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美国往事》叙事结构分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美国往事》叙事结构分析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美国往事》叙事结构分析的正文:


   最近翻看男人必看等等经典系列。把很多经典片子都细细看了一遍,不经意间翻起起了这部《美国往事》。
  记得第一次看黑帮片的时候是毕业前两年,刚好看完了《教父》三部曲,才发现原来从中学时代一直有点抵触的黑帮片原来也可以这么好看。一时兴起,于是找了很多来看。
   一开场立马感受到了导演平和、不温不火的叙事方式。第一幕的人物,除了主角、出来就被直接秒掉的伊芙,烟管里的人包括几个杀手都是不精致的,缺乏美感的,也没有配什么特别的紧凑的音乐。
   结果当时就没有看下。
   第一次坐下来看到时候,是凌晨2点,随着主角慢慢而舒缓的看完,不知不觉已是天明。我没有注意电影时长,原来这竟是第一部看完的将近4个小时的电影。然而它是那样的美,却又那样真实,不停地散发着一种凄婉的淡淡的忧伤。当电影结束,我仍久久地端坐着,没有关闭播放器。

   影片的叙事结构:
   影片采用了双时间线、现在和过时空穿插的叙事模式,穿插的媒介就是主角的回忆,给人一种时光回转、恍如隔世而、昨日重现的真实之感,感慨人世沧桑之余让人唏嘘不已。正如影片配用披头士的音乐《Yesterday》。
  影片第一幕在《God bless America》中开始了一个匪警追杀黑帮成员场景,主角”面条”逃脱之后,从火车站招贴画的那道门。随着《Yeserday》的美丽而忧伤的音乐想起,镜头转回时的”面条”已是白发苍苍。一晃之间,35年已经过了。
   招贴画的内容已经从《科尼岛》变成了《爱》。
   杂货店还是那个杂货店。
  而车站售票员已经从一个胡子花白大叔变成了一个青涩的小伙。
  随着主角开始逐渐追查35年前事情的真相,不断地回忆,从最初的后仓黛博拉跳舞的那段开始回忆,昨日一一重现。
  随着真相的逐渐浮出水面,”面条”见到了三十多年未见的爱人黛博拉,甚至已经死了的麦大马克西。从黛博拉的儿子身上,从百利部长的口中,”面条”明白了,也还原了影片开头的35年前的那个匪警匪追杀场面的真相。
  百利最终选择了用垃圾车来粉碎自己的尸体。
  在《God bless Amerca》的音乐声中,一波年轻的发家的混的如日中天的歌着喊着,欢声笑着,手中挥舞这酒瓶。一名女子大醉之中向”面条”丢来了酒瓶,犹如老一代黑帮人丢入新黑帮人手中的接力棒。”面条”护送着他们远。恍惚之中,”面条”回忆又回到了35年前的那个中国烟管,在罂粟的催眠和释放作用下,隔着纱帐,我们看到了”面条”脸上露出了奇怪的欢乐笑容,如果细看这个笑容,我们放佛看到了少年时代曾经欢乐无比的帮派五人组的脸在““面条””脸上的整合在一起了,也就是说,在那一刻,在”面条”的世界里,他们五人还是那样快乐地活着。
  影片的就此落幕。
  
  
   如此舒缓平和,影片极少用任何大急促的升降调作为背景音乐————除了臭虫追杀五人小组时用了改地急促的音乐。除了开头长时间的令人焦躁不安纠缠灵魂的电话铃声。
  
  —————————————————————————————————————
  演员的选取
  影片中涉及关键的人物众多。与国内各种小时候多镜头就是主角的草草选人的方式不同,影片中的演员无论从长相还是性格,说话的声调都是精心挑选的,符合一个饱经风霜阅人无数的人的审美和判断,你甚至可以一眼看出长得后的谁是谁。
   —————————————————————————————————————
  
  梦如此美丽,现实如此残酷————”面条”和黛博拉的爱情
  
   我们可以从导演给人物的镜头和光线以及人物的着装来理解”面条”和黛博拉的爱情
  导演呈现给观众的视线就是他想想表达的,其实也是从”面条”的视角来对这份爱情的理解。
  车站宣传招贴画,说明着这些年来,”面条”对与黛博拉的爱,从未改变,即便她曾对他如此的冷酷无情。
  当他走的时候,对着招贴宣传画上的一排女性人物伫立良久,也许心里在想,出狱这么久,他从未看过她的一场演出,也许内心充满欠歉吧。
  当他再次回来的时候,招贴画变成了是一个大大的苹果,这个苹果不仅仅是指纽约,而且在他们初次约会的时候,后仓的平台上摆的就是苹果。上面一个大大的“love”也证实了导演想要表达的这一主题。(他对几个兄弟的爱也从未改变。)
  “面条”坐在厕所里偷偷阅读的那本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镜头对封面和扉页给过特写),首先是导演对杰克伦敦的致敬。
  杰克伦敦作为受海明威————美国精神丰碑————影响下的一个小说家,他的作品主要表达的当然也是美国人民推崇敬仰并努力践行的自由的美国精神。
   抓住了这部作品,那么他们的爱情以及整个故事就非常好理解。
  从某种程度来说,”面条”是另一个时代的“马丁.伊登”,男女主角的家庭出身是如此的相似。片中仅仅莫胖、黛博拉的父亲和马克西的母亲有所出场。帮派六人组其他人的家庭仅仅是”面条”的一句:“他们常常争吵”就做了交代。
  贫穷的家庭,让四人小队连学也上不起,衣衫破烂肮脏,整天只能在街上打溜。而作为中产阶级代表家庭出身的黛博拉和莫小胖,有着干净整洁的衣着,健康的美丽带卷的光鲜头发。
  无论每个时刻,导演给得最美丽时刻的黛博拉的印象都是以柔美充足的光线下的特写,线条是饱满而温暖的,眼睛是闪亮晶莹透彻,眼神是温柔的:黛博拉成年后的带花帽的照片,后仓里起舞女孩回望的脸。《马丁.伊登》插画里随镜头不断拉近的黑衣女子————黛博拉逾越节盛装的影像投射,逾越节后仓少男少女静静地互相凝视的脸庞,酒店柔美侧光下微笑的她的脸。即便是在”面条”尚未完全知道真相,对她的爱还未破灭的情况下。给墙上的埃及艳后的画像仍是一个美丽的特写————这些都是”面条”心中对于忠爱的女人黛博拉的完美印象。在这些镜头中,黛博拉不时地微笑,那样的迷人。
  作为一个严格的犹太教义家庭出生的女子,每次出场,黛博拉的装束,无论色彩还是服装风格都体现着她内心的变化。
  后仓起舞:
  简单大方的淡淡的纯色系,在胡乱堆放的面粉堆中的一块空台上,面粉在空中飞舞使得场景如梦似真,她如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烟火的仙子,翩翩起舞,用似鄙视又略带挑衅的眼光时不时地回望偷看她的”面条”。当莫小胖说客人太多要她来帮忙的时候,她拒绝了————这段场景暗示了她会把自己的舞蹈和学业看到至高无上,只有通过它们往上的人生道路上的东西才是高端的,才是她看得起的。这也是她看不起少年”面条”的重要原因。
  街头:
  精致花格纹的麻色系,当放在街市中央,好几秒钟甚至都没有找到她,暗示了她跟来往的行人一样,实际是个很现实的女孩。
  后仓幽会:
  精致大方的黑色系犹太节日礼服,和《马丁.伊登》的插画相呼应。她读《雅歌》的姿态俨然一个大祭司————在那种严格的犹太教义教育下成长的女孩,她用手拨开了身边的苹果,希望”面条”能够和自己并排坐在一起祷告,体现了她对自己理想伴侣的要求————能够和她“体面”地并排站在一起。而”面条”,却选择了一个最能正面欣赏她美好的位置。这 也是他认为能够平等地欣赏她的位置。
  (导演表现美的能力实在太强啊,这一幕,我放了好多次,每一次,都想亲吻一个这样的女子。)
  出狱酒店相会:
  黛博拉换上了透背装,黑底白话群,仍然已经成年略懂社会的她显然已经不再看不起”面条”。两人相似一笑,充满好感。试探并表白着对对方的心意。最令人唏嘘的一段。这一段也预示着”面条”的一切会毁在马克西的手中。
  最后一次约会:
  还是大方的亮色纯色系,甚至已经换上了性感的露胸装,吊带袜。但是此时她的眼神一直是冰冷的,尽管期间有过几次笑容————女心似铁。所以善于调情的”面条”也没有找到机会跟他温存,黛博拉给他说的话给他泼了一头冷水,顿时充满绝望。
  
  黛博拉的声音和目光。仅仅是在幽会的时候,在她被拽住了头发叫着“放手”的时候,甚至在被强暴哀求的时候,黛博拉的声音才是充满女性魅力的。在街头,小黛博拉的语气都死刻薄尖酸冷漠的。成年的黛博拉声音低浑之中带着一点诱惑,像她阴沉不定的性格,更多的时不时地冰冷,如同她的目光。共舞的时候,”面条”靠着她的面颊,也许,那都是冰冷的吧。
  
  底层往上奋斗的道路有多种,无论何种,都是充满艰辛。马丁选择了写作,““面条””选择了帮派。
  
  “面条”跟黛博拉说的那一句:“这不是我可以选择的。”我不知道你是否会理解,一个底层的没人提携的男人孩提时代的只能靠自己的奋斗史。而黛博拉不依不饶的那句“这就是你的选择!”从笑容变为冷漠无情,暗示了他们后面关系的破裂。
  
  “面条”为什么强暴了女主角。
  只要有点阅历,包括女性广众,只要有点阅历,相信都会理解包容。作为一个有点经历的男人,那就更容易理解了。
  十二年的铁窗生涯,是贫乏、煎熬、痛苦而难过的。
  正如”面条”跟黛博拉表白的那样。唯一支撑他挺过来的两样东西:一个是小多米尼克的那句:“我跌倒了”。另一样是对黛博拉的爱。
  尤其是在后仓女主对他朗诵《旧约》(犹太教徒的经本只有旧约不是全书《圣经》)《雅歌》然后接吻的情形————为了这个,”面条”那天放弃了他的本行,选择要和黛博拉在一起。
  然而当他发现她要离开她之后,一脸的绝望,失落,乃至暗藏心地的即将爆发的愤怒。
  这无助的忧伤那一刻勾起了黛博拉的温柔,于是她亲吻安抚她,悲伤的”面条”在亲吻中燃起了情欲,无法自持,加上愤怒,于是强暴了她。
  黛博拉的强烈抗拒仅仅因为,那时候她还是个处女,一个尚未经人事的女孩,在她冰冷地决定自己的将来与”面条”无关的时候,在她看来,自己的贞洁也不该给予”面条”(想想,如果她不是处女,那么她反抗地不会那么激烈。于是她近乎绝望的哀求哭喊保留她的贞洁(那一刻我觉得好冷)可是能征善战的”面条”照样硬得很,只是状态不是太好。他近乎发疯的撕扯她的衣服,亲吻爱抚她的如饱满的葡萄的乳房,只是想拥有这即将永远失的再也无法拥有的爱人)—————说老实话,在黛博拉和马克西面前,他选错了很多次。唯有这一次,即便没什么效力,他做对了。
  即使强暴了黛博拉,”面条”的内心也是绝望的、愤怒的、悲伤的,每天在烟管醉生梦死。即便是嗑药嗑到都认不出兄弟来了,嘴里哭喊的也是她的名字。
  好莱坞有“红沙发”的背景故事,三十多年后已沦为他人情妇的黛博拉,其实心里会感谢”面条”当初以极端的方式占有了她。即便那时她极不情愿,极力反抗。回头看来,那也是美丽的。就像当年他躲在厕所里偷看她跳舞一样。
  舞会中她对”面条”痴痴的凝望证明了这一切。只是一切已经太了。”面条”再也不会爱她了,甚至都没有多看她一眼。
  导演和男主对女主角的态度和马丁的故事相呼应。
  黛博拉就如那《罂粟》一样,极致的美丽惊艳,难以触摸,当能够触到的时候,却让“面条”上瘾,欲罢不能,让他慢慢地中毒。
  
   马克西的奋斗——————黑帮的暗黑权斗史。
  也许马克西在死前该学希特勒写一部《我的奋斗》,冷酷,无情,利用一切可以任何利用的人和事拼命的往上爬,甚至包括友情,血缘关系叫————”面条”uncle,。马克西要”面条”杀死自己无非是政客间完成利益交换之后的另外一种算计,在必死的结局让自己内心得到救赎————纯粹是为了自己。
  我甚至怀疑马克西这种人根本就不会有悔意,他跟老”面条”说的那些话,根本就是在秀他的所有:他拿走了他的兄弟,拿走了他的钱,甚至夺走他心爱的女人,让他因为害死了自己而惭愧了三十多年。即便知道自己要死了————也仍然也要秀一把:你看,我当初的选择多么正确,我究竟还是做到了。
  “面条”看穿了他,所以根本没有理会他。在他的心里,原来的马克西已经死了。”面条”无需对之愧疚,如果要愧疚,也只是死的其他兄弟而愧疚。
  如果说黛博拉无情无知,那么马克西就是个丧心病狂,几近变态。黛博拉再冷酷,尚存一丝人性。当发现现实如此残酷的黛博拉,再看到”面条”心中尚存一丝温煦。马克西却对“面条”毫无情谊可言。如果有机器可以直通天堂,这种人就会爬上天堂杀死上帝。
  
  马克西刚一搬过来,政客本能、眼尖心细的他就发现并且喜欢上了一身侠气、忠于朋友并具有领袖气质的”面条”,并且看中了这个团伙——这个团队。也许是出于捉弄,他抢走了他们本来打算抢劫的醉汉的一个银表————这一个场景也预示着以后他会夺走他们的一切。
  由始至终,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始终是”面条”。不仅仅因为他是草创元老,还因为他强烈的个人魅力,仗义,敢爱敢恨,为了情谊勇于出手。他爱大家,大家也爱他,马克西也爱他。甚至包括后面加入的莫胖。在老”面条”对着黛博拉的照片自嘲自讽的时候,问他说:“你押宝在谁上了。”“我把一切都押给了你。”撮合妹妹、誓死追随、甚至被打得要死也不轻易供出。
  马克西作为团队的智囊、领袖以及重要决策者。实际上所有重要行动都必须要看”面条”表态和行动的。
  一直都是”面条”,帮会最好的决定一直都是”面条”给的,”面条”是能把帮会带往好的方向的力量。
  甚至连自立门户和匪警摆脱“臭虫”是”面条”斩钉截铁敲成的。
  
  帮会的第一桶金,有马克西伶牙俐齿的推销,但硬件仍靠的是”面条”的发明。
  扫清帮派发展的第一个最大障碍、第一个竞争对手的,是”面条”,并因此坐了十二年牢。
  帮会创始基金的比率定为每次收成的50%,钥匙交给莫胖,人到齐了再拿。而实际上,这些行动都可以看出”面条”当时是有疑虑的————这份没有人署名的协议其可靠程度并不是可靠的。但最后,”面条”还是同意了。
  正如自己的名字所包含的影响意义一样,初尝成功果实的马克西自大又得意洋洋地跟一脸焦急地”面条”说:没有我你怎么办?
  然而”面条”如此多情重情。少年时代为了黛博拉他宁愿放弃在节日那天最利偷窃的机会。
  真正第一次出现分歧的时候正是”面条”出狱那天在酒店。”面条”爱情的唯一一次几乎有点转机,却被他毁掉了,彻底毁掉了。
  回来的第一天就为了和黛博拉重拾旧情————”面条”以调情地方式试探她:在一起好不好?麦大叫了几次就没听。
  作为一个野心家,他需要”面条”完全绝对的忠诚,完全地控制”面条”,控制这个团队。
  于是在这次谈的生意中,在没有告知”面条”,仅和派奇、公鸡眼说了的情况下,做掉了乔。
  面对”面条”的质疑,马克西的解释过于牵强。但同时他也因此而了解到了”面条”对自己的情谊。
  因此没有选择继续当黑手党的打手,而是理智地选择了当工会保镖,和工会合作了。
  但他深感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买那个教皇宝座,告诉”面条”“我正坐在这上面”,不仅因为他疯狂地迷恋权利,他更想宣告自己才是帮会的领袖,虽然他心里清楚这个帮会的真正领袖不是他。
  在马克西认为最好获取权利的机会出现的时候,帮会所有成员都不同意走政客路线。他们可以和政客交易,但他们不相信政客————这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美国主流价值观的东西:肯尼迪被刺杀,越战失败以后。臭骂政客,讽刺政府一直就是美国大众的主流声音。
  政客萨基告诉他想做大事,就得甩掉”面条”。
  “面条”刚出门以后,马克西就懊悔不已,他意识到这支团队的核心人物仍然是”面条”,没他的支持表态,帮会基金他没法动。于是立马追出来表示想要跟他度假。
  你以为心思缜密,老谋深算的马克西真的会SX到要抢联邦银行么————就连卡洛都知道那等同自杀。
  抢劫联邦银行仅仅是一个试探”面条”的举动。在得知禁酒令即将结束,思考帮会以后如何走向何方的时候,经验颇丰的”面条”想出了几个办法。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从《教父》系列我们可以得知,大概都是洗白投资生意之类的————如此走下,还是够他们以后风光的。然而马克西还未等”面条”开口,就打断了他,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抢联邦银行!”
  有人说这是他设计要杀害帮会份子。其实他的真实目的从上次开始一直都是借机想走上政坛,这需要动用帮会基金。只不过动用这笔钱需要”面条”为首的表态————明显大家都不同意。
  导演安排抢联邦银这个剧情行这里有两层用意:
  第一层、马克西的真实目的是希望”面条”顾念大家情谊和生命,劝他放弃抢联邦银行,于是迁就他支持他投身政坛。
  第二层,借马克西的真实目的讽刺政客肆意掠夺、挥霍公民财富。
  可惜神经大条、活在当下、享受时光的”面条”当时没有领会。
  于是恼羞成怒的马克西干脆顺水推舟,将错就错,利用卡洛,借警察之手除掉帮会其他人,拿走帮会基金。
  然后改姓更名走向既定之路,为了报复,甚至夺走”面条”曾最挚爱的黛博拉,尽管他非常讨厌她。
  马克西的疯狂最终让自己走向了覆灭。
   PS: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竞选之路里面就铺了黑帮大把大把的钱,也曾想动美联储的刀子。马克西只是一个未圆总统梦的另一个作死的野心家而已。
  
  
   美国精神和美国梦—————令人挚爱的”面条”
   “面条”甚至伊芙这样的普通人,才是真正的美国精神的象征。虽然他曾贫穷,衣衫褴褛,一无所有,下流,甚至偷窃,猥亵,但他仗义,关爱朋友、情人,风趣,幽默,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不拿兄弟的生命和前途满足自己的野心。这是真实的令人喜爱的美国精神的代表。
  相对那些道貌岸然的所谓成功、高高在上的政客————导演甚至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工人罢工期间埃罗警长龇牙咧嘴、矫作扭曲、令人作呕的丑态,不消美国观众,我想当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每一个正常的中国观众心里都默默地问候了他家人好几句。
  “面条”的塑造是丰满而迷人的。
  黑帮是美国发展史的不可缺少、不可否认的一部分。片子和开头的结尾《God bless Amerca》的寓意在于,即使作为底层的黑帮,正是由于”面条”和伊芙这样的人,美国才有希望,才受到上帝祝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
   PS:印在最大面钞的美国国父富兰克林的私徳也不怎么好,但是人人爱慕,人人敬仰,人人效仿。
  
  
  又被杀一次次的“臭虫”。
  即使在他的正传《巴格西》里面,最后他也是被枪打烂了,在《教父1》里面被杀了一次,在这里,他又英年早逝。
  ———————————————————————————————————————
   令人惋惜的即将来临的大师的陨落
  影片由瑟吉欧?莱昂执导,如此制作精良的影片,想必导演一生的才华、心血都花在了这上面,因此我担心导演会因此早逝。中国古代有画师作画太完美耗尽精血而死的故事。果然由于制片人的失误,将影片随意剪裁导致大量线索结构的缺失,该片票房惨败加上恶评如潮。
   让人扼腕。
  
  初次发帖,借鉴了很多好的帖子。肯定有不足之处。
  
作者黄埔笑笑生

《美国往事》叙事结构分析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美国往事》叙事结构分析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美,分析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