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烈日灼心》影评:进击的犯罪类型片

影视台词 > 影评 > :《烈日灼心》影评:进击的犯罪类型片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烈日灼心》影评:进击的犯罪类型片的正文:

  《烈日灼心》原本最大的悬念,几乎在电影过审的那一刻便荡然无存。
  
  你完全不用纠结几位犯罪嫌疑人最后是否会被绳之以法,又或者警察尹谷春是否会因为同情辛小丰而高抬贵手网开一面?这些问题在当下的国内广电审查语境下,答案基本上是不可撼动的铁线。稍微对这些背景有点了解的观众,估计一开始就会丢掉心底那丝不切实际的侥幸,从而避免对电影中的角色们做无必要的担忧。
  
  于是电影所营造的悬疑,就只剩下了七年前灭门惨案的真相,以及犀利神探尹谷春,究竟怎样洞悉一切,让“高悬的鞋子落下”。
  
  可贵的是,在如此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导演曹保平依然保持了电影的张力与节奏。紧张的气氛贯穿始终,剧情快速推进毫不拖沓,过程中一再抛出线索,又让新的角色不断搅入局面,扰乱和迷惑观众探寻真相的视线。甚至在不违背审查大原则的前提下,电影做了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高难度动作,一再把尺度探向红线。行善赎罪的“恶人”,混入警察队伍(虽然只是没有编织的协警)的嫌犯,画面炙热的男男之爱,正面直现的注射死刑(虽然有杜琪峰吃螃蟹在前),都在展示着制作者的勇气与努力,以致于在电影最后,观众们还看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反转。
  
  写实的气氛让电影更具有了烟火气,文艺气息浓重的海滨城市厦门在电影里脱胎换骨,湿热高温下的压抑与惶恐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几场磅礴雨戏,更是让电影的黑色特质展露无遗,甚至掩盖了字正腔圆的北方话音在环境中的突兀。在这样的情境里,每个角色的纠结和挣扎,都变得自然与合理。
  
  然而如同《白日焰火》,电影所主推的犯罪悬疑只是一个外壳,电影并没有细致的逻辑架构与丝丝入扣的案情推理,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到了人性挣扎与伦理亲情之中,这当然也符合曹保平学院派出身的特点。电影在努力营造一种写实感,却又在剧情的推进与角色的设置上背道而驰,灭门惨案,努力行善的赎罪者,爱上罪犯的警察妹妹,监听房客的房东,患上重病的孤儿,同性恋,台湾杀手,这些好像从都市频道17点社会新闻里跑出来的元素,全都满满当当地填充在一个故事里,太多刻意,太多猎奇,又太多巧合,最后再来上一场刺激的高楼对决,让电影在表演与拍摄上力求的写实努力一下抵消殆尽。
  
  丰富的元素倒是让几位演员有了充分施展的空间,段奕宏、邓超、郭涛,上海电影节的影帝“三黄蛋”,几人都背着明星光环,能够放下包袱用心出演,获奖也算名副其实。其中以段奕宏的角色最出彩,而邓超或许是近来在综艺节目与喜剧电影中的自我颠覆搞得有些过头,居然让人产生了演技飙升的惊喜。至于王珞丹所演的玛丽苏,或许角色在剧情推进上具有某种不可缺少的功能性,裸背镜头也为电影宣传提供了某种话题性,但以其对电影整体风格的破坏以及对整体表演水准的拉低来看,这一选角依然堪称败笔。特别还要一提扮演了“第四人”的王砚辉,从06年《光荣的愤怒》开始,他与曹保平连续合作,永远一副不疾不徐的昆明口音,让人印象深刻。
  
  2015年的暑期档,在经历了波澜壮阔的票房大爆炸后,《烈日灼心》领衔了相对平静的下半场(情况特殊的《百团大战》姑且不算),以这样的题材与类型,在市场上收入近3亿票房,较之此前类型相似的《白日焰火》翻了一倍以上,恰好也应对了中国电影屏幕的增长幅度。很显然,在市场增容的背景下,国产类型片的崛起与突破似乎也变得水到渠成。它或许无法兼顾全年龄段观众群体,获取巨额票房回报。但是依靠良好的投资控制,出色的口碑,获取稳定群体的支持,以获得稳健投资回报,类型片依然可以得到良好的成长空间。当然,电影的创作者们还背负着审查的枷锁,以及为市场所做的妥协,努力把控在艺术与商业上的某种平衡。从《光荣的愤怒》,到《李米的猜想》,再到《烈日灼心》,曹保平的作品态度渐趋平缓,同时也得到了主流市场的接受与认可,不靠红文撑腰,无需媒体交口,更不打艺术家悲情,只是依靠着认真,便可以在某个档期发出强音,担当主角。这背后,电影人谋划、磨砺、付出、抗争,他们所做的每分努力,都值得尊敬和肯定。

作者evenc伊文西

《烈日灼心》影评:进击的犯罪类型片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烈日灼心》影评:进击的犯罪类型片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烈,型片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