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社交网络》Mean“天才”、电影真实和SNS

影视台词 > 影评 > :《社交网络》Mean“天才”、电影真实和SNS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社交网络》Mean“天才”、电影真实和SNS的正文:

  看之前对这个片子本来是抱着看看励志片的心情,给自己近来懒惰的状态打打鸡血。可是看完对扎克伯格完全爱不起来,对于(跟朋友一起)创业会带来的损失也存下芥蒂。
  
  我对科技大咖(以及资本大亨)们从来都缺乏真正的兴趣,即使有时候因为工作或者别的什么一些原因也需要关注甚至接触。这个时代十分崇尚资本和科技,你在新闻上看到曝光最多的一定是他们(当然也还包括文体明星)。人人都在讨论他们,也希望成为他们(看看这篇电影的最热影评就知道了)。而我对他们总是有些philistine的刻板印象,说的不好听点儿就是没有什么文化甚至没有灵魂。当然我知道我这样的刻板印象是不对的,因此我近两年来也在调整我对人进行评价的标准—不再是这个人是否爱好文艺或者有好的文艺品味,而是这个人在自己的职业领域里是否专业。
  
  如果用“专业”这个标准来评价影片里的扎克伯格的话,会发现他确实是个“专业”的人。聪明、认真、肯吃苦、有追求,他所作出的东西确确实实改变或者说扩展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从而也改变了世界。而我对能改变世界的人从来都是抱有尊敬和羡慕之心的。
  但仔细想来,即使怀有尊敬,“专业”这个标准不足以让我喜欢这个人(角色)。从影片的一开始,他和他的date的那场争吵就奠定了我对他的反感,无论是他说可以带女孩见些从来没机会见的人,还是那句“You go to Boston University”,都让人无法不反感这样一个自大的人。B站的弹幕上有人说,“天才都这样”,我觉得挺悲哀。好像这些年由于GEEK热,那些个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的人备受喜欢。当然我也不否认我喜欢《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但是那是个角色而已,而且他并未对自己的情商低感到骄傲(take pride in his po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事实上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情商低。而对于那些刻意渲染自己情商低的人或者作品(比如我一直想吐槽的一个搞成人教育还是什么的公司的地铁广告,广告牌上是公司的创始人的大头照,下面写着XXX,智商(一个很高的数字),情商(0)),我觉得是在倡导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已经对我们的价值观造成了误导(要不怎么会有“天才都这样”的说法呢)。固然,天才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可能确实跟常人不大一样,他们往往对一些普通人看来应有的客套不屑也不会。可是那些对人的起码应有的尊敬和理解,我想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天才并不因为是天才就有mean的权利,何况有些人并不能算是天才。
  
  而男主与好友的关系,这篇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486806/)说的挺好,不赘言。只是想说和朋友一起创业真的可能意味着失这个朋友,得谨慎。
  
  -------传记电影(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
  因为对这部电影里扎克伯格的不喜欢,我一看完就想打个三分。然后突然有点警醒--我把对这个角色的不喜欢移植到对电影的不喜欢了。
  对于这种人物传记电影,我发现我自己的评判标准往往有两种:一,如果这个人的生活经历是我所熟悉的,那么我往往会根据电影是否符合(还原)此人的真实情况来评判;二、如果这个人我不大熟悉,那么我会看电影里塑造出来的这个人的性格是否是我所喜欢的。
  
  对于第一种标准,我想可能还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人物传记电影算是纪录片的一种的话(这个我不懂,还请方家指导),那么真实性应该是一条衡量标准。。但是这部电影的编剧说的一句话我也非常赞同:I don't want my fidelity to be to the truth; I want it to be to storytelling. (参见电影的WIKIPEDIA页面上引用编剧Aaron Sorkin的话)也就是说电影的真实性不是对于事件的真相而言,而是对于电影所塑造的故事本身。那么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电影应该是成功的。
  
  而我的第二条标准立不住脚。不是所有的传记电影或者说所有的电影都是要以一个“好人”或者一个被人喜欢的人来作主角的,而编剧、导演也并不总是认同主角的人物性格和行事。但我们常犯这种认知上的错误。
  
  顺带也说一个今天刚好在想的问题。做人物报道的记者可能常常会接触闪着光环的报道对象,这个时候保持冷静和客观的目光是困难但必要的。我想这一点也适用于人物传记的电影编剧和导演。
  这部电影是2010年的,那个时候我仍处于漫长的自我封闭期,对于社交网络(特指熟人之间的)毫无热爱甚至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但是很奇怪的,2011年底的时候我主动了一个曾经无比辉煌而后来日落西山的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北京研发中心实习(当然我不是码农),那个时候我看重的是互联网技术改变世界的前景。
  
  不过即使那样,我对SNS仍然没有太多热情,甚至在一条预言SNS在未来会更热的微博上评论写道,“我希望看到SNS的灭亡”。
  
  当然你看现在(事实上是这么些年以来)SNS的热度根本没有降低。有些具体的产品确实衰落了,但是人们对于SNS本身并未放弃,可以说更加变本加厉—你只需看一看朋友圈里大家各种晒状态就知道了。实话说,我自己也使用得不亦乐乎,虽然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塑造一个有利于我工作的形象。其实想一想,不管是为了真正地分享生活还是引起别人的注意,SNS存在的理由似乎都挺充分,大概短期之类是不会死的。但是我还是希望未来能有些东西能让我们跨出窄小的私人圈子,停止对自我的推销和展示,而是让我们能与一些有趣的人做些真正有价值有启发的互动—这其实还是SNS,但是好像更有意义一些。希望这样的东西能快点出现。
  
  
作者Bbgun

《社交网络》Mean“天才”、电影真实和SNS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社交网络》Mean“天才”、电影真实和SNS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社,NS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