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海石湾》小镇青年那无处安放的青春

影视台词 > 影评 > :《海石湾》小镇青年那无处安放的青春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海石湾》小镇青年那无处安放的青春的正文:

“《海石湾》拍摄的就是今天所谓的南区。但在它存在的相当长的历史当中,“海石湾”就是205厂,这个厂就是海石湾。三线企业选址的原则,靠山,隐蔽,使它在六十年代作为建厂的地址,一直到九十年代末它的所有一切都是为这个厂服务的。北区现在的红古区政府是后来外搬过来的,因为它原来所在地的煤矿挖完了。是不是一座新兴的卫星城?可以参照我们的国际大都市的宣传就知道它其实是什么。当然变化是必然的,是好,是坏?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看了。记得我妈妈跟我说过,当年随我父亲刚到海石湾,一下火车,一脚踩在近乎没脚的黄土里,她当时就哭了,那时她刚21岁多点。生活了20多年,离开后她基本没有提过这个度过她最好年华的地方。但对我们这一代,总是有些牵连在那里,仅限今天的所谓南区。”
-----摘自导演的访谈录
不知是主办方的无心插柳还是刻意为之,今天看这部片子是在《塔洛》之后。开场也就三分钟不到,从那首流行到烂的通俗歌曲开场到后来大量的俚语,持续且间断性的笑场,使上场电影残存的黑白色的静默一下子便化解掉了。导演通过鲜活的个体来展现传统工业镇在转型中的困惑。通过对于宏大叙事的解构,镜头的重点最终还是落回到了社会整体转型下迥异的个体,落回到了老赵以及他的小伙伴们(这个词今天也引起了笑场)个自的抱负、迷津与反抗,各自的爱恨情仇中。在不断的笑声中,老赵身上的矛盾感也愈发强烈。他抛弃了所有他热爱的一切。从体制中的骄子逐渐变成了一个放荡不羁的,以反抗体制姿态为傲的“大哥”。是什么促使了这一切?
老赵算得上是个好学的青年,正经的路也尝试过。然而限于转型初期体制外出路的匮乏,在小镇的环境中学识得不到及时的拓展,再加上他所说的“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太久”,社会转型中的阴暗面残酷的抹杀了老赵青春文艺的心,他选择了“做大哥”这一条叛逆之路。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做大哥也只是老赵给无处安放的激情找的一个出口。老赵的心里似乎有一股子猛劲,有一把火,似乎只有做大哥才能让这股激情得到释放。然而,他的文学修养以及他的些许抱负总是使他又不甘于仅仅做大哥,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甘,他的背影总是给我一种失落的感觉。他后来飘到了北京,但此时的他已然错过了生命中最富有激情的时光。他说,他的人生就是没有人生。的确,负担着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双重伤痛,承认他的青春在酒席、失败的婚姻和未实现的作家梦中就这样结束,实在太残忍。与其如此,还不如犬儒一点,干脆的否定人生的意义比较痛快些。因此,老赵的犬儒主义并不完全是个人的选择,而是在社会的种种背景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他的身上有着时代不可磨灭的烙印。我想也许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整整的那一代人吧。
同样是在访谈录中,喜人的看到导演对于社会学视角的青睐。这部作品不就像一份对于那个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田野调查么?八九十年代中国小镇是极具特色的。在那个巨大转型的时代,伴随体制的垮塌,资本的入侵以及文化的大量涌入,个体的命运似乎从未这样有张力过,各种反体制的声音层出不穷。那时人人常常谈起下海,谈起一夜暴富从而彻底提升社会地位。而青年们则是热衷于谈论文学与艺术,并且热切的通过铅字与唱片,来幻想大洋彼岸的世界。一部分的小镇青年顺着这股新的潮流走了出,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导演贾樟柯。然而大部分的小镇青年却没能走出,与一二线城市那更多的可能性相比,资本并没有进入这个被体制抛弃的地方,他们的自我意识与张力似乎被钳制在这种看似无限的滞后当中。

因此,正是这种前提下,老赵身上的戏剧性与矛盾,正是那个时代的矛盾与映照。比起其他小镇,海石湾还要更特殊些。正如开头的摘录所介绍的那样,海石湾是一个完全政策建构下的产物。体制把一个个鲜活的人运送到异乡,最终把培养成了一群具有定式化思维且无私奉献的人,美名其曰为,光荣。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曾一度为了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体制转型,资本入驻的时代,工人阶级被资本抛弃的同时,被国家所抛弃。他们的贡献,似乎也被选择性的遗忘了。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的沉默着,直到有一天,一个从海石湾走出的青年,决定要为父辈和伙伴们说点什么。这部纪录片有着很强烈的人文关怀,这也是我非常喜欢它的一点。如果我们选择不记录,回忆便仅仅停留在当事人的脑海中,而一切将归向不可逆转的遗忘了。记录是一种对遗忘的干涉。唯有记录,我们才能对抗这种遗忘,这也是对那个时代最大的尊重。哪怕这是一个距离我们很远的时代,哪怕这代人在社会的逐渐定型和国家的富强中,最终都有了不错的归宿,我们也应尊重他们那个理想主义的、失落的,带着些许酒熏气的青春。
ps:特别想感谢一下英文字幕的翻译,非常出彩。许多句子把中文比较隐晦的潜台词翻译出来了,而且翻得既俏皮又有趣,谢谢。
作者Dominique JIN

《海石湾》小镇青年那无处安放的青春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海石湾》小镇青年那无处安放的青春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海,青春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