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破风》中的骑行知识-非骑友你知道多少

影视台词 > 影评 > :《破风》中的骑行知识-非骑友你知道多少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破风》中的骑行知识-非骑友你知道多少的正文:

  《破风》上映时,限于工作出差(哥出差的地方很荒凉,是木有电影院滴)等原因,未能进影院一观,最近借“十一”假期,于电脑上完整欣赏(典型的屌丝模式)。关于什么热血、激情、励志方面的就不说了,很多人说这些说的太多了,但看完该片,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买辆车骑行的冲动,一部电影能有如此影响力,我觉得足够了,感谢林导拍了这样一部好片。我自身也是骑行爱好者,或许只有真正的骑行者才能绝大部分或完全看懂此片中有关骑行的各种细节,数据、训练方式、车型、车配、战术、赛事、装备等等等等(太多了),有了这些,观景效果会更好。做为一名骑行爱好者,给新手和没骑过的扫个盲,很浅显,资深骑友不用看。
  一、影片里已经很好诠释的几个骑行名词。
  1、破风手、冲线手:在公路赛中,一名破风手在前开路,一名冲线手在后跟随骑行。由于公路赛职业车手常规骑行都在40km/h左右(爬坡视坡度而定,通常不会低于20km/h;下坡受坡度和弯道影响,普遍达到60-80km/h,有的可过100),又是户外公路,骑行越快,风的阻力越大,想像一下汽车快速从身边经过带起的风就知道了。通过破风手在前面破风,冲线手在其后面可以大大降低风阻,从而在团体中节省约30%的体力,并在最后冲线时爆发。冲线手则是车队中爆发力最强的选手(尤其是末段的无氧爆发冲刺),冲线手就好比是长跑中的佼佼者,前面的路段一直跟队,只有末段才能显示出他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因此一个车队,只有好的破风手和好的冲线手加上好战术的三方配合方能出优异成绩,片中开始时的场地计速就是给崔始源(冲线手)选拔破风手的,结果彭于晏和窦骁被选中。
  2、突围:一个自行车赛事通常有10支以上车队参加,每支车队一般配备9名车手。比赛过程中大部分路段都是10几支队伍挤在一起骑行,称为大集团,影片中有很多这种场面。此时一个或几个车手或者整个车队的车手抛离大集团冲到前部,称为突围。如果被大集团再次赶上,则突围失败,车手白白损失了体力,会影响后段的发挥。
  3、侧风、梯形阵:即风向与赛道有一定角度的风,多数从侧方或侧前方吹来,比较好理解,影片中的沙漠公路赛,各车队以梯形阵骑行的画面很好的解释了应对方法。破风手在最外侧,其它队员依次在其侧后方,后面的破风手与最外侧的破风手轮流破风。
  4、大环赛:通常指环法、环意大利、环西班牙三大赛事,每个赛事都有20几站,中间穿插一些计时赛等,每站都采取积分的形式,最终算总分以决出冠军车队。自行车公路赛就是一个团体赛,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战术及队员配合、执行力及应变能力,因此冠军不是属于哪一个冲线手,冠军车队的头衔比某个车手获得冠军更重要。
  5、场地赛:多指室内的固定场地自行车赛,奥运会也有这项赛事(影片中在韩国的麦迪逊赛就是其中一种,麦迪逊赛有其固定的赛制,可百度),多为固定距离(圈数)计时赛,影片中有很多场地的训练及比赛场景。中国国内的场地自行车赛还是很牛的,奥运会夺过几次冠军,但公路赛和山地赛就差的比较远了。
  二、影片中有出现,非骑行者可能不了解的骑行知识,在此列举一下,扫个盲。
  1、山地车与公路车:山地车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平的路面而设计的车子,轮胎粗(大多宽1.9寸(6.3cm)),花纹突起且颗粒大,因此会给骑行带来更大的阻力,速度上与公路车不可比。公路车因其轮胎细(大多宽2cm左右),花纹细密甚至光胎,则可以说只能在平整的公路上骑行,而且其轮胎直径更大,速度也更快。为了掌控崎岖路况,山地车车把较宽;而为了尽可能的减小风阻,公路车车把较窄。目前两车各种材质都有,比赛用公路车多以碳纤维车架为主,车轻,硬度高,发力转化率高;山地车架则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钢架子等等都有。但公路车由于更紧凑,更轻便,骑行时速度也要快不少。
  2、锁踏锁鞋:影片开始时崔始源给自己选拔破风手,彭于晏上车时的镜头里,锁鞋踩到锁踏上,咔哒一声上锁,随后出发,即锁鞋与锁踏。锁鞋与锁踏多是比赛时用的,上锁后在向上提腿时也可发力,提高骑行效率。现在很多资深骑友也开始配锁鞋和锁踏了,有利于矫正骑姿、节约体力,而且显得高大上,看一个骑行者是否资深是否专业,不要看车子多少钱,也不要看装备拉不拉风,看看是不是用的锁鞋和锁踏就知道了。这两样家伙事儿也价格不低,一套禧马诺的下来也要上千了。
  3、骑行服、骑行手套、头盔与眼镜:对于职业车手,每个车队都有自己的颜色、设计与个性,就跟欧洲和各大足球队一样。骑行服就是透气排汗、有弹性方便曲伸、紧身以减小风阻,骑行手套一方面护手,一方面其掌心有弹性垫,减小骑行过程中震动或长时间握把对手的压力(骑时间长了手会麻的)。头灰最主要是保护头部,片中有很多摔车镜头,头盔都起到了保护头部的作用,它并不像钢盔一样强硬度,里面多填充泡沫,头部撞击时,泡沫缓冲或碎掉以卸掉或减轻冲击力,保护头部,还有就是上面那么多孔,是为了排汗,做成流线型是为了降低风阻。骑行眼镜不是为了保护眼睛(当然也有这方面功能),主要因为快速骑行中风很大,会吹到眼睛里,导致眼睛流泪、视线模糊、沙眼等,影响骑行,所以要用眼镜加以遮挡。
  4、关于码表、车速、心率、输出功率:你要平常只是骑行上下班或者很少骑车,你可能都不知道自行车还有码表,其实常规的自行车有线码表很便宜,几十块一个,装在车子上,测轮胎转动圈数和每圈用的时间,以此来计算出速度和里程,很简单的。很多人说影片中的车速随便就70-80km/h,汽车车速也不过如此,太夸张了吧。其实一点都不夸张,这个速度在片子里是下坡的速度,很正常,大环赛中有的车手下坡速度可以破百的,不要以你平常骑山地车和大链盒的速度跟公路车比,没有可比性。心率是骑行时的心脏跳动频率,职业车手都要接受最大心率测试,一般都是达到最大速度并能一段时间保持的心率,影片中的环台赛,窦骁曾说以80%心率骑前段也是一种骑行战术,后面他的心率测试一直提不上,导致车队对他失望,继尔使用药物把心率提升到200以上获得冠军,还有影片末尾他在高原艰苦骑行训练,以期突破心率,都是这个道理。最大心率很高是个体能数据,只要不影响健康,当然越高越好,但也有一个心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片中的输出功率都用瓦来计算,输出功率与心率的比值越大,说明车手的素质与能力越强。
  5、死飞:片中以公路车为主,少量山地车(片末),还有一个死飞片段(在场地上,彭于晏为讨好王珞丹骑了个死飞耍宝,由于技巧性太强,因此可看出几乎全是替身),死飞即飞轮锁死(简称死飞)固定在花鼓上无法自由旋转,脚踩车动,脚不动车轮也不动,因此无刹车,单飞轮,这种自行车多以技巧展示为主。
  6、自行车厂商:影片中美利达和禧马诺的植入广告满天飞,真不知道这两大自行车厂商给影片赞助了多少钱,但现实中的这种赛事确实也是广告满天飞,无可厚非。彭于晏骑的美利达锐克多5000绝对毒到了所有的骑行爱好者,但该车价格不菲啊(普配得5W左右,高配得1W美刀),即便不是骑行爱好者,看完该片估计也有回家买辆车的冲动。禧马诺的广告则主要以风向旗和广告牌为主,部分变速器和飞轮(飞轮看不到名字,但美利达普遍配禧马诺)。还有王珞丹骑的MASI场地车,意大利的顶级自行车品牌,帅到哭。美利达应该是该片最大的赞助商了,几百辆顶级车与装备,甚至动用自己的车队和冠军队员(美利达意大利蓝波车队及鲁伊科斯塔)。做为台湾自行车品牌,估计其老板与林超贤是好基友,嘿嘿。当然还有建大轮胎(KENDA)的赞助,其实我本人还是喜欢玛吉斯,哈哈,有点黑人家,好吧,说实话,建大的轮胎还是不错的,我认识的大多数骑友都在用它。
  7、关于训练器材:影片中出现三种,类似常规的健身房动感单车(窦骁体测时心率不够那个片段那种)、骑行训练架(在立哥的自行车俱乐部,群演几乎全是在这种训练架上训练,还有不少妹纸呢)、骑行训练台(这个只出现了一次,彭于晏在一个有坡度的训练台上拼命的训练片段),这三种器械在某宝上都可买到,价格不等,原理都很简单,可以增加减少摩擦或调节坡度等,以此来增加训练难度。不喜欢户外骑车的人(户外的多尘空气、紫外线、风力、温度对肺部、皮肤和关节有一定伤害)可选择这些室内锻炼器材。
  手打好累,由于只看了一遍,能回忆起的就这么多,截图都不好找了,欢迎大家补充!
  
作者wangpu302

《破风》中的骑行知识-非骑友你知道多少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破风》中的骑行知识-非骑友你知道多少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破,多少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