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钢琴课》情欲与爱情与死亡

影视台词 > 影评 > :《钢琴课》情欲与爱情与死亡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钢琴课》情欲与爱情与死亡的正文:

“你听到的不是我口里发出的声音,而是我心里的声音。我自六岁起已没讲过一句话,甚至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爸爸说这是一种黑暗的技能,终有一天会毁了我。”
影片的开场颇为传统,配以上面这段话作为旁白,女主人公艾达透过手指缝窥探她所生活的世界:家人、庄园、风和落叶。导演用一个升镜头展现了艾达起身离开大树时的娓娓身姿,用细腻的画面描绘了一个艾达即将远离的花园。
故事情节运用了传统的线性叙事,讲述了19世纪时期,一个关于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之间的婚姻、爱情和情欲的故事。艾达是一个有语言表达障碍的女人。她喜欢弹钢琴,然而丈夫早逝,于是她带着女儿和钢琴改嫁到新西兰。当她们到达新西兰海岸后,新任丈夫斯图尔特嫌钢琴过于笨重于是将它丢弃在海滩,她不满丈夫的这种举动,而对愿意帮她运走钢琴的邻居贝恩产生了情愫。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感情和道德的拷问。
导演把较多的镜头花在了有关沙滩和海的场景中,将海滩的自然风光和人物心情恰到好处地结合了起来。影片开头几场戏中,钢琴由于过于笨重被留在沙滩上,几个长焦镜头将翻滚的海浪推向观众,浪花层层叠叠,伴随着风吹海水的音效,仿佛要将钢琴吞没卷走,一种对失挚爱的恐惧席卷内心。另外几个广角镜头将钢琴置于画面中央,海浪的余波舔食着沙粒,此时的钢琴显得如此渺小和孤独,就像女主人公艾达,身着一袭黑衣,形单影只地立在杳无边际的海滩。此时艾达就是钢琴,钢琴就是艾达。
电影上映于1993年,获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的最佳网友原创投递剧本、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以及其他五项提名。值得一提的是,获得最佳女配角的演员安娜.帕奎因当年才11岁。电影的成功无疑归因于优秀的剧本和出色的表演,而剧本的成功之处在于引人深思的冲突安排和丰满的圆形人物的形象塑造。
艾达无法说话,但她对此有独特的解释“所有人最后也要回归寂静,奇怪的是,我并不认为自己很静,那是因为我弹钢琴。”以及她清高的反诘“大部分人说的都是废话,听了也没用。”霍利.亨特在影片中的表演没有一句台词,全程依靠动作、表情和眼神释放演技,她对艾达情感的表达和细节的把控已经极致到令人瞠目的地步。她所诠释的艾达性格倔强、执着、清高,对女儿无比关爱,对丈夫颇为冷漠,而对邻居贝恩德态度则发生了由不屑到爱慕的转变。影片的服装设计精心而独到,一袭黑袍包裹着艾达的身体,像一只黑色的蝴蝶,歇停在钢琴旁,充满着独特的神秘魅力,也暗示着她并不丰富的情感生活与性生活。
其中一场戏我最为印象深刻,也是霍利将演技发挥到极致的一场戏。斯图尔特目睹到艾达和贝恩在床上翻云覆雨,气急败坏的他举起斧子一气之下砍断了艾达的一根食指。此时的艾达并没有哭泣和尖叫,而是不慌不忙地站起身,试图逃离他的丈夫,而最终跪倒在身后的烂泥地里。起身时,她的脸像一块没有颜色的砖,冷得砭人肌骨;她眼神中透露的目光仿佛倾泻而下的水银,淌过你脸庞,滴在你肩膀,凉透你骨骼。她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位女性少有的坚强和倔强,她对斯图尔特的情感没有恨,只有冷漠和不屑。
贝恩用八十亩地和艾达的丈夫交换了钢琴,让艾达为他教授钢琴课,一节课换回一个钢琴的黑键——他毫无顾忌地爱上了艾达。他通过钢琴潜入艾达的内心,就像通过艾达袜子上的破洞一样探入艾达的肉体。一次抚摸换回两个琴键,一次亲吻换回五个琴键……他就用这种乞丐式的乞求来博取艾达的肉体和爱意,但是毫无疑问在精神上他是爱着艾达的,在博取艾达爱意无果之后,他将钢琴送了回,并告诉她:“如果你没有带任何情感来的话,那么请你离开。”最终他得到了艾达的爱慕。
而艾达的丈夫斯图尔特,始终得不到艾达的爱。他嫌钢琴笨重不远将它运至家中,他不懂欣赏妻子的音乐,不懂如何讨得妻子的欢心——一个患有直男癌的无趣的男人。他因妻子出轨砍她的食指,将她与钢琴和音乐残酷地隔离,剥夺了她为数不多的爱好。然而也就是这么一个男人,最终愿意放手,让艾达跟随贝恩离开新西兰回到英国。
影片想要传达的价值有很多,女权是其中之一。首先艾达的性格倔强清高,打破了对传统英国女性的刻板印象。第二,出轨并成功的情节是对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颠覆,这样的剧情在中国也许永远不会出现在大银幕上,这种鼓励女人为真爱奔走的情节也为后来的《英国病人》和《廊桥遗梦》等影片提供了借鉴。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影片中艾达对贝恩德情感发展线索是从肉体的情欲渐变到精神的爱慕,这和传统爱情电影有所不同。一袭黑袍的艾达似乎很久没有体验到性的欢愉,是贝恩引领她寻找这种纯粹的向往,也让她最终发现贝恩才是她的坚实的依靠。一开始情欲统治了她的内心,随着时间推移,爱情渐渐走进她的意识。在这里剧情的过渡紧凑而自然。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场戏——贝恩的小木屋的内外——屋内艾达和贝恩在床上翻滚,屋外艾达的女儿在玩耍、偷窥。这场戏中,导演将色彩运用和平行剪辑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颇显视觉化叙事的影子。房间内微弱的灯光映照着家具和墙,橙色的色调散发着惹人发痒又发闷的情欲气息,仿佛能从一旁的木墙上挤出汗来;屋子外色调清冷,天气阴沉,艾达的女儿与草木玩耍嬉戏,还时不时往屋里偷窥,这里的外景象征着一种残酷的现实,随时有可能将艾达和贝恩从热火中抛到冰水里。这两个场景的冷暖色剪辑不仅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具有美学效应,还暗示着现实生活的危险与残酷,可谓神来之笔。
影片的另外一个思考是关于艾达对音乐和爱情的抉择。影片的最后,艾达跟随贝恩坐船离开了新西兰。她将钢琴推入海里,将脚缠入捆绑钢琴的绳子,把自己也一同带入海的腹中。但是,她终究还是选择费尽力气挣脱绳子,拼命游回海面,扑向贝恩德怀抱。那么是什么让她放弃生活,同钢琴一起沉入海底?受损的琴键?缺失的手指?又是什么把她扯回生命当中?对爱情的渴望?对新生活的期待?有人认为影片的结尾是个败笔,艾达应该同她的钢琴一同死,这样更符合主题的统一。而我认为编剧的安排是合理的。一念之间的死亡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艾达好不容易摆脱没有价值的婚姻找到真爱,最后却自尽身亡,这在逻辑上说不通。艾达从一开始对钢琴的爱护转变到任由毛利人对钢琴的玩弄,这说明她对贝恩作出选择的渴望已经超过钢琴给她带来的意义,这个时候,钢琴已然成为一种束缚,是她为了争取爱情需要竭力挣脱的。另外,我对影片的理解是基于剧本中女权的设定,如果艾达最后选择自尽,那么影片中为女权的呐喊也是失败的。
影片的优秀之处还在于艾达女儿这个角色的设定。当时才11岁的安娜.帕奎因展现出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的演技。她天真可爱,上一个镜头还追着一只狗骂它又丑又脏,下一个镜头却帮它擦干毛上的雨水表示同情。她又成熟老练,对于自己所讨厌的继父的家佣,她编了一个关于父亲如何离世和母亲何故失声的故事作为敷衍。她也代表着一种传统的力量——反对母亲与贝恩的感情,并向斯图尔特告发,最终导致了继父砍掉母亲的食指。镜头中频频出现的道具——艾达女儿背上装饰的蝴蝶翅膀,则象征着一种天真,但是这种天真充满着孩童的幼稚与无知。
作为一部与音乐相关的电影,其音乐运用也是非常出色。配乐以钢琴作为主要乐器,偶尔点缀弦乐温柔缠绵的音色,优美细腻,颇具画面感。艾达在沙滩上弹奏钢琴的那一场戏可谓经典。但总体来说,《钢琴课》的配乐整体带给我的震撼并不如《入殓师》和《时时刻刻》这样非音乐相关的电影来得大,那种忧伤凄美的情绪营造的力度稍显不够。
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看这部影片,故事也许并不新奇,甚至有点老套,但并不妨碍它在影史上的经典地位。在1994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钢琴课》输给了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与《辛德勒的名单》对战争和人性的深刻描绘不同,《钢琴课》带给我们的是对情欲与爱情关系的解读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突破。虽然对《辛德勒的名单》拿奖服得五体投地,但并不妨碍我喜欢它呀。
作者比斯开湾海妖

《钢琴课》情欲与爱情与死亡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钢琴课》情欲与爱情与死亡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钢,死亡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