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塔洛》影评:我不在世界中心

影视台词 > 影评 > :《塔洛》影评:我不在世界中心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塔洛》影评:我不在世界中心的正文:

昨晚看完后窗放映组织的海上青年导演展开幕片《塔洛》后顶着刺骨寒风回到家中,打开一瞧,诸多热爱电影的友邻,包括单向关注的某些大V账号都已火速纷纷在电影页面上留下了彰显自我存在感的感触注脚。而就在一个小时前,我们一起被关在一个不大不小的黑盒子里一起纳闷,蠢笑,叹息,焦躁,谁也不认识谁,等待现场连线万玛才旦导演的过程中尴尬地看着主持人小姑娘如何英勇地圆场。兴许友邻们就隐藏在一个个小格子里刷着手机,脑内构思着如何拼凑出高水准的溢美之词,即使他们没有完全看懂。
——导演刻意使用拍摄镜像中的人物,并把人物压在边缘有什么深意么?
——导演您的风格是受了布列松的影响么?
——导演您经常使用固定机位拍长镜头,我觉得很像侯孝贤诶!
——片中塔洛爱上的女孩被塑造成一个追求物质的,与传统背离的肤浅女人。她一定不仅仅是个肤浅的女人,她在片中象征的是什么呢?
——导演您能谈谈如何把音乐与电影有机结合的看法吗?
一系列匠气的,寻根问底的,甚至有些拆导演台的问题。电话那头在青海老家的万玛才旦三下五除二地轻松弹回所有问题:电影根据三年前自己的小说改编的,没有什么刻意的想法,就是按照小说里写的来拍,你问我有没有受哪个导演影响,我拍的时候没想那么多,但如果说潜意识里有,我也不好确认啊,至于音乐嘛,作曲不是在现场,你们和作曲多聊聊嘛。他说的字加起来可以比观众的提问更少。
放映前,电影的作曲老师就说:万玛才旦是个非常静的人。果不其然。
我非常喜欢电影一开场那个闭眼背诵《为人民服务》的塔洛,头戴宽边帽,斜挎一只小羊羔,不清楚司马迁到底是谁,但是对“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的应用倒是非常正确。派出所所长善意嘲笑他记性那么好却不知道自己的年龄,不过好在系统里都能查到。他问所长为什么要办身份证,所长告诉他这样一来你了别的地方,他们就知道你是谁。人称“小辫子”,真名叫塔洛的男子带着不可思议的乡土笑颜:我自己知道自己是谁不就行了么?他是一个放羊人,他为人民服务,并坚信自己死了之后是会重于泰山的。塔洛浑身上下充满了“不知今夕是何年”的仙气,然而这一次制度上的身份确认却让他遭遇了一番反向的桃花源之旅。
在县上的理发店和洗头妹杨措聊到他有一百多只羊,多少只公羊多少只母羊的时候就感到大事不妙。恐怕塔洛将要迎接和《最佳出价》中男主一样的结局。但就像所有的电影需要一个扣动故事发生的扳机一样,心爱的姑娘在这里就是一个扳机。他们诡异地一见如故,姑娘带塔洛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卡拉OK,他却坚持不用话筒清唱传统情歌拉伊,因为那些嘈杂的流行音乐都没有拉伊好听,而姑娘唱起《走出大山》时,观众们又一次感到大事不妙。
第二天醒来姑娘问塔洛,如果给他选,他想远走高飞到哪里。他悠悠地不确定地说出:拉萨,北京天安门,纽约。实际上这些地名恐怕也只是前一天在拍摄身份证照片时,旁观新人拍结婚照的背景板上学到的。杨措在剃了他的头,拿走他的钱后不翼而飞了,然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塔洛在幕天席地之下坐在摩托车上喝白酒的画面。这个女人的存在和出现对塔洛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无法断言。
我之前认为人与人为什么要相遇,一个人又为什么要走出自己的领域感知世界,是为了和外部的真理,体系产生碰撞,从而验证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的胸襟更加广阔。可是当电影最后,丢失了”小辫子“身份,再也无法流利背诵《为人民服务》的塔洛让人心疼,他甚至一板一眼地被勒令重新拍照片以便确定新形象与身份的关联。眉头紧锁,不再自信的他神神叨叨地念着:我恐怕死了是要轻于鸿毛了。现在的塔洛已然不是海报上那个表情舒然,对面新事物不卑不亢,任由脸上的沟壑自然呈现,任由一个月不洗的头发随意飘散的,端坐在照相馆白幕前一心坦然无畏的塔洛。那时的他本就不在世界中心,但他有他的活法。
在塔洛第一次接触到”女人留短发还抽烟“的新世界回到大山后,影片进入了漫长的无对话的一片安宁之中,来展现塔洛作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牧羊人的日常:商店买驱赶狼群的鞭炮,给自己买一箱最便宜的白酒喝,在土窑里用古老的炊具给自己做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放羊。他才是一个人,没有同类啊。很多观众就是在这里可能感受到了丝丝困意,因为和前一段的城市奇遇记反差太大。也许人与人的相遇,就是为了提醒你一个人相处时的孤独。
但作为观众,我们看得最津津乐道的也是影片最妙的一段,也仍然正是给塔洛带来迷惑与痛苦的那第一次拍身份证照之旅。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段戏是塔洛巴巴地在照相馆里旁观一对面相纯朴的夫妻同样巴巴地坐在虚假城市景观的背景布前尴尬地听从摄影大妈的指挥,并被要求换上象征现代的不合身材的西装摆着不伦不类的姿势。大妈嘟囔着略带喜感的方言呼唤助理不停换着各色背景,欧,纽约,你们觉得咋样?我觉得不错,来你们笑一个。就好像真的把他们带到了美国一样。当塔洛自以为习得了摄影诀窍准备也笑一个时,大妈严词阻止:你这个大头照不能笑,不能有护身符,不能把小辫子放到胸前。原来制度上确认身份的步骤是这样一个”个人标签化特色化“的过程啊。
人与人的相遇终究还是有趣的,正因为有洗头妹的轻浮调戏,有摄影大妈作聪明态,驯化新人类的口吻,以及其他在社交礼仪上,音乐品鉴上已经先一步踏入现代文明体系的人,才衬托出原先的塔洛是多么可爱又可贵。他略带笨拙滑稽的表现,努力尝试从“头”再来,对现代化楷模的追随都是对原先的自己的一记耳光。 在又一次丧失身份的片尾,他独自在抛锚的车上喝着白酒放起来鞭炮,随着一声炸响,电影结束,字幕音乐配的就是那段塔洛曾经背的滚瓜烂熟的《为人民服务》。要说这部电影最大的珍宝,我想还是当属塔洛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导演对这个角色最大的恩宠与安慰,恐怕就是把他真正的内心确认的“身份证”放在了海报上。
作者朽木立夏

《塔洛》影评:我不在世界中心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塔洛》影评:我不在世界中心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塔,中心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