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7号房的礼物》加了犯罪幌子的纯粹煽情片

影视台词 > 影评 > :《7号房的礼物》加了犯罪幌子的纯粹煽情片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7号房的礼物》加了犯罪幌子的纯粹煽情片的正文:

一星给小女孩,演的很到位,完全戳中观众的萌点和泪点;
一星给我为这部电影流的眼泪,虽然中间好几次提醒自己“该哭了该哭了”可还是被无厘头的情节憋回了;
半星给龙九,演所谓“智障”的角色,举止神态都很好,给不到一星的原因是,(也许是煽情需要?)在第一次重审时他回忆律师和局长威胁他的过程,和快结尾的地方他明白的知道自己马上就死了却还是哄着女儿离开的地方,这两处,这分明是要恢复正常智力啊,啥都懂啊;
另外半星给人性的善良,无论什么身份的人都有最善良的一面,这一点我想也是电影想表达的一方面。但对这点的塑造,电影中做的显然不够:只在龙九刚进监狱时象征性的展现了一下“囚犯们都是十分凶狠滴”,程度就像蠢萌蠢萌的小奶狗面对闯入它的领地的其他狗奶声奶气的嚎叫一样;很快老大被毫无理由善良的龙九救了(而且没怎么治就好了(⊙o⊙)?)之后,大家就相亲相爱在一起愉快的生活了。人性都是复杂的,所以慢慢的观众不会再买账纯粹的白莲花和黑化肥的故事,冲突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但电影中塑造的黑暗面不够劲儿,所以这几位狱友在接下的情节里,看起来就像“一个傻大个文盲老大、一个爷爷、一个文青(脸都一样其他的特征太弱记不清了)住在监狱里”,而后被小女孩激发的“光明面”也就没那么打动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但电影不足以向我证明“坏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因为,哪儿有坏人啊?!坏人只有警察局局长好不啦?(另外看到一篇影评说“宁愿把自己女儿定为被奸杀而死也不愿女儿是意外身亡的局长不知道怎么想的”简直笑喷哈哈)
面对亲情和“非正常智力”(雨人、阿尔兹海默以及本部中所谓“智障”)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一向是眼泪开关失灵的。看《海洋天堂》哭的不行不行的,看《雨人》哭的不行不行的,最喜欢的《i'm sam》更是看了好多遍看一次哭一次,从sam和女儿在生日会上闹翻开始,就不停了。当然看这一部也是哭的稀里哗啦的,但只是一碰到该讲案情了,眼泪就生生憋回了,满脑子只剩“WTF?怎么可能?逗我?什么玩意啊净扯淡”。眼泪都贡献在了狱友在监狱里相亲相爱的大胡闹和龙九跟女儿对戏的情节上。逻辑的缺失和情节的无厘头是本部电影的硬伤。扯淡是喜剧的必需,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是观众喜欢的风格,但披着写实的外衣偷偷扯着淡,却给观众一种被侮辱了智商的尴尬感。另外痕迹太重的煽情手法也会让看破了韩式煽情的人产生免疫力。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另外两部电影,心里自然的把它们做了一番比较。
一部是我看一次哭一次的《我是山姆》,看到很多影评中也有提到这两部电影的人设和情节都是很相似的。《七号房的礼物》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父女情深之外加入了狱友之间(我认为可以拓展到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但《我是山姆》立足点放的更远,加入了很多对整件事情的理性讨论,父女之情是催泪点,但并不是最终的落脚点。我很记得第一次看完《我是山姆》之后,我跟室友们一边吸着鼻子一边讨论了很久,如果现实中真的有这样一位智力障碍的父亲或母亲,是否应该将他与孩子分开,是给孩子正常的成长环境重要,还是给他珍贵的父(母)爱重要?但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辩题,影片中矛盾的双方也没有谁对谁错、极恶和极善的区别。社会福利机构是出于对儿童的责任,山姆是出于爱,哪一方最后胜出仿佛都不是最完美的结局。所以整部电影观众和剧中人一样揪心,思考这个现实性很强的问题。我经常用这样一个标准判断某个情节的优劣:如果我是故事中的人,我是否能够轻易的做出更好的选择?说白了,一部片子如果真的想虐心,矛盾不仅要出现在角色的心中,更要出现在观众的心中。像言情剧中,两个主角因为一点点事情产生误会,一句话就能说开的事女主就非要死不死的“我不听我不听”,真的太无聊了好吗,观众在镜头前干着急一张冷漠脸。而这部电影就没有真的把矛盾种到观众心里,我边看边想明明有更好的办法啊(比如那个警察你就不能帮人请个好点的律师?或者最直接的办法找媒体啊!)为什么一定要发生悲剧,分明就是想要硬生生的赚眼泪啊!一旦观众产生“我比编剧聪明”的想法,这部电影就极其无趣了。同样,它触及到的现实问题也并没有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思考。关于强权和案件判决等方面的话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说的,可是影片涉及到案件的调查审理判决的情节,都夸张到毫无逻辑可言,给人一种明明想深刻起来却又瞬间游离的感觉。影片由冤案而起却并不关注冤案,重点是除了爱还是爱,那拜托导演想要煽情就一心一意煽情好不,就别碰犯罪了。
但犯罪与煽情是能同时和谐存在,就像另一部电影,前几年给大家华语电影崛起之感的《全民目击》。结构巧妙,全片无尿点无bug(硬伤),结尾感动也同样不少。由《七号房的礼物》想起《全民目击》的原因是,你想讲犯罪(破案?)就好好讲别一副“逗我笑”的姿态讲好吗。唯一一处把这起命案(事故)认真的当成一件事调查的情节,是监狱操场上狱友们讨论事实真相想帮龙九洗冤屈的时候。这个情节,说实话,跟闹着玩似的。这几个有前科的狱友,比福尔摩斯厉害,没看到现场没见到证据听“智障”说几句也说不太明白的当时情况,就,结案了?真相大白了?所以这么简单的情况,就没有任何一个稍存良知的人(警察或媒体)会调查一下?所以局长到底是多大的官啊?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正常的情况应该像《全民目击》那样,一个震惊社会的案件会有不同立场的人关注,一个人想要一手遮天(而且是完全无智商的污蔑,连诡计都不屑于做,林泰那么有钱诡计还做两手准备呢),需要堵上多少人的嘴?而且对于有智力障碍的人犯案是否也会进行更全面的调查呢?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情节走向太单一,把事情简单化了,所以趣味性少了很多,深度也被简化没了。但是如果在韩国的环境下,这种事情(警察轻易伪造认罪证据且无任何社会上的其他力量表示质疑,所有涉及到其中的人员都屈从于警察局局长这个层次的官职的淫威下)会很轻易的发生,那么这一段当我没说。。。
最后像很多人一样表示不理解这部电影的高评分,居然高过《雨人》更是高出《全民目击》一分,虽然泪都流干净了可是不能没有脑子啊!
韩国电影看的不多,有很多部大家评为经典的还没有看过,希望不会像这部一样让我失望??
作者苑天艺

《7号房的礼物》加了犯罪幌子的纯粹煽情片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7号房的礼物》加了犯罪幌子的纯粹煽情片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7,情片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