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万物生长》冯唐易“肿”,李玉难封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万物生长》冯唐易“肿”,李玉难封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万物生长》冯唐易“肿”,李玉难封的正文:

  如果说冯唐的小说《万物生长》是一瓶渗着水珠的冰镇啤酒,那李玉的电影《万物生长》则是一瓶同样渗着水珠的冰镇可乐——看起来都很诱人很解渴,但味道却不一样。
  
  读冯唐的文字不算早也不算晚,在他还没有现在这么红火之前,在他还没写《不二》之前,看完了他的几部小说和散文集,彼时的读后感往往是:这人牛逼啊,有意思。彼时正值青春旺盛期,脸上也长痘,内心也肿胀,看冯唐的文字,不像是阅读,反倒是听一个人在对面吹黄色牛逼:这厮人高器大,聪明绝顶,带着坏笑,摸着肉身,在酒杯碰撞间,在文字飞扬间,将他内心的肿胀排遣出来,将他脑中的聪明流淌出来,让你通体舒爽。读到快意时,仿佛文字里会生出藤蔓,快速生长,缠绕,侵蚀,越过肉身,钻进内心,开出花来,结出果来,高潮携快感而来,激素伴液体齐飞。《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是这样,《北京,北京》是这样,《万物生长》也是这样。那时候常常在看完之后,放下书,关上灯,想:这个学医的男人,总是那么肿胀,到底摸过多少姑娘啊?不同的人读冯唐,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少年读他,就是器官与潮湿;青年读他,就是荷尔蒙飞扬;男文青读他,就是青春与回忆;女文青读他,就是“哎呀你好坏”和“但是好喜欢”。
  
  可是,不妨直白点说的话,冯唐的小说没有杂文好,杂文没有黄段子好——小说往往过于松散,杂文往往倾于自恋,段子往往黄而不坏,刚好(此段子非微博那些段子,而是藏匿于小说里的句子)。就拿《万物生长》来说,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语句段子带来的阅读快感,也能感觉到字里行间某些观点的独特味道,但整体读完之后便没有具体印象:可能记得秋水和初恋在那个夏天的互相摸索,可能记得秋水和柳青的几个春风十里的晚上,阅读过程中的那种畅快也记忆犹新,但读完之后却不那么容易说出小说具体讲了什么。冯唐的小说《万物生长》就好比开了盖的冰镇啤酒,清爽、凛冽、恣意、醉人,冒着的气泡是肿胀的欲望,散发的寒气是诱人的念想。它集合了大部分男性在青春期的欲望幻想,也展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爱情忧伤甚至人生困惑。但人物的拧巴和故事的松散,也恰好证明了《万物生长》里的青春不过是作者的意淫与幻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承认冯唐的才华是在金线之上,他的作品的可读性(读起来的确爽啊)比大多数文学作品要强。嗯,今宵欢乐多。
  
  将冯唐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并非易事,那零零散散的叙事和集中在语言上的魅力,制造了文字转变为影像的阻碍。然而,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不忧郁无李玉“,越是不好弄的事情就越对喜好”挑战疯魔“和”制造忧郁“的李玉导演胃口。在《观音山》和《二次曝光》之后,她选择了《万物生长》,试图用自己的风格展现冯唐的肿胀。事实上,电影《万物生长》延续了小说的一种风格:倒不是那股骚情才气,而是松散与形式。
  
  还是那样,李玉的个人风格几乎比范冰冰的鼻梁更为坚挺:依旧朦胧恍惚的画面风格,依旧暗淡忧伤的文艺调性,依旧魅惑迷人的范冰冰,以及,还是依靠配乐支撑着电影的松散。尽管小说本身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就有些松散,但至少形散而神不散。不凑巧的是,李玉导演用其女性思维展现的一个男性视角下关乎青春、爱情和成长的故事显得形式大于内容,形神皆散。阴郁潮湿的画面,通俗易懂的对白,简单直接的欲望,妩媚诱惑的熟女、朦胧性感的情爱以及充斥在暧昧镜头与迷离场景下的那股飘荡着荷尔蒙的气氛,将冯唐小说里那种表层上的咸湿和肿胀表现了出来,做到了形式上”散“的传承。但冯唐小说最吸引人的往往不是直接呈现的形式上的赤裸,而是漂浮其中的那股气氛和味道。李玉导演也试图营造这种神韵:实验室里福尔马林与酒精共同烘托出的欲望,拥抱着急速下坠的蹦极所激荡出的激情,细沙上野合与赤裸嬉闹所倾泻的情爱......在形式上,我们的确能感受到某种程度上的肿胀与性感,但却感受不到太多能够令人印象深刻的那种躁动、骚情、恣意的味道。李玉只看到了冯唐的坏笑,却感受不到他的肿胀,电影也没有实现她的超越。毕竟,可乐和啤酒或许都能解渴,但味道的确不一样。
  
  影片值得称道的地方还是首选配乐,音乐的作用让整部电影不至于太过干巴,甚至在某些时候支撑了电影本身的叙事节奏。其次是摄影,拿过金马奖的曾剑给《万物生长》披上了一层说不上多么华丽,但至少不乏美感的外衣:蹦极那一段在水面上映衬着波光的自由晃荡,甚至比西沙上的逆光更富美感,喜欢。最后,还是要给几位主演点赞,范冰冰在影片里所施展出来的性感魅力和韩庚在影片里所表现出的演技实力,都让人无法忘掉齐溪——是的,范爷和韩庚已经很棒,但齐溪的表演似乎更叫人难忘。那近乎执拗的爱和心碎的痛苦,令人看着心疼,恨不能摸摸头。
  
  电影散场,灯光亮起,我们各自扎入各自的生活,而由影片勾起的一个值得思索的疑问是:如果这是青春电影,那它究竟讲述的是谁的青春?在看过《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打着青春标签的电影之后,再看《万物生长》,仿佛我们对于青春的定义更多的被引向”错过“、”残酷“、”悲伤“甚至”堕胎“等标签式的理解。但,青春就是残酷悲伤吗?青春就得打炮堕胎、打架摔瓶吗?并不是的。尽管各人可以有各人的理解,但也不要轻易将意淫的混蛋青春安放在所有人身上,不要将幻想的残酷喷射到所有生活中。真正的青春永远充满值得回味的小事情,而诸如此类的小事情往往只有自己才最懂最痴最疼。我所理解的青春大概是:在你人生中最为清醒和单纯的年华里,向你奔腾而来的生命中的所有事物,对你都是崭新的,而你因此也就有了许多刻骨铭心的第一次,这其中会包含喜悦、紧张、刺激、悲伤、错误、遗憾等等令你难忘的人生体验。少儿时期的你未必懂得或清晰记得,中年之后的你早已油条麻木无动于衷,只有青春期的你才会懂得并记得,因为所有的都是崭新的,而你刚好也是单纯的。
  
  青春的意义不在于缅怀,而在于体验,在那个黄金的年华里,勇敢面对一切的崭新,怀抱热情爱、尝试,经历。《万物生长》的结尾,几乎所有年轻时怀揣梦想的人都变成了当初自己所讨厌的人:黄芪成了又一个处长,白露成了一个超市“市长”,厚朴收了不少红包被开除溜到美国拥抱洋妞,秋水不再写书却做起了精打细算点头哈腰的书商,只有辛夷勉强做到了当你所想,但也比不上那个始终是大爷的胡大爷。或许我们就此可以形成一个建议:如果你想让你的青春多少有些意义,除了面对一切崭新之外,也要努力让自己在青春消逝之后,还是那个你自己,而不是成为你最讨厌的人。
作者木易

《万物生长》冯唐易“肿”,李玉难封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万物生长》冯唐易“肿”,李玉难封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万,难封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