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道士下山》看王宝强小人物的成长梦

影视台词 > 影评 > :《道士下山》看王宝强小人物的成长梦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道士下山》看王宝强小人物的成长梦的正文:

  7月2日,由张艺谋执导、马特.达蒙、刘德华等主演的《长城》举行杀青发布会,两个小鲜肉鹿晗、王俊凯的粉丝们在会场周围热情满溢,为他们的偶像助阵助威;也是这一天,与张艺谋同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的陈凯歌的新作《道士下山》则开始点映,影片以天马行空的方式展示了一个普通小道士在下山后的各种经历及成长……而在影片里扮演道士何安下的,便是“小伙子”王宝强,他既非那种高富帅,也不是小鲜肉,更接近于日常生活里的那些“路人甲”,但他的成长历程与何安下有着一些的相似之处,这也使得他所扮演的何安下这个小人物,多了几许的可信度与共鸣。
  影片《道士下山》是根据徐皓峰的同名小说改编,只不过跟原着不同的是,影片版不仅是做了很多的删减浓缩,也将原着小说的何安下偷偷下山,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改为了因为客观因素而被师父安排下山自己谋生,这点改变看似简单但应该说更贴近于影片版所要表达的。对于原着来说,何安下的“偷偷下山”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所以他在小说里比较主动的做了一些事,从而成就了自己;但电影版的下山是被动的,所以,影片里的何安下则更多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带点消极的被卷入各种事件中,比如他发现了师娘的秘密后,他并没有告诉师父,而后来自责,如果告诉师父会不会结果有所不同;也所以,后半部分太极门的恩恩怨怨,何安下更多是一个旁观者(他在屋顶偷窥周心川与他的师父比武便是一个典型)。
  而曾经是少林俗家弟子的王宝强,就像是那个“下山”找口饭吃的何安下,不是那种高富帅,而是带着乡音看起来也有点傻乎乎的,这份傻劲也是当年被选为《盲井》、《天下无贼》的主演的主要原因吧。王宝强的那种“傻”气,正契合于初入世的、带着孩子气的大男孩的精神面貌(这点也得益于编导的改编。小说原着里何安下是少年时上山当道士的,但电影里改为他出生不久就被老道士收养而从未下山),随后,他在无意中听到师父与师娘行房事时的好奇、有意害了师娘后的悔恨等,也都被王宝强表现的十分真实可信,并为何安下这个人物赋予了更多的血肉,这也难怪,陈凯歌在自己的文章《对你说》里给予了王宝强很高的评价:“宝强——,你说‘过演戏入戏,这次演戏入骨’。一个何安下,让你演活了,这就是你杀青时落泪的缘故吧?看何安下看什么?就是一个真。你把你的真心给了何安下。有了一个‘真’字,做演员就什么都有了。我真怕你日后变成明星或艺人,答应自己,只做演员”。
  演员与明星之间的一个很大不同,就在于很多明星在成名后往往会拘泥于自己的个性形象,即使是不同类型的作品里也可能会有意无意的夹杂了过往的影子,所以,看刘德华的电影,即使是他扮演一个反派(如《门徒》)或者大胖子(如《瘦身男女》),很多人都会从人物的身上看到“刘德华”的影子,反而可能影响到这个影片里的角色。演员则是灵活多变的,也是可以多元化多面性的,所以你看罗伯特.德尼罗的《一九零零》、《出租车司机》、《教父2》更多是被角色所倾倒。王宝强也类似,他有意的放下了《人在囧途》的那种傻劲,而追求一种人物的内在心理及成长,又密切契合了何安下这个懵懵懂懂便下山、下山后经历很多而慢慢成长的小道士。
  《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经说过,“有时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为影片挑选演员。如果你挑选得当,影片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就算演员根本不听你的任何指令,你至少应该对他的表演负起一半的责任。是你从茫茫人海中,凭空跳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活一个小孩,将他们安放在你的电影画面中”。对于陈凯歌来说,王宝强无疑是何安下的不二人选,他的演技,又使得这个人物有血有肉,甚至让人共鸣;而对于王宝强来说,两人的合作则使得他的演技更是收放自如,既有夸张喜剧的一面,也有深情的内心情感的流露,相信在未来的演员之路上,他也能一步步的登上事业的巅峰。
作者阿木

  知悉陈大导演的《道士下山》是源于莫女神和张闰土的那首《一念之间》,古意盎然的词句导致我无条件的臣服,然后意淫着电影也应该是仙风道骨的意境之作,加上对陈凯歌多少有几分莫名的崇拜,于是诚意拳拳的直奔影院,然后"听"完了这一场关于人生的"悟道"。
  我一直认为在众多大导演中,陈凯歌是最有文艺情怀的一个,虽然导演这行个个都是装逼的狠角,且越往上走越是高逼格,但老陈一直都在想办法证明自己是个文艺逼,绝不苟同与老张的视觉逼,老王的深沉忧郁逼,只是这份情怀至今鲜有人读懂。
  在写这篇东西之前,我看了一些关于《道士下山》的评价,几乎清一色的齐喷老陈,并把此片定义为《无极2.0》。很多人还把陈凯歌的印象定义在《霸王别姬》之上,觉得非要那样的电影才算得上陈凯歌的大家之风,但《霸王别姬》是经历了多少时间的沉淀,如果现在拿这样一部片子排期,又有多少年轻人都够看得懂?其实,电影就是当下商业化的视觉产物,没必要纠结过。而好与不好更多时候也只是因人而异。
  老陈的部分镜头真心是我所喜爱的,就比如开篇的第一个镜头,用镜头中的镜头来展现场景之美,感觉甚妙。而他最喜欢用的手法就是用慢镜头分解推进万物的轮回和瞬时的变化,这也是我所爱的。并且在取景的镜头之中浓墨重彩,光影分明,既不像老张的过于宏大,也不像老王的单一而终,就这点来看,那些讽刺老陈的,确实有些过了。至少我认为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来说故事吧。我是没有读过徐皓峰的原着,所以也不需要评价改编如何,就单纯的从故事上来看,确诚如众多看家所言,整个故事主线太散,故事完整性严重匮乏,角色定位不鲜明,结尾处更是不知所云。单从此点来看,老陈这讲故事的功力确实太烂,比之后辈诸如宁浩所擅长的多线故事更是差距昭然。但有些故事却是真的需要捋一捋的。
  第一段故事:人生的开始
  很多网友吐槽说第一段故事除了志玲姐姐的叫床声让人心神激荡,颇为回味之外,根本没有存在的必然性。但老陈却花了大把的时间在这段故事上,为什么?有人说是商业,有人说是噱头,我的解读却是"人生的开始"。
  何安下从一无所知入世,怀揣着从小被灌输的道家理念,不懂情爱,不懂亲情,更不懂世间存在险恶,于是导演安排了另一个老道士老崔来迎接他人生的开始。老崔带来的是温暖和亲情,师娘的出现时情欲的点燃,道融的出现的恶的昭彰。最后师娘红杏出墙,老崔横遭惨死,道融霸妻占房,何安下用自己认为最应该的方式结束了这一切。
  何安下在寺院中入定七日,就仿佛一个孩子第一次做了错事的忏悔,而这种错的定义却来自于传统的枷锁对自己的束缚。究竟是对是错,也只有悟过方才明了。
  这段故事中有一段何安下站着葫芦上要教老崔"断欲"的法门,老崔笑着说以前学过忘了,然后告诉何安下:人生七十古来稀,总得有些值得的追求。然后何安下从葫芦上跌了下来,这一跌,打破的是从小建立的理念,这一跌,就再也站不回了。
  第二段故事:表里非如一
  虽然这个故事只是穿针引线引出后面的故事。但老陈想要表达的社会腹黑学却昭然若现。何安下见证了敦厚老实的赵心川和师傅彭乾坤的决斗,他看到了笑里藏刀的师傅背后暗算了敦厚老实的徒弟,他也听到了敦厚老实的徒弟那招厉害的武功竟是背地里偷学而来。于是何安下知道了,也许师傅心狠手辣,但徒弟也绝非真正的敦厚老实。所有的一切都不是表面看过那样简单。
  第三段故事:心中的恶念
  世上哪有真正的善恶?善人就没有恶念,恶人便没有善意吗?何安下和彭七子吃了有毒的鸡肉,恶念横生。于是我们听到了何安下说:想睡他师娘,想偷香火钱换酒喝。一个曾经心中无物的小道士接触红尘凡世之后,心底最深处的恶念被开启。其实俗世之人谁又是圣人,谁又没几分恶念呢?只是你是否真正的承认罢了。
  第四段故事:心病终须心药医
  有人说周西宇和查老板才是本剧的真正主角。周西宇的是个参透了人生的隐士,藏于庙宇之间,每日清净的扫地。彭乾吾寻仇,周西宇还书,二人之战,在我看来,一半是为了恩仇,一半却是为了高下。镜头回推,才知道二人此前的恩恩怨怨。当年的周西宇想必也是为了先行修好这猿击之术才逃离师门,直至经历生死而后幡悟。彭乾吾重伤归家寻药,藏药的抽屉一拉开赫然便是一把手枪,彭七子暗算周西宇,彭乾吾一句"打中了?"而后长吐一口大气,这是彭乾吾的心病。周西宇的心病呢?,他想还书于彭家却未果,想见之人至死也未见到。最后濒死之际,老和尚一句你心里真的没有见到吗?心病终须用心了。
  周西宇是隐士,他用自己的方式将所有的秘密都终结于己。
  第五段故事:沉默也是一种作恶
  我确实没有搞明白周西宇和查老板之间的关系。不过就在他一句"你知道我是他什么人吗?"然后屏幕中出现相拥滚草地那一段。我也终于觉得:好吧,你们是基友。
  查老板是再生之人,放荡过,落拓过;他有梦想,能在舞台上大展身手;他胆小当过逃兵,在战火纷飞中学得绝世武艺。查老板说"坏人猖獗,是因为好人沉默,沉默也是一种作恶。"这是查老板的人生观,于是他不惜得罪权贵,独战彭家。最后彭乾吾护子自尽,查老板枪挑汽车,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了本应遵循的秩序。
  
  《道士下山》的主线确实难以承载这完全可以独立成话的五个故事,所以串在一起显得散乱匮乏,但贯穿故事的未必是情节,也可以是"人生之道"。
  就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儿,从一无所知到渐知善恶,然后了解情爱之欢,这期间或许会有背叛离异,有悲怆失,也有行善作恶,会遇见很多人,经历许多事,直至学会伪装,用最伪善的一面来直面社会,不断的压抑着心中的恶念,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绝对的好人,甚至于放弃了心中的追求,压制了本来的梦想,附和这个社会。见惯了权贵当道,习惯了恶人横行,沉默愤怒却忍不出声。直至死,或许才会问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吗?
  我在想陈凯歌所想阐述的是否就是如此。《道士下山》仅仅只是一个故事。道士就是自己,下山就是入世,道士下山就如同人入凡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带来各式各样的遭遇和成长。有些人被同化,附着于社会;有些人依然保持着自己,艰难的存活。但人生终归是生而死之的大道轮回,谁也不能出逃。得到与失最终都将成幻影,只是在红尘这一遭,你参透了什么?你又悟道了什么?
  电影开篇第一节,何安下下山,罗隐师傅说:"一门之隔,两个世界。"就预示了这个故事绝不仅仅只是故事那样简单。
  
作者公子洋

《道士下山》看王宝强小人物的成长梦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道士下山》看王宝强小人物的成长梦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道,长梦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