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绝命海拔》没有好莱坞英雄主义和大团圆

影视台词 > 影评 > :《绝命海拔》没有好莱坞英雄主义和大团圆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绝命海拔》没有好莱坞英雄主义和大团圆的正文:

在我几岁的时候,医院家属里出了个名人--阎庚华。有阵子哈尔滨的报纸上连篇刊载他准备登珠峰的消息,整个二院也都期待着他凯旋而归--而他再也没回来。几年后,有消息说后来的登山者看到了他的遗体--在下山的路上他偏离了路线。于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珠峰下山比上山危险,能轻易吞噬人的生命。
《绝命海拔》,这个翻译好也坏。好在海拔的确是攀珠峰最大的杀手,坏在海报和名字完全让我联想不到珠峰,远不如原名“Everest"来得明白。巧在三个星期前我刚刚从日喀则回来,但非常遗憾没有远眺珠峰。刚弄明白电影是有关攀登珠峰的之后,我很高兴,以为能够通过这部电影弥补一下自己的遗憾,过一把3D珠峰瘾。然而走出电影院时,精彩的特效和音乐没有让我过任何瘾;相反,心情是十分沉重的,因为这部电影完全没有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和圆满结局,它源自于真实,也忠于真实,为此我向导演和摄制组致以敬意。
讲讲最有感想的几点吧:

首先,场景和节奏的切换。从新西兰到加德满都到喜马拉雅山脚到大本营。这部电影的场景是随着海拔渐渐升高而改变的。而这样的场景安排也映衬着由生到死的过程—海拔决定着生命的存在。同时,导演将影片节奏与珠峰的天气做了非常好的契合,因此演员们时而在明媚的阳光下随着壮阔的音乐前行,时而在阴暗的暴风里挣扎。而我最喜欢的是这两种状态间突然出现的几个寂静的场景。第一个是出发前的夜晚,风暴骤歇,所有人趁着月光前行,就好像探险者们趁着一头巨兽熟睡时悄悄爬上它的背脊。第二个是影片的最后定格,我将早些时候写的一段文字放上来与大家分享:
“他的尸体躺在南峰悬崖边的明媚朝阳里--双手枕头,两脚交叉,就好像在惬意地小憩;似乎片刻后他就会拍打掉满身的积雪,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下那最后半程下山路。”
就是这两次动与静的切换,让我彻底倾慕上了导演对影片节奏的掌控,正似一位指挥大师在交响乐的高潮前后留下的几秒空白,衬托得高潮部分更加辉煌。
第二点是导演通过镜头想要传达的信息:攀登珠峰里没有超级英雄,没有大团圆,有的只是渺小的人类和喜怒无常冷酷无情的大自然。而电影里多次对白塔、寺院和玛尼堆的特写都印证了这一点,尤其是队员们出发前在庙里求僧人赐福以及在大本营请僧人做法两个场景,我的理解是,这是因为登珠峰很大程度上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了老天爷手上,而未知和理性无法掌控的事物便属于宗教了。
最后一点是自己的经历和电影里契合的一点,那就是在高海拔地区,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极限,并采取措施将身体承受的风险降到最低。电影里的好几个队员都有非常错误的观点:认为自己可以,注意是“认为”,仅仅是主管的判断而不是客观的评价。而这几个人非死即重伤,还牵连了几个试图帮助他们的人。
我刚到西藏时也认为自己可以,但我逐渐发现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应该是告诉自己“我不可以”。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停止一切活动卧床静养是我几次独自到西藏总结的重要经验。而电影里领队对道格请求的心软直接导致了包括他自己3个人的死亡,只能说明在极端环境下任何侥幸的冒险带来的风险都都可能付出高昂的代价。尽管两位领队都很清楚这一点,却仍未抵抗住诱惑冒险,最终都没能与家人团圆。
作者nastanka

《绝命海拔》没有好莱坞英雄主义和大团圆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绝命海拔》没有好莱坞英雄主义和大团圆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绝,团圆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