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无人区》最有诚意的借鉴

影视台词 > 影评 > :《无人区》最有诚意的借鉴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无人区》最有诚意的借鉴的正文:


  宁浩受盖里奇影响之深,对叙事结构有着执着的讲究,因此我对本片最期待的是他的剧情。这部片是让我有些意外的惊喜的,比如摄影、表演和配乐。这些表现都很用心。
  
  在摄影风格上,有科恩兄弟的影子,比如构图和光影色调。
  借鉴一向是宁浩的特点,但他不同于那些投机取巧的浮躁骗钱之徒,他能让借鉴的东西变成是自己的,在模仿的过程中进步。因为他打从心底欣赏那些大师,并作为一个学生想要习得大师的技艺。
  而那些不愿意练习不愿意努力,只想靠扒现成的东西敷衍了事的人的东西,观众看了也难受。这就是用心做事,和不用心做事的区别。
  
  徐峥一出场,画风和他们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感觉。
  一身西装革履,踏上昏黄的沙漠。
  他自恃清高,带着都市人普遍存在的贪婪,在吃饭时,坚持要鹰隼贩老大立刻给自己结尾款。这也体现了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也是他的不依不饶使自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虽有人批评他说教的味道,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不是这样的呢?
  你们说别人说教了,那你们看完后幡然醒悟了吗?没有吧!那你们有什么资格大言不惭。
  徐峥的不依不饶让鹰贩老大起了杀意。因为鹰隼在车里。
  在开车回的路上,与贩油商的破车过不又结了梁子,导致打火机被用了。
  这不知是自食其果还是值得庆幸,因为这样才没有错杀人不是吗?或者说,这梁子结的有没有意义,徐峥早晚是要死的,不结梁子就早死,结了梁子才使得他死的有意义。
  律师角色转变的一个对比,是在加油站的小房里,余男让律师救自己,律师不救。而结尾却为了余男选择了同归于尽。最终实现自我救赎。
  
  与贩油商超车的戏,很像希区柯克悬疑故事集第五季第十一集《霸道的司机》的剧情。
  众所周知宁浩有借鉴前人作品的喜好,不知这里是否也是。
  
  对于徐峥要车这个设定,这不但是导致他走向毁灭的原因,也是法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在我身边也发生过相同的事,朋友是检察院处长,擅长打官司,曾获得过全国最佳辩手,名气较大,我找他时,他正帮一人打官司,会经常约此人出来,逛街吃饭均是此人买单。他说:“你这厂子要陪几千万,很不好弄,但我有信心帮你搞定……你新买这车不错……”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用这几十万的车却能帮你赢回几千万,很合理吧,不吃亏吧。
  
  这些人的心态就是,没有我,你会很惨,既然我救了你,你就应该报答我,就像有些父母觉得生了孩子,孩子的命就是自己的一样。
  
  从开上红车上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高傲的律师一点点屈服的转变,也是一条自我救赎的路。
  当贩油老二将涂抹吐在他挡风玻璃上时,他很生气的要人家给他擦,可是贩油老大将尿尿在他车里后,他还是忍着内心的膈应坐进继续开,他坐在车里骂别人是人渣的时候,一点也意识不到自己和别人其实是一样的。
  
  鹰贩老大每次杀人都是拿车撞,最后死在车里也算死得其所。
  
  开车撞黄渤这里调度的很好,当律师看到有人后慌乱中急忙打方向盘,黄渤发现他不打算停车时也傻了,他看到车往左转了,于是立刻往右跑,谁知徐峥什么也看不见,胡乱打方向盘,又从左打向右,于是,两人相撞了。
  这个调度和细节处理很到位,包括剪辑节奏,每个镜头的长短配合的非常好。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点都会改变观众的感受。
  有多少商业片不注重这些情节点,拍的不合理也不在乎,也正是他们这样的创作心态让我们观影难受。
  
  还有徐峥第一次加完油,上路,找烧尸体的地方那里处理的很好,一个远景,只能看到车和环境,我们看到小车想上坡,发现上不,又倒回,下坡,用远景突出了车的渺小,车行驶的不确定,让观众感受到的是开车人的无助。上坡这条选择,很明显,谁都会觉得不合情理,可他却往山上开,这说明,他很慌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已经懵逼了。
  
  找打火机也是,细节很好,贴近我们的生活,找不到打火机就已经很气人了,这个时候车厢也和他作对,关不上,越想关,我们生活中也一样,这似乎是我们的本性,本能让我们抗争,现实却让我们妥协。
  他关不上箱就生气的用力摔车门,踢车,更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他的无助。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
  
  再说说配乐,其实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基本没注意到有配乐,第二遍看才发现配乐与情境结合的很好。记得有人说过配乐的高境界就是让观众意识不到音乐的存在,却又能让观众的情绪被其影响。无人区做到了
  
  。
  比如鼓点敲出了人心的忐忑,让观众随着鼓点开始不安起来。
  报复贩油二人后的配乐由单纯的鼓点转为轻松的弦乐,配合很好,让观众更好的体验律师此刻舒畅的心情。
  
  1小时11分30秒,导演借瘦子之口说出自己想要告诉观众的:“要不是你,他能放出来?”一个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故事。
  
  我不太清楚陶虹在剧中和余男什么关系,不过真心感叹陶虹的演技,全剧就徐峥夫妻俩演技最好,其他人,不予置评,黄渤也很卖力,只是那一口蹩脚的新疆普通话影响了他的发挥。
  陶虹演的舞蹈老师非常的形象,台词表演都具有极度真实的感觉,还有她本人的气质。也是她精湛的演技将观众拉回到现实中。舞蹈室的光也打得很好。好像一切都是一场梦,梦醒了,现实一片美好一般。
  
  再说说这部剧的问题吧。
  角色单薄,鹰贩老大这个人物很单薄,设定的问题不是很大,主要还在表演上,还有余男,余男的角色单薄的一塌糊涂,其他配角也一般,没什么特点。
  黄渤的表演是没话说的,只是那口方言太影响他的发挥了,他自己也觉得说的不顺口,这种不顺带到了表演上就是不自然。
  
  宁浩喜欢用方言这是一件好事,应该这样,但是,要不然就别用方言,既然用了就要说得像,演什么就要像什么对不对。
  作为一个新疆人,我听到演员们的那一口新疆普通话我就浑身不舒服,太不自然了,就感觉是小学生学汉字一样,不是说出来的台词,是念出来的。很生硬。既然决定用方言拍,就学好了,提前一段时间专门练好了,练像了再拍。不能太包容演员,拿多少钱就该干多少钱的事。
  
  其实台词是不错的,都是按着我们当地的说话习惯来的,比如:“不把你练成个球、卖钩子的、你咋这个样子嘛……”但是这些地方特色的语言从演员口中说出来就没了地方特色的味道。
  
  其实这个问题在宁浩的别的片子里也一样存在,比如《心花路放》,黄渤演的北京人,口音里一点北京人该有的味道都没有,你都是有北京户口的人,怎么样都该有那么点儿京腔吧?在北京生活的人一定很明白我在说什么。我在北京呆了半年的时候就已经不自觉的有点儿京腔了……还有周冬雨那一口蹩脚的四川方言简直让人难受。
  
  接下来科普一点儿所谓的新疆方言问题。
  新疆没有方言,新疆有两大类语言,一类是新疆普通话,一类是维吾尔族语。
  维语是相当与外语一般的语言,所以大多数的维族人学的汉语就相当于外国人说出来的汉语一样,拐来拐的腔调,说不准,而新疆普通话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为汉族人长时间和维族人打交道,维族人的汉语并没有因为经常和汉族人打交道而好起来,汉族人却因为经常听外语式汉语,普通话不好了,慢慢的说话也越来越像维族人说的汉语了。
  所以演员们最大的问题是不要像学方言一样学,要向学外国人讲普通话一样学,那就能出来感觉了。
  
  最后八卦一下,余男身材不好,好像没有腰,演技也不好,表演的很单薄,胸也不大,怎么上位的?是因为家境好吗?
作者爱电影的edith

《无人区》最有诚意的借鉴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无人区》最有诚意的借鉴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无,借鉴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