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穆赫兰道》与林奇主义

影视台词 > 影评 > :《穆赫兰道》与林奇主义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穆赫兰道》与林奇主义的正文:

魔幻荒谬悬疑惊悚,波谲云诡的光影镜头从第一秒钟便烙上了大卫?林奇的印记。夸张的妆容与艳俗的画面混淆了梦魇和现实。起初以为是《我心狂野》的复制,两个半小时之后,我彻底抛弃了这种观点,的确还有种电影叫《穆赫兰道》,怪诞混乱中充斥着歇斯底里的深邃尖利;的确有种风格叫林奇主义,特立独行中流淌着天马行空的绝世才华。
大卫?林奇的作品无疑是具有其独特魅力的,这种独特的风格很难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他的电影里点缀着暴力美学,但区别于昆汀?塔伦蒂诺;交织着黑色幽默,但绝不雷同于科恩兄弟;弥漫着惊悚悬疑,却又不会混淆于希区柯克或者大卫?芬奇。“诡异”应该是看完大卫?林奇的电影后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形容词,可这个词实在有些单薄与苍白,表达不出结构的汪洋恣肆,描绘不了镜头的色彩斑斓。于是有了一个更为恰当的词语——林奇主义,不会有更恰如其分的了,正如辩证法与唯物论之于马克思主义,又如英伦口音与非线性叙事之于盖里奇手法。
谈及大卫林奇,不得不说《穆赫兰道》,这部长达两个半小时之久的电影在大多数的时间里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场噩梦。第一次看到二十分钟就放弃了,觉得这部影片的开头的确乏善可陈,节奏缓慢,情节昏暗。再次看是受到所谓一些电影评分排名的影响,这部电影在悬疑类的电影里备受推崇。随着剧情的推进,影片开始变得疑窦丛丛,同时伴随着的还有荒谬晦涩,魔幻色彩也变得浓重起来,我意识到也许这是一部隐喻极强的影片,也许是一部重结构而轻故事的影片。故事的结尾似乎也印证了我的观点,虽然有笔锋一转的解释,却并没有恍然大悟的明朗。我武断地认为这部片子不过如此,有着文艺影片的通病,充斥着云山雾罩的无病呻吟,与《我心狂野》并无本质不同,甚至同王家卫的一些电影也是有几分相像,用类似精神错乱的幻想,运用断裂的镜头割断本不完整的不知所云的故事,借此表现导演个人的强烈偏好和独特个性,极尽矫揉造作之能事。
之后我习惯性地百度了一下这部影片,正是这种我认为良好的观影习惯彻底改变了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不是惺惺作态,却有真才实学!真是有高人!自古高手出民间,有人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对这部影片进行解构,从梦和现实两条线索出发还原了这部影片,对片中所出现的细节与暗示一一点明,看得我浑身发抖、冷汗直冒。
带着剧透再次温习了这部影片,我为自己的武断与愚蠢而自惭形秽,深深为导演的巧妙构思精心安排而折服。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导演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也是最重要的伏笔,而由于这段片头的舞蹈处在片名出现之前。又加之是在太过诡异荒谬甚至有些滑稽,我当时竟认为这是电影公司的宣传片花,想想真是搞笑。在一个伴随着粗重喘息声的黑暗镜头之后,故事的大幕缓缓拉开,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种种的不明就里与难以理解就有了最好的解释——梦的解析。
对于这场弗洛伊德式的梦的解析这里不作赘述,个人而言觉得当然是相当精彩的,尽管仍然有些地方略有疑问与困惑,但我相信大致应该也是导演本人的初衷或意图所在,虽然狡黠的大卫林奇从来没有揭示过这部影片的完全图景。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与争鸣本就是相伴而生的。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写到,电影是什么不能成为一个疑问,不会给读者以现成的答案,而是一个设问,对于设问的答案,读者自己留意领会探寻。电影不应该是蒙太奇至上,更应该重视精神层面心灵深处的挖掘。
对于弗洛伊德我没有太多的了解,在初中的时候有幸看过几眼那本着名的《梦的解析》,依稀记得貌似当时这本书很火很潮,但对这本西方版的《周公解梦》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仅有的一点儿也是坏印象。当时很小很单纯,认为这书很黄很淫秽,残存的印象中老弗这货在他的这部巨着里将人们所有的梦境都归结为原始的跟性有关的行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男女生殖器官的映射,人的梦境就是一部日本爱情动作片。时隔十年后看到一部可以用“精神分析引论”来分析的影片时,我却无力解构,不禁叹一声书到用时方恨少。然而柳暗花明,几年后我读到了他的另外一本着作——《爱情心理学》,我认为里面的一句话即可概括出这部电影抑或这一类电影的特质——“人的潜意识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它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自己的表现方法和特有的精神机制,在潜意识中,隐藏着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动物式本能冲动。”
有趣的是林奇本人却矢口否认本片跟弗洛伊德的释梦有半毛钱的关系,不过我个人认为,要么恰好是殊途同归,要么就是林奇故弄玄虚。
抛开故事本身,大卫林奇的电影给人在感官上的冲击力是极强的,《我心狂野》里的极端暴力,处处散发着血腥的恶臭与浓妆艳抹的刺鼻香气。时常冒出来跳动火焰的镜头使这部电影尽显狂野之气,暗喻狂暴难安的心灵。而作为一部公路电影,风驰电掣的急速行驶自然少不了,穿插其间的回忆与莫名其妙的诡异镜头配上精神错乱的幻想,使影片的整体基调显示出异样的阴暗。配乐也是其中一大亮点,爵士乐与重金属交相辉映,为数不多的几个长镜头也凸显了沿途的苍凉与荒芜,境由心生,打造出了类似音乐电视的影像。而尼古拉斯?凯奇在车流中站在车上深情演唱猫王传世金曲《Love me tender》的桥段更成为永恒经典。
相比之下,《穆赫兰道》中惊悚的气氛更为浓烈,乞丐的造型足够犀利,床上的尸骸让人毛骨悚然,那对老夫妇脸上的表情更是让人不寒而栗,浓妆艳抹的造型一脉相承让人感到生理上的不适,女主角完美的胴体又带来了生理上的舒适。
大卫林奇的每部影片都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无论是《蓝丝绒》、《象人》还是上面提到的《我心狂野》和《穆赫兰道》,大都揭示的是美国梦的标示背后的污垢暗流。看似宁静祥和的背后掩盖的是无休止的人际纷争与内心的自我挣扎,反映到具体行为往往就会表现出堕落与粗俗,暴力与无常,恰似一幕幕我们不愿意承认的人间炼狱之景,一朵朵香艳俏诡的恶之花,一个个冗长可怕的噩梦。
“忧郁诚挚的观照中/心变成自己的明镜/真理之井,既黑且明/有苍白的星辰颤动/有地域之灯在讥刺/有火炬魔鬼般妖娆/独特的慰藉和荣耀。”我愿意用《无可救药》这首诗中的一节来形容大卫?林奇和他这种独立电影人的特立独行以及由虚无与存在,梦幻与现实共同构筑而成的诡异阴郁荒谬的林奇主义!
作者秋天以北

《穆赫兰道》与林奇主义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穆赫兰道》与林奇主义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穆,主义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