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人证》二战后的人性

影视台词 > 影评 > :《人证》二战后的人性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人证》二战后的人性的正文:


  小时候第一次看《人证》大约是在2002年,之所以还记得年份是因为在电影的开头就给了一个纽约市曼哈顿的高空全景,电影里的双子塔骄傲耸立着,在我观看电影的时候人们还会对这样的场景感到不胜唏嘘。2002年的我看电影,有很多细节根本没看懂,但依旧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这都源自于那首过耳难忘的《草帽歌》。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草帽用英语该怎么说,但是Mama, do you remember 还是听得懂的。恭子将草帽丢进雾积山崖的场景也在之后的这13年生涯中不断地被想起,这部电影就这样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悲剧色彩。当我前几天再次将这部电影拿出来看的时候我才发现,它讨论都东西比我知道的更大,悲剧色彩也更多。
  
  爱与恨
  
  在人类众多感情中,爱与恨是最难解开的,一旦产生了,都是从原点发出的一条射线,勇往直前没有尽头。黑人儿子拿到父亲用生命换来的机票时不知道他的心里究竟是怎样的感受。影片的开头,我们看见的是他兴奋异常,对将要日本这件事情充满了期待。然而回过头来想,或许他当时买的就是一张注定的单程票。因为小时候三年在日本的幸福时光,因为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绝对坚信的爱,他抛弃病倒的父亲来到日本,只为见一见母亲。他对母亲究竟有怎样的要求呢?应该也就仅仅是认他这个儿子这么简单,他不一定知道母亲今日是多么富有或是贫瘠,带上草帽和西条八十就为了一个身份的认同。但他没想到母亲这么不爱他了,在他面前的犹豫,退缩,都成了他看清楚自己与母亲之间界限的标志。在电影里,当母亲的刀刺进他胸口的时候,他没有逃避,他恐怕还没真正绝望,而是长长的失望加上对自己选择的悔恨。所以,他自己用力将刀扎得更深。但为何,他不安分地守在原地,而是要追随母亲的脚步忘那个像草帽的酒店,然后在撑不住之后倒在了电梯里。这是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对母亲之爱考量错误的惨剧。
  
  那么恭子呢?可以说,故事所有的结局都集中在她的身上。从战后的人生开始,她就一直在做一个普通的人。这个普通,就是在经历惨痛之时会隐忍,会逆来顺受,会逃避责任,也会尝试着想方设法为自己找到新的路子。她心里爱着自己的大儿子,但是与黑人一起生活并非她自己的人生选择,所以尽管三人一起有过平淡时光,可终究她选择了离开。她与现在的丈夫相遇,当时这个男人还是救过她命的恩人,但是如今这个男人在外面不知道有多少女人陪伴,她所有的寄托放在了小儿子身上。学习服装设计不也就仅仅是为自己寻求一条出路么?人生可以新开始的,在纽约租下店铺带着儿子在美国重新开始,不再依靠他人,独立地生活。只是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大儿子突然从美国来到日本,这个黑皮肤的孩子让她顿时慌了阵脚,小儿子又不争气。辛辛苦苦所有的准备都付诸东流,想要珍惜的,却和那草帽一样,再也收不回来。
  
  一直执着于破案的警察也在里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他一直误以为恭子对为了保护她,而死的他的父亲见死不救。人,要理解另一个人,比理解一只大象都难。人和大象之间不通的是语言,人和人之间,语言将通道堵得死死的,并且,我们还不愿意敞开心灵。
  
  第二次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纽约的那位警察也是有故事的。二战时来到日本,也做过一些不人性的行为,很难得说是他个人品性问题,在那样的情况下,人们会从众,会产生狂热是很正常的事情。做警察的时候,他不想过多地参与到黑人事务中,7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依然是很严重的。他也不见得有待见这个日本人,毕竟对日本人的恶劣印象也没有完全消除。很多事情,其实个人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放在社会中就举步维艰。电影的最后居然是他被黑人刺死,而不是记忆中永恒地停留在草帽跌落的画面。在那栋老旧且被废弃的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盖过了他伤痛的一身。
  
作者Leonardo

《人证》二战后的人性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人证》二战后的人性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人,人性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