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柏林苍穹下VS天使之城

影视台词 > 影评 > :柏林苍穹下VS天使之城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柏林苍穹下VS天使之城的正文:

  “他站的地位是钟摆的轴心上稳定的一点,钟摆却又在往另一边荡过了。他虽然不跟着钟摆一起动作,却非常高兴地听着人生的节奏跳动。”
  
  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句的时候,觉得拿来描述《柏林苍穹下》两位天使的状态,再贴切不过。(话说《朵夫》在偶这里,就如同西方人读圣经,三不五时捧在手里念上几页,人生便有了新的启悟)
  
  据说1998年的《天使之城》是1987年德国电影《柏林苍穹下》(又译作《欲望之翼》)的通俗版。
  
  所谓通俗版就是讲一个完整的、有吸引力的故事,当然男女主养眼也很重要。于是,《天使之城》把男天使爱上女凡人,从而抛弃永生,堕入凡间的故事从《柏林苍穹下》当中截取了出来,再加上美国爱情片惯用的各种调味品,烹饪成了一道美式甜品。这种处理,《泰坦尼克号》对《冰海沉船》也用过,《冰海沉船》的悲剧群像到了泰坦尼克那儿,就变成了男女主的冒险爱情之旅了。
  
  很多人评价《柏林苍穹下》更像一首诗。相形之下,《天使之城》就是一本通俗爱情小说。
  
  黑白的色调,身着厚呢大衣的两位中年天使,踽踽独行于布满废墟的柏林城中。孤单、迷茫、抑郁的人们,其脑中的独白扑面而来,交织成宏大的交响乐。虽然男女老少的声音塞满了双耳,一刻不得闲,可是这部电影还是充满了孤独、寂静的气质,有种举世皆嘈我独静的味道。看不到色彩,闻不到花香,没有味觉和触觉,也没有实体,天使丹密尔和卡西尔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参与者。他们淌过人生的漫漫长河,却没有荡起一丝涟漪。
  
  这是偶看的第一部文德斯导演的电影,对文导不甚了解,据说,他的电影一直诉说着流浪和疏离的感觉。不知真假,不过在这部电影中,倒的确满满的都是疏离感。天使对人类如是,画面对城市如是,导演对作品也如是。
  
  不但情节和画面是诗化的,在这部电影里,台词也是诗化的。每个人的独白,天使的思考,反复强调的“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排比句式……几乎每个句子都可以单独摘出来,细细咀嚼,慢慢消化。
  
  爱情这条线在《柏林苍穹下》里,只是三条主线中的一根,半只脚踏进坟墓的老作家、疑似天使投胎的美国名演员也是天使们跟踪的主要对象。
  
  而到了《天使之城》里,爱情就是唯一了,是人生的动机和意义。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天使塞斯,为了美女医生玛姬(梅格.瑞恩饰)下凡,尽管他和玛姬共度的人生只有如此短暂的一天,他仍然死鸭子嘴硬,表示不后悔——“我闻到过她的秀发在空气中的飘香,我亲吻过她柔软的双唇,我曾触碰到她温暖的手——我宁愿要这些短暂的时刻,也不愿意要没有这些的孤独的永生。”
  
  以上罗列了一堆两部电影的不同,其实有意思的是,即便在两部电影中看似相同的情节、人物,两者的处理还是很不一样的。
  
  比如爱情主线,《天使之城》塞斯爱上玛姬,是因为她甜美的五官、动人的眼睛,当然还有救死扶伤的天使心灵。而在《柏林苍穹下》里,丹密尔对马戏团杂技演员玛丽昂,不单单是因为,他倾听到玛丽昂内心的独白,因为灵魂的接近而被吸引,还有对女性身体之美、线条之美的迷恋,电影在这方面丝毫不吝惜笔墨,多次呈现玛丽昂充满魅力的身体形态和身体语言,例如在秋千上让人又垂涎又提心吊胆、引发双重心跳的各种危险动作,例如在摇滚舞池里的忘情扭动和销魂摇摆。这对没有实体、没有触觉的天使来说,是多致命的诱惑。
  
  说到五感,要宕开一笔,当初看《天使之城》觉得最具表现力的,就是塞斯高楼坠下获得肉体凡胎后的一段,他惊喜地、激动地、新奇地、小心翼翼地,一一感受着热水的温度、花的香味、早餐的美味,甚至血的颜色和疼痛的感觉。这和《完美的感觉》一样,提醒着我们,身为人类的幸福,原来我们拥有的这么多!(只不过天使之城是得到五感,完美的感觉是失五感)。等看了《柏林》之后,才发现,靠,原来是抄人家的。
  
  再比如堕入凡间的天使,《天使之城》里的胖子病人,身份很明确,就是早一步堕下的天使前辈,而在《柏林》中,美国名演员只是“疑似”天使,他在街边速食小屋,边喝咖啡边和丹密尔说的颇具引诱性的一段话,可以视为他有意为之,也可以视为他在练习台词,或者只是自言自语。因为导演在剧尾的部分,让他对着空气(抑或卡西尔),又说了一遍,这就让他的身份获得了开放性。而且,两位天使前辈到人间的目的和任务也不同,胖子病人重在体验家庭温暖和美食滋味(巨蟹座的干活?),他在病房里还不忘偷吃冰激凌;美国名演员则重在体验、观察,他前往不同的国家、城市,用一枝铅笔速写下不同的人类表情,揣摩他们的精神世界。
  
  对天使的表现,和导演的气质有关。这两部电影的精神内核本就天壤之别,德国哲学家孤独思辨,重精神体验和自我折磨;美国快餐甜美轻快,给人感官的娱乐和享受,但是灵魂也轻飘飘的。
  
  从两部电影的得奖记录可见专业影人的喜好,晦涩沉闷的总是容易获得懂行人的青睐,还给出了“重拍的《天使之城》十分矫情,与原作相甚远”的评价。其实,与其说两者有高下之别,不如说它们是截然不同的类型,观众各取所需即可。
  
  最后的最后,向《柏林苍穹下》的二号天使卡西尔的扮演者奥托.山德尔致敬(其实他才是巨蟹座的),个人觉得,他扮演天使大叔,比起丹密尔和塞斯,更冷静内敛、睿智深沉,和影片的黑白色调很搭,最重要的是,还灰常帅。
  
作者温暖的威尔伯

柏林苍穹下VS天使之城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柏林苍穹下VS天使之城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柏林,之城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