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老炮儿》一场中年英雄主义的回血

影视台词 > 影评 > :《老炮儿》一场中年英雄主义的回血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老炮儿》一场中年英雄主义的回血的正文:

起码有两三年的没有写过过百字的影评了,码这些字时我还在公交车或者家里的床上,冰箱里的肉刚拿出来再厨房里解冻着,肚饿,思维也比较闲杂,下方全凭高智商的阅读者自行补脑。。前方剧透,且行且珍惜[拜拜]
片名
不知有人注意过影片的英文名没有,因为个人喜好,我对任何电影的中英文名都会有非常偏见的比对,偏见得甚至认为一部(非英语)电影的英文名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一部电影质量的好坏。本片英文名作MR. SIX,早在影片放出预告海报剧照的时候就喜欢得不得了(就中英文名的对比而言),我知道这个差不多就是一部六爷的传记。而用北京俚语作为片名也确实给人一种很地道的感觉。
六爷
六爷以前也算是个道儿上的人,讲仁义道德,讲兄弟情义。或因故事背景在一个法制社会的心脏地带,又尤以一个“过完五十就成老年”的市井男人身上被压缩成每天早上给胡同里的年长者点烟,替马路边无证经营的人打抱不平,遇见有难的人会伸出援手的怀着大爱做小事、真性情又隐忍的小老百姓。甚至在后辈看来这些习惯和规矩老套而且过时,传统保守又显得格格不入。
在冯小刚扮演的六爷身上虽仍然有着举手投足的江湖味儿,但却一点也不显得戾气。相反,六爷身上给人一种人到中年的智慧感:凡事都有规矩,一码归一码。例如无证经营该没收就没收(我突然觉得城*管这档事实际上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与当权*者的互利关系),但出于私人情绪打人就该以眼还眼。
(对新生代偶像无感,完全是冲着冯小刚的)
两代人
以六爷、闷三儿、灯罩儿为代表的老一辈总是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懂规矩不知轻重,说话问路不用敬语,把粗口当作称呼长者的第二人称使用。也正是因为两代人文化差异、价值观的迥异,六爷父子两人凑到一块往往有着三句话就要打起来的阵势。
奇怪的是,虽然吴亦凡的角色也是个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官二代,但却通过三次和六爷的会面开始认同六爷的处事态度和风格。原先以为只有在《小李飞刀》之类才会存在的讲”理”的人也是存在于市井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吴亦凡的角色是年少轻狂版六爷。
我没多大,可能谈代沟年龄之类的话题会让人不齿。但切身经历是,以前读书的时候每每看到听到低年级/龄的小娃儿作抗霸之势时,就觉得幼稚可笑和不屑。同理,影片基本上是让每个观众都再一次重复了这种经历,小年轻们看起来嚣张得不得了,心里多想者冯小刚张涵予能来个痛快的撂倒眼前这些杂碎。但管虎的聪明之处就在此:让观众和冯小刚一起承受着近两个小时的隐忍。而正是前面的近两个小时的铺垫,最终让观众看到冯导提刀上冰面时血液开始一步步攀升。
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对现在的六爷可以看作是一种英雄主义的退隐,有着中隐隐于市的道家哲学。片中有一个意象——鸵鸟,被关在官僚的府邸。当鸵鸟不知何故冲出笼子奔跑在大街上时,六爷骑着自行车一边兴奋地追一边像个同道中人一样冲鸵鸟喊道“你怎么也出来了!”这是六爷自身的写照。对于他来说,对各种不公平、后辈无理、身患痛疾的隐忍也正是在鸵鸟出笼的同一时间全部挣脱束缚。
湖面冯小刚以及众人奔跑的场景可以看作是一种“庶民的胜利”。为什么最好冯小刚提刀前行那幕如此让人热血沸腾甚至泪奔?难得仅仅是因为配乐渐长?我认为更多的是观众看到了一种不畏强权的威武不能屈的快意,一种英雄主义的回归,以及一场江湖情怀的复燃。
结语
我对片子中的各个小鲜肉无感,看完全是因为冯小刚,听说前不久刚凭借该片得了金马奖的影帝。我知道很多人都会讨论冯导的演技如何如何逆天,但我觉得就人送的外号“小钢炮”而言,其拍了那么多片子,作为导演调教演员是家常便饭之事,再者在这群人力霸气侧漏,气场不输任何人,本人和角色的性格重合面积应该也不小,所以冯导也算是本色演出,
有人抱怨说这部电影里的粗口太多,我看的时候也觉得很惊讶,只不过我惊讶的是广电局居然让它上映了。另外,冯小刚的说法是粗口一个都不能剪,因为他们都是语气助词”对情绪渲染有助推作用“——我举双手赞同。
狭隘一点说《老炮儿》是一部地方电影,但正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两代人感情、江湖情怀、英雄主义,甚至是对社会腐败的映射,这些让这个部片子成为一个更广泛更普世的类型电影。
作者pirate_cat

《老炮儿》一场中年英雄主义的回血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老炮儿》一场中年英雄主义的回血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老,回血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