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荒野猎人》两个亡魂,一片荒野

影视台词 > 影评 > :《荒野猎人》两个亡魂,一片荒野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荒野猎人》两个亡魂,一片荒野的正文:

The Revenant的意思是“亡魂”,正式的中文译名却被翻成了“荒野猎人”。是不是猎人有待商榷,而“荒野”这个词,倒给了这部影片更多的理解空间。
导演冈萨雷斯从《鸟人》到《荒野猎人》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态。《鸟人》荒诞,有种卡夫卡或者拉美文学作家字里行间的焦虑和隐性暴力。《荒野猎人》更像是杰克?伦敦笔下会写出来的作品。满屏的荒原气息,壮美但却凌厉,不论是环境还是人物都着力在其“野性”的一面上。其中主人公格拉斯从“活埋”中挣扎着爬出来,到独身一人孑然在荒野中求生,疗伤,寻找食物和庇护所的这一长段落,让人联想到杰克?伦敦那篇被节选到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短篇名作《热爱生命》。被荒野吞噬的无力绝望永远是相同的,不论起因是人为的或是怎样,一旦落到格拉斯或者《热爱生命》里的“他”这种境地,唯有靠一种意志的支撑才能让主人公逃离荒野。不同的是前者是为了复仇,后者则是为了生存。
在冰原里瑟瑟发抖熬过一个个夜晚的格拉斯靠着一句“菲茨杰拉德杀了我儿子”的信念最终完成了复仇。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被野熊袭击而奄奄一息的格拉斯基本宣告死期将至,即“失生命”;唯一关心的儿子被菲茨杰拉德杀死,即“失至爱”,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两样东西无论失哪一样,在肉体和精神上都会各自坠入一无所有的深渊,可怜的格拉斯全部占了。这样一种状态,无疑就是影片标题“The Revenant”——“亡魂”的理解之一。而亡魂之所以还徘徊人世,就是因为一个念头未了。怨恨,爱欲,牵绊…说下可能变成了恐怖片,但是亡魂格拉斯的念头很明确,就是复仇。这个单一的念头让他在精神上找到了支撑下的理由,从而一步步继续在荒野中迈进。
复仇的对象菲茨杰拉德这个人物,在戏剧张力和人物丰满度上显然要大大超越主人公格拉斯。他大致可以被视作北美拓荒时期最极端最残酷的殖民者的一种形象代言。故事前期皮草队决定弃船上岸后并就地藏匿皮子时,菲茨杰拉德发表了一番激愤的演说。队长质问他是要皮子还是要命,他说“什么命?我不要命!没这些皮子就没钱,我要命有什么用?”他把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比他人的生命重要得多得多。以致后来他会为了钱而留在后方看护受伤的格拉斯,又为了图省事和自保试图捂死格拉斯,并杀了格拉斯的儿子霍克。菲茨杰拉德的每一面都被置于格拉斯的对立面上。格拉斯寡言他碎嘴,格拉斯情感单一他满腹算盘,格拉斯是怀柔和温和派的殖民者,他则是为利益不择手段的野蛮侵略者的典型…而最重要的是,他“要钱不要命”的思想很大程度上也形成一种内在的信念驱使他做这一系列事情。对于菲茨杰拉德来说,抛弃格拉斯杀死霍克离开荒野,是为了获得更多殖民者的利益,也正是他的这一信念催生出了后来支撑格拉斯“生存下,完成复仇”的这个对立面。视生命为无物,菲茨杰拉德其实也是某种“亡魂”,只不过他徘徊下的念头看上要让人不齿得多。
亡魂是失生命之物。在荒野这样的极端生存环境里,生命的逝可以说每分每秒都在发生。故事发生的这片北美蛮荒雪原上,野熊撕碎闯入它领地的人类;殖民者对印第安部落有计划的屠杀;狼群围猎野牛…杀与被杀的舞台无一例外都是庞然而静谧的这片原始土地,屠杀的仇恨和将死的恐惧对于荒野来说却丝毫没有打动力。导演冈萨雷斯和掌镜的摄影师利用镜头语言将这种蛮荒和生命的对立放大到极致。故事刚开始灵活丰满的长镜头拉长了苏族印第安人对皮草队的袭击这一事件的视觉张力和仇恨渲染,而当勇武残暴的菲茨杰拉德放倒并捅死一个苏族战士时镜头最远端却是苍茫起伏的云层和早已矗立百年的原始森林;格拉斯偷马袭营而被苏族人和法国人纵马追杀时,惊惧快速的镜头抖动中远方落日正照例把冰晶白般的余晖洒在这片雪原上;而最终格拉斯力战并制服菲茨杰拉德的段落里,导演在最后给了一帧镜头,象征仇恨和生命各种欲望的血指向兀自流淌的溪水,灰白静止的荒野里这一抹不久就会被掩埋掉的红色就是曾经两个“亡魂”斗争厮杀过的痕迹。有生命在这里痛苦地终结了,但对于荒野来说只不过又一次鲜红的一瞥。

作者傅海生

《荒野猎人》两个亡魂,一片荒野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荒野猎人》两个亡魂,一片荒野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荒,荒野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