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恋恋风尘》我看侯孝贤和朱天文的合作

影视台词 > 影评 > :《恋恋风尘》我看侯孝贤和朱天文的合作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恋恋风尘》我看侯孝贤和朱天文的合作的正文:

   当我们在谈华语电影时,台湾电影是无法被忽视的一部分。无论是目前基本占领了院线较高水准的低成本台湾小清新电影,还是前些年偏有政治色彩或家族意味浓厚的老一辈台湾电影,都是华语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侯孝贤则是后者的代表。
   侯孝贤(1947年4月8日-),台湾影坛泰斗级的人物。 提起侯孝贤,说的最多的就是他标志性的长镜头。在电影的创作中,对于某种技巧或是手法的运用,一次是手段,两次是重复。而这些理论在侯孝贤对于长镜头的热爱面前,似乎都不足以适当地描述。若是一定要对他的长镜头予以评价,也只能用三次是风格,四次是大师了。
   对于侯孝贤,前人有过太多的分析和解读,大多数都是从他对镜头的设计和掌控入手,也就是侧重于评论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创造出的新的长镜头美学,以此为切入点,对侯孝贤作为导演的电影生涯加以评论。这其中不乏很多在中国电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再从视听语言方面过度阐释,转而说说另一个方面。也就是侯孝贤作为导演和编剧两重身份的时期,和他与他的御用编剧朱天文的合作时期的作品。这里选取《恋恋风尘》和《最好的时光》。前者荣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摄影音乐奖、葡萄牙特利亚国际影展最佳导演奖,后者也在海外影展上多有斩获。从这些作品来看这对搭档的默契合作,为侯孝贤的导演生涯,为台湾,乃至华语电影,带来了什么。
   编剧,通俗来说也就是编故事的人。从古至今,这样的职业虽不是像戏子一样的下九流,却在民众心里也高尚不到哪里。时至今日,传媒事业迅速发展,编剧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地宽泛。但就电影来说,影响电影质量的最重要的三个职位依旧是导演,摄影和剪辑。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看到了很多画面精良,制作细致,特效几乎完美的烂片。故事的构架无法让影片站起来,又何谈赋予其灵魂?而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目前华语电影存在的这样一种通病?让我们再回头反观侯孝贤与朱天文合作的几部经典影片,也许回答便不会那么困难。
   朱天文,台湾女作家,出生于书香世家,机缘巧合与侯孝贤相识,进而合作编剧创作了许多闻名影坛的台湾新电影。我按照时间顺序,以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影片予以分析。
   在侯孝贤的早期作品中,《恋恋风尘》不得不提。虽然这并不是侯孝贤与朱天文的第一次合作,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个阶段,两人的配合已经显现出水乳交融的趋势。这个时期,两人合作的作品,大多是表现台湾当地青年的爱恨情仇的,以小视角切入,以爱情为大背景的电影。剧作方面展现出了台湾特有的民俗和浓厚的文艺气息,以爱情为线,展现一代台湾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侯孝贤早期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并且这个特征伴随了他的整个电影生涯。
   《恋恋风尘》单从名字看来很容易让人想到某个终其一生追寻,却在垂垂老的时候才发现爱人不在身边的爱情故事。感觉这里更多的应该是年轻时的孤注一掷,和老时的身心疲惫。然而,影片的故事却并不是这样。侯孝贤虽然身为一位男性导演,但在剧情的选择上却非常地克制,甚至多了一点女性的细致的小心思。这一点在刚接触侯孝贤电影时,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尤其是这样的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要避免你侬我侬,打情骂俏以及所有浪漫或者激情的场面出现,并且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讲好一个爱情故事,一个青梅竹马,却敌不过现实的爱情故事,实属不易。所以我认为作为编剧的朱天文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我们看了那么多的爱情,“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应该是最炙热的那一种,那么《恋恋风尘》一定是最恬淡的那个。
   要说编剧,就不得不谈剧情。主人公阿远和阿云相识了十四年,在阿远辍学打工之后,阿云追随了他,也开始了阿远一起打工的日子。直到阿远应招入伍,在阿远入伍的期间,阿云突然嫁给了一个邮差。年少的爱情就这么仓惶地结尾了。有人说,这天下所有的爱情都可以分为两种,“在一起”和“对不起”。在《恋恋风尘》里,甚至都谈不上对不起,一个爱情片,连一般被视为重头戏的告白桥段都没有,也少了可以吸引眼球的激情戏和分手时的歇斯底里。可是,我们还是记住了它。它就淡的如同一杯冲了很多次的绿茶一样,在你的手边散发着清香,当你品尝时,那种香味直达了你的心底,可舌尖却感觉不到茶本有的苦涩。这才是爱情本应该有的样子。“默然相爱,寂静欢喜。”虽然这句话早已经被用烂了,可是在这里刚刚好,又寂寞又欢喜。
   在《恋恋风尘》的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一直是沉浸在那个侯孝贤镜头下,男女主人公生活的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诗意的生活状态里的。相比之下,台北在影片里便显得那么不堪。一起上课,放学,回家,甚至连两家的家长都默认了这样纯真的感情。而谁也想不到,这一切就在漫长的等待里被消耗殆尽。虽然在故事中,阿云的信已经暗示出了等待的无力,可阿云甚至还是毫无预兆地离开了。没有常用的第三者、绝症,不能说的秘密以及更多的俗气和不俗气的梗,就只是离开了,而已。而整片却并不缺乏情绪的高潮,无论是接到信之后阿远在床上的失声痛哭,还是结尾处那个摇过之后停在山村里一片茂盛的树木的空镜头,都有着饱满的情绪承载量。同时又再一次地印证了,朱天文在情节剧作方面的卓越贡献,用一个简单又文艺的故事,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海峡的那边,那里的年轻人是如何生活的。而这一切,都伴随着浓厚的文艺气息和桃花源般的地方民俗,让人陶醉。
   说到这里,让我们试想,若是导演和编剧并没有对于主题甚至于细节设计的默契,即使侯孝贤作为一个大师级的导演,我想也无法把琼瑶阿姨的诸如“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故事拍成这样一首诗。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情况也许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这世上的默契并不是容易培养的。诚然如此,可是《最好的时光》一定会让你相信,有些事即使少,可总会有,我们需要相信它会发生,或者是即将发生。
   这部影片算是侯孝贤的后期作品,在这部片里,编剧是侯孝贤自己和朱天文。这是侯孝贤在故事叙述方面的又一次尝试,三个故事构成了一部电影。他为这三个故事都起了题目,分别为“恋爱梦”“自由梦”“青春梦”。在整个电影里,男女主人公的扮演者一直没有变,故事情节也颇有相似之处,似乎是一对恋人的前世今生。然而故事背景的设置不同,主体也变得不尽相同。在第一个“恋爱梦”里,男女主人公在台湾民主建立的初期,爱情萌生地悄然无声。“自由梦”中,两人虽然依旧爱着,只因民主尚未实现,也无自由之身,只留得黯然神伤。“青春梦”则是最当下的台北,两人也是相爱,而且甚至触碰了在那时颇为禁忌的同性恋话题。
   也是在这时,我们看到了这一对搭档的一些变化。相比于早期作品,侯孝贤更娴熟了。尤其是在讲故事方面,再也不拘泥于线性叙事的模式。即使他在那个领域已经做得足够好,敢于尝试新的,也是需要勇气的。而成功的尝试同时也是离不开朱天文。编剧紧紧抓住了时代的特点,并且在这部电影里,更多地体现了女性视角运用,表现在情节以女性引导,让全片默默地流淌着一种奇异的忧郁。
   无疑这是一些进步。这对搭档并没有丢掉自己的既有优势,在这电影里,依旧能看到导演那种诗意的镜头语言,和台湾年轻人的纯真爱情。更多的是,当导演也参与了编剧工作,剧情与视听语言的表达几乎是行云流水。在这里,我以我印象最深刻的“自由梦”一段为例,说一说情节。舒淇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个歌姬,是没有自由也没有未来的女子。张震扮演的男主角爱着她,把她当成知己。那个男人跟着梁启超,不倦地探索着解救中华民族的可能。他在家里有着老婆和孩子,却也放不下这边的女人。他们每次相见,男人都会说自己跟着梁先生又做了哪些解放人民的大事,女人不过默默地听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采用了默片的拍摄方式,只有重要的信息才会以字幕出现。本来就无奈的剧情加之以这样的表达的手法,导致情节的推进显得非常缓慢。直到女主角突然问了一句“你有想过我的归宿吗?”字幕一出,就让人的眼泪突然流下来。是的,无论那个人在外面是何等的英雄,他没想到过你,或者对你的处境置身事外,那他对你总是毫无意义的。 看到这里,试问如果没有一个心细如发的女编剧,又怎会有这样直击内心的细节?
   此时,当我们把编剧设计的故事情节和导演偏爱的长镜头叙事放在一起来看时,便会突然恍然大悟。若是没有编剧对于情节克制的设计和把握,导演怎么能任由自己情感放肆地宣泄,如此大篇幅地使用主观性极强的长镜头呢?
   在我看来,编剧与导演本来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关系。如果故事无法给导演以发挥的余地,两人的合作必然是不会带来优良的作品。也许最好的情况便是导演有已经有了自己的拍摄计划与方向,编剧心里也有了故事的走向,导演给一个大概的思路,编剧便心领神会,稍作修改,就可以一拍即合。能做到这一点的,我想在华语的文艺界并不多,能说出来的也不过就是后侯孝贤与朱天文、廖一梅与孟京辉,王朔与冯小刚。而在我看来,王朔与冯小刚这一组,无论是在艺术性还是在观众心里,都是无法与前两对所相提并论。一方面是他们选择题材的原因,而不可忽视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同身为男性的两人,少了那么一点精神上的交流,便到不了那个高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廖一梅和孟京辉是夫妇,也有传言说侯孝贤和朱天文有类似爱情的关系。
  
作者媛媛的安

《恋恋风尘》我看侯孝贤和朱天文的合作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恋恋风尘》我看侯孝贤和朱天文的合作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恋,合作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