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喜马拉雅天梯》推荐给每一个登山人

影视台词 > 影评 > :《喜马拉雅天梯》推荐给每一个登山人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喜马拉雅天梯》推荐给每一个登山人的正文:

  作为一名户外登山,纪录片,电影,三料爱好者,怎么能不支持一下“喜马拉雅天梯”呢!度娘介绍这是中国首部记录珠峰登山的纪录片,昨天观影之后,我想他已经做得非常好了,美丽的画面犹如明信片,带人生临其境。好多人在影院中频频举起手机摄影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作为一名登过一些5000米以上山峰的人,也能深刻体会在这个海拔拍摄电影的诸多不易,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这部电影,一定是有许多心怀热血的登山人纪录片人,付出无数心血与努力才完成的。为此,我觉得每一个户外或登山爱好者都应该走进影院支持一下这部纪录片。
  中国的记录片本身就已十分举步维艰,前几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只能说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太过匮乏,好的作品聊聊。一部制作稍显精良的“舌尖”就掀起收视热潮,说明我国纪录片还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完全有足够的观众群和市场。如果你经常关注国家地理或者BBC纪录片,你会发现国外在纪录片拍摄方面已经有了十分完善人员体系,他们资金充裕,创作时间长,成片精彩,“人类星球”,“地球脉动”,“冰雪星球”,部部精彩。而我们的纪录片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甚至许多时候要靠盗用别人的素材来充实自己的影片。喜马拉雅天梯作为一部纪录片,还是有许多缺陷的。比如缺少中心主题,不知道是关注是学员,是目前的商业模式,还是登山的艰苦卓绝,东打一耙,西敲一锤,全片太过离散,只能通过雪山景观填补空白。看完,估计只有曾经的登山者,或者心之向往者才能引起同理心。至于普罗大众只会觉得风景好好,他们登顶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根本没有回味的感觉,特别是影片宣传的文字中特别点出“主要讲述的是,珠峰脚下藏族少年如何从牧民的孩子成长为国际登山向导的故事”,我觉得根本没有说出这个故事,完全文不对题。对他们的描述实在过于简单,流于表面,没能好好挖掘这些登山学校孩子们背后的故事,这点非常可惜。相比较“少年时代”,深度实在有点不够。影片介绍摄制时间长达四年,这点时间完全足够用来拍摄一名学员由初入校,直到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登山向导的过程。也不知道这么多时间都用在了哪,估计都用来延时摄影了,呵呵。一部纪录片,人文太少,很快就沦为一部风光广告片。
  再来说说登山,现代户外登山在国外已经有将近百年历史了,涌现了无数传奇人物,目前已经是一项重事人员众多非常普遍的运动项目了。而在我国却刚刚起步,虽然早在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就组织了登山队登顶珠峰,但这都是国家行为,而民间登山活动是近些年才兴盛起来。登山是一项人与自然与自己对话的运动,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极限体验。在我们国家,这项运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就已经进入了过度商业化的阶段,越来越背离了登山人的本真,随着王石等商业大佬纷纷以登山为荣,登珠峰已经是商业过度开发的典范了,又包含了许多急功近利的中国特色,导致了许多问题。近些年走过不少国内国外的登山路线,我们的差距实在不是一点半点。每次看到我国美丽山谷中满地的垃圾,总是觉得十分痛心。而国外目前都已经可以做到,垃圾分类处理,或者自己生产自己携带,一路上基本看不到任何垃圾被随地丢弃,要做到环保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前看过一段新闻,每年珠峰登山者都会在大本营留下无数垃圾,导致垃圾堆积入山,环境恶化。我想,我们拍摄这类纪录片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更深的切入点,多反映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即使不能提出方案也能引起大众的思考。这样才能帮助我国的户外运动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才能起到一部优秀纪录片应该起到的作用。当然,虽说有很多不足,但我们还是应该向摄制本片的工作者表示敬意,没有你们的付出,我们是不能如此舒适的在影院中欣赏到世界之巅的美景的。
  最后,谨向每一位行走在8000米以上的登山人致敬,无论你是为了生活还是追求梦想,你都已经赋予生命不同的意义。
  PS: 吐槽一下度娘,演职员姓名的链接居然都是政治人物,我开始还以为是干部出演了呢,好无语。
  
作者钱多多

《喜马拉雅天梯》推荐给每一个登山人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喜马拉雅天梯》推荐给每一个登山人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喜,山人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