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死亡诗社》及时行乐,让生命超越凡俗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死亡诗社》及时行乐,让生命超越凡俗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死亡诗社》及时行乐,让生命超越凡俗的正文:

  从凶手是谁开始说起。
     很少写影评,这次动手是因为看到某影评把Neil的死归咎于Keating先生并且痛斥该片导演技巧的拙劣与剧情的俗套,指责其价值观的肤浅和危险,然而自身的见解却矛盾而可笑。既然出发点是反驳某影评为凸显与众不同而发出的不实指控,我就从凶手是谁开始说起。
     话虽如此可是凶手是谁我很难明确地给出我的答案,但先肯定一点,凶手并不是批评该影片的人口中的Keating。我们先来看一下影片的背景,20世纪50年代,拍摄时间是1989年。我之前以为此片背景是英国,一直用利维斯精英主义的窘境和大众文学的兴起来理解片中青年的反抗,就是觉得过于牵强。但知道背景其实是美国后,才惊觉一切的合理。美国20世纪50年代是“沉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交替存在的时间段。50年代处于罗斯福新政末期,经济发展稳定、政治社会环境安定。那时的青年便是过于老成,生活循规蹈矩,没有领导欲,否定冒险倾向,外表安分缺乏进取心,内心却感到莫名的压抑。引用尹达对美国青年文化的考察,那便是“孤僻离群、微小谨慎,并且缺乏想象力”、“这代人似乎完全接受了上辈人的言行准则,甚至在一向以开放、活跃着称的大学里,也找不到锋芒毕露的人物”。而“垮掉的一代”普遍藐视父辈的道德、社会、价值观念,臭名远扬的“嬉皮士”也出于此。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影片中大多数学生都是“沉默的一代”的代表。就拿班长Todd来说,“孤僻离群、微小谨慎,并且缺乏想象力”这种形容是完全切合人物形象的。在这一片死寂的沉默中,Keating的到来唤醒了学生们心中“狂野的”、“无拘无束的叫喊”,那是一盏照亮漆黑之夜的光,引领着阔步前进的方向。
     没错,说到这里不难判断出我的倾向。我认为Keating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是积极的。我大费周章地指出这点正是因为这里便是对这部电影打一两颗星和四五颗星的分歧点,也是认为影片价值观危险与否的分歧点。判断Keating的言论是否正确,或者说其带来的影响是否正面,也就是从另一方面判断在Keating未来之前学生们的状态是否理想,退一步来说就是是否合适。
     根据某些言论,对于在传统保守的学校里全无热血冲劲的学生而言,让一丝不苟地做笔记的他们把书页撕掉是间接的庸俗、是用崇高到酸烂的主旨包装过的韩剧编剧手法。这样的Keating是可笑的,是腥膻的,是一只糊弄学生的纸老虎,而这种教育方法是危险的,是不可取的。而我认为真正不可取的是这种以现在的视觉自以为是地唱反调的做法。将目光放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更加注重个性化的主体表达,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泛滥。而正是在此时,青春启示电影在美国兴起,在我看来《死亡诗社》就在其中。所以我不认同里某些人的观点,把这部电影与Neil之死看作是“梦”或者与“梦”相联系,认为电影的基调是与Keating的偏好相契合的浪漫主义,正相反,它是现实主义。它借即使在80年代也很难掌握独立话语权的青少年之口呼喊出当时人们内心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对诗意的生活的向往。所以说,在当时,不论是原作者还是导演,对于五十年代学生对教条的反抗是持肯定赞美的态度的。而且正是五十年代,才更能体现这种反抗的力度和可贵之处。人们都沉默,你的枪声才更响亮;人们为自己辩护,你的愤怒才铿锵有力;人们都坐下,你站起来的身影才更加伟岸。Keating是打破池塘的石头,可这石头是砸碎枷锁的武器,而不是伤人的利器。有评论讽刺Neil在沉默中灭亡,这种言论才是让人想讽刺的,它从根本上曲解了鲁迅先生的话,望文生义,连刘和珍君都无言以对。事实上,这句话也很贴切,只是Neil是在沉默中爆发,而影片中以前的大家以及影片最后没站起来的大家选择的是在沉默中灭亡。在《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在爆发和灭亡中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是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却是暗示了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肯定的是后者。而我的态度亦是如此。正巧,刘和珍君的死亡与Neil的结局也想切合,只不过一个是为了民族的自由,另一个是为了个人的自由,而追求民族的自由是追求个人自由另一种形式的表现。
     回到我所说的分歧点上(不过似乎已经回不了%_<%),似乎很多人认为学生们之前的状态并不坏,甚至可以说是理想。影片中学生的压抑被理解为青春期自然的迷惘与反叛,因此他们的梦想与浪漫是多余甚至有害的。这样看来我所说的沉默中的灭亡就言过其实了。而事实上,这种看法就像某同学曲解鲁迅先生的散文一样曲解了电影的立意。这种曲解是用“以现在的视觉自以为是地唱反调的做法”,从电影中获取有利于自己言论的信息。自然在现在看来,这些学生是再理想不过了。成绩优异,是名牌大学准录取生,偏偏又容貌俊朗,吸烟、看裸照、上课做小动作但又学习刻苦,敢于表现,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动手能力强......简直是年轻人心目中完美学生的典范。可正是这些学生,为了所谓的浪漫在树洞里糟蹋好诗,为了演戏而自杀,本来吸烟这些小叛逆已经加够了魅力点了,干这些事情真是让人无法理解,一班熊孩子。说真的,要是这是一则新闻我也可能是这么想,甚至会更偏激,怀疑这个老师是不是什么邪教组织派来的。可是亲们,我们不能这样看电影啊!照你们这么想简爱就是伪文青、斯嘉丽是绿茶婊、阿甘是大傻逼了!!!就别拿“你们只是生理现象一切都是你们的春梦醒醒看看现实”来说事,我不信都快上大学的一帮人还集体中二病。这帮少年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是为了自己而活,典型的就是Neil了。若一个人不是为自己而活,那他还是一个独立的人吗?不是。那种人是傀儡,是奴隶,是机器人。他们自在?他们快活?你觉得羡慕?康德说过,“自由就是我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他们都是连自由都不能拥有的可怜虫!他们之前种种小动作,都是一种隐形的反抗,一种背着父母,背着老师却是反抗父母老师的反抗。显然,这种反抗是拯救不了日渐痛苦麻木的内心的。这时Keating出现了,他是激情,是灵感,是生活意义的象征。他说“Only in their dreams can men be truly free”,被禁锢的学生们于是乎找到了宣泄口,找到了一条可以通往自由的道路。他用野性让沉默发声,用浪漫拯救了苦闷和麻木,却没想到学生们自己,用这一浪漫,开启了新一轮的反抗,更壮大,也更有力。Keating的出现并不是将Neil推向死亡,而是阻止了学生们在沉默中灭亡。
     分歧的焦点背后是Neil之死。说到这里我想起以前在《安徽文学》上看到的一篇文章,题目忘记了,内容大概是是以Neil之死来探讨当今现代校园与家庭教育的走向以及个人心理的脆弱性。文章的论点和角度都不新鲜,文笔也不是特别出众,本来属于看过就忘的文章,偏偏我念念不忘。就因为当时一看文章开头就冷笑出来了,继而是生气。在我这种爱电影到了偏激程度的人来说,这篇文章简直是对电影的亵渎。你真的读懂电影了吗?窃以为对电影最大的尊重并不是超越电影而是读懂电影。超越电影是不对的。我并没有加上双引号,因为我在这里所说的“超越”包括了褒贬两义。
     举个例子,把Neil之死归咎于Keating的怂恿是贬,从Neil之死看出教育体系今后的方向是褒。这些“超越”在我看来都是对电影最大的亵渎,是某两星评论下一些同学所说“偷换概念”和“断章取义”,是增加对自己舆论的响应的一种最无耻的手段。
     Neil之死是悲剧也不是悲剧。人家说Neil之死是全剧的高潮,你们也跟着说,照你们的说法Neil之死只能是全剧的结尾。请不要举着“自杀不好自杀是最傻的”这样的大旗来看这部电影好吗,真不知道你们怎么将《红楼梦》看下的,吸烟还有害健康呢你们干嘛不批判一下电影中没有发现学生吸烟的老师和家长!Neil之死的悲剧并不是指个人的悲剧或是家庭的悲剧,而是理想与现实实力悬殊的象征,是理想在后工业时代单薄无力的悲哀。却也是激情,是诗意,是个人对自由的呼唤和最有力的声援,是自由永不屈服的嘶吼。这便呼应了电影主题,把反抗与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相关的关键词都在里面了,美、梦、诗、浪漫、自由、信念、平静的绝望、无畏的气势、生活的主宰、生命的精华......及时行乐,让生命超越凡俗,Neil做到了。其实撇开电影就现实生活来说,我们或许会赞同像Keating和Neil父亲所说的那样到毕业后你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就行了吗,干什么那么傻?演戏是Neil第一次想做的事,那是人生的里程碑,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所以Neil用everthing来描述。“太早认定’XX是我生命的追求‘只会带来不必要的冲撞,这不是理想,是理想病”,说出这种话的人是没有过这种体会的。在近二十年的浑浑噩噩中发现第一次真正想做的事,找到第一次真正爱的人,那感觉是无法言表的,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全部意义,灵感在头脑中不断迸发。而Neil父亲的行为是对Neil极富宗教色彩的信念的摧毁,Neil也因此走上了不归路。生存的信念没有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们指责找到人生信念追逐理想的Neil,指责赋予Neil找寻自己生活意义的勇气和智慧的Keating,为什么不放下唱反调的态度指责Neil的父亲呢。说实话,看到Neil对Todd说“我连一个角色都还没得到呢,我难得连自娱自乐都不行吗”,我真的觉得好可悲。如果身处这种环境,我如果不选择反抗,就会毅然选择死亡。就算我们不站在哲学啊人生啊这样的高度来看,暂时放下热烈的演员梦四到五年最后却实现理想梦想的演员有几个?
     及时行乐,影片中的学生们念叨着这句仿若魔咒的话。他们做到了。可是他们的大多数忽略了后面的那句“让生命超越凡俗”。我将影片中的学生分成三类。Todd和Neil是第一类。他们从Keating先生身上获取灵感,解放灵魂(以及培养基情),成为独立思考的个体。他们尊重Keating,像对待自己的人生导师。第二类以达顿为代表,把Keating当做反叛精神的象征,用对Keating的追随来对抗地狱学院的古板保守。第三类则是以Cameron为代表,“沉默的一代”最后还是坚守他们的沉默。值得一提的是,拍摄最后的场景时,导演本来是让Cameron站起来的,但是其扮演者认为Cameron保持沉默才更符合人物的性格,而导演也同意了这个看法。已经不被感动,已经耗尽激情,在利益权衡中快速老成,在压抑的沉默中灭亡,感谢导演的认同。虽然在告密前Cameron的形象也是死板的,但是我们确实可以看见他被感染过。而Neil之死对他的思想造成了冲击,他恐惧,于是渴望安逸,于是依赖安逸。不过作为一个青少年,我认为这是无可厚非的。这三类学生都受到了Keating的感染,春风化雨。
     美国90年代独立电影大放异彩,好莱坞鲜有创新,可是这部电影却如此受欢迎,以致流传至今。程序化怎么样,公式化怎么样,个性鲜明的美学特征我都没有那又怎么样,还是一样受欢迎啊!为什么呢?浪漫和激情,生命的灵感,观众的共鸣,有这些就足够了。像Keating教同学们品诗那一节,我曾经也是用与导言一样的方法来判定诗歌和电影的价值,后来才摒弃这种方法。我喜欢就是喜欢,诗歌韵律感再差,导演技巧再烂都好,只要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激发生命灵感的源泉,那就是值五星的作品。
     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几百字吧,其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什么。趁还没有删掉大家凑合着看吧
作者猫叔

《死亡诗社》及时行乐,让生命超越凡俗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死亡诗社》及时行乐,让生命超越凡俗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死,凡俗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