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朗读者》书和电影为素材解读

影视台词 > 影评 > :《朗读者》书和电影为素材解读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朗读者》书和电影为素材解读的正文:

  《朗读者》作者:[德]本哈德.施林克 钱定平译
  改编电影《生死朗读》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主演过《泰坦尼克号》多次获奥斯卡提名)
  
  配合着书看电影,享受很是不错,最好先读书,可以看见全貌,加上电影的形象化就把内容历历在目了。只看电影,因为一些剪辑与处理没有书丰富和想象力空间大。电影也添加上了一些朗读的内容,很配画面。
  《朗读者》对那段惨绝人寰的往事的观点非常的独特:它不再关注那些惨无人道的罪行,也没有惨烈的画面作为刺激,而是全心全意把焦点放在了普通人身上,通过他们的转变来折射出那段罪恶的往事。
  书一共有三部分,15岁的米夏和比他大十几岁的汉娜身上发生的故事。概括的说施林克描述了一个爱与性,接着是爱的背叛和爱之死的故事。
  书中几个印象很深引起想象的场景:
  场景一:隆冬时节,大雪纷飞,衣服单薄的犹太犯,裹脚布是破布碎纸,像被驱赶的牲口,被迫着奔跑。
  场景二:教堂,燃烧的塔顶,砸向人群,妇女被烧死,尖叫,燃烧,一对母女躲在了桌子下。
  场景三:米夏和集中营途中遇到的司机对话(P143-P144)
  场景四:米夏参观集中营
  场景五:米夏在汉娜死后她的牢房所见
  场景六:米夏和幸存者中的女儿,在美国他们见面了,把汉娜留的支票和一个装零钱的茶叶罐给她,他们之间的对话。留有很多思考的空间。
  场景七:汉娜在法庭上
  有很多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和感动,就情节来说汉娜在监狱学会读书写字,帮助别人,监狱牢房的场景描写可以反映出很多东西,把米夏录制的朗读磁带借给盲人协会等,比较迷惑的是为什么后来就不注意保养,暴饮,几乎隐居了,只能在下次读时找答案了。还有就是她为什么对是文盲那么在乎?(因为自卑?)宁愿多做那么些年牢(别人四年三个月而其终身监禁)?而又为何最后要上吊?隐约有些想法,思考还要继续!
  而这几部分之间,汉娜体味的描写与变化确实是起到一种连接和比较,可见手笔之老道。
  曹文轩在作序时说到,“阅读这样的作品,容不得有半点的轻浮的联想,而阅读之后就只有一番肃然起敬。”作品是庄重,严肃的。是引起很多思考的文学作品。
  评论家认为,战后德国人之间无可救药的关系象征实际上继续隐藏的纳粹时代,15岁的米夏爱上具有双重秘密(是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和她是个文盲)的有轨电车售票员汉娜,学生象征了无辜的新一代,他们与父母在感情上不可分离,父母身上太多故事,“人们也许知道这些故事,却并不愿意知道这些故事,与其回忆他们不如忘记他们”(海涅语)。文中P161描写两代人之间的冲突,“父辈们或直接犯下了纳粹罪行,或者对罪行袖手旁观,或者碰到犯罪视而不见,要不就是在1945年之后还容忍罪犯,接受罪犯。试问,这样的父辈还能对子女说什么呢?另一方面,有些子女觉得无法谴责父辈,或者不愿意加以谴责。那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如何对待纳粹历史就不能再说是代沟造成的,它本身就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电影中人们在最后一天审判时喊叫着“纳粹婊子”,里面坐的人中又有多少其实在当时对罪行袖手旁观,或者碰到犯罪视而不见?不仅仅是“战犯”需要忏悔,整个社会都要反思,吸取父辈的教训,世界已经在也受不起这样的折腾。阿尔多诺那句“奥斯维辛之后没有诗”在耳边振聋发聩。)
  施林克也说这可以当做“伟大的,需要细心呵护的爱情故事,有意把它隐藏在一个历史寓言里,越是半遮半掩,越是光彩异人”。
  这里其实是兼而有之的,怎么解读是读者自己决定吧。
  在说一段施林克原话“通过汉娜和米夏,我想表现的是,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了建设和维护他的人身上打上烙印,如何给世界和战后一代留下印记,他有造成了什么样的罪恶感。如今,罪责感一代代在变轻。今天年轻一代所思考的是,第三帝国当时给犹太人和他们的邻居、吉普赛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同性恋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和伤害,应该如何以尊重和得体的态度面对受害者的后代等等。但如今的年轻人不再背负罪恶感,这也是对的”。
  我把这本书更看做是一本对纳粹行为反思的文本,但是一种新的视角。文中有一段话“今天,关于集中营有那么多书籍和电影,集中营成了我们的集体想象,补全了我们的日常世界图景。特别是《辛德勒的名单》等放映以来,想象力开始活起来,不仅限于纪实,而且添增色彩。从前,想象只是静态的,集中营中令人发指的罪恶似乎不适应于生动活泼的想象力。从盟军拍摄的照片和囚犯们撰写的资料中,可以联想到一些情景,而这些情景却往往会起反作用,把人们的想象力束缚起来,逐渐使之僵化老套。”作者提出“用事实来驱逐想象的陈词滥调”,他到集中营亲自看过。这里面的思想很是深刻,是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当大量的接触这些事实时,人可能会麻木了,麻木也对,只有这样,才能回到现实之中,也才能继续生活下。(张纯如抑郁自杀即是一例,在南京大屠杀里再谈。)
  德国对于纳粹的反思确实做的不错,总理下跪,一直让人印象深刻。学生运动中对于纳粹的反思也是有作用的,新的一代意识到,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但也不需要过多啊罪恶感,有这种态度,就足以使人感动。
  “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卡夫卡),这本书是这么一把“斧子”让人思考很多,看看这本书,书后面提出许多问题都很值得思考。例如:
  1、米夏认为汉娜同情那些她选择来为她朗读的犯人,希望她们生命的最后岁月因此变得可以忍受一些,你同意他的判断吗?还是认为汉娜是残暴施虐的?
  2、米夏所经历的对汉娜的审判怎样影响了他对历史和法律的看法?
  3、米夏是不是汉娜的另一个牺牲品,是汉娜的另一次纳粹行为?
  我最感兴趣问题是米夏和他的哲学家父亲讨论过的,他知道汉娜是个文盲,有没有必要告诉法官,这样可以减少她的罪行。这是一个有关尊严和自由的话题,父亲说“对大人来说,我觉看不出任何理由,可以代替别人做决定,而推翻别人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做法。”下面的解决方案比较不错“一个人已知如何做能给别人有好处,但此人却闭目塞听,不闻不问,此时,为人者就必须极力促使他睁开眼睛,竖起耳朵,正视现实。最后决定当由其本人来做,但其他人必须向他说明利害,而且直接与其本人谈,而非与其背后的人讲。”然而,他忽略了可能没法和本人谈,像书里的情景,那么怎么办,告诉法官?这很值得思考!问题是为什么米夏不和她谈?在电影里在进探访室时为什么又折回了?
  所以又有后面的问题:
  4、米夏该不该谴责自己的父亲?(电影里谈论对象是教授,其实象征意义是一样的。)
  5、米夏是否是背叛?米夏为什么一直不肯哪怕写只言片语?
  确实有很多可以思考的问题,最后以一句话结尾,就是那句——
   人不因为曾做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
作者书蠹絮语

《朗读者》书和电影为素材解读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朗读者》书和电影为素材解读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朗,解读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