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一个勺子的养成指南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一个勺子的养成指南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一个勺子的养成指南的正文:



万幸对于一个来不及吃晚饭跑到影院的观众来说,《一个勺子》并不是什么美食风光片。片头字卡解释:勺子,乃是西北方言中的“傻子”。顶着如此玄虚的片名,又载着金马殊荣,学好风波,做观众的高高低低跟着跑,也被吊了一整年的胃口,最怕的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还好,无论电影内外,《一个勺子》里装着的“拉条子”(陈建斌),的确沿袭了西北菜朴素实在不坑人的优良作风。
如何成为一个勺子?
你需要经历如下几个步骤:认定目标,不依不饶,穷追不舍,不惧打骂,混入羊群,最后再戴上那顶让大灰狼们一眼就能分辨出你是傻白甜的小红帽。《一个勺子》正是通过这种形式的重复与确认,使前后丢勺子与找勺子两段时间的故事交汇,最终,拉条子以沦为勺子的方式找回勺子。
前面说《一个勺子》朴素实在,首先是因为视觉风格方面,影片开头奠定的城乡结合部脏乱差俗艳的现实画风,让每一个十八线的小城青年(包括我)颇有共鸣,这种现实画风随着追踪的摄影机摇摇晃晃到达拉条子所住的乡村便戛然而止,代之以一种写意陌生化的超现实:苍凉破败的西北荒野,舞台化布景般的拉条子家。拉条子居住的地方与现代社会不仅是空间上的远离,更是精神上的隔离。
二说朴素,是因为故事并不复杂,拉条子列表循环着与村长,老三,警官,大头哥的反复拉扯,在拉扯中现实人马和观众都被折磨的筋疲力尽,只有不够现实的拉条子精神抖擞。作为一则大写的社会寓言,影片突出展现时下人性善恶分流甚至是倒置出的傻子与人精,类似的,《阿甘正传》也是借常人眼中的“傻子”肯定一些被漠视边缘的美好品质,从“傻子”的视角反照出现实生活中聪明人常规想法的荒谬。但也许是出于过度说教或者幽默夸张的意图,后面拉条子的一系列行径,如借钱还债了事,翻窗进入内门,与金枝子谋划如何拖延争取杨警官到达的细节,都使得拉条子的傻,从开始与社会环境相连,被邪恶的聪明人边缘化为相对傻的无奈讽刺,演变为个人智商似有欠缺的绝对傻,反倒大大削弱了拉条子悲剧的力量。
当然,在纠结拉条子傻还是不傻/真傻还是假傻的问题时,我也陷入了对自己的质疑中:也许是因为社会化为人精的缘故,我才本能将拉条子的后续行为界定为真傻?这个被触发的自我质疑也许比争论影片内的傻更值得玩味。影片始终强调着傻子与骗子泾渭分明的对立,却忽略了中国人情世俗社会里更常见的不过是遇傻则骗,遇骗则傻的柔韧食物链法则。
在场的勺子与缺席的儿子这一对设置,既让拉条子夫妇的情感动因有了自然合理的寄托,又从精神上与拉条子有父子相承之意。拉条子绑住勺子想要抛弃却又不舍,金枝子准备的棉被却因勺子的突然离成为一场空,这些片段都让冷酷黑色的寓言故事泛着少许的温情的暖意。等到勺子/儿子离,拉条子终于孤独无依。在一个意欲刺探现实的电影里,拉条子却没有现实谋生的考量,终日只为无关现实的勺子奔走,说教先于描述走的稍快,恨不得大号加粗喊出的“勺子勺子”也确有扣题的生硬。
艰难穿过滤镜高光的美拍大片丛林,这是今年我在院线看到的离现实世界最近的影片。在本能把人情等同于资本的现实社会里,难得陈建斌愿意牺牲卖钱的羊羔,求得一个思考的机会。所以无视我私心的最大的怨念是拉条子为了搞清迷惑狠心杀掉了全片萌点担当的小羊羔(电影院当即少女哀声一片),《一个勺子》仍旧值得五星推荐。
作者露丝玛莉很悲伤

一个勺子的养成指南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一个勺子的养成指南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一个,指南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