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恶棍天使》精分盲流与脑残妇女的尴尬自嗨闹剧&确立国产尴尬片新类型

影视台词 > 影评 > :《恶棍天使》精分盲流与脑残妇女的尴尬自嗨闹剧&确立国产尴尬片新类型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恶棍天使》精分盲流与脑残妇女的尴尬自嗨闹剧&确立国产尴尬片新类型的正文:

邓超和俞白眉很聪明,《分手大师》、《恶棍天使》两部电影都是脱胎于他们的爆款话剧,作为市场的先期试水,话剧早已身经百炼,在笑点释放、包袱抖落、观众互动上必已娴熟。所以,严格来说,两部电影都打着IP烙印,彰显着两位“剧场投石问路 银幕开疆拓土”的喜剧运作模式。我没看过话剧,不知道槽点源头是不是就坏掉。单就电影,《恶棍天使》和《分手大师》一样,充斥着国产喜剧烂片三大宝: 攒段子、恶趣味、装疯卖傻瞎比搞。
《分手大师》是为段子而生,没有故事和逻辑可言,仅靠一个三观不正的“分手职业”满足邓超个人变装秀和自恋狂式的坏品味,从而开启一个逗比男演员向观众的撒娇自嗨之旅。而《恶棍天使》比它强的地方是终于有点电影感了,有一些做商业电影的职业道德了,它不那么恶心和脏,也没那么强的拼凑感。但即便如此,一个简单的故事仍旧讲得捉襟见肘。
这次炮制的是一个精分盲流与一个脑残妇女联手为农民工讨债而跟黑心老板斗智斗勇的闹剧。剧情不能细抠,就举一个例子,孙俪饰演的查小刀是从南加州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不知道为什么放弃了国外的工作(没交代),回国当了个月薪三千多(这多么不科学)的小会计,仅仅因为这个,亲妈就跟她断绝了往来……而电影中,还花了很大力气修补这样的母女关系。诸如此类的潦草情节,实在折损影片的诚意和代入感。
整部电影挪用的是周星驰的无厘头超现实体系,除此之外,人物设置上也是类似周式喜剧片里经常出现的失败者、小人物形象。邓超扮演的色厉内荏的“恶棍”,让人想起《功夫》里周星驰扮演的狐假虎威的小混混;孙俪这次装上大板牙扮丑,让人想起《食神》里的莫文蔚;地下贫民窟的场景设定,并且还聚拢一帮怪异但良善的街坊,又让人想起《功夫》里周星驰构建的那个流民市井——“猪笼城寨”;连思思旅馆的主人周思思的脾性和举止都像年轻版的包租婆。这些暗合之处,简直是周星驰喜剧片的高仿版。
虽然《恶棍天使》靠相对明确的故事主线撑起了那么一点电影感,但作为一部喜剧片,也许唯一能够真正承担喜剧功能的就是俞白眉的老婆代乐乐饰演的周思思了。即便如此,全片的剧情和人物还是像为段子服务,剧情上生拉硬拽、荒腔走板,人物装疯卖傻、斗凶耍狠,致使所有的努力烘托而出的那些笑点,干巴、紧绷。当邓超高吼起《歌剧2》引发雪崩,当孙俪正面遭遇甄嬛人像,当反派老板一遍遍重复“你让我很焦灼”,这一个个梗和包袱,企图心那么强烈,你甚至完全能够感到来自导演和编剧的督促,“不好笑吗?这么好笑你还不笑?”对,就是这种编排上的硬拗和刻意,这种小聪明和小机灵,让笑料变得有压迫感,它不再是创作者和观众默契达成后的开怀一笑,彼此互不相欠,而是搔痒咯吱式的撩拨挑逗。
如果说周星驰喜剧片的核心法宝是周星驰,那所谓的超式喜剧的致命弱点就是邓超,成也邓超,败也邓超。当然,相比《分手大师》,《恶棍天使》里的他已经收敛不少,但依旧尴尬。尴尬没有错,尴尬也是喜剧片的惯用伎俩,用对了效果不俗。邓超的问题是他作为角色出现在银幕上和他自身特性之间的模糊性,就像你根本就已经知道你面对的这个人能讲出什么笑话来,当他真的张牙舞爪地再讲出来,况且也未能超出预期,你感到的不是幽默,而是尴尬,你不知道该笑还是不笑。这来源于邓超已经铺张太多这部分天性给人看,就那两把搞怪刷子,再移植到电影中,早已将观众对一个演员可能带来的意外和反差消耗掉了。喜剧是一种气氛,一个人生活中爱耍宝扮贱,不代表他就能做喜剧演员,周星驰、卓别林、憨豆先生等公认的喜剧大师,生活中都不是搞笑能手。
邓超还有一个问题,是自恋,一旦开始抖包袱,他的酷劲儿就上来了,总拿着点派头,放不下,就油了。周星驰的喜剧有着小人物的朴素之感,但邓超是油滑,还毫无节制,那种自以为逗和自以为帅、自以为深邃,是形成尴尬气质的三大源流。邓超脸好看,但好看的脸通常不是喜剧脸,本来挺难得的硬冷痞的实力派,在喜剧路上的努力,简直是自毁。
陪着邓超一起尴尬自毁的还有护夫心切的孙俪,应该有很多人是冲着化身傻白怂的甄嬛来的。这次孙俪的确颠覆,不惜毁掉其一向清丽温婉的形象,加入老公的逗比阵营,陪着老公一起强力开发CP资源,赚足噱头。这可能是该片为数不多的看点了。然而娘娘演傻妞的方式实在黔驴技穷又用力过猛,作无辜的小白兔状,不是圆目大睁,就是龇牙翘指,直到她对着邓超说出那句久违已久的广告词,“我是一个超能女人”,算将本片尴尬气氛推至高潮,看得人后脊背直冒汗。
当然,在《分手大师》被批为三俗喜剧之后,邓超和俞白眉这次开始了正经抒情,本就颤颤巍巍的叙事被塞入多个莫名其妙的情怀:批判城市化、拆迁、农民工讨薪、感怀童年、守护家园、反成功学……每一个又都浅尝辄止,显得既冗杂又滥情,格调没树起来,还拖累了节奏。
如果还有什么值得称道,那就是美术设计了,得益于金马奖得主郝艺的操刀,地下贫民窟的场景搭建处处流露匠心,这也是超出《分手大师》的地方,它让《恶棍天使》这部电影起码烂得精致。
看起来,《恶棍天使》有着国产喜剧片的所有症结,但我们愿意相信这是试错路上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我们欣喜地发现,超式喜剧对中国电影起码还有一个贡献,那就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尴尬片。
希望有朝一日,在中国,真正让人放肆欢笑的不再是国产恐怖片。
作者乔克德

《恶棍天使》精分盲流与脑残妇女的尴尬自嗨闹剧&确立国产尴尬片新类型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恶棍天使》精分盲流与脑残妇女的尴尬自嗨闹剧&确立国产尴尬片新类型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恶,类型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