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山河故人》恍若隔世的三个时间节点

影视台词 > 影评 > :《山河故人》恍若隔世的三个时间节点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山河故人》恍若隔世的三个时间节点的正文:

讲小人物的命运,能否深刻动人,关键看人物背后设置的时代背景。中国导演中,贾樟柯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好到甚至有“顾此失彼”的问题。
顾主题而失故事。贾樟柯是用文学手法在拍电影,重心不在“故事”上。他着眼于“个人与时代”这个主题,但里面“人与人”的故事,讲得都一般,刻意,轻浮,服务主题,像是样板。在《天注定》的四段式里,就有挺明显的“主题先行”,为了表达时代,组合了四个现实故事,人物按照既定轨道走,硬邦邦冷冰冰,没有一点人情的温度和剧情片该有的风采。
看贾樟柯的电影,是看他“想表达什么”,而不是“讲什么故事”。简单概括,我想他自始至终想表达的就是“人物与时代”的反差,并通常以“悲剧”结尾——最终都顺应或屈服于时代。《山河故人》中,他更进一步,讲时代的更迭,环境的变迁,人的情感如何依存。
电影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年份,由人物涛儿串联,只有她稳居汾阳,逐渐衰老,身边人来了又。好友梁子远走他乡,扔掉钥匙,说永不回来;父亲客死在异乡的火车站;前夫带着儿子移居澳大利亚。上一个时代搭的戏棚还在,但如今已经不时兴了,任由它落满灰尘,成为历史的摆设。问涛儿还唱伞头吗?她说“已经写不出那好词了”。本地的人散落外地,外地的人混居本地,婚礼上出现一位茫然的外国新郎,在上海读国际学校的儿子回家,喊涛儿“妈咪”,用一个iPad就能与人视频和游戏。缺少了人情的滋养,丧失了故事的素材,原始的热情没有了根据。科技的迅猛发展,无形提高了欲望的阈值,也降低了孤独的标准。上一个时代,戏棚下的人热闹哄哄,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因此能融合一起,成为整体。如今街头人群有条不紊地穿插离,互不相识,各有方向。自由是相对的,欲望没有门槛,得到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张晋生在2025年终于买了很多枪支,却一个敌人也没有。
看一个创作者的水平,可以看他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在我看来,贾樟柯电影中的幽默感是高级的,它有一个接收门槛,有时候get不到点,会觉得莫名其妙。他很喜欢用对比,来突出“喜感”和“讽刺”效果。在《山河故人》里,随处可见这种处理方式,小县城与大都市;本地话和英文;70大寿和死亡;主持人既主持婚礼,也主持葬礼;一张请柬,出现在结婚前和离婚后的场景中。有时甚至还透露出超现实主义的味道,用杀人的炸弹破冰;车站里的和尚为死者超度;在《天注定》的烟花鸣放里开枪。这些都是浪漫的处理,但多少有些形式大于内容,让电影中人物按照导演意愿走。
以小说里面的修饰手法类比,贾樟柯在电影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些“比喻”或“象征”。比如《三峡好人》让人印象深刻的“走钢丝的人”和“房子升天”,《山河故人》的飞机坠毁,扛大刀的孩子,笼中的老虎,路边烧纸钱的母子。这其中有让人惊讶的东西,也有让人诟病的“符号化”元素。但贾樟柯厉害在,他已经将电影拍出自己的标识。在我看来,贾式电影既生硬又融洽,既现实又超现实。基本靠他历练出的招式,就可以统领武林,但作为观众,还是希望能看到一些新的东西。
叙事张力,就是以小见大。还有什么能比中国这“二十六年”间的变化大,通过最短时间的进程,来表达最巨大的变迁,我想这是《山河故人》最妙之处。同样是分段式结构,如果说《天注定》的四段人物故事丰富了电影的观感,那《山河故人》中的三个时代故事,则加深了电影的深度。中国的近代历史变迁,呈现出的曲线,我想是起伏最大的国家。里面包含的疯狂能量,拥有的荒诞气场,可能也是时间长河中的集大成。身处在变革的时代,创作者是幸运的,因为随处都是素材,《天注定》和余华的《第七天》,都直接化用现实原型。
什么是荒诞,就是很多个瞬间,你会感到活着的无力,但转瞬就被喧闹的现实消弭,心理承受力和观念被刷新,惨剧形成故事模式,被我们默默接受了;什么是双重荒诞,就是作为一个创作者,只需记录所见的现实,就比虚构出来的故事离奇和戏剧化,甚至会被批“不合常理”。比如之前我在一则车祸新闻里看到,一辆限载9人的汽车载了64人,你不可能在一篇现实主义小说里面这么写,因为这是“不现实”的。
《山河故人》选取的三个年份,1999,2014,2025,这三个年份之间的转变,真的大到足够让你产生“恍若隔世”的感觉。在电影的第三段故事里,到乐在很多瞬间,感到“似曾相识”,仿佛是“前世的回忆”,包括爱上年龄相差悬殊的老师,也可以解读为“生命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女人”。
知乎的@谢熊猫君 在一篇“人工智能”的翻译文章中,提到未来学家Kurzweil的一个观点: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2000年开始只要花14年就能达成,而之后2014年开始只要花7年(2021年),就能达到又一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余华在《兄弟》的后记里写道: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文革和当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
回望90年代的自己,那时每天放学回家看一集圣斗士星矢就是最大的乐趣,游戏厅玩低像素游戏,还要一边战战兢兢担心被爸爸发现。如今各种动漫电影游戏综艺纷至沓来,却难再有那种亢奋心情。幼时的朋友作鸟兽散在天地,成年后团聚一起,只过十几年,想起当时情境,却缥缈得如同美好的梦境。
或许那是更美好的年代。人情的流动很慢。值得关注的事物不多。热情充沛纯粹,爱上一个人,会想到很多浪漫的心思。孤独地离开家乡,说混不好就不回来了。还有坐慢车远方见一个人,手拉手在街上走一天。在2025年,是否人们都用电子书阅读,佩戴VR眼镜看电影,书店和电影院将成为过式?
在当今世界未来学研究领域,一个最前沿的理论是“奇点”(singularity)。在科幻剧《真实的人类》中,是这样解释“奇点”的:未来一个无法避免的时间点,到那时,科技会超越我们,它用不着我们,也能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复制。过了那个时间点,人类就连机器都不如了。一些未来科学家预测:到2045年,“奇点”时刻就会出现。之后的世界,我们是想象不了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真的称得上“瞬息万变”。既然作为一个个体身处其中,就不应该混入人群做无意识前进。重视那些得不到的人事、弥补不了的缺憾、阴差阳错的机缘、恒久且原始的美好,因为这代表了欲望实现的难度、自身的不完美、世事无常的定律、美的易逝性。自己的人生,要全部走过才清晰,能走到什么样的结局,未来自会揭晓。我们能做的,就是确保走的每一步,尽量是由自己意志掌控。在当下,温故、生活和希望。
作者泽帆

《山河故人》恍若隔世的三个时间节点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山河故人》恍若隔世的三个时间节点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山,节点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