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十二公民》为什么值得看5遍?

影视台词 > 影评 > :《十二公民》为什么值得看5遍?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十二公民》为什么值得看5遍?的正文:

小兔曾经是学法律的,如果现在还在念书,估计这个电影会被刑法老师拿到课堂上讨论。不过在此,小兔无(wu)意(neng)从法理角度进行专业分析,因为影片对人的性格刻画和人性揭露真是做得太漂亮!小兔一向爱人胜过爱法条,咱们就从这里面开始聊。
影片是对《十二怒汉》的致敬,讲述一个坐标北京的政法大学的模拟法庭陪审团成员就一起真实的“富二代杀亲案”进行激烈的争论,从一边倒的“有罪”判定反转为“无罪”的故事。
这十二个“陪审员” ,背景各异,有出租车司机,地产经理人,急诊科医生,河南籍保安,保险推销员...这其中,八号陪审员是唯一一个身份到最后才揭示的,这也是导演给电影埋下的一个悬念。
12个人,可以分为四组:
A. 来自社会中上层的社会精英人群,包括2号理工男;6号医生;4号地产经理人;以及最后才揭晓身份的8号
B. 来自中下层的12号保险推销员,10号校园保安;1号法学院学生
C. 来自小市民阶层的3号出租车司机, 7号小卖部老板,10号北京包租爷
D. 边缘人群:9号老大爷 和 5号前社会大哥
每个演员的表演都有亮点,没有一个人是短板,足见他们作为话剧演员的功底,我不断把电影倒回,一个个角色地观察,越看越有戏。
先来感受一下第一类的社会精英人群,他们共同的特点是:
尊重规则,强调理性
一号陪审团团长一开始就立下了规矩:一个一个发言。可挨个发言还没转过桌子,这种搞法就进行不下了,打岔的人全部来自第三类的小市民阶层,属于想到什么说什么,话到了喉咙口,不管谁在说话都要插一嘴。
高度职业化的背景使得第一类人有强烈的规则意识,从来不打岔,发言先请求允许。他们的教育背景较好,思维更加开放,听得进不同的声音。他们的存在,也有力对推动了案情的探讨。
正如6号医生对8号陪审员所说:我不同意您的结论,但是我欣赏您的态度。
开放的态度并不代表立场不坚定。和其他三个阶层相比,他们是最不容易说服的,因为他们非常就事论事,不掺和个人情感,揪细节,肯较真。8号陪审员梳理证人证言中的漏洞时,也是他们听得最认真。
比如,2号理工男虽然在表达观点上态度保守,但是在验证证词漏洞时,他却精确计算出一节城铁车厢经过一个定点所需要的具体时间。这里面就有强烈的职业化气息。
越靠近社会阶层上端,“不轻易买账”特征就越明显,比如“静静透露有钱的气息” 的4号地产经理人,就是在把所有的疑点都一个个厘清,内心确信之后,才在倒数第二个转投“无罪”。
可同时他们也是最容易被说服的,理由还是就事论事:一旦证明有力,事实一字排开,他们会立即走向事实的一边,不会为了面子或赌气而坚持错误的立场。
地产经理人改投“无罪”之后,对身边的出租车司机说:向真理低头是件幸福的事。
第二类中下阶级,他们的特点是:
和气生财,用常识思考
12号保险推销员和11号校园保安,因为平时要和社会打交道讨生活,懂得搞好关系,一般不唱反调,表达反对方式委婉。对智能要求很不高的职业,使他们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遇见问题一般走向常识,凭第一印象下结论。
他们“随大溜”的个性也使得他们成为这场讨论的秩序维护者,如不像第一类人群那样,成为这场讨论的KOL(意见领袖),在好几次小市民和其他人发生冲突时,他们主动站出来调节矛盾。
他们的思考需要他人的引导。在8号陪审员不断引导和说理之后,他们也渐渐开始提出自己的质疑。但是因为独立思考能力有限,他们的思想左右摇摆,在讨论的中后期才改投了“无罪”。
第三类小市民阶级,他们的特点是:
痛点强烈,用偏见思考
这个阶层看点非常的多,暴露出的人性的弱点也很丰富。他们共同印证了一个哲学命题:
人看不到除自身之外的任何东西。三个小市民都不约而同地用自己的经历理解整个事件,把判决当成了表达自己愤怒和痛苦的出口。
说理容易,心结难解。在漫长的讨论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从压抑走向爆发,有了爆发,他们才能卸下情绪,撕破标签,从而冷静下来面对事实,最终改投“无罪”。
韩童生老师扮演的出租车司机,观念老派,相信“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对自己的儿子在叛逆期对自己的伤害而不能介怀,这个杀亲案恰恰戳中了他内心的痛点,几次发言,愤怒之情都溢于言表,怒火直冲杀父的嫌疑人,不断无视大家对于案件漏洞的论证。在所有的人都被事实说服,站在“无罪”的一方时,他最后一个坚持“有罪”,甚至不惜摆出一副无赖做派来和所有人对立,足见内心伤痛之大。

导演为了突出他的心理阴影面积也是埋了副线的:片子一开始的哥就说是来帮姐姐的孩子陪考的,那么他自己的孩子呢?最后才揭晓:他孩子16岁和他大吵之后就离家,至今没有音讯,而他还在抱着给儿子攒钱念大学的想法在辛苦开出租,一个内心承受着巨大痛苦的苦情父亲形象就此打造完毕。
7号,被学校领导要求来配合工作充数的学校小卖部老板,把这场讨论看成纯粹的浪费时间,一直在唱反调,发牢骚。可作为一个担心学校停电自己店里冰棍要化、生计都难保的人来说,如何能平心静气坐下来讨论法律公平正义呢?

“一个孩子的命比冰棍儿重要”
其实小卖部老板心里是挺明白的。他老早就说了:“咱老北京人不就认个理嘛!” —正义就是天理,天理就是常识。公平和正义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常识,不存在百分百的法盲。只是当生存占用了大脑内存,正义便成了盲点。
10号,一个北京本地老爷们,靠租房为生。和其他11个陪审员相比,他偏见最明显,说出来的话不断地引起众怒。

有趣的是,同一阶层,同为北京老爷们,出租车司机和包租爷向我们展示了两个不同程度的偏见。前者因为开出租的职业特性,每天接触各色的人,对社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认识带来理解,理解消解偏见。所以他的偏见是具体的,直指像自己的孩子那样忤逆的年轻人。
而包租爷的社会交往面积很小,生活在一个很封闭的状态,他对社会的理解来自新闻媒体和想象,他的偏见也是抽象的,在他的脑海里,把自己是个受害者:儿子上不了大学是因为外地人进京了,北京乱了是因为河南人来了,社会不好了是因为有钱人作恶......这种针对群体的主观偏见,是最危险,最恐怖的一种,它会让人积累起莫名其妙的愤怒,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 在电影中,他身上的戾气也最浓重。(张永强老师演技感人!??????????????)
第三类边缘人物,他们的特点是:
理解人性,偏见较少
对这类人我最感兴趣,也最难说明白。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可能因为能力和机缘在市民、中产、上层三个阶层中上升或下降。可是,成为边缘人物往往需要大于自身的社会力量的推动。被命运的风刮倒过,经历过极端事件,极端处境的人,会比普通人更深刻地透视人性。
随着时间慢慢淡化内心的伤痛和愤怒,他们的人性的认知使得他们会有一个更加宽容的态度,和对良善更切身的热望。他们不太会被偏见,愤怒和标签绑架,能够从内心做出坚定的选择。最早一波改投“无罪”的,就是这类人。
9号的老大爷,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投“无罪”的8号陪审员。他经历的极端事件,是57年被打成右派批斗。因为当时批斗他的一个妇女悄悄给予的一点人道主义的慰藉,他放弃了寻死的念头,挺过了生不如死的日子。正如他的独白里说的,在舆论一边倒的时候,不同的声音对于当事人具有非凡的重量。
成为第二个支持改投无罪的5号,从他汗湿的后背上显露的刺青和对侧跳刀的熟稔可以看出之前是”混道上“的。他曾因为法院误判而入狱一年半,547天。独白很精彩。

这个电影好玩的地方在于,导演给每个陪审员的社会职业背景都设了谜面,然后用每个人的独白来揭晓谜底。很建议大家欣赏一下每个陪审员的独白,逻辑上严丝合缝,人物刻画丝丝入扣,角色瞬间立体。超级过瘾。
对了,之前说的神秘的8号陪审员的职业,还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可以优酷看一看这部电影解密哦:D
一个名叫《十二公民》的国产片,从主演到主创没一个女人,无关风月,不复制粘贴微博段子,照样好看到“言”值爆表。也是没sei了。?? 连最后的主题歌也很走心,,歌词很棒,特地找来贴下面啦!慢慢欣赏 :)

万分之一 百分之百
否定自己 一切重来
无声的舞台 重复的精彩
最聪明的人 最后一个离开
打开窗的时候 雨过天晴
从你的眼睛到心 有多远的距离
其实我宁愿相信 窗外从没下过雨
也许你真的比我 更敏感
愤怒不是出口 是逃避的理由
每个生命都有 软弱的时候
不要让你的爱 被冷落的太久
只一次问候的温暖 就足够
打开窗的时候 雨过天晴
从你的眼睛到心 有多远的距离
其实我宁愿相信 窗外从没下过雨
也许你真的比我 更敏感
愤怒不是出口 是逃避的理由
每个生命都有 软弱的时候
不要让你的爱 被冷落的太久
只一次问候的温暖 就足够
只一次城市的勇敢 就足够
关注李微小兔公众号: leewaysophie 来聊聊生活里不可不想之事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安静

《十二公民》为什么值得看5遍?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十二公民》为什么值得看5遍?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十,遍?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