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上帝之子》的三点思考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上帝之子》的三点思考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上帝之子》的三点思考的正文:

影片中的耶稣(上帝之子)
在2016年春节期间观看了朋友推荐的电影《上帝之子》后,想对这部电影进行三方面的思考。
第一点思考,关于“道心的坚定”。
第二点思考,关于“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第三点思考,关于上帝或耶稣的真正指代。
这是一部宗教色彩相当浓郁的电影,无论是从视图特效、演员表演,还是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都可以体会到非常具有感染力的宗教情感。虽然我自己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是我给予信仰宗教的人们以尊重,也给予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以尊重。
第一点,关于道心的坚定。影片中的代表人物是“彼得”和“犹大”。
彼得是耶稣门徒中被认为是“左膀右臂”似的人物,但是他仍然在两个场景中展现了人性中“犹疑”的痼疾。其中一幕是在大海的巨浪中,他响应了耶稣的召唤,从船上踏出脚步在海面上行走了一步,却因为内心的一丝疑惑没有坚定保持信任而坠入海洋。另外一幕是耶稣受难前,在耶稣留下“你们都会散落到各地”的话语哀伤地走出时,彼得追出来,用力地抱着他的导师说“我决不会离开(背弃)你的”。耶稣拥抱着他,露出一瞬间欣慰的微笑,但能够预知未来之事的耶稣随即眼神变得非常悲伤,他对彼得说“黎明之前,你将会三次否认我”。果然,在耶稣被定罪,被押上刑场之前,一位罗马的士兵质问彼得是不是认识耶稣时,彼得回答了三次“不,我不认识他”。勇猛、坚定的彼得之于耶稣,就如同子路之于孔子一样,在他们追随圣贤的道路上,仍然显露出了人性的脆弱和复杂。
当我们从事国学复兴的事业或者其他类似的其他人世间的大业时,自己或伙伴在面对各种大利大害时也会有的“道心”的动摇和退转。可能在事业之初,我们都会认为自己肯定不会是类似犹大那样的叛徒,也不会出现像彼得那样动摇,那是我们对于事业可能出现的曲折和障碍认识得还不够,对于人性本身的复杂认识得还不深。最终的那个结果,常常是一系列的事件叠加产生的,并不是 一开始谁就是好人就一定最后是好人,一开始谁是坏人就一定最后是坏人。人性的质地会在过程中得到一遍又一遍的考验和锤炼。
第二点,关于“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影片的场景在耶稣和他的追随者们进入耶路撒冷圣城之后,在宗教大殿的广场上,激进分子为了激起耶稣与罗马军队之间的尖锐冲突,故意在人群中询问耶稣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耶稣要救赎大众,那么犹太人“该不该向凯撒纳税”。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耶稣一旦回答不好,或然将失民心,或然将引发罗马军队对自己及追随者在现场的武力镇压。他巧妙地将钱币抛向了一位罗马士兵,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暗示着他没有政治野心,再次明确了自己不想要以任何武装、暴力的形式推翻某个政权的意愿。
耶稣的生命不在现世的那个世界,他带来的王国是天堂之地,他要的不是政治统治权。无我的圣贤怎么可能追求世俗的名利权势?当时的追随者的犹大不理解他,所以犹大为了一个奴隶的价格出卖他神圣的导师,想逼着耶稣暴力反抗,却没想令其陷入受难之境地。后世的教会不理解或故意曲解他,所以有了“政教合一”,有了宗教向政治的浸染。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是三门独立的科学体系,而且生命科学相比前两个门类更为成熟系统。政治学、管理学,如何高效、公平地治理国家,如何建立更优秀的生产关系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而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认识和实践,解决自己的生死、身心灵的健康问题属于生命科学范畴。不同科学之间有严格的界限,有各自的治学标准和体系结构,万万不可混为一谈。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将作用于自身对应的领域,不要互相僭越。
第三点,关于上帝或耶稣的真正指代。首先,耶稣是人,不是神。其次,上帝并非某个飞来飞的具体之物,而是等于高度抽象的神性。最后,耶稣彰显出所有的“神通”(让病者站立,让鱼和面包增多,让死者复生(方式方法涉及伦理道德))都彰显了神性,都可以在生命科学中的理论和实践中科学地解释和实践出来。
作者唯唯君

《上帝之子》的三点思考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上帝之子》的三点思考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上,思考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