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T省的八四、八五年》曾经的常识,如今的另类

影视台词 > 影评 > :《T省的八四、八五年》曾经的常识,如今的另类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T省的八四、八五年》曾经的常识,如今的另类的正文:

  下级党组织开会,对准备要起诉的陈歌说:“你虽然是在告总公司,但实际上你是在告党委啊!停止你们的合同,撤销你的职务是我们党委做出的决议。你作为一个党员企图推翻一个党组织的决议,你这样下是非常危险的。你不要想得太天真了!人民法院是不会支持你的。在中国绝对不会有这种事情!”可事实上呢?陈歌要告的原本就是T省机械总公司党委,更何况早就人忠告过他,你不能告你的党!你只能告下面的实体——国企“公司”。当年,也就是1984年的党组织为了说服这个“激进改革派”,还宣读了《党章》,他们告诉陈歌,你作为一个党员,你的第一任务是服从领导。地方服从中央,这才是体制要求你做的事。关于陈歌的事,他们内部居然还发扬了民主,投票表决。并对他说,党是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才对你说这一番话的,你只要撤诉,你还是一个好同志嘛!陈歌犹豫了,但最后他还是坚定地说出:“我只能坚持我作为一个公民的正常权力!”——这,就是一个80年代中国人的精气神!此时此刻,外面已经沸沸扬扬,所有媒体(竟然头一个是新华社记者、中国青年报等)一起蜂拥而上,把陈歌作为热点新闻要采访他,大家只有一个呼声: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进中国的法制进步!依法治国。想必我说到这。大家都应该清楚这是一部多么伟大的电影了吧!也只有杨延晋敢拍,全篇没有音乐、没有氛围、没有特技,就是靠人物对白,以及实验性的新闻纪实手法拍摄完成,它如此真实地描述了党与法的矛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艰难。改革尚在进行时在真改革与假改革的对立下,当年的百姓骨头很硬,并非如今天的百姓,他们不是唯恐避之不急而是直接迎难而上。他们怀着强烈的历史使命,让我看到了1989年发生的事绝非偶然……
  
  再看看今日中国,喉舌又开始把“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归入伪命题,人民的心声被无视。历史不仅没有进步,它还在开倒车。无聊的人们又开始重复讨论过已经讨论过很多遍的问题。陈歌,他有什么罪呢?他无非是带着工人一起致富,把自己的厂搞得有声有色,净盈利400多万,于是“先富带动后富”,再承包已经严重亏损的“一厂”。在法庭上,他对审判长说得很明白:我就是要实现厂长责任制,改变党委领导一切的局面。让内行领导内行,把职工的福利与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于是总公司党委不满了,总公司养这么多人,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们拿那么多工资。在羡慕嫉妒恨的阴暗心理的作祟下一顶政治大帽子就扣了上来,你!陈歌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按照党棍们的理论这个社会所创造的所有价值都是国家的,国家的就是党的,在党的意识形态下不能搞物质刺激,要坚持“信仰”,反对个人主义。你能力强,你为社会创造财富,你就是搞资本主义,你就是忘记了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然后,陈歌拿出《宪法》反驳道: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宪法的精神!你们要尊重法律。我拿得多,这就是我干得好应得的部分。革命的目的是为什么?难道不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吗?我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我有什么错呢?!恼羞成怒的对面,马上在政治上对他上纲上线。进而说出给职工涨10块钱津贴是社会主义,涨100就是资本主义的论断。这一段精彩的法庭辩论实际预言了胡、赵两位真改革者在党内被架空的原因。对老百姓来说,这个僵尸化的体制发展到今天与土匪抢劫已无任何区别。诸如通过合理的市场竞争,民间资本把打车软件,电视盒这些新兴经济增长点搞上后,政府一看效益不错。它就一定要以行政的名义插手,打着“规范市场”的旗帜杀鸡取卵!曾成杰为什么一定得死?吴英又为什么被终身监禁,改革改到最后肥的究竟是谁?《纽约时报》近期的那一篇分析王健林的文章我想说得非常到位,背后垄断国民经济的“家族们”没有一个来自于底层老百姓的个人奋斗!80年代还在夹缝中养大的蛆,到了90年代至今已成了国之大患……
  
  改开初期给了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很大的空间,所以你总能听见有导演在说大实话。象杨延晋的电影几乎每一部都“活在真实中”,每一部都在呼唤实事求是。因此进入90年代,政府最终搞死了这一类文艺创作活动。原教旨者全面控制审查,不要说电影中陈歌在厂内开除领导亲戚的事不会发生,就是领导例行在法庭上出席都不可能。审判长更不会在法庭上当着被告人的面,质问同时在场的党委书记:某某法第几条,你作为领导你自己又知不知道呢?请立刻背诵一遍!然后,这位领导羞愧地低下头——作为80后才出生的人这个画面宛如“神迹”!一个审判长竟能用法理把一帮高高在上党棍的荒唐逻辑驳得哑口无言。刹那间我终于明白了积极反对搞司法之独立的原因,更明白了为什么在柴静的那部纪录片中,她反复地要提醒大家《大气污染防治法》从制定之日到今天,使用率一直是“零”!有法不依,光有执法必严,痛苦的只能是老百姓。如今已五毒俱全的既得利益者已然学会了“依法治民”,专权弄法。乃至于整个社会不能再靠讲理实现合法的公民权益。摆在公民的前面有两个口袋罪:煽动颠覆与寻衅滋事。进而把中国社会又拉回到改开之前的状态,民主没有因改革成为常态,随便剥夺一个人说话的权力反倒成了常态。政府观草木如尖兵,害怕到就好像你只要一开口,他们就会瞬间灭亡似的……
  
  《T省的八四、八五年》这部电影摆在今天看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原本可以成为21世纪中国人不用再回忆的常识,却在今天成了一种另类。想象它当初在全国公映时,无疑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改革的希望,这也是相当一大部分学生们在1989年选择走改良道路的原因。但《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终究彻底粉碎了他们的全部幻想,当权者也失了触手可及的民心。随着“秋后算账”的愈演愈烈,不仅体制改革成了泡影,被高压与恐怖驯服民众也不再有当面直言政府的信心,80年代中国人潮气蓬勃的面貌到此结束。更要命的是今天新闻工作者做的东西不再是新闻,他们只做“政治正确”!时过境迁,我不知道别人重温这部电影时会是什么感觉。我只能说我的感觉是:改革已死。当改良的道路被钢筋水泥封死后接下会发生什么?让历史回答吧……
作者Claudia

《T省的八四、八五年》曾经的常识,如今的另类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T省的八四、八五年》曾经的常识,如今的另类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T,另类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