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丹麦女孩》影评:一个充满力量的故事

影视台词 > 影评 > :《丹麦女孩》影评:一个充满力量的故事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丹麦女孩》影评:一个充满力量的故事的正文:

这是一部令人动容的影片,片中所展现的身份困惑足以让任何一个正常人感同身受。但又无法真正的切身体会。因为内心的挣扎和手术带来的痛苦并不能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上,说感同身受只能到理解的地步。理解片中Eirna的坚持与勇敢,理解Gerda的支持,《丹麦女孩》的力量如同Einar所做的风景画,静立之下波涛汹涌。这是一部很有力量的电影。

Einar重复的画同一个地方的风景画,直到他确认自己的内心后便停止作画。因为作画的过程便是他寻找自我的过程。树木在湖面的倒影里,即使看上一模一样,但本质已经发生了改变。

Gerda无意间帮助Einar完成了转变。
不,这不是转变。而是唤醒。Einar说,Lily一直存在于他的身体里,是Gerda唤醒了她。
也许没有Gerda,也会有其他人唤醒这个丹麦女孩。

Einar是前卫勇敢的人,Gerda同样。她必须面对丈夫的远而重新迎接一个可爱的女人Lily,她的理解是Einar最大的幸运,在其他人选择充耳不闻的时候,她选择了倾听。小雀斑的演技完美再现了这位变性画家的心路历程,他平静的外表下,人们能够透过他的眼睛窥探到他的秘密,他灵巧的眨眼,他腼腆的微笑,当埃纳穿上女装之后,他的美丽让人觉得,大自然和他开了个玩笑,她本就该是个女人。

这时,导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当你看着眼前的这个女人,认可了她的美丽后便很难接受他其实是一个男人的事实,就像Einar在镜子前脱衣服后仔细欣赏着自己的躯体。
这一刻,他认同了自己在心里是个女人的事实,便拒绝Gerda让他找回自己丈夫的请求。

可以想见的是,即便在西方国家,二三十年代变性也是一件不能被大众认同的事,如果影片加入当时舆论的压力也许会让影片从关注个人的格局上升到社会问题这样一个看上似乎更为宏大的叙事上。

但《丹麦女孩》摒弃了这一点,当个人的命运已经足够引起深思和共鸣之后,所谓的大格局只会让影片变得肤浅做作,如同有人诟病《卡罗尔》的格局太小一样。从个体出发,关注边缘人的生命际遇,爱恨纠缠其实来的更细致入微,更有力量。因为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观察片中的人物,揣测他们的心境,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动或欣喜。只有当外部坏境模糊到忽略不计,才有足够的精力关注真正值得关注的东西。

除却片中身份认同的重头戏,Einar与Gerda,Gerda与Hans,Einar与Henrik之间的感情戏同样精彩。艾丽西亚.坎维德的表演细腻内敛,她没有选择夸张的演绎方式,而是细水长流的展现出Gerda各个时期对埃纳身份认同这件事所表达的不同态度。



她无意间让Einar扮女装做自己的模特,唤醒了后者的天性,又用自己的画作帮助Einar看清了自己的本质。

你总是让我变得更漂亮。Einar望着画中的自己,眼神是向往又羡慕。

Gerda的画里,Einar看上总是忧愁,他既是Einar又是Lily,因为Gerda如此舍不得丈夫的消失,但又无比尊重他的决定。她画里充满的矛盾和情绪让她成为梦寐以求的名画家。

汤姆.霍伯似乎很擅长人物传记片,《国王的演讲》让他问鼎奥斯卡。因为他似乎总能把别人的事情讲成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

他总能让你在别人的传记里看见自己的影子。

他能把看上很远的人拍的平易近人,触手可及。

小雀斑的演技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叙事单薄的不足,但也因此才给了演员更大的发挥空间。
一个好演员碰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剧本实乃三生有幸。
片中Einar能够遇上懂自己的Gerda是不幸中的最幸。

作者宇宙无敌大蠢蛋

《丹麦女孩》影评:一个充满力量的故事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丹麦女孩》影评:一个充满力量的故事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丹,故事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