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大路》大路与松子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大路》大路与松子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大路》大路与松子的正文:

  重看一遍“大路”,是因为忽然间把大路和松子的一生串联了起来。在听“la strada”的时候突然泪盈满眶,大路女主人公的脸容浮现眼前。这其中竟掺杂着松子的影子,而我仔细一想,竟也发现“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和“大路”的相似性。或者更确切的说,前者完全是搬着后者的内容放进一个新的容器里。对于少看老电影的普遍观众来说,本身对“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了解已经甚少,更别提“大路”了,但我却不得不说的是,“大路”在艺术等层面上比松子是更胜一筹的。
  而事实上,松子的一生确实和大路有着相似之处',至少女主人公的刻画实在是相似。但不同的是,大路是描绘个人而至整个无法掌控的虚无,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油然而生,这也是费里尼从现实过渡到现代的里程碑作品吧,而松子的一生也在借松子着力渲染一种现代悲观主义,但表现出来的更像是一种归属感的追寻——这也恰好印证了现代人的虚无的心理吧。两人表现的内容一样形式却是不同的,而说实在的,大路比之松子的张力更十足,一看便涕零。
  从内容上看,大路和松子都是以女性的角度诠释一种悲观感。大路中的女主角扮演着一个善良的小丑的角色,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一块石头也有他的用处”是每个人都希望不被忽视,也即寻找存在感的表现吧。而女主人公也因此而注定悲剧。三次受邀请而对生活依然抱有希望,所以最后崩溃疯掉。大路所刻画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现代主义的角色,而不是像费里尼之前的作品那样倾向于表现环境而不是人物,所以在看大路的时候就很有代入感,这种代入感又全然和等待戈多那种不同。后者的代入感更多的是经验的共鸣,而前者却是真正的一种人生悲观虚无的弥漫。松子的一生同样是通过松子这个角色阐述一种悲观的归属感,但不同的是,松子更倾向于表现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即更倾向于批判大环境——这就更倾向现实主义而不是现代主义了。所以说在艺术层次上体现的张力差别,从内容上已经显现出来。毋庸置疑的是,大路和松子所要表现的主题的相似性,甚至在内容上,大路女主角经过三次依然选择陪伴男主人公——也即追寻归属的心始终不变的体现,松子也经历五次的选择而始终不变初心。大路描绘得更细致,而松子则更像一个人的成长史,甚至可以这样形容,大路像是人间失格里的主角,松子则是整个人间失格。
  大路里,男主公作为历史搬运工的形象出现,他就是一个生活每天重复的代表,没有更高的追求。我们可以想象在罗莎和他一起时的所有日子,都是与现在毫无二致的。在内容中充当的角色是反衬作为小丑的女主角的地位以及追寻过程的悲哀: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在善良与美好面前,我们看到的是世俗以及金钱、欲望,男主人公简单粗暴得让人作呕,而仔细一想:这不正是人真实的反照么?松子中的男性角色则更走向一个极端,他们所代表的都是社会,都是松子走上绝路的推力。同大路一样,男性角色也是人性丑陋的展现,甚至在结尾处男性角色的醒悟以及对女主人公的追思达到悲观的高潮都一模一样。但不同的是,大路中男性角色本身有其自己的性格发展史,而松子中的男性更趋向于一个群体的表现。一个是个人一个是群体,这就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从张力的角度上看,现代主义是远比现实主义要强的多的。
  从形式上看,这是大路和松子最大的不同之处。大路选择的是叙述方式娓娓道来,松子则选择了回忆式的叙述方式——这瞬间的形式感让我想到的是公民凯恩和永远的零。论艺术性的话,两者各有长处,且身处不同时代毕竟不好比较。我只能说,松子只不过是把大路的内容打乱了重新排序而已。大路的剧本我没有看过,但松子的一生的原着我是看过的。导演在改动方面还是挺大的:首先是内容,其次是叙述。不得不说的是,电影比原着更有灵魂,电影塑造了松子而原着仅仅是描述了松子——原着以“我”的视角叙述,但在看起来却更客观,而电影在以“她”的视角进行叙述,却更主观。从塑造的角度上看,还是偏好于电影。虽然这塑造相对大路来说还是偏弱的。
  还有一点需要阐述的是,大路和松子都选择了环形的叙事——这个环形不同于低俗小说那种,而是首位呼应。大路以海作为连接点,从女主人公离开海边的家到男主人公哭倒在海边的结尾相呼应,表现人生悲观。松子则以家庭矛盾点为衔接点,从松子离家出走到最后间接的和解,更多的表现出的是一种温情。这也是大路和松子的不同之处吧,虽然二者都表现了相同的主题,但是前者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而后者只是过程表现了一点悲观后而最后给予人以希望。论艺术感的话,大路要更值得让人反思,松子的一生更需要花心思看,否则就成了变相的喜剧电影。
  最后想说的是两部影片的镜头风格。大路没有刻意地采用什么技巧性的镜头,更多的是采用客观性的镜头,这在现代主义作品中是比较重要的。唯一突出点是在表现人内心与外界的冲突时,像描绘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等外界环境产生冲突时,镜头就表现出了一种无力感。松子的一生则更倾向于主观化的镜头,很多画面像是面对面跟你讲故事。两位电影导演本身的创作风格就不同,虽然地位差异大,但我始终认为能有自己风格的导演已经足以称作真正的导演了。大部分情况下,导演只是搬运工而已。关于镜头风格的细致我记得也不甚清楚,就不一一举例子阐述了。
  若论感受的话,大路是看了多次每一次都让我流泪的——这其中当然也有贯穿片子的音乐的作用。松子的一生代入感并不那么强烈,配乐有点做作过度了的感觉——是要让人走上“回家”的道路,迷失感却不明显。看官更多的是不愿意烧脑的居多,所以松子的一生往往会成了爆米花电影。这无疑给拍片的我们一个惊醒。(如果拍片只是为了纯艺术,那另当别论)深夜三点多,因为想写这个很久了一直没能静下心来写。而许久未动笔,文字生疏不少,就此打住吧。
作者周小通

《大路》大路与松子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大路》大路与松子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大,松子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