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源代码》剧本结构浅分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源代码》剧本结构浅分析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源代码》剧本结构浅分析的正文:


  本来只是帮一位学编导的朋友做的作业,后来觉得写了一大堆,若是不发出来就有点浪费了……
  
  其实重看了一点源代码,就明白为何朋友的老师会将这部电影留作作业了。
  
  源代码因为本身剧情设置,故事被分割在两个场景,一个是史蒂文斯上尉与女军官戈德温所处的警局中的现实世界,一个是肖恩与克里斯蒂娜所处的列车上虚拟世界(平行世界),随着每一次时空循环的结束,故事在两个空间之间来回切换,这使得电影本身就具有着极强的结构性。因此我也是根据这一结构特性来分析这部电影的剧本。
  
  不是专业的,为了写这个也只是跳着重看了下(上次看是三四年前了),有说错的请指出
  
  故事中,男主角史蒂文斯上尉共轮回了九次,其中最后一次停止了轮回,九次中有两次特殊的轮回,仅通过快速的蒙太奇段落略过。
  
  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如下:
  
  一:00:00-06:53(列车场景)
  二:06:53-11:02(警局场景)(引发事件)
  三:11:02-17:19(列)
  四:17:19-21:04(警)(情节点1)(第一幕结束)
  五:21:04-28:36(列)
  六:28:36-36:19(警)
  七:36:19-39:55(列)
  八:39:55-41:34(警)
  九:41:34-47:21(列)
  --------------------------------
   46:17-54:30(中间点)
  --------------------------------
  十:47:21-52:30(警)
  十一:
  【52:30-52:40】(列)
  【52:40-53:05】(警)
  【53:05-53:12】(列)
  【53:12-54:30】(警)
  十二:54:30-63:09(列)
  --------------------------------
   56:53-60:00(第二幕高潮)
   60:00-63:09(情节点2)(第二幕结束)
  --------------------------------
  十三:63:09-69:39(警)
  十四:69:39-86:38(列/警)
  --------------------------------
   71:00-74:36(第三幕高潮)
   74:36-86:38(结局)(第三幕结束)
  --------------------------------
  
  其中【】部分为特殊的两次轮回,列车空间仅通过蒙太奇带过,不具备故事推动作用。
  
  
  下面逐段来分析
  
  
  一:
  
  
  序幕,带领观众进入电影,认识人物和场景,且为真正开始的故事做出铺垫。在引发事件之前,观众对于电影的故事背景,走向,是一无所知的,许多电影的序幕,都如同鸡肋。
  
  但源代码充分利用了故事本身的特性,在引发事件前的序幕中,利用主角是进入他人大脑回忆的情况,给出了一个“我是谁?我怎么变成了他?”的悬念氛围,这大大加强了序幕的剧力,也便是对观众的吸引力。试想一下,电影的故事情节完全可以改写成史蒂文斯上尉在列车事件中部分幸存下来,重新进入的也是自己的大脑回忆,最终与克里斯蒂娜在一起的也不是“肖恩”,但那样一来,不只是这个序幕,整个故事不知道要逊色多少。
  
  二:
  
  电影在此处出现了一个引发事件:【男主角死第一次回到虚拟太空舱,并得知自己需要调查爆炸起因与犯罪身份】
  
  引发事件指的是发生在电影开头,将主角真正引入故事的情节事件,可以发生在第一幕任何位置,但一定要在第一幕。引发事件宜早不宜迟,在好莱坞商业类型片中,引发事件越迟,观众的耐心就被消磨的越厉害,就越难抓住他们的兴趣,他们对故事的注意力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最高的,然后随着时间递减,这时候便需要制造一些意外事件(可以是情节转折,可以是一个动作段落)把观众的注意力重新提到顶峰,并如此反复,直至影片结束。
  
  源代码的核心情节是“轮回”,在男主角回到太空舱前,观众对于电影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没有认识的。电影不具备任何情节目标,男主角也不具备任何人物目的,故事没有任何的内在推动与矛盾,仅仅靠线性时间地推进来发展,因此,男主角的银幕时间内第一次死亡,才是源代码的引发事件,是故事和男主角命运轮回的真正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导演在主角第一次回到太空舱的段落内,刻意没有令角色交代故事危机,仅仅只是表明男主角正处于一个时空巡回当中,并未透露如果主角完成不了任务,会造成什么后果。这是给故事制造戏剧张力的手法,像挤牙膏般透露线索,给予充足故事背景以让观众了解剧情的同时保留悬疑,这样的传统类型片技巧贯穿全片。
  
  
  三:
  
  男主角意识到轮回存在后,再次进入虚拟空间,也是第一次主动地完成任务。男主角找到了爆炸物所在位置,该段落对主线剧情没有太大影响,仅仅是带领观众入戏,并承担着吸引观众的类型元素的存在
  
  四:
  
  在引发事件之后,男主角接受了女军官派发的任务,他身上也就具有了推动故事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为何男主角第一次的死亡为引发事件,而非激发第二幕的情节点?因为第一幕与第二幕间的情节点有一个重要的特性,那便是点明危机,而此前也已经说明,引发事件中故事并未交代故事危机,虚拟列车的爆炸在前半段并不能算是故事危机,因为对于第一幕的男主角来说,一切不过只是个虚拟测试,爆炸与否完全不影响他的剧情目标——找出犯人。当然,故事后期男主角的目标发生了改变,危机事件也有了改变,这个后文再谈。
  
  而在男主角第二次回到太空舱时,故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女军官之口告诉男主角:【列车爆炸是真实发生的,男主角需在虚拟测试中寻找出罪犯元凶,否则罪犯便会造成更多爆炸事件】,因此,这便是第一幕与第二幕间的情节点。而这一场景的结束,也正是第一幕的完结。
  
  五:
  
  男主角开始直接或间接的了解女主角,与其攀谈,亲吻,主角间的爱情线开始发展,主角第一次锁定犯罪嫌疑人,主角第一次列车外死亡。并且在此段开始萌发“救下乘客”的想法。
  
  
  六:
  
  太空舱发生了变化,从女军官和负责人口中我们得知,男主角处在一个不稳定的危险环境,但我们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再次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并进一步解释了故事背景,列车世界是虚拟的源代码构建,而肖恩则是那次爆炸事件中的一位死者,主角在列车世界只能存活八分钟,无法拯救任何人。将主角的目标锁定在了“寻找爆炸犯”之上,并告知主角,车厢内有一把枪可以使用。为之后的情节提供道具。
  
  七:
  
  此段与第三段相似,同样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故事推进,仅仅只是展现“动作冒险”这一类型职能。
  
  但若将重心从故事进展转移到人物心理变化上,这一段就显得颇为重要了,主角在此时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行为,都与此前有着较大差别,,一句it is the new me”暗示内心变化并与第三幕台词相呼应,他已经接受了自己在列车世界内扮演“肖恩”的事实,对克里斯蒂娜的感情也在不知觉中一点点加深。
  
  八
  
  主角再次提起联系父亲的要求,为之后中间点的剧情爆发做下铺垫
  
  九 十
  
  这一次进入列车世界,主角并没有继续追查爆炸事件,而是通过虚拟世界调查现实世界的自己,得知自己已经死,并由此进入中间点。
  
  中间点相对于情节点有些不同,后者只是片刻的事件,而前者可以是多个场景的集合,例如源代码的中间点,横跨了列车与太空舱两个场景。
  
  
  有意思的是,在此前的剧情中,源代码故事的直接推进基本在警局场景内,列车场景主要职能则是承担作为类型片电影的类型元素部分,也就是动作场景,解谜过程。绝大部分列车场景内地故事推进,如女主角对男主角心理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男主角从虚拟世界发现的现实世界线索,都是间接的,而在男主角第五次轮回时,第一次出现了直接影响剧情的故事推进,男主知晓自己死,并对此向现实世界内的女军官与负责人二人质问,得知太空舱也仅仅只是个模拟空间,他所能达到的剧情目标也从“结束任务,离开”变成了“结束任务,死亡”。从中间点开始,故事的基调与前半段有了明显的不同。
  
  
  十一
  
  仍旧属于中间点部分,但与其他段落相比,比较特殊的是,在这短短的两分钟内,主角就进行了两次时空轮回,皆以快速剪辑的蒙太奇段落略过,大大缩短故事在银幕上的时间,原因是在中间点部分,主角应当有一次重大的心理状态变化和成长,而这个变化是需要较长时间的,虽然此前源代码对于银幕时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压缩(没有一次列车场景是达到八分钟的),但若要表现主角的心理成长又要维持电影的节奏,就需要更大强度的银幕时间压缩。在源代码的中间点中,主角从一开始的对任务的抗争,转变为一种认命的姿态,接受了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专心于对爆炸真相的寻找。
  
  十二
  
  
  对于整个故事来说颇为重要的一段,一来是第二幕的高潮与结束,二来主角在此时,才彻底有了拯救克里斯蒂娜与整个列车乘客的想法。故事的目标在这一场景发生了改变。
  
  
  电影的第二幕高潮 :男主角通过手机发现爆炸犯,并阻止其试图引爆火车的行为
  
  
  在商业类型片中,第二幕高潮多半是一段动作戏,为主角与一个或多个人的对抗,剧情冲突的力量在此被提升到最高点——然后,出现情节点2,多半是一个反转,并改变了剧情的整个走向,冲突力量骤降,第二幕结束。源代码的情节点2为【爆炸犯杀死女主角与男主角,火车再次爆炸,男主角拯救列车世界失败】
  
  可以看到,源代码的剧情目标,在第二幕过程中,悄然的一点点发生了改变,一开始的剧情目标在第二幕尾声便接近解决,而第三幕的剧情目标在第二幕中才产生,主角的求索之路发生了改变,这在一部商业类型片中是非常少见的,这样的剧本设置让源代码比其它流水线上的类型片有着更具创意和更丰满的情节。除此之外,在该段男主角再次在车厢外死亡,男主角两次车厢外死亡耐人寻味,根据电影的结局来看,源代码世界并非单纯的虚拟世界,而是创造出了一个平行世界,因此,如果在男主角两次走出车厢外的情况下无论哪一次未遭遇死亡,循环都会停止,故事也无法继续下。这两次死亡决定性的推动了故事,填补了可能造成的剧情漏洞,而剧本又将这两次死亡处理的合情合理,符合故事与人物逻辑,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可见导演与编剧之用心。
  
  
  
  十三:
  
  第三幕从男主角最后一次回到虚拟太空舱开始,向警局角色汇报情况,解决了第二幕的危机事件,与女军官的对话也是电影最煽情动人的段落,最为重要的是,男主角在此刻提出要在进行一次轮回,男主角的求索目标已成为【拯救女主角及所有乘客性命】,并开始一系列达成目标的行为,也由此构建起第三幕的剧情,
  
  
  十四:
  
  至此,便是电影的“必须场景”即电影最后的幕高潮,对电影冲突的最后解决。源代码第三幕中,导演将此前几乎本身不具备故事危机,仅作为背景阐述与激发主角行为的现实世界部分参与到了主线故事当中,在现实世界中创造出一个“拔掉维生系统”的危机事件,与列车世界交叉剪辑(而列车事件在此前从未被剪碎,每一次在银幕上皆为完整),共通缔造出第三幕高潮,也因此,源代码的最后一幕高潮是两个同时进行的场景。
  
  幕高潮1:男主角解决了爆炸危机
  幕高潮2:女军官拖延男主角的维生系统被拔掉的时间
  
  两者总共延续时间应当是从71:00至74:36,这是场景1的结束时间,而场景2则延续的更久,但源代码第三幕的幕高潮有特殊性,2是从属于1的,第三幕中,男主角的目标仅仅是在八分钟内拯救列车世界的人,并不在乎八分钟过后,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世界会不会被现实世界的人终止。因此当幕高潮1结束时,幕高潮2也便不再是高潮,上尉现实世界被终结生命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她只需要保证斯蒂芬上尉在源代码世界完成目标前不会被现实世界里的外在因素所干扰即可,因此第三幕的幕高潮,应当是在在幕高潮1结束时。
  
  在第三幕高潮结束后,电影便进入了结局的尾声部分,在这一部分,电影的核心冲突已经解决(无论是找出罪犯,还是拯救列车乘客),要做的,就是把剩下的情节疑问解开,以及为人物关系找到一个适合的归属。
  
  
  剩下的情节疑问便是:“男主角会活下来吗?他会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吗?”人物关系则是:史蒂芬与克里斯蒂娜会何何从?
  
  
  
  在电影的81:49至82:19,邓肯琼斯设计了一段“时间静止”的摇移镜头,仿佛在暗示主角的生命已经被停止,又在几分钟后让故事时间重新动了起来,之前的段落不过只是一个戏耍观众的障眼法,为的只是将我们的想法引导至一个错误的方向。
  
  
  在那段漂亮障眼法之前,史蒂芬将双唇覆盖在克里斯蒂娜双唇上之前,克里斯蒂娜又惊又喜的说:“you are like a driffent person.”男主角轻松的回应了一句“it is the new me ”,这句与前相呼应的完美表达了人物的心理,他不仅仅是接受了扮演肖恩,他更加为了克里斯蒂娜,而成为了肖恩。最后两人站在巨大的建筑物前,对于观众,一切已经不言而喻。
  
  
  至此无论是情节疑问和人物关系都已经解决,故事和本可就这样落下帷幕,但编剧增加了一个情节:已成为“肖恩”的男主角给平行世界的戈德温发出短信。紧接着第三幕也是整部电影在此结束。这又是一处妙笔,串联起头尾,响应“轮回”的主题,给予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考(戈德温会怎么做?他会告诉平行宇宙中的史蒂芬什么?对一个半死之人做出这样的行为,道德上是否合适?)。电影一个小小的收尾,最容易被忽视的剧本部分,居然能再创造出一个出人意料故事转折,以及一个韵味十足的收尾序列,如此精心设计的剧本,自然能够成就一部好电影。
作者掉线

《源代码》剧本结构浅分析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源代码》剧本结构浅分析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源,分析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