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卡罗尔》细微之处见宏章

影视台词 > 影评 > :《卡罗尔》细微之处见宏章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卡罗尔》细微之处见宏章的正文:

终于忍不住要写下些什么。
从十二月份网上看到《卡罗尔》的并不清晰的资源,到现在,基本上每天都看几遍,放下手中的事情,简直就像三岁只要吃糖的小孩。关注和此部影片相关的各项视频、内容,相关影片,仔细听每一句台词。可以说有生之年,在还算骄傲的阅片量里面,没有对哪一部影片如此着魔过。(也许对某一首歌会如此,会循环上千遍,也不会吐。)
看了有关此片的各项影评,终于也知道,像我这样着魔发烧的人还是大有人在,于是也不觉得自己是那么的不可理喻。
很有代入感,循环初期,自己就是特瑞斯,那样深深的爱慕着另外一个人。循环中期,又觉得自己进入了卡罗尔的内心,她的欲望和挣扎就是我的。到现在,又觉得我还是特瑞斯,就是要找一个像大魔王一样的女神,臣服其裙下,充满了一颗小白兔的心。
这部片子,满足了一个文艺白兔对于爱情另一半对象的所有欲望和想象。优雅魅惑,即使强势主动,追求个体之自由和真性情,也是雌性激素的力度。这种感觉和平衡,也许只有男性导演才能做到,就像香港早期难得的充满力度的女性片《唐朝豪放女》也是男性导演所拍。当然,此种内在力度当然也离不开编剧的内在强悍。在一次电影节(英国?棕榈?戛纳?)的记者会上,看见了此电影的班组,印象深刻。除了导演和摄影,一系列女人班子。编剧是,制片是。印象深刻的就是理着类似男性短发的编剧,应答迅速,语言丰沛,说话强势。看着镜头里的她,不由深觉编剧就是一个强势t,再看几位制片,也非常有拉质倾向。不由私下以为,这是拉界强大的集体力量,对于女性情感的意淫彰显啊,不煽情,不故意显示与众不同视男如敌,不丑恶,不暴力,不卑怯,不懦弱,不悲惨,不可怜,没有令人尴尬的床戏,不最后死,不让人看了觉得是变态。只让人感动、觉得美好,让人回味,做到这一点,有多么多么的不容易!
片子好,当然离不开电影元素的各个部分。
一、首先,当然还是剧本好。
原着是《盐的代价》,目前还没有看过。等出版社出中文的翻译本子,大概要到今年中后。海斯密斯说自己写这部中片的时候,写得很快,好像发了烧似的,写了一两天就写完了。有时候也不由想,作家这个职业也许就是时空的感应器和打字机,也许某一个片段撞入作家的视野和脑海,时空中发生的故事,就借他的手写出来了。现实中,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应该极小极小吧,有钱富太逛商场,目中无人的几率太高,小柜员的眼神再热辣,大概也都被自然屏蔽,就算发生了有钱富太扑倒小白兔的事情,大体也容易走向玩弄和猥琐,或者根本就是网络御姐(总裁)之类的口水文。剧本好在结构层层推进,每一句皆互为铺垫,前后呼应,充满隐喻,举例如下:
1、和特瑞斯有关的丹尼尔,及关于内心。
特瑞斯圣诞节在商场打零工,躲在地下室里看书,书的标题是“你能诚实的对待自己的内心吗?”
随后,特瑞斯和男朋友理查德在电影院的放映室看电影,菲利普放映,丹尼尔做笔记,理查德毛手毛脚。丹尼尔说了关键的话,他看电影,是为了写作,写作是为了研究人的内心真实想法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此话,成为特瑞斯和丹尼斯后续关系推动的内在动力。
酒吧的时候,丹尼斯又宣称自己是一个只喝啤酒的人,吃别的东西就会吐,让特瑞斯觉得他是一个在精神上有所挑剔,共同的人,不会像她现在的那个男朋友,一下子取笑弟弟是一个电影男,又取笑丹尼尔是啤酒男,肤浅得很。(虽然,到最后开始不仅喝啤酒还吃中国快餐,还看球赛?还计分,文艺青年气息全失,成为庸俗的美国家庭男。)
丹尼尔带特瑞斯时代办公室,说了一通人总是被特定的人所吸引,有没有被吸引,谁被吸引谁知道的话,正中特瑞斯的刚刚被撩拨的心,丹尼尔上前吻,可此特瑞斯所体现的冷漠度(礼貌度),正好映正了丹尼尔的原话,你不是吸引我的那个人,姐心里另有所属。
丹尼尔又在特瑞斯伤心而会的时候,一起刷房子,并且问特瑞斯是不是因为这次旅行,是不是因为吻之类的,并且劝她要出合集。
可以这么说,丹尼尔简直是这个故事的内心情节推动旁白者。
2、卡罗尔的丈夫哈奇和关于哈奇的迫害
可能用“迫害”这个词稍微严重了点。倘若站在一个要被离婚,遭遇了老婆一直有女小三的男性立场上,哈奇所有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编剧(也许是作者本意),却将哈奇行为的升级,写得非常含蓄。(很多影评评论《卡罗尔》,总喜欢说此片格局太小,不能和《断背山》广阔格局相提并论,也就是说社会迫害一点都不明显,戏剧冲突不强烈,都没有人死,我深深的不以为然。其实卡罗尔和特瑞斯纯粹相处的镜头时间是不多的,大部分是各种旁线,即使相处的时候,周围必定会有人。社会的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此两人之周围,如何能说其格局不够广阔?)
片中,哈奇第一次向卡罗尔提出要求,要卡罗尔参加生意伙伴老婆简妮特的家庭聚会,卡罗尔先是拒绝,哈奇开始指责,是不是因为哈比?卡罗尔做出让步,同意,哈奇脸色稍缓。
经过哈奇认为愉快的聚会,哈奇向卡罗尔提出第二次要求,要卡罗尔一起过圣诞,卡罗尔拒绝。矛盾开始升级。哈奇在平安夜下午提早到家接小孩,抱着一颗捉奸的心。果然撞见卡罗尔和特瑞斯在一起,他气急败坏,说这真是“不知廉耻,胆大包天!(That's bold!),随后再和卡罗尔推搡过程中跌倒,指责卡罗尔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crule!
于是后来哈奇的进一步升级的残忍行为被合理推出,就是指责卡罗尔道德有问题,申请了卡罗尔看望小孩的禁止令。其行为简直就是一颗被伤害后寻求报复,要让对方屈服的心。但另一方面,却还是不愿失卡罗尔。圣诞晚上仍找卡罗尔,却发现人楼空,以为卡罗尔在老小三哈比家,却发现原来是和新欢出了。于是报复行为进一步升级,派私家侦探一路追杀,誓要拿到卡罗尔的奸情证据,将卡罗尔斩于马下,可见此时报复已一步步走向极端。
此招果然有效,卡罗尔折回家中,断绝和特瑞斯的往来。虽然哈奇在前头发出了禁止令,但看到卡罗尔似乎回头,认为自己还是成功的。仍然让卡罗尔看自己的小孩,请心理医生。当卡罗尔焦急等待小孩的时候,哈奇在一边是帮衬的,看着卡罗尔充满母性的抱起小孩,脸上是柔和的。虽然监视行为一直存在,但哈奇大约已经认定卡罗尔会回头。所以当卡罗尔在最后的听证会上同意放弃监护权时,哈奇是吃惊、不忍、又有伤心。他最终以为的筹码终于还是失效了,他赢得了离婚的胜利,却又最终输掉了。这是一个被伤害和背叛,自以为是的可怜的被离婚的男人。但他却如卡罗尔所说,"we are not ugly pepole."
3、关于诱惑和欲望的隐喻:红帽、手套、香水、苹果、发丝
手套、香水、苹果、发丝这些都和诱惑有关。
原着叫《盐的代价》,但在片中没有看到一粒盐。
红色代表了激情。相遇时特瑞斯的圣诞红帽(GIFT),卡罗尔的小顶红帽,皆是激情要开始的预兆。甚至在拒绝卡罗尔,特瑞斯所参加的聚会上,暗示一种新的关系开始的女人,也带着一顶红帽,而且有意将红帽脱下,构成了激情欲望的一致性。
手套,女女之间,手充满了欲望的隐喻。(此隐喻大家可以看《蝴蝶》,女主人公一直洗手,就是为了洗自己内心的女女欲望。)灰色的羊皮手套被染着鲜红蔻丹的双手轻轻放在柜台上,表明了诱惑的来临。特瑞斯的手一直是素色的,大约是为了表明她的纯洁。羊皮手套成了红娘的那块手帕,你来我往之中,一段春事将成。
随后是香水上场,卡罗尔微微仰头,香水味道散发,两人之间的化学味道进一步催化。特瑞斯将头深深埋在卡罗尔的毛衣中,闻她的味道,这大约在爱过的人身上都发生过吧。同样是在第一次共处一室的总统套房中,香水成了暧昧的进一步催情剂。入夜后,特瑞斯晶晶亮的眼神看着熟睡的卡罗尔,真是春情可待。
在芝加哥的路上,特瑞斯在车上开始吃红苹果。红苹果在西方文化中的意象,我就不多说了。终于要到伊甸园了,快要被赶出了。
在滑铁卢(作者和编剧成心的。),发丝终于成为最后一次助攻。卡罗尔大约对于发丝充满了母性情节,帮自己的小雪花梳头,和哈比说梳子上留下的小雪花的发丝。而在新年夜的夜晚,抚摸发丝,就和抚摸自己的小雪花一样,复杂的情欲水到渠成,两人终于睡了。
(此床戏大约是唯美的,但并不真实,不说凯文切特没有全脱,就算抚摸起来也没有摸到关键点上,都是避开重要地区,就算是吻,大约也是借位,没有真的闻到唇上。还有红红略长的指甲,被有些影迷诟病。但我以为,对于无限追求细节的班组来说,不可能会忽视指甲这个细节,只能说,这个时候的选择是唯美大于了真实。确实如导演所期待,床戏的情欲和暧昧气氛极好,真不真实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可以脑补。)
二、其次,是借鉴好。
导演在多次的记者会上都说自己借鉴了《相见恨晚》(那不是彭佳慧的成名曲吗?后来才知道是英国六十年代的着名电影,赶快搜来看,原来是关于婚外情的故事。原来相见恨晚就是婚外情,小三唱给围墙中的人啊。受教了。)
《相见恨晚》由于年代隔阂,看得很粗陋。导演借鉴了以下几点:
1、到处都是人,永远在两人情到深处最关键时,有一个聒噪无比的死三八。最惊心动魄的私情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死三八换成了《卡罗尔》里的男jack。特瑞斯看见卡罗尔的那惊鸿一瞥,随后就被一个抱着小孩到处找厕所的大饼脸三八挡住。特瑞斯和卡罗尔最后餐厅里,被号称“世纪一眼”的深情对视,也有来来往往的客人、侍者、大波妹过,终于看见了,也是卡罗尔在一桌人欢笑。GAZE倒是前后一致,都是特瑞斯先看到卡罗尔,卡罗尔感觉到特瑞斯的目光,然后然后。
哈奇和卡罗尔第一次交锋的时候,有女仆在旁边听着。两人跳舞的时候,有哈奇的妈看着,哈比给特瑞斯信的时候,有后面的食客看着。甚至好不容易睡个觉,都有人听房。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眼睛。体现了社会力量的强大,我们都是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下。
不仅特瑞斯作为一个摄影师在到处GAZE,她和卡罗尔也是一直被GAZE。
嘈杂、眼光、人群大约是对比手法吧,以此来衬托两人之间感情的激烈、纯粹,等等等等。
2、火车
在《相见恨晚》中,婚外情的发生地发生在火车站。每天男主女主到火车站坐对方向的火车。大约就隐喻像人生,虽然相见,却要各各地。
《卡罗尔》里换成了火车模型。但这个火车模型却是环形的,就像卡罗尔在信中所说,生活是圆形的,都会回到最后的终点。火车模型也暗示着这对关系将会是万水千山总相逢,而不是像《相见恨晚》中,最后还是忠于道德,重新回归家庭。
3、手在肩上那轻轻一放
这个动作绝对是借鉴《相见恨晚》的,充满深情,饱含深意。导演为了对比此手势,居然让男JACK也拍拍了特瑞斯的肩膀,轻轻一带,简直就是不能比啊。
三、演技
有关魔兔的演技说得太多,大部分都是两人的眼神和表情。如果出高清画质,想必可堪回味之处将更多。我印象最深刻的倒是背影。(为啥一说到背影,就想到朱自清呢?)
特瑞斯的背影很会说话,卡罗尔说出“i love you”时,已经可以看到胸部的喘息,当卡罗尔将手放在肩上,然后离时,特瑞斯背影上下起伏更大,起伏之间真是可见汹涌感情。印象最深刻的特瑞斯的背影是卡罗尔离之后,艾比看见特瑞斯呆坐在床上,整个背弯成弓形,道尽了被抛弃之后,从天堂到地狱逆流成河的悲伤。甚至拎着箱子回来的时候,微驼的背,也已满是失恋的意味。
卡罗尔的背,宽大挺直。即使在特瑞斯家落泪时,也并未见太多柔弱。而床戏的时候,所露背肌,也是充分彰显了力度。只不过这种力度,是女性的。
四、其它
一部好的电影,一定是方方面面,细节皆可堪推敲。不说摄影、配乐、服装、发饰,(摄影爱用多层次,一个镜头里近远中景皆是故事)即使是配角也做得到位,如艾比载特瑞斯回东部的时候,后视镜里看特瑞斯的眼神,皆是充满了女性关心的暖意。就算是街道上的“注意边界”的标牌,都可见电影之用心。
还是说到”格局“这个词,一叶可窥秋,与细微之处见宏章,亦可说格局之大。如卡罗尔对于”doctor“和”psychotherapist"(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之辩,可见美国社会五十年代对于同性关系的保守看法。
一部电影准备了十几年,拍摄了35天,最后结成2小时的作品。而作为观众,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大餐,何其幸也。
看完此电影,当然对凯特和鲁尼充满了好奇心。想知道她俩到底是不是拉。但两人在所有记者会上的相遇,皆未见到有什么带化学反应的交流。(即使有相关只字片语,大约都是粉们的一厢情愿吧。)凯特的女王感如此强势,实在不像。但又觉得她们是专业演员,大概真假难辨,也许越看上不是越是,或者越看上是越不是。不由得感慨,还是颜值最重要。即使谈一场华丽动情的爱恋,不长得美,只能叫奸情。

作者南坡植物

《卡罗尔》细微之处见宏章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卡罗尔》细微之处见宏章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卡,宏章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