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血战台儿庄》还原真相 尊重历史

影视台词 > 影评 > :《血战台儿庄》还原真相 尊重历史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血战台儿庄》还原真相 尊重历史的正文:

部分内容对相关资料有所借鉴,未标出原作者,望见谅。
第一次被推荐这个电影是在白先勇先生的讲座上,他以自己的父亲,白崇禧先生,为主线,有详有略地讲述了整个民国。中间提到大陆拍的《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白先勇先生很欣赏大陆能如此客观地讲述这个作战。因为这是大陆第一次拍电影承认并反映国民党的正面作战,所以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一部电影。
不出所料,电影的画面和声音都不算清晰,特效和场景等等有很强烈的“八十年代”特征,但我们完全能理解那个年代的物质条件,而且更加欣赏老一辈电影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在比较的恶劣的资源水平和技术支持下,还能呈现出如此的良心之作。
直到现在,一提“蒋介石”的名字都多多少少包含着一些“反面”的味道。而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比较正面的政党领导形象,具体情节是这样的:国民党师长王铭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主持了追悼会。这时,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战机飞来扫射轰炸。面对危险,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据相关资料,这场戏是根据历史档案拍摄的。而这个经典的镜头画面,与大陆此前反映蒋介石的影片,确实有着显着的不同。或许对蒋介石的客观评价是对整个国民党客观评价的开始。
提到台儿庄,不得不提的是李宗仁将军。李宗仁回忆录中有段话的大意是,长期内战使中国军队其实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只要能鼓起一口气、有坚决对外御侮的精神,自然就能打好。台儿庄大战最激烈时,日军已占据台儿庄之大部,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3个师基本打光,孙来电哽咽着请求“撤到运河南岸吧,给我们留点种子吧!感谢长官大恩大德”,李宗仁答复曰“汤兵团正在南进,很快就会进庄,你们不能后退半步,组织敢死队,发动反攻!”。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这样一个无所畏惧的铁血主帅,试问如果每场战争都有如此有勇有谋的将军坐阵,我们为抗战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可以不那么惨重?
白先勇先生曾在文章中写到:“抗日战争八年,是全中国军民,牺牲惨重,抵御外侮,保卫国家的一场民族圣战,这一段20世纪的中国痛史,所有的中国人都应铭记于心,汲取教训。而台儿庄之役,又是八年抗战中最具关键性的一场罕有胜利,中国两岸的政府,不论其政治立场,理应大书特书,载入史册。但因为蒋中正氏与广西将领李、白之间的矛盾,尤其1965 年李宗仁返回中国大陆,台湾国民党政府对抗战史台儿庄大捷这一章,一向低调处理,台湾媒体对淞沪战争等役都曾大肆宣扬,反而对抗战中最重要的一役台儿庄会战则有意忽略,因为这一仗是李宗仁指挥得胜的,大肆赞扬李宗仁,国府立场尴尬……80年代后,中共对待民国史已逐渐走向实事求是,1987年广西电影厂摄制《血战台儿庄》巨型战争影片,相当合符史实,对李宗仁、父亲以及其他国军将领抗日的贡献,都持肯定态度。此片在大陆上映,造成巨大震撼,那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人民头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了国军抗日的真相,以及国军将士英勇牺牲的形象。 1987年此片上映,笔者正在上海,看到广西电影厂摄制的《血战台儿庄》,不禁感慨万千,国民党自己军队打的一个大胜仗,竟让中共越俎代庖拍成电影,大肆宣传。抗战胜利迄今已有50年,国共两岸政府都应该抛弃政治立场,严正对待中日战争这段中国军民伤亡1000多万的惨痛历史了。”虽然白先生对国民党的斥责溢于言表,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白先生对这部电影的肯定,为人民对将士们的歌颂感到欣喜。对白先勇先生而言,白崇禧是父亲,李宗仁也像家人,年过七十还在写书、在讲座来还原历史的真相。这部电影不只是对国民党的一次示好,更是对当时浴血奋战的将军和士兵的一次歌颂,是对真相的还原、对历史的致敬。或许两党之争总会有一些不光明的点,但两党内赫赫有名的一线将军、排兵布阵的军事奇才都该受到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是他们抗战杀敌,是他们救民于水火,是他们为抗战胜利杀出了一条血路。
这部电影不只重点刻画了将领,还把镜头给到了士兵。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细节。一是“逆行”。日军有坦克,我们的装备只能隔靴搔痒,但战士们并没有眼睁睁看着坦克肆无忌惮地开入我们的领地,有一位战士把手榴弹绑到身上,主动靠近坦克,找准时机与其一起灭亡。他爬向坦克的时候像极了天津爆炸事件中逆行的消防兵。当大多数人逃向安全的时候他们选择走向危险,选择拿着生命走向危险。天灾人祸无法预料,但是有这些战士的存在才会有我们民众的安心。谢谢每一位“逆行”的战士,谢谢这么多年来一脉相承的“逆行”精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财富。
二是战士们“扔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话确实,而台儿庄的战士们告诉我们真正的勇夫不在重赏,他们说“连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干什么”,还说把钱留到抗战胜利。当听到“抗战胜利”这句台词的时候,顿感内心一惊。他们是拿命拼出抗战胜利的人,所以他们既是最期盼抗战胜利的人,也是最没有机会看到抗战胜利的人。不知道他们如果看到“抗战胜利”后的今天会不会满意?不知道我们这辈没有经历过抗战的晚辈所建设的今天有没有值回那句“抗战胜利”?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否能对得起前辈们的“抗战胜利”?今年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举国大庆,阅兵典礼上我们看到了老兵方阵,岁月夺他们的英俊潇洒,夺不走他们的英气挺拔。到天安门的时候有的老兵哭了,您是想到了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吗?您是想到了当年枪林弹雨的阵地吗?但愿您留下的是幸福的泪水,但愿我们晚辈建设的新中国没能辜负这句沉甸甸的“抗战胜利”。
这次作战我们不只看到了卓越的将和英勇的兵,还看到了无畏的民,城墙上那句“誓死不做亡国奴”就是对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吧。电影里边一位老爷爷撞墙表态,激起大家共同的爱国热情,虽然我们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民众终究没有逃过冷酷的机枪扫射,但正是这种深入到每一位中国人血液里“不做亡国奴”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支撑着整个抗战的进行。在和平年代,战士们还是有抢险救灾的任务,而在普通民众之中,“爱国”两字日益变得空虚而飘渺。但这或许也是我们当年抗战的意义,当年的誓死保国不就是为了今天的安居乐业么。又或许当代的“爱国”应该被赋予新的寓意,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力争世界一流实现民族复兴等等。而不是曲解“爱国”,不能让“钓鱼岛”时期的暴行重演,不能再发生中国人对中国人进行打砸抢烧的荒谬行为。
以史为鉴。而历史对我们而言,重要的是真相,更是未来。蒋经国看过这部电影后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不久后,蒋经国决定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在骨肉分离了37年后,终于把苦苦的乡愁化做了喜悦的重逢,从而揭开了海峡两岸公开互动往来的序幕。我看过柴静做的一期节目,采访了一位十几岁逃到台湾的山东老人,他说自己曾经把信件寄到英国法国再转寄大陆,成功寄到家乡,但是母亲在信件寄到的前一年世了,应了那句“悲莫悲兮生别离”。我没有能力解读开放探亲的政治意义,但我知道多少人因为没等到这个政策,那颗牵挂着亲人的心便永远没有放下,留下了一生都无法再弥补的遗憾。一峡之隔,不管是不是隔开了政治,它永远隔不断亲情,隔不断华夏儿女世世相连的血脉。
今年十一月份的“习马会”可谓在两岸交流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93年“汪辜会谈”以来,到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登陆”,再到此次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尽管期间两岸关系的发展曾经出现波折,但是从经济交流、人文交流到政治商谈的发展轨迹没有改变,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已初步形成。我们希望两岸关系能更近一步,我们希望两岸人民能更亲一点,毕竟同根生,毕竟同血脉,大家携手共进一定可以发展得更好。
虽然台儿庄战役最后胜利了,但电影最后的镜头是断壁残垣和横尸遍野,把一份意味深长留给了观众。虽然胜利了,但我们付出的是血的代价,是妻离子散,是民不聊生。纵然我们以战反战,但我们是和平爱好者,惟愿此太平盛世永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作者倔强

《血战台儿庄》还原真相 尊重历史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血战台儿庄》还原真相 尊重历史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血,历史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