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日出》温暖时恰逢

影视台词 > 影评 > :《日出》温暖时恰逢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日出》温暖时恰逢的正文:

  《日出》这部默片时代经典之作身上笼罩了众多光环:由德国着名导演茂瑙操刀,在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赢得独特性和艺术性制片奖、最佳摄影奖,女主角珍妮特盖纳获得最佳女演员奖。一部在如今看来,画质极差、年代久远以致有些老旧过时的电影为何被评为“十佳”?我姑且先分为五个方面来阐述。
  一、精美诗意的景框设计。作为德国表现主义代表的茂瑙,在景框设计方面,偏爱较为封闭形式的手法。在其刻意勾勒出的镜头里,影片中的人物生活在一个自称一体的独立小天地里。比如丈夫和城市女人在月夜下河边幽会时的场面。城市女人百无聊赖地站在河边等待男人的到来,手里拿着一枝芦苇,随意晃摇。这个镜头中,女人站的位置是在整个镜头的靠右三分之一处,空中氤氲昏暗的圆月基本处于镜头的正中上方,整个画面被轻轻摇晃的芦苇,倒映着潋滟水光的小河所占满,人文气息减弱,整体散发着由自然物酝酿散发出来的暧昧昏暗的感情基调,留白却又不显得过分空旷。现在一些清新人物照片也是采用的这种方法来构图,如一个长发女生骑单车背对镜头靠路的右边行驶,镜头中上方是夕阳,整个画面的焦点是占了三分之二的马路。影片中之后两人相会,男人躺在女人的大腿上,两人处于镜头的中下方,上方仍是昏暗的月亮。除了在将人物框在一个完整的小天地之外,还传递给观众一个重要的象征信息——圆月。之后,也用同样的手法将丈夫和妻子在一起的情节跟日出联系起来。两者形成相互对立的意象,也突出了影片的片名——日出。
  二、在技术层面上。参考学院派提供的资料,它是首批采取福克斯当时新研发的Movietone声音系统的影片之一。福克斯的Movietone声音系统,是有声电影萌芽初期各种试图使音画同步的尝试之一(其他的还有DeForest的Phonofilm、华纳兄弟的Vitaphone和RCA的Photophone)。它的精髓在于通过同一本胶片记录画面和声音,具体的方式是在画面的一侧录下一条密度可变的光学轨,当然变化的密度被用来记录了声音的变化。这个技术相对于早期通过一张分离的唱片记录声音的方式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它的技术本质必然要导致牺牲胶片里用来记录画面的那部分面积。作为妥协,采用Movietone声音系统拍摄的电影,画格比例不再是35mm胶片拍成的默片所应具有的1.33:1,而是略窄一些的1.20:1(因为边上放了一条声轨)。所以《日出》在诗意地展示影片中事件的发展时,同时配以跌宕起伏,或悲伤痛苦压抑低沉,或欢快轻松高昂激荡的音乐,给予观众声光色等丰富的感官体验。虽然在我看电影时有几处电影情节与音乐的情绪不太配得上,不知道是文化差异还是我的电影版本不太好。譬如丈夫和妻子和好后在一家摄影馆拍摄照片时,轻松愉悦的电影情节,配的是低沉压抑,音调单一拉长的的音乐,导致我以为在男女主角打闹亲昵的下一秒会有意外发生,比如那个城市女人突然走进来三方矛盾冲突升级,或是照片洗出来之后妻子的脸变成城市女人的脸之类的灵异事件。
  三、镜头的多变性和创意巧妙的取景角度。影片除了运用较多的中景外,在不同的场景中也运用了其他较为丰富的镜头,如远景、全景、近景等。影片开头以城市女人的行迹为拍摄起点,随着一幅写着”summer time,vacation time”的静态画面褪,展开的是从高空中遥摄的行驶中的火车和拥挤的人群的远景,镜头随着火车行驶的轨迹一路推移,一个火车鸣笛而过的交叉镜头闪过,出现的是泳池中男女搭讪的画面,之后镜头自然而然地转换成在河上缓慢驶过的小船,小船的尽头是宁静安详的乡村场景:四五成群的乡民,靠路边行驶的马车,一栋栋稻草屋顶的矮小房屋。这一段镜头基本采取远景的手法,为全篇铺设一个完整的故事背景:城市文明在不断地入侵着乡村文明,包括乡村中的婚姻和爱情。之后因为影片主要演绎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所以运用较多的依旧是中景,来拍摄二人镜头。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全景和中景的转换交接来实现场景变换和事态发展。其次,还有几个深入人心的取景角度和人物半身的中景镜头。比如在丈夫下定决心要实施溺死妻子的的计划后,脚步缓慢地挪到房门边,靠墙而立,妻子在镜头所及之处——房门外撒谷喂鸡。这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丈夫的狠心残忍和妻子全心全意为家庭奉献的无私贤良,辅之以光和影的对比——妻子站在光线明亮的屋外,丈夫站在阴暗的墙角。这个取景角度极富创意而又精准。全影片令人心动的中景镜头也出现在这里。丈夫告诉妻子准备带她越河出游,妻子脸上缓缓绽开的笑,透露出小心翼翼不敢相信的惊喜和对丈夫的依赖信任,十分动人。而这一动情镜头除了因为导演取景技巧高超外,也归功于女主角演技好。这也是女主角珍妮特盖纳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原因吧。
  四、熟练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运动技巧。这一方面,《天上的星星都给你》已经提过,他提到影片中的一段场景,“当时男人听到口哨声出和小三到河边会面。全景镜头跟着男人的背影走在一片雾气弥漫的草地(那里将是他迷失方向的地方),头顶高挂圆月,镜头跟拍并慢慢推进男人的背影,男人走过小桥转右,镜头右移也跟至右侧面,男人再往左走,镜头移到背影之后穿过树丛跟拍男人左侧面,男人翻过一道栅栏,镜头已经移到了男人的正面,男人走向了镜头,镜头停止移动,摇过90度角变成男人的视角,然后穿过树丛停止在一个全景镜头:情人在河边化妆等候,月亮又重新完美的出现在天上,稍后男人从镜头左侧进入,最终回到全知视角!”此处充分展示了导演茂瑙年轻时受过戏剧表演训练的优势,运用戏剧艺术完成对影片的场面调度。
  五、在剧情设计上,算“痴情女负心郎”桥段中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破镜重圆,是一个很俗烂的话题。影片的前四十分钟让观众痛恨丈夫的背叛狠毒、城市女人的寡廉鲜耻,同情妻子辛苦持家却被最亲近的人伤害。四十分钟后故事发展到教堂婚礼一段,相信观众中的女权主义者已经警觉地做好心理防备,发誓无论丈夫做出什么忏悔举动都不原谅。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男女主人公越来越亲密,和一些喜剧成分的掺入,如在摄影馆头断掉的雕像和出跑醉酒的小猪,观众逐渐放下心理防备,开始接受这和好的一对,但随即又冷笑道,如果就这样和好如初的话,也太便宜丈夫的出轨了!但之后在两人坐船回程途中,遇到暴风雨。男女主人公相互偎依,之后丈夫幸运存活,却找不到妻子,痛苦地坐在床上忏悔时,再苛刻的观众应该也会认为如果故事这样结束的话,倒也能做到情感上的平衡,让丈夫的余生里都在痛苦悔过中度过,只是可惜了妻子。那么之后妻子被找到活下来也应该在观众的可接受范围之中了。剧情的发展很自然,没有现在电影常带有的刻意布局和狗血。会让大家会想起影片开头时导演安排的字幕:This song of the man and his wife is of no place and every place. You might hear it anywhere at any time.
  最后,终于有机会谈谈一些自己对剧情的体会了。我在影片的前四十分钟基本上泣不成声,因为泪点本来就比较低。剧情发展到丈夫后悔一路追着妻子在城市中游荡时,我想到了lovage的《I’m A》这首歌,跟剧情很相似,也是有关丈夫背叛婚姻的话题。歌词中有一部分是说男人在外拈花惹草时常对妓女说的话:“My wife, oh, my wife. Is she dead in bed? She’s frigid, cold as a starfish,”这段旁白是由女声说的,所以更具讽刺意味。在影片的前半段,作为旁观者,我都能感受到说不出的心酸和痛苦,更何况是身为当事人的妻子。而妻子,在影片中开始是以地地道道的妇人的形象出场:洗手作羹、撒谷喂鸡、整齐的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便于劳作的家居服。但在后来和丈夫出游时却打扮得用心良苦:小巧精致的帽子,轻巧的绸裙。告诉观众:她也曾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丈夫辜负的不仅是自己的妻子,更是昔日相爱的恋人。登船之后,他们养的狗察觉到不对,挣断绳子,跳进河里,游到船边,想要阻止他们。真是让人感叹:男人的忠诚还不如一条狗。我觉得,作为一个丈夫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财富、外表,是忠诚。所以,与之对比,妻子就太美了,不管是长相还是内心。女人最不想接受的东西的前三名,肯定有这一样:来自男人的忏悔。影片看完,感受之一:广大男同志应该来看看这部影片,让我这么一个有点女权主义倾向的女生来看,增加了向独身主义者进化的潜在可能。
  
作者杜橹橹

《日出》温暖时恰逢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日出》温暖时恰逢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日,恰逢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