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史蒂夫.乔布斯》个人电脑时代的记录

影视台词 > 影评 > :《史蒂夫.乔布斯》个人电脑时代的记录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史蒂夫.乔布斯》个人电脑时代的记录的正文:

在美国本土上映三个月后,《史蒂夫.乔布斯》这部电影低调的上线了中国区 iTunes Store。这部新作品在 iTunes Store 中没有得到任何的宣传与推广,但考虑到以苹果 CEO 蒂姆.库克、乔布斯遗孀Laurene Powell Jobs 为代表的乔布斯身边人对这部电影的持续炮轰,这种结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部电影的素材来自于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就是那部在乔布斯逝世后立即出版的唯一官方授权传记。但这部电影的上映却一波三折,索尼影业先是购买了版权,但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和团队,最终不得不放弃,并由环球影业来接盘;在这一过程中,隔三差五会传出哪个大明星将出演电影的传闻,但这些传闻大部分无果而终。不过这部电影最后还是搭建了大牌的明星阵容:凯特.温丝莱特、杰夫.丹尼尔斯,迈克尔.法斯宾德(他还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等演员都加盟了该片,编剧更是广受赞誉的阿伦.索金,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也是该片的顾问之一。
但这部电影还未上映,就受到了苹果公司高层的猛烈抨击,CEO 蒂姆.库克称这部电影的制作人为“机会主义者”,乔布斯遗孀 Laurene Powell Jobs 甚至想要阻止这部电影的上映。因为这部电影对乔布斯的描述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即使这部电影上映了,争议也一直没停止。《纽约时报》推荐称《乔布斯》是对这个时代最丰富有力的记录。像这样的赞誉和好评不计其数。但硅谷的一大帮人,包括科技记者莫博士都对这部电影毫不留情地展开批评,他们都反对片中对乔布斯的形象塑造,因为这与他们交往的乔布斯判若两人。
最终这部电影以惨淡的票房收尾,大家似乎都在看热闹,这似乎比电影本身有意思,戏剧化多了。
大家把争论的焦点都放在对史蒂夫.乔布斯这个人物的塑造上,这不仅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的那个比喻,当年他的《围城》出版后,有一位外国女士打来电话,说她喜欢《围城》,想见钱钟书。钱婉言谢绝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感觉味道不错,那你有没有必要非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同样如果你对 Mac、iPhone 以及 iPad 感到着迷,那么你一定要了解史蒂夫.乔布斯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就我个人感受而言,这部电影反而没有把乔布斯塑造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反而表现了他内心温柔而又细腻的一面。他在1984年的 Mac 发布会前不肯承认自己是私生女 Lisa 的父亲,恰恰表现了他内心的害怕与恐惧,他并未做好准备做一个父亲,而在14年后 iMac 的发布会上,他则尽了最大的努力实现与 Lisa 的和解。在得知自己对《时代》周刊记者的误解后,他的痛苦和自责溢于言表。而那些配角们,Lisa 的生母克里斯安.布伦南在电影里成了一位只会在关键时刻向乔布斯伸手要钱,需要女儿照顾的混蛋母亲;乔布斯的合伙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成了一个认死理的书呆子,为了Apple Ⅱ 团队的名誉问题和乔布斯争执了十几年,然而大家都和乔布斯一样清楚,拥有图形界面的 Mac 才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Apple Ⅱ 虽然维系了苹果公司的生存,但也只是一块奠基石,过了那个时代自然难有人再提起;把乔布斯赶出苹果的约翰.斯卡利有点自作聪明的意味,但最终他却差点葬送了这家公司……电影里的其他人物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格缺陷,并不比乔布斯高尚到了哪。他们都是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欲望。但不得不指出,这部电影的大部分细节都是虚构的,这些设计多多少少是为了讨好观众。
如果你想借这部电影了解史蒂夫.乔布斯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你恐怕会失望,还不如花点时间读读《史蒂夫.乔布斯传》和《成为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传记作品。但你若想感受那几个激动人心的历史场面和个人电脑突飞猛进的那个时代,看电脑是如何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亲密伙伴的,这部电影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电影的第三部分中1998年第一代iMac的发布会,Think Different 的广告铺天盖地,我想乔布斯那个时候就知道,自己会像广告中的约翰.列侬、马丁.路德.金以及曼德拉等人那样,成为自己所属时代最伟大的注脚。
作者梦想家行飞先森

《史蒂夫.乔布斯》个人电脑时代的记录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史蒂夫.乔布斯》个人电脑时代的记录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史,记录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