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十二公民》生存的艺术

影视台词 > 影评 > :《十二公民》生存的艺术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十二公民》生存的艺术的正文:

   话剧
   非类型片中的超级非主流,对于一个没看过几部的人来说,不好做过多的评判。不由想起之前看过的《狗镇》,有回放,很过瘾。而这部电影,在不断照顾身边人“为什么这么无聊?”的提问中,更多的思考来自于中国舞台剧的生存状态。从某个角度而言,不理解导演的初衷,一个话剧导演,将一场话剧搬上大银幕,不能觉得是对舞台的丝毫敬意。就像郭敬明把肥皂剧搬进电影院,《小时代》要的是钱,《十二公民》要的是名。
  
   自2010年智能手机普及以来,移动互联时代诞生了一个新的关键词叫“颠覆”。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所有人、事、物都在自由空间内发挥着它们的极致表现,就像一颗炸弹爆炸,扩张的威力、碎片的飞向、连锁的反应……都是自由状态下尽力的极致表现,这种现象化形态,暂且称之为“极致社会”。市场是极致社会的一个代名词,放眼望,大部分产业市场均处于饱和状态,唯有颠覆,才能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空间。当下很多产业都在做颠覆性实验,唯有艺术,没有!把话剧搬上银幕并不是颠覆,恰恰是一个行业垂死挣扎的一枚惊叹号!舞台剧为什么不能像电影一样变成一种刚需,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市场潮流?剧场的建设,演员的成本等是阻碍舞台剧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更重要的是没有形成平台产业。开心麻花已在路上,但力量微弱,如果有一天,市场形成,平台产生,演员行业也将扭转“出路难”的局面,徐昂也就自然没有了拍摄《十二公民》的兴趣。
  
   电影
   说回电影。《闯入者》跟《速7》要排片,《十二公民》与《复联2》拼票房,让人唏嘘不已。恰逢周末,《复联2》的排片占比实属残暴,但《十二公民》这类只适合一个人看的电影,依然固执地骗小姑娘来“欣赏”,也是种堪称变态的精神暴力。
  
   我所理解的好电影之标准,必然是艺术性和观赏性兼具的,不认为《光棍儿》是好电影,不认为《推拿》是好电影,同样不认为《十二公民》很好看。毕竟电影是个多元化的大众艺术,无论哪个国家,观众花钱进影院,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艺术价值,更不想受教育,这无关公民素养。很疑惑,一种大众艺术中却产生了“小众艺术”的分类,本身就是反动的、违和的。艺术的生存取决于市场,让艺术价值被大众所接受,才是电影真正应该做的。当电影回归艺术,当艺术成为市场,再不用尊奉《速激》、《复联》的无脑特效为市场挡箭,也不用拿《小时代》、《左耳》的弱智青春任片方圈钱,更不用担心《爸爸》、《奔兄》的趁火打劫会腐蚀一个市场、恶心十三亿双眼睛。这一切实则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水平,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制度的改革。影院里,当身边的姑娘几乎全程在低头玩手机,并无聊到跑出透气的时候,我压力很大,《十二公民》压力很大,中国电影压力很大。
  
   影片
   《十二公民》是部主流的非主流电影,本片一大亮点在于对《十二怒汉》完美的中国化,十二个符号组成了一个主流社会,社会问题、生命拷问、人性反思都呈现其中,让本片充满了感情、生机与共鸣。该片于2014年10月26日夺得第九届罗马国际电影节 “马可?奥列留”奖,成为该电影节首部摘取最高奖的中国电影。成功的改编无疑是电影节对影片的肯定和赞赏,让案件化身线索,影片把另一重点放在了“十二公民之生存现状”,将当下中国社会的众生之相浓缩于100分钟内,栩栩如生,亦属不易。光线舒适的调配,雷电适逢的迎合,将剧情步步推向高潮,也将电影推向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但荒诞的开篇似乎昭示了它的美中不足,单一场景的剧情无力谈饱满,镜头技法几无出彩之处。
  
   给本片打了四星,三颗星给演员。从剧情观赏性的角度看,低头刷手机显得义正辞严;从表演的角度看,生怕错过每一句台词。几位人艺的老戏骨用精湛的演技和精彩的台词硬生生地撑起了一台没有戏的戏。除了主持人“无精打采”之外,其他人都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发挥到了极佳,是表演教学的一大典范。或许是对演员行业的情怀使然,当何冰第一次愤怒,当韩童生最后痛哭,心中屡次狂欢,但置于环境中却显得分外孤独。
  
  
   一部全程尿点,又容不得半点尿意的电影。艺术,还可以更好。
  
作者Seth

《十二公民》生存的艺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十二公民》生存的艺术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十,艺术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