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英格丽褒曼》柔和之味,为己欲为

影视台词 > 影评 > :《英格丽褒曼》柔和之味,为己欲为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英格丽褒曼》柔和之味,为己欲为的正文:

  “如果我总是担心别人怎么说,我便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过好生活。”英格丽.褒曼如是说。一般人始终活在“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的怪圈。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或者换句话说,叫如何“选择”。褒曼一生做了几次选择,关乎事业或者爱情,每回都是潇洒利落,汪洋恣肆,她朝着喜欢的路途用自己的方式斩断羁绊,这就是银幕上生活里乐意人生的褒曼。
  
  瑞典导演斯迪格.比约克曼执导的纪录电影,以此致敬着名瑞典演员英格丽褒曼诞辰100周年。继68届戛纳电影节开幕片展映之后,今年上海电影节上持续大放异彩。观众面对荧幕再现的光影,无不感叹唏嘘。作为“现代、自由女性的化身”,褒曼既是好莱坞明星,也是新现实主义代表。电影对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的幽味之处有着动人的讲述。
  
  影片通过英格丽褒曼的日记回忆作为旁白导入,回顾了她的童年时光。无论是褒曼青葱时代的照片,还是穿插的家庭录像采访视频,以及朋友家人的第三者转述,无不贯彻了褒曼人生的价值信条——自由。纵观她的演艺生涯和她的婚姻家庭生活,对艺术的执拗和与家庭的背离,都让她与一位平凡女性背道而驰,自信傲然,恍惚迷人。
  
  美丽与哀愁并存
  褒曼两岁丧母,十二岁时父亲患癌世,忧郁孤独的童年遭遇在褒曼内心埋下一颗叛逆的种子。她不再向往舒适幸福的家庭生活,而是追逐丰沛的电影事业和自由的人生态度,由此确认出充足的自我存在感。然而褒曼并不是脆弱之人,她特立独行,无畏流言碎语,轰轰烈烈的爱情背后埋藏一个个情感炸弹和难称美满的婚姻生活
  
  褒曼的青春永驻,让观众看起来和女儿们的相处像是姐妹间的嬉戏,尽管女儿回忆母亲时脸上无限的倾慕和略微的伤感,明显觉得时间的裂痕造成了情感的疏离。褒曼演艺生涯中断的两年,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女儿伊莎贝拉,父母繁忙的拍摄工作致使罗西里尼的三个女儿时常待在孤零零的别墅里,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希望和父母长期生活,拥有父母的爱和悉心照顾。从影片展示的家庭录像来看,褒曼由心而生的笑容和与孩子相处时的愉快,充满关怀的书信交流和电话记录,让人不禁觉得这就是一位平凡而细腻的顾家母亲。
  
  片中有段女儿罗伯特的回忆说,褒曼是如此迷人,如此有趣,有趣到平凡的家庭对她来说渐显无趣。也许婚姻生活和家庭儿女,对褒曼来说依旧是一个无形的牢笼,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挡她向往自由的勇敢之心,她是如此魅力,引得外界要将她与平凡世界拉开。
  
  片中提及英格丽褒曼有过三次婚姻,分别为瑞典医生彼得-林德斯特罗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以及瑞典戏剧家拉斯-史密斯。离婚理由或是因为过严的管制和猜忌,或是因为长期分居、感情寡淡。爱情的不受束缚也给褒曼带来不小的创伤,包括演艺的停摆,以及67年生涯孤独终老的悲哀,但她便是如此任性可爱地肆意妄为,不做后悔的事,做事之后亦不后悔。
  
  银幕上的纯洁女神
  品艺术需要高水平,自然无需多言,品艺术不是牛饮,品电影不像喝水,品褒曼不能快速。纵观褒曼一生的电影作品,荧幕上的她,形象不乏激情、优雅和简单。细细揣度,她的身上有一种不同外表的傲慢、高贵和洒脱。尽管褒曼不上相,却绝对上镜。她是一个幸运儿,16岁出道,5年里拍了10部戏,处女作《寒夜情挑》令褒曼一炮而红,荧屏上褒曼灵动的面容犹如黑夜一道亮光照彻长空。
  
  不断要求拓宽戏路的褒曼踏上了好莱坞的红地毯。当时世界电影的中心迎来这样一位独具一格的瑞典小演员,褒曼是为好莱坞贡献的第二位国际影星,拥有端庄秀雅的容貌和迷人悦耳的声音,事实证明,褒曼的好莱坞之路比前辈葛丽泰嘉宝、费雯丽更为光彩。褒曼这样形容自己,我属于电影创造出来的世界,没了它就不能呼吸。
  
  褒曼的第一部好莱坞影片《化身博士》是她演戏的分水岭,电影里穿着的廉价便装,3年后交付给《煤气灯下》的女仆循环再用。尽管是个配角,但是发挥出色的褒曼说,我从来没有这么快活过,也从来没有这么投入过。
  
  纪录片中出现了《卡萨布兰卡》褒曼与鲍嘉在巴黎公寓从窗外看到德军即将进巴黎的一幕。凭着此片中惊人的美貌和非凡的演技,褒曼迅速成为好莱坞红星,还获得了奥斯卡小金人。“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褒曼忧伤而迷离的眼神成为影史的经典表情。
  
  褒曼在好莱坞引领一代风骚,她剪短发,短发就流行,她不化妆,化妆品销量就下降。 《战地钟声》中短卷卷发在美国风靡一时,成了世界妇女战时的标准发型——玛利亚发型。影片之后的日记回忆了她拍摄《贞德传》的经历和镜头,根据她回忆录所提,为演好《圣女贞德》,天赋异禀的褒曼翻遍了所有资料。有人说赫本的小短发是受了褒曼贞德的影响,其实贞德就是童花头发明最初的灵感来源。无论是外貌还是演技,褒曼都是一位难以预测的女演员,就像是夏布利葡萄酒,入口前永远猜不出它的味道。
  
  影片提及了褒曼与导演们的一些拍摄逸事,她是希区柯克最倾慕的女神,和希区柯克合作过《爱德华大夫》《美人计》《历劫佳人》三部影片,直到《历劫佳人》拍竣前,褒曼遇到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陷入爱河而怀孕,而后褒曼和罗西里尼双双抛弃各自家庭,两人也中止了合作。影片回顾了褒曼在《火山边缘之间》拍摄现场逸事,上火山下苦海,褒曼大胆选择爱情了意大利,而罗西里尼为她定做了本片,两人现实的私奔重叠了影片中的随夫回岛,终导致情感的崩裂。和导演的丑闻让褒曼被公众唾弃,被作为“不受欢迎的人”驱出美国, 在此之后也是褒曼电影事业最低靡的七年。
  
  从1955年和雷诺阿拍摄喜剧开始,褒曼开始用另一种视角看待拍电影,以《真假公主》一片再获小金人,最后是她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时隔8年重回美国的影像,百感交集,脸上却依旧是勇敢恣意,自信傲然,无悔逝的时光。重获成功的褒曼称,她最想合作的导演是伯格曼,机缘巧合她完成了心愿。然而拍摄过程非理想中的顺利,两人合作的《秋天奏鸣曲》中,因一场戏的分歧两人走出门外大吵起来,最后是褒曼说服了导演,回屋证明自己的表演方式是最贴合的。 晚年,她还凭《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最后,褒曼以果尔达梅厄夫人结束了她的电影生涯。
  
  美丽永无尾声
  英格丽.褒曼说过,健康的身体加上不好的记忆,会让我们活得更快乐。的确,世上的闲言闲语实在太多了,不值得让它们留在脑海中。纪录片最后的镜头是褒曼在瑞典的小岛上送别她的四个女儿,她坐在椅子上目送他们离开,像是母亲告别孩子,也像是她对自己的人生和演艺生涯告别。 为自己所欲为,不为自己所不欲为,这就是尘世的幸福。纪录片为我们展示了褒曼的一生,也是那个黑白年月的铄石流金。
  
  发表于《看电影》2015年7月下“文艺精赏”,转载请注明作者。

作者刘小黛

《英格丽褒曼》柔和之味,为己欲为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英格丽褒曼》柔和之味,为己欲为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英,欲为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