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带上我的冬不拉》影评:朝向一个“家”的完成

影视台词 > 影评 > :《带上我的冬不拉》影评:朝向一个“家”的完成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带上我的冬不拉》影评:朝向一个“家”的完成的正文:

“无论你身在何方,心永远朝着家的方向。”
——哈萨克族谚语
前段时间看到一部日剧《大川端侦探社》,其中有一集侦探社接到的单子是帮一位委托人找到二十多年前给他喂奶的邻居家阿姨,委托人唯一提供的线索是不知为什么自己从以前开始一听到《梦幻曲》就条件反射式地流下眼泪。最后,侦探社找到了小时候跟委托人一起喝奶的邻居家阿姨的女儿,她拿出一个八音盒,说小时候母亲给两个孩子喂奶的时候时常打开这个八音盒,当八音盒里响起《梦幻曲》,这位委托人一边不由自主地痛苦流涕一边似乎认出这长久以来的“不可思议”。看《带上我的冬不拉》的观影过程正是给了我这种不由自主的、不可思议的感动。
我想,这份感动的解锁钥匙就是那句——“ 家乃心之所向”。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这也是一本经常被引用的情节剧论文集的书名,香港学者叶月瑜老师的在一篇论文中指出:“这句话指涉着西方情节剧的概念来源是喧闹争吵,滋生着‘过度的张力和泛滥的情绪’的家庭空间,这个标题也指出,情节剧的研究必须回到家,这个情绪泛滥的源头。”引出这段话,并无意为《带上我的冬不拉》定性,而是从类似的路径出发,将对这部电影的探讨锁定在“家庭空间”之内。
《带上我的冬不拉》最为令人惊喜和感念至深的,是让我在其中看到了近几年华语电影观影经验中越渐缺失的、久违的“家庭空间”的寻回。这种“久违”、这种“家庭空间”指涉的是从中国早期电影的家庭伦理和人文传统而来,在时代变迁与家庭外空间的“裹挟”中依然对最简单、朴素的伦理与情感表达的保留,它一是对这种“家庭空间”的保留,二是对这种“家庭空间”的寻回之自觉的保留。
《带上我的冬不拉》中有多个并置又相互勾连、嵌套的“家庭空间”,这些“家庭空间”一一充满了矛盾、伤痛、缺憾,是一个完满的“家庭空间”破裂后使人被动适应的“新家”,甚至许久以来这些“新家”里滋生了更多伤害。而哈萨克村庄的搬迁作为契机,所有人得以回到伤痛的原点——这个更大的“心之所向”,修复冬不拉、完成一首歌的过程也是朝向一个“家”的完成。
在《带上我的冬不拉》中我们也不乏看到贾樟柯式的“一个社会急匆匆赶路的时候被它撞倒的人”,不乏少数民族、知青下乡这些从本土历史、文化出发的“中国奇观”,然而这部电影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导演并没有把他们变成一个个“讨巧”的“符号”,他们仍旧是一个个深深植根于家庭的、真实鲜活的人物。《带上我的冬不拉》里没有刻意为之的寓言与指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家庭空间”才是构成一个社会的最丰厚的生活土壤所在,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带上我的冬不拉》得以长成生活本来的样子。
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个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曾以独有的语言和方式表达了“家乃心之所向”。浩浩荡荡的哈萨克族村庄搬迁大队伍中那些显然习惯了迁徙的人们的面庞,为从手机上看到久别的孩子而骑摩托车载着李小南拼命往山上寻找信号的母亲努丽汗,影片中这些对为我所陌生的场景的描写却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某种最原始的对“家”的渴望。
这是《带上我的冬不拉》的表达方式,也是从小在新疆长大的导演赵之的“主体性”所在。就像影片的主题曲里唱道的:“在每片陌生的土地/寻找着先辈的足迹/我们前行不停息/为到达梦中仙境/羊群与毡房走遍山脊/一代代脚步从未停息/理想信念 永不放弃/希望感恩 从未忘记/父辈的爱像山一样沉默/无论走到哪里都注视着我/你听那美好幸福生活的原因/源自草原深处冬不拉的声音。”,这不是忧伤,不是悲情,是生命延续的喜悦与意义所在。
北京大学李道新老师在评价一部影片时提到:“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位前辈比如郑正秋,蔡楚生等,他们的电影中所体现的家庭伦理和人文情怀的传统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一种特质,而这种特质一直贯穿在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之中,这是中国文艺片的传统……”《带上我的冬不拉》正是让我看到了对这种文艺片传统的接续,归家,朝向一个“家”的完成。
作者柒陆

《带上我的冬不拉》影评:朝向一个“家”的完成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带上我的冬不拉》影评:朝向一个“家”的完成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带,完成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