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机械战警》血肉之躯与机械之心

影视台词 > 影评 > :《机械战警》血肉之躯与机械之心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机械战警》血肉之躯与机械之心的正文:

政客们通过所谓法庭制定法律来统治社会,媒体识时务般两面三刀见风使舵,商人们联合科学家挖空心思在开发新产品以谋取最大金钱利益,罪犯们早就打入执法机关内部,跟当局者沆瀣一气,一个完备得令人窒息的社会闭环,一个原本被制造被理想化的完美产品,随着肉体意识的逐渐清醒,将成为个体颠覆全局的不稳定因素,《机械战警》中艾利克斯.墨菲也只能通过自己仅有的一点本能,通过意志的强有力支撑,呵护自己本已面目全非的家庭。
所有跟机器人相关的电影,归根到底都表达机器或者说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某种恐惧心理。不管这些机器人是否具有人工智能,也不论他们如何为人类生活来来便利,当一种机器与人类产生不可替代的联动关系,人类往往不是机器的对手。在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当中,社会的发展已经可以让失孩子的父母重新找回自己的挚爱,尽管它长得跟真人一模一样,最终它也未能让人心变得温暖;在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机器管家》中,机器管家就是一个忠实的奴仆,它永远不会死亡,服务着这家人世世代代,温情之余,我们经常会想,人身肉体终究会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机器,而机器给人带来的互动,也许仅仅是人类大脑的一厢情愿;在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机械公敌》中,机器人本是服务于人类世界的铁皮机器,但是它们跟母体系统产生某种自我意识,当机器不再听命于人类,人类面对的也许就是无休止的灾难了。机器跟人类的关系越发紧密,若一旦出现危机,破坏性也随之越大。科幻电影所带来的理念或许具有前瞻性。不妨做个现实推论,现如今,手机就是一个与人类互动最为密切的机器,甚至有一种论调,手机已经变成人类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不信,请想象,如果你的手机遗失了,手机里有你的一切自动登录智能,你的心情将会怎样?
将机器跟人类互动做出纯粹娱乐效果的电影,《钢铁侠》和《变形金刚》算是巅峰。作为人类外骨骼的机甲,理论上是战斗盔甲的豪华升级版。钢铁人的创意或许将来真能成真,变形金刚中机器变形有赖于自主机械生命体,理论上也具有可能性。我们喜欢看这些天马行空的电影,但其实我们是叶公好龙,假设真有智能机甲出现,真有机器可以随意转变,那将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机械战警》里的好警察墨菲,跟以上这些纯粹智能化的机器人相比,其实算是设计理念的倒退。诚如影片中一配角所言,将人肉塞进机器里,让肉体跟机器产生化学效应,人脑的反应速度又岂能敌得过机器软件?不过,从人类认识上说,创造一个单纯的机器人,比把机器嫁接在一个肉体身上,要简单得多。从这个角度上说,《机械战警》的创意,在人类与机器早已并肩作战的今天,仍旧有着切肤之痛,并值得有继续进行科学探讨的价值。
从电影的改编上来讲,从致敬当年《铁甲威龙》,到现如今重新定位一位机器警察的真实存在性,导演花了很多的时间来探讨这一半人半机器品种的可行性存在价值。影片前段,一些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执法性机器人已经开始管理世界,肉体跟机器的嫁接本也已是稀松平常,从嫁接腿脚手指到嫁接胸腔人脑,导演试图在勾勒这部科幻电影的实践真实性,也试图在“钢铁侠”这类奇幻电影已经风靡全球的机械类电影中,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角色及角度定位。从这点上说,创作组制作理念相当严谨。不过,机身铁甲从原版《铁甲威龙》中银白色到《机械战警》中更加炫酷的流线型纯黑,视觉效果在经典和流行之间也必须做出取舍。如果说当年保罗.范霍文麾下的墨菲更像一个主打快意恩仇的硬汉角色,那这部何塞.帕蒂里亚笔下的墨菲则更像是一部实验室内忍辱负重的小白鼠。这种基调的转变,使得原本令人敬畏的铁甲战警变得令人怜悯。在墨菲一路逆袭的过程中,底特律这座已经破产的美国之城,也放佛重新燃起了一位全新的超级英雄。他高速打击犯罪,依托仅有的人性基因,在钢铁之躯没有完全占有其意识之前,墨菲从一位铁面无私的执法者到以公之名的报复者,情境令人深思。
诚然,影片铺设的感情线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凌厉的动作场景,但这也正是本片所渲染的主旨所在。导演想达到的目的,仍旧希望这个仅剩大脑和胸腔的墨菲在机甲护罩下依然有血有肉,于是,在政客、商人、科学家、媒体之间,导演做出很多角色设定。墨菲游走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本身有其宿命。导演呈现给大家的时代背景,更像是一个不断扩张的高科技人类社会下逐渐丧失群体意识的恐怖社会。普通人在科技的熏染下被当局者左右思想,执法者以打击犯罪之名行犯罪之事,人类情感随着政客的宣讲、媒体的口舌做着羊群效应式的判断。铁甲中的墨菲也许是最清醒的一个,但他也不怪乎受人控制,一个总开关可以让一位超级英雄瞬间昏厥,让人扼腕,让人觉得不那么酣畅淋漓,但若不如此,墨菲将成为终极破坏者令世界天翻地覆。科技从来是把双刃剑,机器人的未来前景已经显现,所以,这些可能都不算科幻。
面罩之下的机械主导,人脸之下的情绪受控,这是导演给全新铁甲战警的理想定位,同时也找到令影片升格的叙事法宝。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了一位驾驶摩托车的铁甲威龙,在急速中迅捷判断,落点、分析、扫描、重现,机械程序与人脑电波形成完美互动。战斗场景,导演经常采用第一视觉,放佛大型作战游戏,狙点在屏幕上来回游走,让观影者的脑细胞跟着节奏一起跳动。有时会出现一种错觉,如果我也有这样一幅高效率的人脑,那该多好。同人脑的分析方式不同,机械体向来通过程序设定分析进而得出相对机械的结论,在这一点上,新版跟原版做了一次对调。印象中,原版墨菲一开始机械意识占主导,人体意识逐渐占据上风。新版中,墨菲一开始人体意识靠记忆传输获得满格,但由于人体意识时常敏感而不得不让机械占据主导。但无论如何,当心爱的妻子依偎在一幅充满安全感的铁甲胸膛时,我想,在场的女性观众,耳迹边应该掠过一丝冰凉。到底,眼前的墨菲,究竟是人?还是机器呢?
我创造了你了,你却回过头来消灭我,这似乎是很多机器人电影着力探索的问题。新版《机械战警》再次将最终BOSS设定为研发高科技战备的始作俑者。在终极对抗上,一个躯体内,两种意识实现对垒。最终,人体意识战胜机械程序,这应该算是人类终究还是应该控制机械的常规认知。那么,辩证来想,现如今的我们,到底是我们需要这些技术,还是技术逼着我们不断的向前奔跑?最终结论是,技术终究会超越绝大多数人类的认知,人类终将被所谓系统和机械绑架,因为它们比我们更直接更高效也更可怕。影片末尾,中文字幕中翻译出美国无论如何也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国家,这不应成为意识形态下的吐槽批判,这更像是一则嘲讽,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最伟大,任何形态的前进历程,都是冲突交锋之后平息而成的结果。
作者窗边草

《机械战警》血肉之躯与机械之心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机械战警》血肉之躯与机械之心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机,之心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