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少帅》大历史观下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

影视台词 > 影评 > :《少帅》大历史观下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少帅》大历史观下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的正文:

既然能够被安排为2016年的“开年大剧”,《少帅》自然应该有其“过人之处“。首先就该剧的制作演出阵容而言,可以说绝对可称“重量级”。演员自不必说,一个老戏骨李雪健就足以值得期待,而文章、宋佳等青年演员也都是实力不俗。其实,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部戏更值得期待的也许是导演张黎。这个当年因一部《走向共和》而名声大噪的导演如今在业内堪称历史剧创作领域的标杆人物,其对于历史以及人物的解读和演绎有着非常独特的视角,其作品中大历史视角和情怀在内地历史剧创作队伍中更是几乎无人能及。
《少帅》在风格上延续了张黎作品的一贯风格,以老年张学良的回忆贯穿全篇,全面展现了张学良从叛逆少年到一代名将的成长之路。应该说,对于近代历史的表达,无论是事件还是人物,由于众所周的原因,在当下还是有着不小的难度。尤其对于张学良这个人物来说,过于丰富和传奇的经历都使得他迄今在史学界都有着不小的争议,想要在一部短短几十集的电视剧里来展现这个形象的命运和特征,对于张黎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从已经播出的剧情来看,张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大历史观的特点,将这个角色置于整个北洋时代开始到结束这一阶段展开,从张学良的少年时期军阀混战阶段开始讲述,详细描述这个张作霖最为钟爱的长子自幼顶着父辈光环先是成长为一名风流公子,之后在壮年时选择进入陆军军校开始踏上了他的戎马之路并几经战争的洗 礼最终担负起家国重任、成长为东北三省的领导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张黎看重的是整个大历史观下人物的性格戏剧性,以及在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毋庸讳言,整部《少帅》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还是在于塑造了张作霖与张学良父子的形象。除了老戏骨李雪健奉献了神一般的演技之外,该剧对于角色的塑造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导演深刻的历史观与情怀。对于张作霖这个人们印象里几乎全是负面印象的“军阀”,该剧则赋予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与解读。毋庸置疑,《少帅》整部戏都是以张学良为中心,但二张父子关系的特征与变化则可以看做是对于张学良年轻时代活动与心理动因的重要动力。《少帅》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张作霖,虽然他依旧有着人们习惯印象里的军阀所有的狡诈和匪气,但是却又有着此前人们所想不到的圆滑世故与大智慧。尤其是作为剧中的“绿叶”,他与张学良的父子关系更是典型的代表着中国传统家庭那种固定的风格与特征。这种典型的中国式父子“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的特征不仅展现了张作霖不为人知的一面,也对于剧中张学良的性格养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样另类的相处培育中,他慢慢展现羽翼,成长为有权谋、有勇气,能面对战争残酷、能处理挚友背叛的军人。
就当下的学界来看,对于张作霖和张学良进行重新评价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对而言,张作霖一步步摆脱了人们既定印象中的那种军阀“罪大恶极“的特征,一步步更为接近真实的原型。《少帅》典型的体现的是这一学界的趋势,而剧中李雪健饰演的张作霖也将一个粗中有细的另类父亲形象诠释的深入人心,展现的是新历史观下对于人性复杂的肯定。不过,张学良的形象却是要复杂得多,要想全新的展现,难度要比张作霖大得多。有意思的是,《少帅》之中,李雪健的演技自然无需多言,但他塑造的张作霖形象使得这个形象看起来更为丰满和立体。相比较之下,文章的演技也绝非庸类,但在塑造张学良这一形象上却依然有着一些难以摆脱的定势与矛盾,更显示出当下的某些潜在的争议。剧中文章演出了张学良玩世不恭的一面,虽然将其硬汉、英雄等传统形象打破了,但其对于这个形象过于痞子气和犹豫性格的演绎也隐含着当下某些研究的看法。虽然这也恰恰说明该剧的编导更注意吸收最新的观点来解读历史人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着对于近代历史重新解读的困惑与难度。
作者风之影

《少帅》大历史观下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少帅》大历史观下历史人物的重新解读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少,解读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