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她比烟花寂寞》谈电影中的女主的角色冲突

影视台词 > 影评 > :《她比烟花寂寞》谈电影中的女主的角色冲突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她比烟花寂寞》谈电影中的女主的角色冲突的正文:

杰奎琳?杜普雷(1945-1987)是英国历史上杰出的大提琴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耀眼的古典音乐明星,是她那一时代最为着名的大提琴演奏家。不仅以其出类拔萃的技巧闻名,在演奏时所展现的巨大的激情也让人倾倒。杰奎琳?杜普雷有着惊人的艺术天赋,5岁即展示了过人的音乐禀赋,16岁开始职业生涯,独特的才华与张扬的个性倾倒众生。1973年在她职业生涯达到顶峰之时,却不幸被确诊为患有多发性硬化症,遂告别舞台。在其后的15年她都同这种疾病做着斗争,最终在42岁时离开人世。
影片《Hilary and Jackie》讲述的就是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的生平及她与姐姐之间的姐妹情谊。影片的中文译名有两个不同版本,《她比烟花寂寞》及《狂恋大提琴》。前者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简单六个字闪动着智慧的灵光,比影片上百分钟的娓娓道来还令人悠然叹息。一个将全身力气都用在琴弦上,拉琴姿势极为夸张的女孩,注定是镁光灯下耀眼却落寞的一道孤影。烟花一样绚烂,烟花一样短暂。绽放到极致;刺眼到发烫,却终究敌不过命运的安排。绽放得愈华丽,凋谢得愈戚美。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具有不同的地位和身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行为规范,这就是角色。角色又分为性别角色、亲缘角色、职业角色和社会公众角色四种类型。从性别角色来看,Jackie是个女人;从亲缘角色来看,Jackie是Hilary的妹妹,是父母的女儿;从职业角色来看,她是一名大提琴演奏者;从社会公众角色来看,她是一个明星,一个世界闻名的大提琴家。Jackie需要在多重角色和身份之间相互转换,进行调整和平衡,一旦无法协调,这些不同的角色身份就会发生冲突,从而导致内心的纠结甚至悲剧的发生。
Jackie与Hilary是一对关系非常亲密的姐妹。天生争强好胜的Jackie一直在下意识地以不同的角色身份与姐姐进行比较和竞争。只要是姐姐有的,她也要有;只要是姐姐会的,她也要会。Jackie的一生都在以姐姐作为自己的参照,来衡量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幼年时,Jackie只是承担了亲缘角色这一层身份,她是Hilary的妹妹,同时也是父母的女儿。每天跟在姐姐的屁股后面,父母和姐姐都对她呵护有加,Jackie沉浸在被宠爱的幸福与快乐当中。直到13岁那年,一天姐姐收到英国BBC电台的邀请录制节目,Jackie成了姐姐光辉背后一个卑微的影子。同样作为乐手,Jackie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与姐姐之间的差距,于是开始忘我地练琴。这时只有13岁的她已经早于常人承担起了职业角色。导演在这里用了一个仰角镜头,长长的台阶上,Jackie跟父母还有姐姐一步一步往上爬,Jackie弱小的身躯跟巨大的琴盒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她拿得很吃力,却拒绝了父亲帮助。这里既表现出了Jackie倔强好强的个性,也表明了她正在做一件超出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能承受的事情,而那长长的台阶正是她大提琴演奏之路的象征。
Jackie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独立获得了奖项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姐姐失意地跑开,那是Jackie与姐姐在职业领域内的一次角色互换。从此,姐姐变成了她光辉背后一个卑微的影子。从此人们眼中、口中只有Jackie,没有Hilary。作为乐手Jackie第一次感受到了被镁光灯追逐,被众人簇拥的无限风光;作为女儿Jackie第一次感受到了父母充满自豪和骄傲的灼热目光,这种感觉让她无比兴奋。从此Jackie在大提琴的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接下来影片通过一组叠画表现家里的奖杯越来越多,Jackie离成功越来越近。
16岁,Hilary进行了首次公开演出,演出获得了轰动效应,并获赠价值连城的大提琴,大卫度夫,琴中极品。此时的Jackie就好似武侠世界中的大侠练就绝世神功后,又获得了举世无双的宝刀,从此走遍天下,再无敌手。这时Jackie又多了一层社会公众角色的身份,她成了世界闻名的大明星,她成了公众人物。
接下来,影片分为两个大的段落,分别从Hilary和Jackie姐妹二人的不同视角来讲述接下来发生的同一段故事。这也正是本片作为传记片区别于一般传记片的独特之处。
从性别角色来看,姐妹二人同样都是女人,使得两人的经历有了可比性;从亲缘角色来看,姐妹、父女、母女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对比和参照;从职业角色来看,Jackie是大提琴手,姐姐是长笛手,相同的乐手身份成了姐妹二人进行对比的基础和前提;从社会公众角色来看,Jackie是个大明星,万人瞩目,而姐姐最后成了名符其实的乡村农妇,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凡女人,在这一角色层次上姐妹二人的对比最为显明,也最为突出。正是有姐姐这个“普通人”作为参照,才使得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高高在上的明星那种人在高处不胜寒的寂寥与孤独。
Jackie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场公开演奏会后,从此邀约不断,开始了她马不停蹄地辗转于世界各地的辉煌的大提琴演奏生涯。从此,姐妹二人聚少离多,而影片也由此很自然地进入分视点讲述的段落。影片接下来没有跟着Jackie的行程继续表现她的成功与喜悦,而是笔峰一转,进入到姐姐Hilary的情感世界。以姐姐的视点来展现这位举世无双的大提琴天才所不为人知的舞台之下的生活侧面。
Hilary在面对角色转换时也有过内心挣扎。当Jackie第一次将众人的目光从自己身上拉走时,她独自一人跑到无人的房间躲在壁炉里,Hilary所处的幽暗的蓝色冷调与Jackie所处的明艳的黄色暖调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及明暗对比。但是天性善良、隐忍的Hilary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并欣然接受了这一改变。片中有一句关键性的台词重复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姐妹二人一同BBC电台时,那时大家还都以Hilary为荣,电台负责人对Jackie说:你姐姐是一位天才,你一定为她感到骄傲。Jackie不语。妈妈接过话:我们都引以为荣。第二次是在Jackie第一次获得独立奖项的这一天,一位记者又对Hilary说了同样的话:你妹妹是一位天才,你一定为她感到骄傲。Hilary欣然回答:是的,我们都引以为荣。
Hilary失意的段落都是雨天。妹妹被送到名师家中进行特殊训练后,妈妈为了方便接送妹妹买了小汽车。外面下着雨, Hilary在小汽车局促的空间内再也无法伸展开她的长笛,那只曾经令她被冠以神童称号的长笛从此不再属于她。
参加完妹妹的公开演奏会后,Hilary独自回到伦敦。阴雨连绵,Hilary来到皇家音乐学院接受考前指导。教授对Hilary的演奏极为不满,到最后Hilary只能被允许吹一个简单得不能简单的降B调单音音符。影片这个段落,在仰角拍摄的教授的面部特写与俯角拍摄的Hilary的近景两组画面之间快速反复切换,将Hilary被无情地打压到职业生涯最低点的状态充分展现出来。作为一名长笛手,Hilary跌到了最低谷,她的职业角色被彻底否定。
从事指挥、同样出身音乐世家的基华有着超凡脱俗的率真天性,他从一开始就敏锐地体察到了Hilary作为着名大提家的姐姐的尴尬与失落。Hilary在走入事业最低谷时,却获得了基华强大的爱与支撑。Hilary在职业角色上彻底失败,在性别角色上和亲缘角色上却得到了极大的肯定。从此,Hilary彻底放弃了原来的职业角色,心甘情愿地来到乡村,做起了农妇。她不再是长笛手,她只是妻子,只是母亲,生活简单而快乐。Hilary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转换,在四种角色类型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支点,不做长笛手,还可以做妻子,做母亲,做一个纯粹的、简单的、幸福的小女人。从此,Hilary的世界不再有雨。爱情和家庭支撑起了她的整个世界。她生活得平静而踏实。
再接下来,影片进入Jackie的段落。通过不同视角的表现,让观众对之前段落中Jackie的任性与自私、骄纵与蛮横有了揭迷式地恍悟。Hilary放弃了职业角色,只承担了最基本的性别与亲缘角色,反而活得轻松自在。而Jackie同时承担着四种角色,尤其是社会公众角色这一身份,让她不堪重负。声名享誉世界时她才只有16岁,世界各地飞来飞,每天见的都是不同的人,的是不同的城市,吃的是不一样的食物。虽然日日掌声无数,鲜花无数,派对无数,却没有一个可以真正交流的人。掌声和鲜花的背后,她体味的却是深入骨髓的孤独与寂寞。她开始讨厌大提琴,讨厌做明星。这时,她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及社会公众角色产生了厌恶及逃避心理。幽冷月光下的大提琴拟人化地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凄历声响,此时的大提琴对她而言,是将她带入这种人在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境地的罪魁祸首。“其实我不是自愿成为一名大提琴家,我本来好端端地拉着琴,突然有一天人人都来邀请我演出,排期一下子排足两年,我讨厌大提琴!”这是Jackie对一位非常欣赏她的大提琴家前辈说的心理话,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位前辈跟Jackie语言不通,完全听不到她的心声。
Jackie虽然赢得了无数的鲜花与掌声,但是她不快乐。她只有16岁,她还是个孩子。她想念姐姐,想念家人,此时她的亲缘角色与职业、社会公众角色产生了强烈的冲突。社会角色规定的人格与她的真实人格产生了冲突。作为天真烂漫的少女,她渴望姐姐及父母的骄惯与宠爱,而社会角色的明星身份,却让她在大众面前始终处于一个俯视他人的姿态。这里,Jackie不仅产生了角色冲突,而且存在着角色错位的问题。一个16岁的小女孩,走到哪里人们都以仰视的心态对待她,少女的童真与无邪就这样被忽略、被剥离。
Jackie再次回到家中,姐姐已经有了亲密男友,并且很快结了婚。Jackie表面上对姐姐的婚姻生活不屑一顾,说什么想要男人不需要结婚只要懂得如何避孕就可以,实则内心无比失落,甚至想放弃大提琴,做回一个平凡的人。于是,她故意把大提琴丢在车里,没想到有人发现并及时送还给了她。正在这时,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至爱,丹尼。当初,Jackie拼命练琴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提高琴技,好跟姐姐一起出演出。而当她遇到丹尼后火速结婚,也是因为受到姐姐结婚的刺激,甚至连两个男人的职业都是一样的!姐姐结婚了,所以她要结婚。姐夫是个指挥家,所以她也嫁了个指挥家!即使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她也依旧还是那个跟在姐姐屁股后头的永远长不大的小女孩。
婚后Jackie又多了一重角色身份,她跟姐姐一样成为了一名妻子。两个天才音乐家的结合当然会擦出非同凡响的火花,在排练场中那段钢琴与大提琴的完美配合,让Jackie夫妇眼中都充满了激越的火花。作为女人,作为妻子,作为大提琴家,Jackie同时感受到了三重角色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大提琴在Jackie的爱情与婚姻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她曾深情地感谢她的大提琴,并因曾经的厌恶和丢弃而向它道歉。大提琴其实早已成了Jackie生命中的一部分。谈到Jackie,人们就会想到大提琴。谈到大提琴,人们就会想到Jackie。
然而,大提琴带给Jackie的除了幸福与快乐,还有悲伤与不幸。她的一生,她所有喜怒哀乐都与大提琴息息相关。Jackie在舞台上那种倾尽全力、完全忘我地表演方式为她赢得了观众,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台风。但也正是这种倾尽身心拉琴的方式令她透支了生命,最终患上了不治之症。婚后不久,Jackie常常感觉到手凉,后来又常常失手打翻杯子,再后来她需要依靠药物的控制才能继续拉琴。Jackie开始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彻底失拉琴的能力。于是,她问丹尼“如果我不会拉琴,你还会爱我吗?”而丹尼的回答则是“如果你不会拉琴,你就不是你了。”对Jackie来说大提琴手这一职业角色已如血液般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人们爱她,丹尼爱她,都是那个作为大提琴天才的她,没有了大提琴,她将不再是她,人们将不再爱她,包括丹尼。Jackie此时想到了Hilary曾经对她说过的话“你以为做平凡人比做不平凡的人要容易,那你就错了。没有大提琴的支撑,你什么都不是,你只是个孩子。”
为了证明自己是有人爱的,Jackie来到了乡下姐姐的农舍。在那里,姐姐、姐夫,外甥们的眼中,她只是Jackie,不管她会不会拉琴,他们都一样爱她,在那里她可以完全剥离掉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公众角色,以最本真,最原始的角色身份生活、体验。极端的缺失令Jackie产生了极端的想法,为了证明姐姐对自己的爱是绝对的、毫无保留的,她要求跟姐姐分享姐夫。遭到拒绝的Jackie在寒冷的山林中脱光衣服,用树枝在自己的身上划出一道道的血痕……Jackie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满足,晚上她享用着姐姐的丈夫,白天与外甥们一起玩耍,享尽天伦之乐。此时,她实际上是跟姐姐做了一次角色替换,她扮演了姐姐所有角色身份,妻子、母亲,通过角色替换得到了姐姐作为快乐农妇的真切体验。Jackie希望能一直这样生活下,但她毕竟不是Hilary,一切只是暂时,一切只是虚幻。
Jackie从姐姐家黯然离开,重新回到聚光灯下的舞台。Jackie病情日益加重,先是发现自己小便失禁,接着在舞台上无法站立。入院后,Jackie被确诊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Hilary前来探望,并希望能够把她接到乡下由自己亲自照顾。但此时的Jackie内心已经完全失衡,四种角色的身份没有一个可以作为她生活和生存的支点。没有了大提琴,她什么都不是,心中没有自信,只有自卑。只能用伤害他人的极端方式来掩饰内心的不安与惶恐。她拒绝了姐姐的好意,并用尖酸刻薄的言辞对姐姐极尽羞辱、挖苦之能事。Hilary伤心至极,黯然离开。
Jackie自欺欺人道“一旦恢复拉琴,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父母前探望Jackie时,完全没有父母与女儿之间的亲近与温情,在他们心中Jackie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公众角色覆盖了她的亲缘角色,所以他们对是Jackie的姿态是一种小心翼翼的仰视。由于角色的错位,Jackie跟父母完全不能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有的只是流于表现的问候与寒暄。从亲缘角色的角度而言,Jackie是寂寞的,她不能向普通人那样跟父母交流与沟通,完全享受不到天伦之乐。而唯一能痛她所痛、乐她所乐的姐姐也被她伤害到体无完肤,不愿再面对她。从性别角色的角度而言,Jackie也是寂寞的,自从她失了拉琴的能力,对丹尼来说她已不再是她,对她只剩下责任与义务,而不再有爱。Jackie突然异常怀念站在舞台上的感觉,极力想从职业角色及社会公众角色中找到可以填补内心虚空的东西。她太寂寞。
为了能够重新回到舞台,Jackie要求丹尼为她安排一场演奏会,哪怕只是让她敲一下儿童鼓。在万众瞩目下,Jackie敲响了童鼓,掌声雷动。但那些掌声有多少是出于真心的呢?Jackie无限酸楚与落寞,而那酸楚只有Hilary才读得懂,那落寞只有Hilary才能体会。一切仿佛回到了原点,回到了那个Jackie作为Hilary的跟屁虫一同前往BBC电台演奏的时刻。那时的Jackie不是音乐家,不是大明星,只是Hilary的妹妹,父母的女儿,她活得简单而快乐。此时的Jackie已经完全丧失了职业角色和社会公众角色这两重身份。表面上,她的社会属性已经完全回到了起点,只是单纯的性别角色和亲缘角色。但是经历了千山万水的她早已不是原来的她,即使连最初的亲缘角色都已经丧失殆尽。此刻的寂寞令她痛入骨髓。
当你能演奏时人人都爱你,当你不能了,就没人再理睬你。丹尼在巴黎另娶并生下孩子。Jackie一个人落寞地听着自己的大提琴曲,看着昔日的大提琴和演出服,失声痛哭。繁华落尽,空留寂寞,心碎有声,寻遍无人。
一部奇异的电影,一个奇异的女子。永远没有长大的Jackie,看似得到了世人渴望的辉煌,却终究是一个没有得到爱的孩子。一生陪伴她的只有那架价值连城的大提琴,大卫度夫。她的一生也在得到大卫度夫的那一刻注定与音乐缠绕在一起,她的职业角色与生命融为一体,从此再也无法分割。她像烟花一样,耀眼地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却始终找不到属于她自己的简单、纯粹的爱。她飞得太高太久,厌恶了人们的仰望,她只需要有一个人,关心她飞得累不累。
弥留之际,Jackie浑身抽搐,不吃不喝,早已说不出话来。一直跟妹妹有着奇特心灵感应的Hilary从梦中惊醒,连夜赶到Hilary的住所。她搂着Jackie,与她回忆小时一起海宾玩耍的温馨时刻。那时Jackie还没有拉琴,姐妹俩亲密无间,那是Jackie一生最快乐的时光,Jackie终于在临终前找回了内心的平静,在姐姐的怀中安静地睡,永远不再醒来。如果早知快乐其实就是如此简单,她是否还要飞得那么高,那么远?
作者炽冰

《她比烟花寂寞》谈电影中的女主的角色冲突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她比烟花寂寞》谈电影中的女主的角色冲突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她,冲突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