并没有引起毒枭的注意。此女盖塞尔在后几集中大出风头,电影编导适时地把她的情感苗头,转向到了韩身上,在第六集里,她英勇献身,让好多影迷扼腕长叹,念念不忘。其实她在电影里的作为也不过是花瓶而已,但因为身材苗条,出水芙蓉,很快出人头地,万众瞩目。可见颜值永远是一个女人受人关注的核心原因。
  
  毒枭很容易就抓到了,但电影里不能少一个压轴的飞车戏啊,于是毒枭的铁杆手下菲尼克斯抱着永不放弃的执着态度,一路追来,完成了整个电影的结尾高潮。
  
  本集里,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如何对应于第一部里布莱恩的卧底身份。
  
  卧底其实是一种伤害,很多电影都讨论过这个问题。第三部延续了第一部里的卧底问题,因为在第一部里,布莱恩欺骗了多姆兄妹,所以,本集中,多姆妹不得不把心底的责问倾泻向布莱恩,布莱恩必然要面对着自己在第一部里假戏真做与真戏假做而造成的情感游戏问题,向米雅郑重道歉,如何解释自己会撒谎,他实际上进行了一次调侃:“我对你撒了谎,对所有人撒了谎,这是我拿手的,因此联邦调查局招我进。”他采取的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低调态度,并没有以崇高的目标,来掩饰自己的撒谎事实。
  
  米雅出于复杂的心理,反而说了一句令人意外的经典台词:“也许你在对自己撒谎。”
  
  这话里的技术含量太高了。可以包含着多层意识:她肯定了布莱恩在与她的情感交锋中,是真诚的,并没有欺骗,现在他承诺自己撒谎,不过是一次对自己的撒谎。负负得正,其实她的意思是说,布莱恩在感情上是真诚的。她从一个曾经与他有过情感纠葛的女人的角度,认可了他的真诚性。连一个女人都在说你没有欺骗她,这对男人来说,是一个多么得天独厚的安慰啊。再深一点,这话实际是暗示着,她对他是满意的,她并没有在一次情爱之浪中受到伤害,反而感到很好,她在话里的意思是说,我们还可以发展下,我还会心甘情愿地跟随着你。女人在这里发出了强烈的暧昧信号。所以,米雅的这句话,潜台词包含着两个:一个是对过的评价,认为他并没有撒谎,第二个,是他们之间还是有未来的,可以继续发展下。
  
  现在结合第七集里的结尾场面,米雅的这段话作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所以,我归纳出在好莱坞电影三大情感法宝,在这里不失时机地显摆了一下,恰到好处地化解了一、四集之间相隔着两集的足以让两人生分的冗长的空间。
  
  相比于上一部的飘移大显摆,本集来得相当的硬朗,又恢复了不容暧昧的动作戏。只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整个情节太过重复。镜头上,不知为什么感到有一些混乱,一到飙车戏时,就乱马刀枪,混乱不堪,缺少严整的叙事能力。实际上,赛车戏难以分辨车辆关系,给人一种大同小异之感,所以第七集里别出心裁地在赛车的“飞”上玩花样,也变相地说明了,在平地上一马平川地玩飙车,已经调不起观众的胃口来了,也显示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新鲜感了。必须变,走出新花样。
  
  本集在顺向的情节链条里有一个情节大回转,是电影里的唯一的线索高潮处,这就是多姆从一个手机上,了解到莱蒂是因为布莱恩的默认,才为毒枭开车的,变相证明了布莱恩是造成莱蒂死因的导火索和起点。电影在开头的一场公路劫货戏之后,中间相隔了一段时间,然后就突然出现了莱蒂遇害的消息,至于莱蒂的死因,随着抽丝剥茧的情节的逐层展开,才看到了后面的动因与原因。这一点,算是电影设置出的比较好的情节突然爆料,给观众一种惊悟感。但是,不值得推敲的也在这里,布莱恩应该说来,应该早就知道了毒枭“事成杀人”的风格的么?还有他当时介绍莱蒂当为毒枭贩毒,后来莱蒂遇害,连米雅都知道是死于非命,为什么他自己却不闻不问?
  
  第五部
  
  本集的故事发生地点,移师巴西。重新再看的时候,恍然曾经觉得看过这个电影,但竟然毫无印象,可见这样的系列电影真的不是什么好电影,情节依然很弱智,粗疏得留不下任何印象。它的关键是一种虚拟的故事情节,胡编滥造,而又缺乏对人物的深刻的分析,更缺少什么好构思。
  
  关键是电影没有一个高大上的主题,其实一个电影,如果不涉及到国家利益,这样的电影,至多是一个土匪流氓,这样的角色是难以登上大雅之堂的。就像《红高粱》,如果没有与日本人的最后一战,那么,整个电影里的土匪们根本是一帮扶不上墙的庸庸碌子。
  
  这也是第七集为什么突然会凌空一跃、品位顿成涨姿势的原因。因为在第七集里,劫匪毛贼不仅是为自己的蝇头小利而干活,而是为了一个国家的利益而出生入死,他们的生命价值与精神价值,立刻让电影笼罩上了一个国家的荣光,他们的言行举止也顺竿爬蛇地上了一个档次。
  
  在本集中,在前几集里一直处于警方角度的布莱恩,主动发起了劫匪的主意,他的思维方式,已经彻底偏离了警察的立场,而沦为他当年追捕过的劫匪的思路。
  
  于是,他与妻子干起了一票火车上劫豪车的大事件,这一段情节,恍然使人觉得是中国的“铁道游击队”的重演,不过电影表现得更加匪夷所思,惊心动魄。从奔驰的火车上开下飞车,与第七集里飞机投赛车,有某种因果关系与构思相似性。
  
  显然,在这一刻,布莱恩已经站在反社会反人类的一个悬崖边。
  
  电影必须拯救他。
  
  这就是好莱坞电影的难以避免的准则之一。用一句话来形容,好莱坞奉行着一条万变不离其宗的铁律:就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虽然好莱坞电影曾经气势汹汹地揭露各类高官甚至可以上溯到总统等各级官员的贪鄙行为,但是好莱坞电影从来针对个人的品质与行为,决不会触动社会体制。好莱坞电影放体制一马,而对这个体制内的个体,是可以作出尽兴的揭露与纵情的批驳。
  
  好莱坞电影有尖锐的矛头,但这个矛头,看起来,锋芒毕露,所向无敌,但它是在一个体制的框架里,柔软地投向那个它择定的单个目标。
  
  从本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布莱恩抢劫火车,可以说走上了反人类社会的本质。
  
  但电影,很快在这里悄然转向。
  
  为了对付布莱恩这种反社会反人类的毛贼,美国也派来了特警或中情局之类的硬汉霍布斯。
  
  电影开头揭示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布莱恩完了,他与美国的价值观犯冲了。美国政府都要消灭他了。
  
  但不要紧,好莱坞电影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准则悄然地开始发挥作用了。
  
  这时候,一个巴西的近似于黑社会的投资人出现了,他把控着社会的经济脉搏,掌握着众多的不义之财,他是这个体制内的可以说是人尽唾之的“贪官”。
  
  于是,布莱恩的反人类的属性,很快在电影的蓄意安排下,转向到了反“坏人”的角度上来了。
  
  我们看到,电影非常注意地提示道,在火车上杀人的行为,并非是布莱恩的所为,而是另一帮恶势力所为,也就是那个坏的“投资人”系统所为。
  
  于是,布莱恩一下子洗白了。
  
  本来是出于纯粹的劫财目的的布莱恩,在这一个本来没有指向地反人类的罪恶中,却意外地发现了,在他所反的人类中,还有一种“坏人”,于是,他开始把目光锁定在这个坏人身上,那么,他的反人类“罪行”便因为他反的是人类其中的一个“坏人”,而得到了赦免。
  
  下面电影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从坏的“投资人”那里,劫取他的钱财,也可谓是劫富济贫套路了。
  
  于是,电影与“中国”的水浒传一样,为主要人物的杀人越货行径洗白了。
  
  电影经过这么一转变,主题已经变成了:如何抢钱。整个第五集线索变得简单又简单,警匪游戏就此展开。
  
  这里,电影还是交待了布莱恩是如何逼迫投资人把分散在各处的钱合并到一起。这也是电影里,从布莱恩的全面的反人类主题,转换到反坏人主题的一个转折点。在火车抢劫段落,布莱恩反的是整个人类的秩序,但是,在火车上,他从火车上运载的车里,得到了一个芯片,里面隐藏着“投资人”的各个捞钱的具体地点,正是这个芯片,使情节转换到对付“投资人”身上了。
  
  这个芯片是电影的重要道具,到了第七集的时候,同样是一个芯片,掀动了从阿塞拜疆到中东沙漠的跳岛式的追访。
  
  可以说,芯片是弱智电影最喜欢用的一个道具。这个道具有着深厚的来龙脉。早期道具用的是信件,秘函,如冷兵器时代的武侠小说里,几乎每一部都有一个核心的秘籍之类的东西,后来电子化了,是磁盘,再发现下,随着存储技术的升级,转化为U盘与芯片。总之,他们是一种载体,保存着信息,所以,很多类警匪片就是“信息争夺”之战。有时候,一个普通人意外地卷入一场政治漩涡,也是因为意外地获得了这种信息载体(《国家公敌》)。好莱坞电影的故事起因,很多都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各位看官,自然都会有着深刻的体悟。
  
  多姆与布莱恩开始组建起自己的团队,这个团队,后来在第七集中,基本保持原形。第二集里的那个黑人青年罗曼皮尔斯以大嘴巴的调侃形象,给影片注入幽默色彩,不可或缺的是技术高手,似乎名叫泰吉吧。其它的配角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第七集里立刻把它们踢开,打酱油的韩,也基本没有什么作为。破解防盗门的掌纹还是他的后来的女友友情帮助的。
  
  电影至此,就可以撇开其它情节,一心一意地做劫持金钱的主线了。这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投资人”为什么要像前两集的毒枭一样,非要保存钱这个实体呢?钱又不是毒品,必须保持实物的存在,为什么不能把钱存到银行,何必要自己承担钱的安全呢?电影这样的设定,正是为了帮助塑造布莱恩一伙的行为,不是反人类的,而仅仅是反坏人的。因为如果“投资人”把钱存到银行,而银行属于人类的共同文化体系,如果布莱恩劫银行,问题就严重了。现在即使“投资人”把钱放入到警察署,即使是放在国家权力机关里,但钱的属性没有像银行那样转变其归属,依然是属于“投资人”的,所以,布莱恩一行可以当仁不让地保证了他们的所有抢劫行为依然是反“坏人”的。电影出现这样的弱智情节,其实也是深谋远虑,或者说是老谋深算的。
  
  电影像教学视频一样,告诉我们如何劫掠警察局里的金库:必须了解金库情况吧,好,由大嘴青年,借送物为名,把电子探测车送入到金库里,了解到保险柜的结构;用模拟的保险柜,必须得到“投资人”的掌纹,于是,让美女与韩一起与投资人套近乎,获得掌纹,这里不可思议处再次显现,明明投资人知道自己最近很危险,但他却悠然自得地出现在公共场所,而且布莱恩的一伙人已经进入警察视线,美女盖塞尔竟然可以公然地靠近投资人,无论如何是说不过的。怎么接近警察局?四个探头,几乎没有死角,只有快速,才能躲过扫描。于是开始练车,终未成功,最后还是想出一个笨办法,到警察局偷警车,这样可以大明大白地进入禁区了。只是不解的是,兴师动众地偷警察的坐驾,不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了么?
  
  万事俱备,只差动手了。但是,美国警察霍布斯突然出现,把布莱恩一伙一网打尽,押回牢狱。
  
  这时,情节再次发生逆转,路上,遭遇到投资人的手下伏击,惹恼了美国警察霍布斯,于是,他一反常态,转而站到了反“坏人”的布莱恩一边来,一起对付“坏人”了。
  
  于是,劫掠行动如期进行。电影在最后的这一场闯入警察署,直接把金库拖出来的追逃场面展现了匪夷所思的新兴的视觉效果,也是本系列里的最为疯狂的场面,与本片开头的火车劫掠相比基本压得住台脚。
  
  电影在这里巧妙地作了一点忽略,当这金柜在立交桥下的时候,已经作了偷天换日的一次掉包,最后被警察追逐到的金柜只不过是一个空壳子而已。电影巧妙地忽悠了观众,也算是电影“骗子”的一点工于心计的成熟的设计吧。
  
  在本片中,一个突然的人物凝合剂就是友情、亲情与爱情。爱情方面来看,里面的各色人等都找到了各自的爱情。小组里的,韩与上一集的那个毒枭女助手,发展成熟,牵手相携,共奔远大前程。一直难以忘怀自己女友的多姆,与本地的女警察兼翻译也拉手成功。亲情方面,多姆对妹妹一直关怀备至,这个强硬的男人,一旦在妹妹面前,就遇到了罕见的柔情。本片中,他在与布莱恩交谈中,特别提到了他的父亲当年如何照顾他的妹妹,指导妹妹做作业,相反布莱恩的童年,却很少感受到父爱。可见,多姆对妹妹的那一股不由分说不讲条件的温情,来自于父亲的传承。这种亲情的力量,使这些铁血硬汉有了几分可爱,他们的杀人越货的行径,被他们的内在柔情给化解了,使他们的行为可以是不容于社会的,但他们的感情却是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同的。这也是好莱坞的策略之一。用人性与人情转变观众对人物的道德认定。注意一点,多姆在与布莱恩赛车的时候,布莱恩获得了胜利,但同伴告诉布莱恩,多姆在比赛中,故意放了一马,并说这是送给多姆妹妹也就是布莱恩妻子的礼物。这一段亲情表述得相当的动人。至于友情,多姆有一段话,其实在第七集里,又重新复述了一遍:这就是当他们开始行动的时候,多姆声音低沉、富含深情地对各位小伙伴说:“钱财有花有赚,生命中最宝贵的永远是这个屋檐下的你们,此时此地。”盗亦有道。友情才是这帮大盗们的最可贵的财富。可见,好莱坞电影的三个法宝,依然对这个系列片发挥着勿庸置疑、举足轻重的作用。
  
  或许是本片拍摄过程中,感到把莱蒂处理得世,有一点太过轻率了,于是结尾处,让莱蒂又以一个劫匪的形式亮相了一下,预示着下一部里,她将重新出山。
  
  影片里一个镜头,不妨多谈一谈。就是在最后桥上一战的时候,多姆被人逼持,这时,开了一枪,是对手被赶过来的布莱恩击毙了。这一镜头,是最常规的这种遮掩式悬念式镜头。但本片设计得并不好。其实,应该镜头特写在多姆身上,然后枪响了,倒地的是敌方,这时镜头后面再出现布莱恩。这种经典的镜头处置方式是好莱坞与港片警匪片里最常见的,徐克在导演《智取威虎山》时,也熟练地运用了这个技巧。当少剑波杀入威虎山的时候,敌人瞄准了他,一声枪响,杨子荣为他解了围。
  
  第六集
  
  第6集,可以说是整个系列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之前的多姆团队,可以说,摆脱不了贼的身份,而且是单枪匹马对抗“坏人”。
  
  到了本集里,多姆与布莱克团队被彻底地招安了,成为服务于国家的正能量。
  
  而这种定位,保持到第七集中。
  
  正是因为这个身份的转换,使得《速度与激情》系列开始抢007的菜了。而且本集中,似乎角色也提到007的吧。如果不是本集,那就是上一集中提到的。
  
  那么,在第六集中每一名都分得一千一百多万元、安享富贵的劫车团队成员,怎么会重新出出,再次听命于政府?
  
  这必须有一个理由。
  
  金钱收买?显然不靠谱。因为每一个团队成员手中的财富都富可敌国,零零碎碎的小诱惑根本不会让他们重新集结。
  
  必须找到一个这个团队最为软肋的区域,才能够让他们再次涉入冒险之旅。
  
  电影很快找到了一个理由,就是在第四集中死的莱蒂重新出现了。
  
  为什么要设计出莱蒂必须重新复活?这也是电影的无奈之举。但莱蒂的复活,正符合整个系列的主题特点。因为电影里重点表现的劫匪,虽然手段凶残,但是在亲情上,他们绝对是义薄云天。只有用亲情的力量,才能把他们凝聚起来,激活出来。
  
  霍布斯能够请出多姆的办法,也只能从亲情上找到说动其出山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下,莱蒂的存在,无疑是是多姆团队重新组建起来的唯一理由与原因。
  
  实际上,第七集中的多姆团队再次聚集,也是出于一种亲情的内在凝聚力。
  
  在本集里,电影的大反派设计出了一个曾在英国空军特勤部门工作过的欧文肖。他的动机,显然不同于前几部中的毒枭们,也不是上一集纯粹是保护钞票的守财奴式的傻帽富豪,他在电影的介绍里,从事的是一种盗窃技术、组装贩卖的犯罪行为。虽然也是为了钱,但是,他所干的却挺有技术含量。
  
  而莱蒂就是被他救下来的,并且成为他的团队成员之一。
  
  电影必须解释,死在第四集手里的莱蒂怎么会到了欧文肖那里。
  
  那么,就必须证明欧文肖与第四集里的那个大毒枭有着联系。
  
  电影果然交待出了这一段自圆其说的历史上的渊源关系。
  
  按电影里的说法,欧文肖早就和大毒枭有合作的关系,而且,欧文肖凭着他的特殊身份,早就知道了布莱恩是卧底的身份,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第四集里,当布莱恩穿越山洞前交接毒品的时候,对方已经做好了杀人灭口的准备。现在按本集的说法,是因为布莱恩早就暴露了,而暴露的原因,正是因为欧文肖。
  
  不过,当时毒枭的杀手,并没有把莱蒂打死,欧文肖看到重伤的莱蒂,动了怜悯之心,从电影里他对莱蒂的暧昧来看,他也对莱蒂动了感情,这才是他放莱蒂一马的原因。好奇害死猫,爱情害死人啊。
  
  于是莱蒂加入到欧文肖的团队里。
  
  多姆正是为了寻找莱蒂,才接触到了欧文肖的雇佣兵团队,也因而卷入到一场本来由国家与国际刑警承担的战争。刹时间,多姆团队的成员身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成了007,成了碟中谍串的特工。
  
  电影对欧文肖的动机,交待得过于含糊,薄弱得令人难以捉摸。按电影的说法,欧文肖正在制造一个叫“暗影系统”的科技炸弹,这种装置能够造成大规模的断电,在没有电力供应情况下,它造成的伤亡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在“懂行的买家眼里,这东西的价值达到几十亿”。
  
  制造这种武器,必须搞来很多配件,欧文肖只有通过强取豪夺的办法,搞到这个系统的部件。电影里介绍,欧文肖已经袭击了三个目标,其中一个是洲际导弹的编程终端,电影开始时,莫斯科发生了一起军车被抢事件,车上装的是卫星元件,现在欧文肖还缺一个部件,必须在他到手前阻止欧文肖完成他的使命。
  
  还有一个部件是什么?
  
  谁都不知道欧文肖是怎么想的。
  
  于是,多姆团队与霍布斯汇合之后,首先必须找到欧文肖的藏身之处。
  
  霍布斯在莫斯科对一个欧文肖的手下进行过行刑逼供,获得了此人的配合,来到欧文肖的一所仓库指认欧文肖。没想到,欧文肖竟然开着他的新式跑车,在警察的围追堵截的重重围困下逃之夭夭,电影也由此展现了一场伦敦街头追车的壮阔图景。
  
  欧文肖逃了,必须继续找啊。电影又开始判断了,因为肖破坏了所有的监控设置,那只有从肖的车子入手了。于是,两个美女来到了能够改装肖的超级赛车的修车厂,此人暗中向肖通风报信,肖派人前来一通大开杀戒,这个肖的手下,中枪身亡,死前说出了布拉加的名字,就是第四集里的那个被布莱恩抓住的大毒枭。
  
  于是,布莱恩不得不重新回到美国监狱,向这个大毒枭了解他与肖的关系。这一情节完全是匪夷所思,弱智到极点。肖在伦敦已经四处出击,布莱恩哪里还有闲工夫回到美国摸清来龙脉?而且布莱恩在监狱里痛殴毒枭,也未免来得太不可思议了。那毒枭怎么恰好就来到布莱恩的监房里?经过一番拳脚相加,布莱恩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毕竟毒枭关了几年了,怎么能够帮助发现肖呢?就像追捕萨达姆,也不是靠的是他的前手下啊。布莱恩唯一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就是一个关于肖的做事习惯的启迪:找到肖的办法,只有等他上门。
  
  这意味着,寻找肖的努力是没有用的,只有等他。
  
  下面电影的逻辑,又开始若断若续了。突然之间,就确认了肖到了西班牙。这个原因,也未免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电影交待,霍布斯在肖的一间仓库里,发现了一种涂料,可防止雷达的侦察,而欧洲军事基地都用此涂料,通查一遍所有肖的军事目标,符合条件的是西班牙的北约军事基地。电影用来说明的是,肖将对西班牙的那个军事基地的装置下手了。
  
  这是什么逻辑?涂料就能证明肖到西班牙了?这个涂料是针对西班牙的军事基地的?肖准备此涂料,就是到西班牙作案的?不明白。涂料的隐身针对对象,就可以找准未来的攻击目标了?
  
  反正,霍布斯与多姆一行直奔西班牙而了。而霍布斯采取了空城计的战术,把那个装置运出了西班牙的军事基地,没想到,路上被肖一行劫,并且从车里开出了一架坦克,在高速公路上展开了一场坦克大战,惊险得触目惊心,虽然这之间的情节虚弱到若断若续,但至少电影的视觉效果还是震撼人心的。
  
  肖从坦克里出来,带着那个装置,直奔机场,上了前来接应的飞机,于是电影又展现了一场赛车与飞机的角逐。
  
  本集中的追逐戏升级到坦克PK飞车及飞机PK飞车,把第七集中的飞车之路直接逼上了悬崖,所以第七集只得再度向高空发展,几乎里面的所有惊险,都是借助于飞车的飞来实现的。四轮与驱动已经无法表达赛车的价值与意义了,必须让飞车具有飞的境界,才能让第七集压得住阵脚。
  
  在本集里,多姆的一个重要任务,还包括把敌对阵营里的莱蒂给夺取回来。为此电影安排了一场多姆与莱蒂的赛车。这一段情节同样匪夷所思。莱蒂作为肖的小组一个成员,竟然能够招摇在地下赛车场,就不怕警察布置下的天罗地网么?而多姆作为一个每时每刻都受到敌对团伙追杀的警察搭档,竟然敢单枪匹马出入敌方的活动场所,这不是送死上门吗?果然,肖出现了,与多姆来了一场君子惺惺相惜的对话,哪里像是干恐怖分子的营生,完全把伦敦当成了无主之地。但电影需要这个段落,只有让多姆来到莱蒂身边,才能启发出莱蒂重新选择自己的阵营。果然,莱蒂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她在失记忆的情况下,看出了肖的残忍,而感佩于多姆的话语中的令她曾经认同与接受过的“家”的温情,重新回到了多姆的队列。这说明,即使她记忆失,但她的过的情感的取舍,依然不会发生变化。多姆的魅力在哪里?肖显然也是知道的。肖与多姆曾经有一段对话,肖指出多姆:“你的代名词和‘家人’息息相关。”肖显然是不认同这一点的,他认为“这就是代表着你很脆弱。”不错,因为关照家人,会让人拥有无法下手的软肋,但是,肖不知道的是,亲情,还能焕发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激发起体能的潜能,催生起人性的力量。肖为什么在莱蒂面前,永远无法像多姆那样一感召就拉扯过,就是因为肖不知情为何物。比如他对手下的死,只是认为他犯了错误,这引起了莱蒂的反感。莱蒂的第二次选择,依然选择了多姆,也是本集里刻划人物的一个意外的亮点。
  
  肖在自己被包围的时候,竟然用米雅来作人质,然后赶到了机场,电影再次不可思议起来。人质怎么会带到飞机上来?这不是给了布莱恩一伙救下人质创造条件吗?如果他安排把人质藏在不知道的某一处,他不是可以安然地乘着飞机逃走吗?情节的不可推敲,让电影迷雾重重,支离破碎。当然,我们不能说好莱坞电影就没有它的逻辑线,它也安排了一个自命合理说得过的逻辑线索,但是它没有兴趣,把这个线索安排得四平八稳,它仅仅让这些逻辑线,衬托出电影里的几场特效戏就可以了。它的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是跳岛一样地远隔重洋,中间是生硬地牵扯着联系的。一旦联系上了,它便可以在单独的段落里,施展起好莱坞电影的视觉冲击魔术了。
  
  第七集
  
  实际上,从第六集开始,《速度与激情》系列在主题的取向上已经作了巨大的逆转,它已经将它的蠢蠢欲动的触角伸入到《007》、《碟中谍》的地盘中,抢人家早已滥熟的羹了。
  
  第六部之前,《速度与激情》还基本表现的是一帮杀富不济贫的劫匪,到了第六部开始转向,这帮盗亦有道的劫匪开始被政府与警察收编,为权力机构服务了,他们也摇身一变成了特工与谍工人员。
  
  可以看出,《速度与激情》也许是无心插柳,爆发出了今日的盛况。我们不妨对前面的六集的内涵作一个简要回顾。第一集里,警察卧底,追查盗匪,没想为情义所诱,加入了匪帮。这是第一集的主题,显得庸俗而反社会。它默许了抢劫的合理性与可爱性,为一帮劫匪大唱赞歌,把他们表现成一群有情有义拥有亲情、友情与爱情的温情的团队,从而回避了他们手段上的凶残,而让人只记忆起他们相互之间的情义无价,获得了观众情感上的认同。第二集,是第一集的同义反复,卧底接受了新的任务,卧底到毒枭身边,最终活抓了毒枭。第三集,实际上感到电影在反映美国生活已经黔驴技穷了,专门跑到日本展现一下飘移技术,情节已经薄弱到一无所有的地步。唯一的对整个系列集的贡献,就是四——六集里的韩在这集里出现了,并且意外身亡,为第七集里的开头,作了一个铺垫。第四集,是第二集的改写,也表现的是卧底到毒枭身边,活抓了毒枭,但电影的视效开始追求火爆性,人物结构也与第二集极度相似。第五集,这一次飙车团队继续抢劫财富,目光瞄准了巴西的一个土豪,近似于以抢劫银行的方式,劫取了巨额财富。第六集,这时电影的主题开始到卷入政治因素,飙车团伙被政府收编,加入对付恐怖势力的警察团队,一举干掉了英国退伍军官所组织的雇佣团队。
  
  到第七集里,上一集里被干掉的英国雇佣团队的欧文肖的兄弟戴克肖出场,成为影片里的一个前台的主要对手。
  
  在本片里,前两集出现的美国特警霍布斯已经担负不起有勇有谋的政府势力的化身了,本片中,又安排了一个美国政府的隐秘组织,他们自称承担着不能由政府出面干的一些事情,而飙车团伙被他们收编,正是因为飙车团伙的边缘性,用不着政府承担责任,他们出面走向反恐前列,是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本集中的飙车团队又迈上了一台阶,直接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了。
  
  电影如此高定位的设置,顿时将前几集里的低级到尘埃的多姆一伙拔高到肩负国家使命的英雄行为上来了。
  
  本集中依然有劫车的场面,但这与前几集的动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敌人,而是劫财。
  
  电影深知纯粹地展开与戴克肖的对垒,电影将空洞无物,它必须设置一个庞大的动机,只有把戴克肖的个人复仇动机,置于整体的动机之下,才能使电影错综复杂,多线并进。
  
  第七集适时地设计出了一个叫“天眼”的设备,它可以凭借这种设备,查找到藏身于世界各地的所有的面孔。其实这种玩艺在第五集里已经出现过,在那一集中,它叫“脸部识别技术”,只不过在本集中,这种天眼的设施,能量更加巨大,可以覆盖全球,全孔不入,让人无处遁形。
  
  电影的主题,虽然是多姆团队与戴克肖的复仇动机之间的对对碰,但是,它的大部分内容,却是虚晃一枪,岔到了“天眼”上来。
  
  它的逻辑推理是这样的:戴克肖开始疯狂的报复,必须找到戴克肖,就必须使用“天眼”系统,因此,当务之急就需要获得“天眼”。
  
  所以,整个电影虽然对垒的是戴克肖,但大部分情节,却是寻找“天眼”。
  
  下面的故事发展程序,基本是按照007、碟中谍的模式套路规划出来的。
  
  “天眼”很复杂,电影自有妙法,把“天眼”简化成一个芯片。取得天眼,就是取得芯片,要有芯片,就得找那个芯片的制造者。
  
  这个芯片的相关人员也就是那个不知来历的美女拉姆齐,出现在阿塞拜疆,这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007的电影里,总有只身闯荡苏联的场面,本片也延续了好莱坞电影的这种传统,实际上多多少少也延续了冷战的思维方式,调侃一下西方特工可以在前苏联如入无人之境,何尝不是带是一种别有用心的对前苏联的贬损呢?第六集里,我们看到有一幕莫斯科红场的镜头,一队苏联军车被抢劫者打得落花流水,暗寓俄罗斯特工不堪一击,这个传统是好莱坞的悠久传统,现在《速度与激情》既然开始走全球化、谍战片路线了,必定少不了有前苏联的地域。在这里,那个拉姆齐被一帮恐怖组织绑在车里,意图从她手里获得天眼。究竟天眼是不是她建造的?不得而知。
  
  等到多姆团队解救了她之后,从她的口里得知,这个天眼的芯片被卖给了阿联酋的一位朋友,于是辗转来到阿联酋,才知这芯片放在高楼的豪车上。这时,电影开始延续《碟中谍4》的情节了,将赛车放到了高空穿越,对阿联酋的气宇轩昂的高楼进行了破坏性的戏谑,制造了电影里一个叹为观止的奇观。
  
  靠着这个天眼,终于把戴克肖找到了,但是就在这时候,恐怖分子杀入,把天眼抢走,于是,天眼为虎作伥,在洛杉矶街头展开了场无人机追杀飞车的惊险剧。
  
  从情节来看,第六集里有一个暗影系统,第七里则对应地有一个天眼系统,这两个系统本来并不关碍着多姆他们什么事,只是因为情,他们被卷进了其中。可以看出,六、七集不同于以往的系列片,都有一个额外的系统追逐,与多姆飙车的传统风格风马牛不相及,但都是因为情,多姆团队参与其中了。这个情,在第六集里,就是多姆对恋人莱蒂的寻找,被迫直面莱蒂卷入的那个犯罪团伙,第七集里,因为要为兄弟们报仇(3——6集中的韩),寻找仇人,于是他们开始服务于美国的秘密使命,展开了一场近似于特工的追逐与战斗之旅。
  
  影片的基调仍然是亲情、友情、爱情这好莱坞电影的三大法宝,但电影正是设置了这样的不变的人性,就必然让剧中人物无法逃避卷入更为博大的征战,步步升级到全球的激战。影片对特工谍战电影的学舌,却基于最基本的人情的驱动,符合整个电影的基本的人性高于是非的定位,也使得电影获得了整体基调上的合理性。这一点与007和《碟中谍》中的主人公出死入死的定位是不同的,后者里的特工与间谍,都没有什么人性的基础,他们本身都不是凡人,对他们的完成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一种游戏式的爱好与本能,而这一切在《速度与激情7》里是没有的。他们是出于最低微的普通人的情感,才卷进那些实际上他们无力承受的追杀的。这也使得《速度与激情7》给人一种小马拉大车的不平衡感,因为明明这个系列中的主人公都是一群不登大雅之堂的凡夫俗子,但随着他们的不由自主地被系列影片编织下,他们却要担负着国家使命的英雄职责了,原来他们可以说是站在反政府的立场上,现在一跃成为了政府的鹰犬,正可谓是从贼变成了捕快。但是他们不管立场发生了什么,实现他们角色转换的动力,依然是一成不变的情,这也是电影能够让主人公身份发生转换而依旧让人觉得认同的原因,而这种压倒一切的情至上的人性基调,也是让整个电影能够始终引动着观众的情感倾斜的根本要素。
  
  第六集中,视觉效果已经跃跃欲试地向飞机升级,最后结尾处,赛车追飞机已经制造了一个天方夜谭,把不可能存在的物理现象,演绎成了电影里的最后一搏。这样的亟欲待飞的想象启动,到了第七集中已经欲罢不能,一发不可收了,只有向凌空飞行迈步了。所以,第七集中,赛车已经基本上打不出惊险奇观了,所有的视觉冲击力,都是来自于赛车与飞机的搭配。很难想象,如果007可以单枪匹马地只身来到世界各地,而电影里的飙车团队是一个集体组织,如何把它们弄到异域的崇山峻岭,电影异想天开的办法,就是把赛车空投到指定地点。前冷战好莱坞的习惯,让电影终于可以把目标锁定到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了,在过的禁脔的地盘上大展拳脚,一展冷战胜利者的无孔不入的世界警察风范。一如既往好莱坞电影里所想象的那样,当地政府是不存在的,只有对垒的双方在那里如入无人之境,在好莱坞的想象里,别国政府都是弱智得视同可以不存在的,难怪这个国家只要想到派军队哪里就可以哪里。空降之后,一场轿车对卡车的对搏,也算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经典招牌戏,第一集里抢劫运货车的场面,已经让我们见识了劫贼的矫健的身手,不过,当时劫贼的动机是反人类的,而在本集中,多姆团队对付的应该算是恐怖分子,所以,他们代表着正能量,演绎起飞车搏击更加具有正能量的意义。在这一段落中,几乎赛车承担的都是飞行的责任,令人觉得飞车的将来发展方向就是必然地要插上翅膀,从山坡上飞驰而下突围而出,开启了物理学不可能存在的碰撞奇迹。之后,在阿联酋段落,飞车穿越高楼的场景,有惊无险,直接把赛车等同于飞机,差一点可以视作是向九一一飞机穿越大楼的致敬。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场景,其实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爽快。美国人结痂的受伤的心灵,终于把真实的一幕在本片里以曲笔的形式展现出来了,容不得你不信,毕竟有着现实的根据作为支撑,好莱坞电影多多少少也有着现实的合理依据。
  
  最后一场赛车迎战无人机与直升机,让赛车与飞行器在不同的高度上展开了跨越行动轨道的对决,也是电影被前面的赛车飞行逼迫得没有退路的最终选择。最后的结论是飞车提供的速度,扔上炸弹毁灭掉更速度的飞行器,再次显摆出路面时代的利器先锋可以迎战高人一等的高空火力压迫。
  
  在看《速度与激情7》过程上,有一段,我突然觉得三D效果已经没有了,这一段主要在布莱恩的一段对话中,当时我还向身边的同事问过是什么原因,现在看来,应该这一段是通过电脑特效制作来的。对于结尾的柔情片段,有太多的观众大发感慨,我也就不多说了。总体来说,这个系列本质上仍然摆脱不掉小毛贼的思想境界,虽然后来玩大了,但骨子里的街头混混的低俗,还是影响了整个电影的大气,整个电影压抑不住的俗气(比如总是不失时机地要显摆一下女人的丰乳肥臀,这种镜头一般是好莱坞三流影片最喜欢用的,本片也不例外),是导致其让人不喜欢的原因。
  
作者红警苏红不懂爱

《速度与激情》1—7集全点评观后感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速度与激情》1—7集全点评观后感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速,后感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