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诉讼》婚姻是人类复杂关系的总和

影视台词 > 影评 > :《诉讼》婚姻是人类复杂关系的总和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诉讼》婚姻是人类复杂关系的总和的正文:

  婚姻也许是世界上最为复杂之事,婚姻双方的是非曲直,更是让人难以弄清楚。各种的利益与情感,如乱麻式地纠缠在一起,所涉及到的各方人员,更是浩大,让人看着都头疼。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清官难断家务事”,这话恐怕搁哪个国家,也许都是如此吧。
  
  2014年的以色列影片《诉讼》,讲的就是三位老法官断家务事的故事。这部影片曾经获得年的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是以色列才女罗内特.艾尔卡贝兹与其兄弟共同编导,并且由她自己主演的。这是一起夫妻离婚案,一诉就是五年,开庭无数次,就在那间小小的法庭里,双方争吵不休,还请来了各自的律师及证人,相继登台诉说,仍是剪不断,理还乱。在这五年不断提请的离婚诉求中,经历着其中一方因拒不出庭而入狱,另一方则因辱骂法官而被拒入法庭,因案件而让哥俩反目,一方的律师也差点被拖入这潭混水之中,其中的主审法官因生气而病倒……影片很生动地映证着家务事之难断与婚姻之复杂。
  
  其实,影片的故事再简单不过,即是妻子提诉法庭,要求判她与丈夫离婚,而丈夫则坚决不同意;电影的场景亦不复杂,差不多均是在一间小小的法庭里展开,没有多余的表演余地,全靠着台词来推动故事情节;出场人物不算很多,都给观众留下足够鲜明的印象,特别是几个证人,出场只有一次,但每个角色都很出彩。他们的出场,把故事的外延扩大了,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法庭外面的情况。
  
  一般离婚案件中,女性一方无疑更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在此剧中,观众打一开始,就对女主角薇薇安表现出同情。她一次次地跟随着律师来到法庭,每次均以失败告终。她丈夫伊莱沙就只有一句话,不愿意离婚,要求她回到家里,尽到妻子的责任。伊莱沙在法庭上认为,薇薇安作为妻子是合格的,她对于家庭很负责任,亦未有出轨的情形。在外人的眼里,他们夫妻之间也是和谐的,连薇薇安也认为,她丈夫从未对她动过一个指头。他们育有四个子女,丈夫亦辛勤劳作,抚养着整个家庭。
  
  在法官及很多证人的眼里,觉得薇薇安要求离婚有些不可思议。在常人看来,他们还算是一对合格的夫妻。毕竟男女双方对对方的行为,并未有过多的不满,换句话来说,基本上还都是尽到了为夫为妻的责任。用中国通俗的话来说,是女守了妇道,而男亦是不抽不嫖。因此,在法官的心里,自然早已将心倾向了不愿离婚那一方。几次法庭上的反反复复,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
  
  这场旷日持久的离婚战,既让影片中的人物,也让观众都精疲力竭,感觉到非常的累。电影不仅是把婚姻中的各方行为,掰开捏碎细细地展现出来,既给别人看,也让自己看到自己的婚姻在别人的眼中是什么模样。同时,电影还从更高的角度来俯视婚姻,审视着婚姻中的社会关系。
  
  因此,电影所描述的并非一件纯粹的离婚,宗教的介入又让这桩案件益显复杂。有许多观众在看了《诉讼》一片后很感慨,觉得原以为以色列是个相当开明的国家,竟未想到如此的保守,宗教如此深地介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确实如此。以色列,是一个没有婚姻法例的国家,涉及结婚与离婚之类的民事案件,一般皆是由犹太教的拉比组成的法庭来判决。据相关资料,全以色列有十三种类的宗教法庭,处理着相对应教派中的婚姻事宜。普通法庭是没有办法涉入婚姻纠纷的,而且跨教派的婚姻也无法得到仲裁。而且各个宗教其实也是把信众的婚姻大事,视为自己当仁不让的责任。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文化的婚姻礼俗,都有着一种完整的宗教仪轨。
  
  可以更进一步地说,其实法律本身的起源,亦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中也说,法律的公正与权威来源于宗教,源于上帝的授予,因此法律天然就高于王权的。君权神授,国王也得遵守上帝制订的法律。至少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皆是如此,上帝或者真主才是人间公正的最后裁决者,而神职人员则代表着上帝秉公执法。作为前二种宗教源头的犹太教,就更是如此。
  
  看《诉讼》这样一部以色列影片,会联想起前两年曾经看过的伊朗影片《一次别离》与《过往》,总觉得尽管他们的宗教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在处理婚姻之事竟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原因也就在此。
  
  薇薇安在电影中所面临的法庭,就是这样一个宗教法庭。我们在电影中,也可将这个法庭做一番打量。从偶尔扫向法庭之外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到这样的法庭中处理婚姻的夫妻还不少,很多都在外面排队,等待着宗教法官的召唤。而法庭则设于一间小小的房间之内,三位年龄颇大的拉比作为法官高居其中,而原告与被告席则列于旁边,坐着原被告及他们的律师。证人席只是一个小小的桌子,位于原被告席之前。法庭内没有旁听席,无关人员不准入庭,而作完证的证人也得马上离开法庭。
  
  这样的法庭其实与现代法庭在很多方面并无二致,原被告双方的陈词,双方律师的互辩,对证人的诘问,法官的时时干预……看此剧犹如看美国的法庭剧一样,你能欣赏到控辩双方的唇枪舌剑,看到案情的层层剥离,甚而能细致入微地看到人性。但在这样的宗教法庭里,你还能看到更多的东西,看到婚姻之中所掺杂的复杂文化,看到宗教对于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甚至可以看到中东地区的历史与现状。
  
  婚姻从来就不单纯,一直就是人类最为复杂关系的总和。而在中东,在以色列,婚姻则尤为复杂。
  
  在世界其他的国家,离婚官司也会打得旷日持久,一桩离婚案如本片中持续五年的,虽不算多,但亦不鲜见。但一般情况之下,离婚官司的纠缠不清,主要在于子女的归属与财产的分割,利益主导着婚姻之中的纠纷。只要两方在利益方面能够厘清,那么离婚的纠缠也就可以迎刃而解。而在《诉讼》一片中,这起离婚案久拖不决,则在于离婚的本身,并不涉及利益的牵扯。薇薇安与丈夫伊莱沙共同育有四个子女,皆已成人,所以子女的归属已不成问题。薇薇安有着自己的工作,能够挣钱养活自己,且在诉讼之中,双方也一直未涉及到财产的分割。问题的焦点在于,双方对于婚姻的幸福与否存在着根本性的歧义。
  
  在这桩案件中,其实是不存在过错方的。一般情况下,在世界各国的离婚案中,有过错的一方天然理亏,在离婚过程中会失相当大的发言权。薇薇安与伊莱沙都不认为对方有过错,也未就此指责对方。男方认为,他已为家庭提供了必要的责任,并且尽心尽力让全家幸福。女方则认为,她在婚姻之中,并未得到对方的爱,而且对方还限制着自己的自由,即使对方对于自己没有家暴,而且自己生活无虞,不过感觉这样的婚姻却并不幸福。从薇薇安的叙述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伊莱沙是个非常固执的男人,有着很严格的宗教感,并对薇薇安有着冷暴力。薇薇安抱怨,结婚这么多年,伊莱沙未送过她一朵花,未与她一起看过一场电影,并且禁止她与任何朋友来往。
  
  薇薇安应该出生在一个比较自由的家庭,从她作为美容师的职业及其穿着来看,她也有着自由的思想,自然与恪守着传统的丈夫有着很大的差距。在电影中我们也可看出,她请的是一位并不严格信教、经常忘带小圆帽的律师,而她丈夫伊莱沙的辩护人则是他的哥哥,一位很有成就的犹太教拉比。他的出场,又让本来很受宗教影响的离婚案,更加重其宗教的色彩。离婚双方的阵容,显然相当的对立,一方倾向自由而世俗,另一方则是传统与宗教,倒算是势均力敌。
  
  但天平明显地偏向于传统的一方,也即是丈夫伊莱沙一方。如前所述,这是个犹太教法庭,法官皆是德高望重的拉比。更为重要的是,离婚与否,最重要的是得丈夫同意,如果丈夫不同意离婚,那么这案件无论如何判,婚是肯定离不成的。由此,影片中的诉讼,其实也变成了一个逻辑怪圈。薇薇安诉讼的目的,是想让自己与丈夫离婚;法庭判决的基础,是她的丈夫同意她的离婚请求;她丈夫应诉的目的,则是坚决不同意离婚。因此,这样一件简单的离婚案,就一审再审,一拖再拖,审了无数次,也无数次审而不决。
  
  电影至此,矛头自然是指向了以色列社会的男权至上。导演也通过镜头,不露声色地把问题摆在观众面前,展现出她的批判锋芒。确实,影片所展示的问题也正在困扰着以色列社会,特别是其婚姻法案也饱受诟病。导演正是通过此部影片,在呼应着其国内民众要求改革宗教法庭、引入世俗婚姻的呼声。不过,电影并未止于此。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导演并不只是从高处来俯视婚姻,来观察婚姻的文化基因与社会关系,而且也从细处着眼,以更多的颇有意思的细节,给予更多角度的探讨,表现出此问题的复杂性。这也使影片有了更为宽广的视域。影片用俯视来建构了一种婚姻的逻辑,而以鞭策入里的观察又来解构婚姻。
  
  薇薇安与伊莱沙的婚姻究竟是怎么样的?从前述可知,在普通人的眼里,他们也许并不相爱,平淡相处,但还算相敬如宾,与以色列甚至全世界大多数夫妻一样,没有更大的矛盾与冲突,尚处于一种可维持状态。但导演却用镜头,化解着观众的这种看法。两人法庭相遇,曾经有着几次对视,导演毫不留情地将他们的神态细致而不厌其烦地展现出来。他们互视的眼神却表明了双方的相互憎恨,那是一种带着仇怨的冷漠。而他们的邻居作为证人出场,则又揭开了这个看似平静家庭的面纱。尽管这位由男方请来的证人邻居囿于种种情况,仍在称赞着这对夫妻的和平相处。但在对方律师的节节逼问之下,却抖搂出他们之间的争吵如同家常饭。
  
  关于薇薇安作为妻子的贞洁,那是原被告双方都在竭力维护的。他们都认为薇薇安恪守妇道,即使与丈夫分居期间也未与男人有交往。但导演却以看似漫不经心的镜头,定格于薇薇安颇具风韵的穿着打扮,特别是她那双涂着红指甲的脚,或者暗示着她与律师之间若有若无的亲密。而最具爆炸性的指证,则来自于一位看似老眼昏花的证人。他说他看到在分居期间的薇薇安,在咖啡馆里与一个男人密谈。此言一出,如同扔出一枚炸弹,立即在法庭引起轰动。丈夫伊莱沙首先让证人别胡说,而后妻子薇薇安坚决予以否认,说与她交谈的是律师。但导演不动声色地将镜头转向了律师,将律师一副惊愕的样子展现于观众面前。薇薇安与伊莱沙之间的婚姻真相,也许真的只有他们自己才了解。婚姻亦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从法庭上,是得不到任何公正的,得到的只是让自己再次受伤。
  
  在影片中,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不少,导演在故事逻辑框架之外,又用细节构架了另外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独立于故事框架之外的,这些细节零碎而不成片断,既无法证实也无法否认,她以这样的框架来说明婚姻的复杂性。前一个框架是架构于犹太文化与宗教之上的婚姻关系,有着鲜明的以色列的特色。而后一框架建构于这对夫妻之间,它具有世界的普适性。纯粹的婚姻是不存在的,婚姻不仅只是基于双方的爱情,还得加上双方的各种文化背景,以及此时彼刻的各自的心理状态。薇薇安为了争取婚姻的自由,想摆脱她并不情愿的婚姻,她就得如电影中一样,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隐私,都摆在众人面前细细地展现,让相关不相关的一众人,来述说你的婚姻在他们眼里的样子。而别人眼里的你的婚姻,也许与你自己的看法并不一致。不过,这也是婚姻复杂性的一个方面。
  
  影片的结尾,留给观众的其实更是绝望。薇薇安最后终于等来了丈夫伊莱沙的同意,她可以离婚了。不过她也不得不接受丈夫提出的条件,即她离婚后也不能与其他男人交往。这又陷入了另外一个怪圈之中。她想摆脱自己的婚姻,谋得自己生活上的自由;不过离婚的结果,却是她得到了身份的自由,却得不到人身的自由。她无须对婚姻做出承诺,却得守住那个与她再无关系的前夫的承诺。总之,她变得更加不自由了。恐怕在这个时候,薇薇安已经是心如死灰了。影片同样以着细节来展现着这一变化:薇薇安的穿着打扮不再时髦,变得传统而保守起来。
作者优游卒岁

《诉讼》婚姻是人类复杂关系的总和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诉讼》婚姻是人类复杂关系的总和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诉,总和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