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间谍之桥,信念之桥

影视台词 > 影评 > :间谍之桥,信念之桥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间谍之桥,信念之桥的正文:


美苏冷战时期,美国保险公司律师汉克斯为苏联间谍鲁道夫辩护,用宪法和间谍交换的可能性明里暗里死磕法官,冒着公众场合被人BS,家人性命遭到子弹威胁的风险最后保住鲁道夫免于死刑。
与此同时美国派出的侦查间谍被苏军击落在苏联境内。苏方提出在刚占领的东德地区进行非正式人质交换。由于担心美方情报泄露,汉克斯成了美利坚政府派出前往东德捞人。但没有身份没有官方立场,只有FBI暗中后援。
这时候正处于柏林墙修筑后期,一名到德国学习经济的耶鲁学生由于胸口的相机在柏林墙边被东德当成间谍抓捕。
骗了全家说自己苏格兰钓鲑鱼的汉克斯独自前往东德,遭遇了破烂旅馆,被街头流氓(也许是安排好的)抢走大衣,同时驻柏林苏联大使馆和德方之间不同立场的局面,当他知道学生被抓捕的时候,可怕的念头动摇了:两个美国人我都要捞走
先不说结果如何,全片没有波澜壮阔的恢弘气势,但人和人,人和组织之间的角力场面让人赞叹。
首先是第一轮谈判,汉克斯到苏联驻德使馆,见不到被抓美兵的律师,而是见到苏联驻欧洲国家安全局局长。谈判过程曲折而精彩。面对苏方提出鲁道夫可能已经出卖苏联,所以美方才急着换人,而苏方还没从美军口里问出什么,这不公平。汉克斯先开玩笑自己感冒急着回为理由展开对话,假如鲁道夫已经出卖苏联,苏方要换他回做什么?另外鲁道夫如果死在美国监狱,接下来的苏联特工可能会因此出卖苏联,但如过鲁道夫想求生很容易,他只要出卖苏联就可以自由,不用混到现在被拿来作交换。汉克斯接着提出同时要带走被捕的美国学生,用谈判双方不代表政府而希望推进事情的共同利益点,奠下了苏方同意交换人质的基础,但美国学生要找东德方。
于是一身正气一心捞人的汉克斯又折腾到东德方那,发现德方代表人要的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主权(东德)得到美国的承认,而不是被当做苏联的傀儡,但却汉克斯告知他本人不代表美国政府,结合接下来苏方答应交换人质一事以后,德方代表人更觉得被美方一人换两人愚弄了。和德方的谈判就这样僵持不下。汉克斯更被送东德拘留所睡了一晚。
汉克斯坐城铁回西德的路上看到翻越柏林墙到西德的年轻人被东德士兵开枪扫射。车上人物表情,动作反应,配乐,极度渲染了人类史上这一残酷的瞬间。这和他回国后在地铁上看到布鲁克林没有围墙的街道,以及孩子们翻越铁栅栏到邻居院子的场景相互呼应,大概是说明,追求自由是全人类的天性。
东德检察长打电话要求谈判美方学生交换的问题,在美方特工认为一对一交换美军人质已经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汉克斯极力要求再入东德谈判捞回学生。
德方坚持拒绝一换二,以双方间谍应该已经彻底招了,美方应该着眼交换平民学生企图说服汉克斯,说完就找理由开溜(这点从一旁的年轻记录员表情看得出)。汉克斯发现被放飞机以后连记录员都不放过,奉承记录员几句以后让他给检察长带个话,这话十分不简单,简直掷地有声。1、若东德不答应放学生,他就停止人质交换计划,苏方得不到鲁道夫,而德方必须向苏方有个交代;2、鲁道夫一直恪守苏军本职没有透露信息,他已经在过来路上,如果他回不苏联,相比口风也不会那么严格了,这结果德方要负责;3、下班前答复我,反正我两个都要了。
晚上在住所等待德方电话的场景,把无声的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两名美国人质的交换地点被错开,这为后面埋下伏笔。在格林尼克桥上,得知另一个交换地点美国学生还没到达的时候,美方FBI认为赶紧交换以免生变卦,汉克斯坚持等,这时候鲁道夫说:I can waite。看到这里不禁热泪盈眶。作为一个间谍,被抓,等了这么长时间差点没命,眼看着国家还相信自己,愿意接收,自由就在眼前,只需要往前走两步,但为了汉克斯的坚持,他选择冒着变卦的风险继续等。支撑他的信念,就是汉克斯当初从美国法官手里捞回他的信念:默契,坚持和信任。
最终一换二计划成功,汉克斯看着鲁道夫走上车。
桥上的灯灭了,河水映着月光静静流淌。
汉克斯站在格林尼克桥上,是他把鲁道夫带回苏联,把美军和学生带回美国。
格林尼克不是间谍之桥,汉克斯才是间谍之桥。
作者Austin

间谍之桥,信念之桥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间谍之桥,信念之桥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间谍,之桥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