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少年滋味》「拍翼难飞」的Z世代

影视台词 > 影评 > :《少年滋味》「拍翼难飞」的Z世代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少年滋味》「拍翼难飞」的Z世代的正文:

再谈张经纬的《少年滋味》,上一篇文章《没有翅膀的「Z世代」》愈写愈长乾脆分成两部份。甚少对电影有过多的话与评价,《少年滋味》也不是什麽钜着,论拍摄手法、艺术成就通通都是多余,但电影的确将今时今日青年人的青春与想法拍了出来。在香港电影里头还是少数中的少数,对香港的感情的人还是会有感受与着紧,毕竟这些少年不就是过的自己?张经纬由学音乐到哲学到电影一个硕士学位辗转读了十年,从年少无知,以为自己追梦结果失望,就引证了「青春怎会零创伤」?差一点以为自己会飞。在实现梦想的过程总会遭遇挫折,但起码叫做问心无愧。离开音乐界到壮年的时候才慢慢得到机会,从一行到另一行其实也不是坏事,从他的纪录片里面看到他所执着的东西,例如是他口中的民主女神像还是新移民题材,没有思想主体又何来讨论空间,再者一个人坚定自己的立场与主张,方之为一种态度。今时今日太多对青年人的批评,成年人一贯不可一世的态度,的确是需要看一看《少年滋味》倾耳侧听为何这一代会变成这样。
上一篇文章讲到Z世代的「无梦」,他们的「梦想生活」是现实地追求结婚生仔,本应这个年纪的人应该天马行空,充满一腔热血、心里哼唱着Que Sara Sara,但现实并不。在外在条件「嬴在起跑线」的中产子女被剥夺了童年、在父母的寄托下「被梦想」,即使有个人意志也立即被否定。中产自有忧愁,但无疑在条件上是有选择的空间,从小到大的日常饮食与教育均尝试与社会的主流价值接轨,方能打造他们为名校生,受到万千宠爱与荣誉。这篇文章将会谈在影片里余下的三个孩子,他们来至有缺失的家庭、成长受到外来因素的困惑,与名校生的苦恼可谓是大相迳庭,而残酷的现实是将他们迫得更成熟,博奕不再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而是对整个社会的观感与如何找自己的位置。
拼爹时代与贫富差距
在国内有个说法,「拼爹」不如拼自己的生命。用香港的说法是「你的父母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文章分为两部份大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一章里的三位孩子都是单亲家庭,虽然凯婷的故事没有很明确说明,但大致也猜到一点家庭背景。《少年滋味》有个特点是除了聚焦孩子外,还侧写了一下他们的父母,到底是怎样的环境孕育小孩。最近梁振英的女儿颂昕在机场发生「行李门」事件,还有传媒披露颂昕根本未合乎摩根大通的大学生实习资格,但她通过「另类」手段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加入实习生行列。除了替女儿铺路外,梁特首还照顾儿子传昕,事因他在瑞典的卡罗琳医学院做研究生,而华人置业主席刘鸣炜就向医学院捐款近四亿促成在港成立再生医学中心。「我爸是梁特」,行李不用亲自安检送上闸内。「我爸是梁特」就特事特办了。
《少年滋味》带出了中产家庭与基层家庭的贫富差距,年纪最大的Paul家境算是不错,他的妈妈想他到外国留学,言谈间提到了弟弟在外国留学时,妈妈做「跟得家长」跟随出国。虽然Paul埋怨妈妈,但家里或多或少有能力送一对孩子出国,试问香港有多少家庭能够付出?另外一点是Paul想买车,想拥有就可以拥有。这样的家庭难免有小磨擦,但磨擦过後是一个被满足、被爱的世界。富爸爸与穷爸爸之间,对爱的诠释是天渊之别。
在「拼爹时代」下代表的是孩子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靠父母所赋予的。要考量「起跑线」先要考察父母。在社会的既得利益与关系的大前题下,有父母的提拔自然有更多机会,富人比穷人有选择。社会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不公平的现象。所以在纪录片里乐欣、华仔与凯婷的条件比中产家庭还要严峻,价值观自然有差距。
讨厌香港的新移民
今时今日在香港谈新移民是一个敏感话题,张导从《歌舞昇平》、《我要来港》到《一国双城》都离不开居港权的问题,在《少年滋味》找到新移民的受访者并不是特别意外的事,或多或少这是导演对议题的关心与延伸。问今日香港人是否讨厌香港,很多都会说讨厌,讨厌它的政治空间、讨厌政府。但说话在新移民口里说出来就是挑衅性,从青海来港的华仔在镜头讲出讨厌的原因,从回汉两族的「和谐」谈中港关系。但事实上汉人也不是正人君子,在藏区的发展上汉人破坏了藏人的生活模式与生计,香港正就是发生「换血计划」。所以香港人讨厌内地人并非无因,从双非、从购买日用品、医疗、教育、到最近抢接种疫苗的事件都感受良多。商场为了迎合内地客而抽光小店与老店,九龙旺区都是金铺药房。试问香港人的生活模式被破坏,怎会吞声忍气?
不是特别针对华仔,但一句讨厌香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更何况香港人给你供书教学都是要纳税的,新移民享受香港的福利与资源。无疑「华仔」是影片里富有争议性的一人,或者他心底是希望世界大同,但现实并不能。什麽是香港人身份?在今年二月的立法会补选中其中一位候选人Edward Leung事後被人发现他并非香港出生,是「单非」婴儿。但他讲到什麽是香港人身份,首要是认同这里的价值观,结果他得到大众的认同。无论是什麽种族只要肯学肯做认同香港的自由价值,敢为香港付出就是香港人。而不是来到香港还要埋怨这里比以前差,来到这里还奢望别人迁就。旧时并没有歧视新移民的说法,但今日却有,原因在於新移民到港後不学粤语、不打算融入社会,其次是他们总爱盘算着香港的社福制度。早年的「六千元计划」就大呻不公平,在新闻片段中的被访者视自己为贫穷户,家里却有数百元的高达模型。在镜头前总是卖弄凄惨的形象,更有一种说法是後悔来香港生孩子,根本没有人要求他们来生。内地人总是予香港人一副怨妇的形象,明明是破坏了他人的生活模式还要坚称自己是道理。
华仔未必明白为何香港人会有如此的仇恨,也许在家乡他是有优越感,但看一看历史的话就会明白香港人为何讨厌中国,特别是国共内战、文革逃难的一批人,再看看中国如何侵蚀香港的价值。趁年轻,还是多看多想多认识。有些冲突非关种族,而是政策与历史的因由。
回应时代的呼声
在纪录片里对乐欣的介绍与篇幅相对较少,但她的愿望是做作家。关於乐欣有两点可注意,第一是她个人的政治文章,写得稚嫩但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是得知她是来至单亲家庭,她的童年曾经受过父亲的伤害。在电影里略过了她的经历,这一点上导演的处理是有道德的,这部片在意义上或多或少带有青年工作的成份,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是必然的考量。在影片开始之时雨伞运动未完,随着运动落幕,种子就落在孩子身上。即使她的文字不代表什麽,她的观点也未必得到观者的认同,但现实的社会运动与抗争里就出现了初中生与高中生。甚至有社运界人士曾经说过未来或会出现「小学生抗争者」。
记忆再次回到运动前的罢课日,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中二的学生。罢课并不是普通放学後的抗争游行,而是会遭到学校的处罚。即使是会受到处分、家长的责备依然有数百同学旷课,政治已经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在大时代下,乐欣的角色带出了为什麽这一代人要热衷政治,不同的光谱下都有青年人的身影。
校园欺凌後.另类青春「密」语
最後谈到凯婷,她在九个孩子当中是比较特别的一个。没有中产父母的关心与宠爱,没有一般少女标致的身材,没有领袖生的万千宠爱与耀眼的光茫。第一印象看凯婷是难免会负面一点,教鼓的同学认为她不太爱听人的教导,由她在唱《快乐颂》那一幕开始会认为这一个人懒散、游离,与一般孩子露面的欢乐、精神与自信的表现相比就比下了。镜头下照耀的不再是名校生,而是一间屋村学校里面的平民。凯婷是校内的合唱团成员,但在见微知着方面看到她不太受大家欢迎,也许是她肥?样子不讨好?而她的家庭只是住在公屋,缺席的父亲、只有母亲与姐姐照顾,一家人就只有几个女人。较神来之笔的是姐姐跟妹妹说「不要跟人家说起家里的事情,免得人家说我们博同情」。然後妹妹反问「我们家有什麽好同情?」可见这个家盛载着一个难念的故事。
凯婷小学曾经遭遇过校园欺凌,年纪小就逃学,往往要姐姐到处找她。用「正常人」的眼看她是问题少女,很多时家长与老师会认为一个人人际关系不好是出至本人身上,但没有注意到她周围的事物。校园欺凌在香港不是鲜有的事情,到底有多少人愿意诉说自己的故事,多少的师长肯面对、肯聆听与教导?有时候我们都习惯了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於受害人会认为说出来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在孩子堆又可以要求老师与家长做什麽?凯婷的事件并不是冰山一角,不论是校园还是职场都有欺凌的存在。这个问题绝.对.要.正.视。
在凯婷身上发现了两个点,欺凌的问题是其中一个,她带摄制队参观逃学时避难的「小基地」,一个人坐在那里感到舒坦。她的青春早就与那些名校生的一帆风顺不同,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现在在她身上也不算是什麽的一回事,也许身上仍旧会痛,童年的美好印象始终是被毁灭了。即使身上发生这样的事她还是天真的笑着,娓娓道来以前的经历。不要再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了,其实孩子也会体验到现实的残酷,只是早了一点而已。
第二点在她身上看到的是摄制队问到未来的愿景与希望时,除了乐欣想做作家、华仔想外国、Paul已出身之外,其余的受访者普遍想从事与音乐艺术有关的工作,这样回答很大程度上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关,唱合唱团、练琴、於是就答想做什麽什麽了,未必有深思熟虑与肯定自己想做。但是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比较抽象的,没经过现实的考虑。有趣的是现在的小学生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麽,有一个新闻节目访问小四学生问到「我的志愿」,小学生回答想做科学家,但理由却很牵强。他提到自己不懂写某些字所以才写做科学家。这不就是「无梦」的一代吗?回到凯婷的点上,同样的问题她最初答「想教鼓」,其後才讲到绝望真相「做售货员、收银」。任何的梦想都要天份与努力,还有的是人脉与如何待人接物。售货员、收银绝对不是一个青年人的梦想,而是没选择中的选择,在那班中产少年里拥有祟高的梦与期许,而在基层一点的就要向现实低头。
标签的一代
现在社会对青年人的感觉挺负面,这部纪录片未必是最优秀的,但在香港是有时效性,回应了社会的呼声,还是有代表性的。它为社会、家长与学校带来了警示,小学生要操练TSA、中学生要考DSE,从小就要竞争。但从来没人问过他们开不开心,在这部片里有愤怒的地方,就是家长是真心爱自己的小孩吗?还是当他们是附属品?他们懂得教仔吗?为何孩子在镜头上诚实而不愿在镜头後做点事情?成年人往往带着自己的观点看孩子而忽略孩子的感受。有些事情应该放手放开所有。
片里的孩子就像「鸡」一样,想想为什麽鸡有翅膀也不会飞?就是鸡被人类圈养太久失了飞的能力,「拍」翼难飞就是这样由来。西方的教育模式是值得学习与借镜,旧社会何来「跟得家长」?一上大学就意味要与家里告别。但华人的家长要跟随子女照顾其饮食与生活。如此的「照顾」让孩子成为笼中鸟,《少年滋味》不只倾听少年的声音,更要让家长好好反思。
作者Dorothy

《少年滋味》「拍翼难飞」的Z世代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少年滋味》「拍翼难飞」的Z世代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少,世代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